地鐵施工方與所在街道結對子共同演出節目。
地鐵施工人員和周邊村民開展拔河比賽。
八號線西村站圍蔽現場,道路整潔,將擾民影響降到最低。記者顧展旭 攝
廣州地鐵的在建工地多達數十個,如何將每個工地施工對道路交通、地面建築和周邊市民生活的影響減少到最低,這是廣州地鐵孜孜探索的大課題,當中付出了不為人知的努力和心血。為了獲得沿線社區和單位的理解支持,地鐵以和諧為本,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共建活動,實實在在為市民帶去便利和服務。
邀市民親身體驗地鐵建設
地鐵是如何建成的?地鐵建設過程中有哪些安全防護常識?盾構機是如何施工作業的?地鐵建設者們有什麼難處,又做了哪些努力?在多年的建設歷程中,廣州地鐵堅持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狠抓地鐵工程建設安全管理。
從2012年開始,結合每年「安全生產月」的要求,廣州地鐵通過開展「走進地鐵工地,體驗建設安全」市民體驗日活動,旨在讓市民對地鐵建設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切身體會到廣州地鐵建設始終將安全放在第一位,充分聽取市民的意見和建議,將施工對市民出行、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增加對地鐵建設的理解和支持。
「之前一直不知道盾構挖出來的泥水怎樣運到地面。原來是裡面有管道,一直連接到地面輸送上去。長知識了,工人們好辛苦啊,地下作業,又溼又熱。建成舒適的地鐵,灑了多少人的汗水!」市民留言會支持地鐵建設,並希望在建的地鐵早日建成。
微創法施工把影響降到最低
大建設會否大擾民?在廣州城區建地鐵,要說一點不影響市民的生活是不現實的。要徵地拆遷、管線遷改,要在地質複雜的地下施工,要在地面見縫插針開挖,都會造成影響。但是,廣州地鐵人總是想方設法把這種影響降到最低。
廣州地鐵多年前就提出,要解放思想,摒棄「大工程大擾民」的舊觀念,要在建設中做到少佔道、少拆遷、少擾民。地鐵區莊站是五、六號線的換乘站,地面車水馬龍,周邊建築物林立。地鐵口顯得不是那麼起眼,但一進入車站,頓時就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而在施工過程中,這裡也沒有怎麼「開膛破肚」,這當中飽含著地鐵人的努力和艱辛,他們創造的「微創法施工」,把地鐵施工對交通出行和周邊居民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
區莊站建築面積2.5萬平方米,由於受複雜的道路條件所限,車站裡面結構異常複雜,如果採用大開挖的方式施工,簡便輕鬆又沒有風險,但把環市路封了大開挖,這是不可能的。經過反覆研究,最終否決了大開挖,選擇了與醫療手術異曲同工的「微創法」。
為了見縫插針施工,在地面先後打出6個口子不大的豎井,逐步開挖,多次轉換,把一個深40米的大洞,分成12部分,一點點地刨挖土石方,一個個地慢慢掏洞,終於建成了這個超大跨度、超大斷面、超淺埋的暗挖車站。
同德圍文明施工獲街坊點讚
今年開始,地鐵八號線北延段同德圍站由於施工需要,附近的西槎路高架橋南側至嶺南北街與西槎路交匯處大約100米的路面將要實行交通疏解。西槎路是同德圍地區30萬居民進出市區的主幹道,如果在地鐵施工過程中對該道路實施圍蔽改道,無疑會讓原本就擁堵不堪的同德圍地區雪上加霜。
為了確保地鐵施工「少佔道、少擾民」,廣州地鐵建設總部專門請了眾多專家論證,並與市交警支隊和白雲區交警二大隊溝通,力爭在不減少西槎路該路段車道數的前提下調整交通疏解方案。經過考慮,建設總部決定反覆壓縮施工圍蔽佔道面積,對西槎路西側的部分綠化帶進行了遷改,保持西槎路「雙向4車道+2條人行道」通行以及僑德花園出入道路為雙向車道,這樣就保證了原交通通行能力,居民出行幾乎不受施工影響。
儘管同德圍站施工工地實施了圍蔽,周邊也都實施了交通疏解,但由於保留了原通行能力,而且交通指示標誌也非常醒目,現場車流順暢,未見擁堵,市民出行比較便利。周邊市民普遍對同德圍站的交通疏解少佔道、少擾民「點讚」。
陽光地鐵和諧共建
替周邊村民裝路燈
「人民地鐵人民建,建好地鐵為人民」,這是陳建華市長對地鐵建設的要求。廣州地鐵總公司建設事業總部提出「陽光地鐵和諧共建」,加強施工單位和周邊社區的溝通與聯繫,爭取沿線居民和社區對地鐵建設的理解和支持,促進和諧工地建設。
「中鐵一局真好!不但為學生開車門,提醒考生別拉下任何證件,還給考生家長免費發放礦泉水。」考生家長劉阿姨一邊走,一邊對路人稱讚說。這是去年6月7日,發生在市八十九中高考考點前的一幕。擔負廣州地鐵六號線二期1標(621)施工任務的中國中鐵一局城軌公司621項目部在考試期間停止施工,為考生們營造了安靜的考試環境。
此外,項目部還與市八十九中聯繫,為考生及家長提供志願服務。在考點設置、製作、安裝高考下車點指示牌、租賃了50多塊鐵馬分隔「考生專用」綠色通道,為考生家長免費提供供水服務……此舉得到了考生及家長與周邊居民的認可。
在南沙區,地鐵四號線南延段工地附近的塘坑村村道原本沒有路燈,項目部進場之後,自費幫村道裝上了路燈,方便村民夜間出行。
地鐵總公司黨委書記吳慕佳表示,為民服務不是什麼大道理,更不是喊口號,而是實實在在地做事情。(文/圖 記者 廖靖文 通訊員 諶文鋒 沈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