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蝙蝠居然也獻血

2021-01-19 Snail先生

因為新冠病毒,曾經SARS病毒宿主蝙蝠又進入了大家的視野。蝙蝠除了是很多病毒的宿主外,傳說中的吸血鬼,創作者的很多靈感也來源於蝙蝠中的吸血蝙蝠。這個物種有許多奇特的地方,一起來看看吧。

蝙蝠都吸血嗎?吸血蝙蝠居然也被吸血

在已知的近1400種蝙蝠中,只有三種是吸血鬼。但你知道嗎,即使是這些物種也會被吸血。

許多蝙蝠物種必須與微小的、吸血的蝙蝠蒼蠅抗衡。而吸血蝙蝠的情況可能比大多數蝙蝠更糟糕。

巴拿馬史密森熱帶研究所的蝙蝠生物學家傑拉爾德·卡特說:「吸血蝙蝠的寄生蟲比普通蝙蝠多。」。

研究人員在一項研究中採集了53種蝙蝠的數百個樣本,以評估它們的寄生蟲感染率。他們發現兩種吸血蝙蝠的蒼蠅數量最多。一隻特別不幸的普通吸血蝙蝠身上覆蓋著63隻吸血蝙蝠蒼蠅。

吸血蝙蝠居然只能以血為食

吸血蝙蝠的生理系統變得非常特殊,除了嗜血以外,已經再也不能吃別的東西了。吸血蝙蝠的壽命較長,平均壽命為12年,一生所吸的血竟有100升之多。

吸血蝙蝠的臉上有蛇形的凹坑器官,吸血蝙蝠用它直接咬向獵物的靜脈。之前科學家不明白,它們是怎麼定位到獵物的咬點的。經過研究,科學家發現蝙蝠進化出了特殊的面部神經,可以探測到32攝氏度的體溫。

吸血蝙蝠居然獻血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雌性吸血蝙蝠會向朋友獻血,以確保它們的生存,這表明它們的社交生活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得多。

這一發現進一步揭示了美洲熱帶地區特有的常遭詬病的吸血蝙蝠。吸血蝙蝠只吸食少量的血從宿主身上,但因蝙蝠本身攜帶很多病毒,它們常常將病毒傳染給了吸食血液的宿主,而使宿主喪命。它們能像毒蛇一樣感覺到身體的熱量,奔跑和跳躍的能力驚人地好,並且在吸食血液的30分鐘內排出血液中一半的水分。

它們也生活在緊密聯繫的社區裡,許多不相關的雌性經常聚在一起,也許能為它們的幼崽和彼此提供身體的溫暖和保護,使它們免受捕食。吸血蝙蝠要照顧它們的幼仔九個月,與其他蝙蝠相比,這是很長的一段時間,其他蝙蝠通常在一個月左右就獨立了。

雌性吸血蝙蝠也會幫助它們的朋友,與飢餓的蝙蝠分享反芻的血液。如果一隻吸血蝙蝠連續兩晚錯過晚餐,它就會餓死。隨著它們的食物越來越緊缺,它們在它們生活的社區中形成了食物分享的處世,生存法則。科學家研究發現,那些相對吝嗇,不願分享的吸血蝙蝠,會相應地獲得較少的別的吸血蝙蝠的幫助。

在社區生活的磨練摔打下,聰明的它們明白了,要想在鬧饑荒的常態下生存下來,慷慨分享是必需的。

相關焦點

  • 吸血蝙蝠交朋友 反芻血液餵對方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吸血蝙蝠會反芻「吃下去」的血液並口對口餵給陌生蝙蝠。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9日報導,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人員觀察巴拿馬的吸血蝙蝠行為得出上述結論。他們從巴拿馬兩個地方捕捉多隻雌性吸血蝙蝠,讓它們分組相處,一些組中只有兩隻蝙蝠,分別來自那兩個地方;另外一些組有多隻分別來自那兩個地方的蝙蝠。每組蝙蝠中有一隻處於「禁食」狀態,其他蝙蝠則吃飽。研究人員發現,這些蝙蝠會彼此試探、建立「友誼」。最初,它們會為彼此梳理毛髮,最後則發展為吃飽的蝙蝠把吃下去的「血液大餐」、口對口餵給剛結識的蝙蝠。
  • 倭黑猩猩性