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廣州地鐵開挖先秦古墓

2021-01-09 騰訊網

[摘要]被挖掉的墓葬至少有5座,年代從商代晚期到春秋戰國時期。

蘿崗來峰崗遺址考古挖掘項目被推平了

文物考古勘探發掘區的警示牌被推倒,紅線被扯

「昨天還在這裡進行考古挖掘,今早一看,5座古墓都被鉤機挖沒了。」2013年6月15日一大早,考古人員發現,在廣州蘿崗區開創大道旁大公山東坡的商代晚期至春秋戰國墓葬群中,有五座一夜之間被地鐵施工方的挖掘機全部挖除。這裡也正是地鐵六號線蘿崗車輛段工地。

對此,施工方中鐵二局的趙經理稱,這是工人對於考古人員警示的範圍弄不清所致。廣州地鐵則稱,施工是在徵得了考古所同意後進行的。廣州市考古所稱,保護範圍5月底就曾書面呈交給了地鐵公司,並未通知可以施工。

市考古所主任張強祿表示這裡是廣州市古墓葬最密集的山坡之一,最早的古墓可以追溯到商代晚期,有著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

5座古墓連夜被挖警示牌被推倒

鍾先生是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大公山工地聘用的「工頭」。前天下午6點半,他結束了一天的工作,離開考古工地時,中鐵二局的挖掘機在不遠處作業,早就習慣了在挖掘機口邊「搶奪」文物的考古工作者們,覺得一切並無異樣。昨早7點半,他一如平常來到了考古工地,卻發現前一天正在進行考古發掘的5座古墓變成了一堆黃土。考古工人的發掘工具被拖到一旁,寫著「文物考古勘探發掘區」黃色警示牌被推倒,警示牌上用作劃定範圍的紅色警戒線已經斷掉。

「這一次被鉤機挖掉的墓葬至少有5座,年代從商代晚期到春秋戰國時期。這已經不是施工方第一次破壞古墓。」考古工地負責人之一、廣州市考古所考古部技工苗慧說。

「他們挖掉的都是我們用紅線圍起來的範圍,還特意把我們的考古工具拿到了一旁再推的。甚至有個墓葬我們已經清理完了浮土,開始往下挖了,向下挖了差不多50釐米,我們前一天晚上用塑料布把這個墓葬遮住了,這麼大一塊塑料布目標很大,我不信他們看不見。」鍾先生說。

記者看到,考古人員前一天拍的照片中,這一片山坡還在,昨天卻已經被挖走。

工地至少已有十餘座古墓被毀

2013年1月21日,廣東省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新的《廣州市文物保護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於2013年5月1日起施行。《規定》第三十三條明確:在廣州市主城區建設工程項目佔地面積1萬平方米以上,在花都區、番禺區、蘿崗區、南沙區、從化市和增城市轄區內進行的建設工程項目,佔地面積3萬平方米以上,都需要在施工前告知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經過文物考古調查、勘探,才能施工。如果已經開始施工,發現文物後,需要配合文物部門進行搶救性保護。

2013年3月2日,廣州市考古所在全市範圍內進行文物全面調查,以配合新的文物保護規定劃定地下文物埋藏區。在蘿崗區開創大道旁大公山一大型基建工地內,發現有古遺址墓葬正在遭受破壞。考古人員經過地表踏查,發現了大量夾砂陶器、印紋陶器殘片、石錛等先秦時期文化遺物,最早的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這裡是地鐵六號線二期線路的施工工地。

廣州市考古所介紹,3月份考古人員發現這個工地時,施工方並沒有經過考古部門事先的考古發掘、勘探,已經對文化遺產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

廣州市考古所考古部主任張強祿說,為了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考古所今年3月9日進駐該工地。「我們當時無法確定具體的埋藏區,所以要先進行考古勘探,勘探工作5月30日已經完成,6月初我們開始在文物埋藏比較豐富和重要的大公山東坡和北坡進行考古發掘,考古所已經在5月30日分別出了勘探工作報告和調查工作報告,遞交給了地鐵公司。」

考古學家根據考古墓葬的分布規律,估計今年6月之前,這一片工地至少已經破壞了十餘座古墓,墓葬年代從商代晚期到春秋晚期、戰國早期皆有,破壞的文物數量無法估計。

各方說法

施工方

我們只負責施工

保護範圍有考古所與地鐵劃定

為何連夜施工,不顧正在進行的考古發掘工作?施工負責人之一、中鐵二院工程集團的趙經理稱,「這應該是一個誤會」。他解釋,工地並非連夜開工,而是一向都會工作到晚上10點多。前一晚挖掘機挖這片山坡,是工人對於考古人員警示的範圍弄不清。「我們不會故意來破壞古墓,之前有考古人員和我們口頭說了這裡可以挖,我們才挖的。工人們不是專家,也沒辦法分辨哪裡是墓葬。」

至於哪裡可以施工,哪裡需要進行文物發掘,施工方是否清楚?趙經理表示,與考古部門一起劃定保護範圍是地鐵公司的事情,他們只負責施工。

中鐵二局電務公司該項目經理部安全生產總監廖勇說,整個項目施工面積30萬平方米,文物考古現場正處在咽喉區,即整個工地的排水的箱涵本該由此經過,但考慮到考古發掘,就沒有建設箱涵。「這次現場的破壞,是因為沒有明顯的標示,施工工人不清楚,是個誤會。」

廣州地鐵

施工徵得了考古所同意

對於「古墓被地鐵施工單位破壞」的說法,廣州地鐵昨日表示,施工是徵得廣州市考古所同意後進行的。

廣州地鐵說,今年3月5日接到廣州市文物考所文物考古通知後,蘿崗車輛段的施工工地嚴格按照考古所指定的區域進行施工,即在考古人員完成某個區域考古,通知施工單位可以進行施工後,施工單位方進入該區域施工。3個多月來,市考古所的現場考古工作一直分區域進行,考古範圍從20萬平方米分批逐步縮小到5萬平方米。施工單位在這個過程中,一直是根據市考古所現場工作具體負責人的通知,在考古所結束某個區域考古後,方進入該區域進行施工,從未擅自進入考古範圍。

廣州地鐵稱,5月28日,廣州市考古所一位姓苗的現場工作具體負責人通知施工單位,稱事發區域已考古完畢,5月30日後可進入該區域施工。接此通知後,出于謹慎起見,直到6月14日施工單位才進入該區域施工。且在施工過程中,施工現場管理人員及監理工程師一直在場旁站,未見夯土層及發現文物,並沒有造成西周文物破壞。

昨日施工單位已通知涉及區域全面停工,並配合市考古所開展後續有關工作。

考古所

通知可以來施工?不可能

對廣州地鐵的說法,工地現場負責人之一、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技工苗慧表示,這種「通知」是不存在的。實際上,在5月27日,施工方就曾在該考古工地對文物進行過破壞,「但當時墓葬情況不明,我聯繫了中鐵二局一個姓文的經理,他派人來看了,我當時就和他說,你鉤壞了文物,很嚴重。」第二天,考古隊在工地附近加裝了更多的警示牌,進行了圍蔽。「在這種情況下,怎麼可能5月28日通知他們可以來施工呢?」苗慧說。

對於趙經理所說的「考古人員口頭答應可以挖」,廣州市文物考古所多名員工都表示了否定,「我們已經進行了紅線、黃牌的施工警示,需要進行的文物保護範圍也已經在5月底書面呈交給了地鐵公司。」苗慧說。但廣州地鐵昨日稱,5月底並未收到書面的文物保護範圍,僅在3月收到過書面的考古範圍。而此後具體施工事項,考古所均與施工單位聯繫,未再經過廣州地鐵。

連結

墓葬區價值有多大

廣州市考古研究所考古部主任張強祿說,這一處墓葬區的歷史研究價格非常重要。從規模上來說,這是廣州市近年來發現的規模第二大的先秦墓葬區,這片古墓葬區的集中程度,僅次於2010年增城市浮扶嶺發現的古墓群。

除此之外,此次發現的遺蹟區時代延續完整,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4000年左右,當時是作為人類的生活區。在考古勘探過程中,發現了十餘件石器、幾十件陶片。到了距今3000年左右的商代晚期,這裡的作用發生了改變,成為了墓葬區,從商代晚期到戰國早期,墓葬埋藏時間延續上千年,總面積約有2萬平方米,是研究廣州地區早期文化、南越國文明的源頭的重要證據。

破壞古墓該如何處罰

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律師尹富強表示,如果是故意性的破壞古墓,則構成了盜掘古墓葬罪,一般會判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輕微的,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管制;情節特別嚴重的,最高可以判處無期徒刑。

如不構成刑事責任,據廣州市文物保護管理規定,最高只能處以50萬元以下罰款。尹富強認為,這種犯罪成本低的現象目前較為普遍,「起到的威懾作用有限」。

「這一次的破壞行為,由於文物管理部分已經通知了施工方,施工方在明知道可能存在古墓葬的情況下還去挖,即使情節沒有嚴重到刑事犯罪,最起碼構成了重大過失。」尹富強律師說,應該追究主管領導的責任,因為工人自己無法決定在哪裡施工。(文/石靜瑩 熊薇)

相關焦點

  • 廣州地鐵建設避免擾民 文明施工和諧為本
    記者顧展旭 攝  廣州地鐵的在建工地多達數十個,如何將每個工地施工對道路交通、地面建築和周邊市民生活的影響減少到最低,這是廣州地鐵孜孜探索的大課題,當中付出了不為人知的努力和心血。為了獲得沿線社區和單位的理解支持,地鐵以和諧為本,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共建活動,實實在在為市民帶去便利和服務。
  • 深圳地鐵14號線全線最難施工站點順利開挖
    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16日電 12月15日,由深圳地鐵集團建設管理,中國中鐵聯合體總承包,中鐵五局承建的深圳地鐵14號線最難站坳背站開挖全部結束,順利完成工序轉換全面進入主體結構施工。坳背站是全線第8個站,是全線最難施工的一個站點。該站位於龍崗區紅棉四路與坳背路交叉口。車站長500.2米,寬45.8米,基坑開挖深度約22.4米,總建築面積約36622平方米,為地下兩層五柱六跨雙島式換乘車站,與規劃地鐵21號線同層、同向換乘。
  • 廣州:天河公園4000樹木搬家讓路地鐵施工
    昨日晚上,天河區通報稱,天河公園將設3條地鐵線路的換乘站,挖樹騰地是為了地鐵施工之需。據天河區相關人員介紹,一個月前,中鐵三局廣州公司派來10名工作人員進駐天河公園,在足球場旁邊建起工棚。天河公園站是廣州軌道交通的一個「中樞」,地鐵21號線(員村—增城廣場)與規劃中的11號環線(火車站—東站—火車站)、13號線二期(朝陽—魚珠)將在此交匯、換乘。
  • 廣州:地鐵十一號線「六箭齊發」
    昨日上午,地鐵十一號線「六箭齊發」。廣州地鐵集團聯合施工單位廣州建築集團在十一號線大塘站舉行盾構始發儀式,大塘站以東六臺盾構機同時啟動掘進隧道,至此全線同步掘進盾構機數量達到18臺。地鐵十一號線 土建工程累計完成37%地鐵十一號線(廣州火車站—琶洲—廣州火車站)是廣州的地鐵環線,線路全長約44.2公裡,全部採用地下敷設方式,全線共設車站32座,代建一座車站(城軌琶洲站),其中換乘站24座,設置赤沙車輛段1座。
  • 土方開挖施工要點
    一.土方開挖準備工作1.查勘現場施工場地的地形、地貌、地質、水文、地下埋設物、地上障礙物、鄰近建築物以及水電供應、運輸道路等情況。2.學習和審查圖紙審查基礎施工圖,核對平面尺寸和坑底標高,搞清基礎平面與周圍建築、地下設施的關係。
  • 地鐵7號線加速施工
    天津北方網訊:作為本市首個以PPP模式實施的地鐵整線項目,天津地鐵7號線是縱貫中心城區南北的骨幹線,記者昨日從中國建築獲悉,目前地鐵7號線多個車站正在加速建設,預計開通時間為2024年。
  • 廣州蘿崗發現50座春秋古墓 揭秘越人獨特祭拜禮
    廣州蘿崗發現50座春秋古墓 揭秘越人獨特祭拜禮 2015-11-27 08:06:49發現先秦墓地遺址點位於廣州中新知識城工程建設範圍,在蘿崗九龍鎮棠下村欖園嶺,是一個海拔近30多米的小山崗。50座墓地中,其中西漢早期豎穴土坑墓1座,春秋時期的墓葬49座。本次發掘將對珠江三角洲地區先秦文化序列和文明進程、越人葬俗,尤其是南越文明源頭的考古研究起到重要作用。
  • 廣州地鐵八號線北延長線站點年底開通
    廣州地鐵八號線北延長線站點年底開通 光明網 | 2020-11-27 15:14:21 在雙節長假期間,廣州地鐵通報了八號線北延段的好消息:9月30日下午,八號線北延段華林寺、陳家祠、鵝掌坦、聚龍、亭崗、小坪等6座車站的「三權」正式移交運營
  • 廣州地鐵7號線順德境內全部車站順利封頂
    25日,記者從順廣軌道交通有限公司獲悉,近日,隨著最後一倉頂板的澆築、抹面,廣州地鐵7號線一期工程西延順德段(下稱「廣州地鐵7號線西延順德段」)陳村新城站二期主體結構順利封頂,至此,該項目順德境內所有車站的主體結構完成封頂,全線邁入附屬結構施工階段。
  • 南昌地鐵珠江路站預計月底完成土方開挖(圖)
    12月8日,記者來到南昌地鐵珠江路站施工現場,看到已顯露外形的基坑。  大江網訊 晏明智、記者張愉報導:「正如大家看到的,現在已經挖到底了,可以說完成了土方開挖的百分之六七十,估計這個月能全部完成。」12月8日,在南昌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珠江路站,項目經理黃昌建指著基坑說,「預計明年6月開始盾構機作業。」
  • 地鐵十三號線二期又有新進展!廣州天河公園部分地塊將圍蔽施工
    廣州地鐵十三號線二期工程建設近期有新進展,天河公園站即將進入第二階段圍蔽施工,建成後將與十一號線、二十一號線換乘。昨日,廣州地鐵發布消息,經過審慎研究,預計從3月20日起,對天河公園西南端進行圍蔽施工,同時逐步退還二十一號線的施工用地。廣州地鐵強調,施工時將採取多項措施嚴格控制圍蔽面積和時間,並優化作業工序和作業時間,儘量減少對遊園市民和周邊居民的影響。
  • 中山大學食堂施工時發現古墓 學生:原來我天天睡在古墓上
    近日,中山大學南校區春暉園附近工地發現古墓。現場結構很像古墓而非房子,且帶有陶製隨葬品。工作人員初步判斷有很大可能是漢墓,具體還有待進一步確定。中山大學是在食堂選址施工時發現墓地的。工地現場相關負責人表示,大概在一個月前就發現了古墓的痕跡,學校安排了專業的考古人員進場清理和處理,目前已處理了大部分古物。工地將於近期恢復施工。  對此,中山大學做出回應稱,中山大學南校區擬建學生食堂項目選址,施工時發現墓地的情況屬實。目前已經上報,文物部門已經進駐現場,正在按有關規定進行辦理。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表示,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區地勢較高,適宜古人生產生活,死後埋葬。
  • 天津地鐵7號線梅江會展中心南站全面進入土方開挖階段
    6月22日,天津地鐵7號線項目傳來捷報,由中建五局承建的4標梅江會展中心南站順利通過深基坑開挖施工前的條件驗收,全面進入土方開挖階段,為後續主體結構施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開挖前4天,日均出土量達2700方,自此,梅江會展中心南站掀起主體施工大幹的熱潮,這標誌著7號線整體向著盾構始發的節點目標又邁進了一步。自開工建設以來,4標項目團隊迎難而上,克服了諸多不利因素,通過加強標準化、規範化、程序化、精細化管理,順利完成了各項節點目標。
  • 基槽開挖支護ppt_2020年基槽開挖支護ppt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廣州]道路改造基槽開挖和支護施工方案2018 立即下載
  • 廣州地鐵:對返穗施工人員分類集中隔離觀察
    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依舊嚴峻,為確保在建320個施工工點的人員健康及節後安全復工,廣州地鐵製定了《廣州地鐵建設工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和春節後復工實施方案》,將抓住防範疫情作為目前的首要核心任務,提前做好充足準備,妥善做好各項應對工作,確保防疫安全、施工安全萬無一失。
  • 青島地鐵4號線54個工點已全部進場施工 土建施工完成63%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1日訊青島地鐵4號線「鐵龍五號」盾構機順利始發,勁松三路站TBM吊出井北區開挖完成,鞍山路站F出入口順利貫通……近期,青島地鐵4號線工程捷報頻傳,多個建設節點取得新進展。
  • 太原地鐵1號線下元站開挖基坑
    太原地鐵1號線下元站開挖基坑 2020-11-27 0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州這些路段施工影響學生上學路,專家建議道路開挖精細化管理
    近日,不少市民通過「小南報料」反映,廣州多處學校周邊修路、交通規劃不合理,給學生上下學帶來不便,還存在安全隱患。
  • 十一局蘇州地鐵3號線戈巷街站深基坑開挖方案通過評審
    9月7日,中鐵十一局城軌公司蘇州地鐵三號線19標項目戈巷街站深基坑開挖專項施工方案順利通過專家評審。評審會上,與會專家認真聽取了基坑開挖方案的情況介紹,對基坑開挖的關鍵工序、質量控制要點、風險源控制等方面提出了寶貴意見,專家組一致認為戈巷街站深基坑開挖專項方案編制內容詳細、重難點分析合理、可操作性強,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 廣州地鐵7號線西延順德段有望2021年上半年試運營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黃子寧)廣州地鐵7號線西延順德段建設有進展。記者昨日從順德區軌道辦獲悉,日前,廣州地鐵7號線西延順德段陳村新城站一期主體結構封頂,施工順利完成。就在本月18日,廣州地鐵7號線西延順德段「林頭站—南湧站區間」右線盾構機正式始發,標誌著7號線順德段項目建設駛入快車道。值得關注的是,作為順德通聯廣佛的重要城市軌道,廣州地鐵7號線西延順德段有望在2021年上半年試運營。據悉,陳村新城站北接陳村站,南接南湧站,是廣州地鐵7號線西延順德段的第5個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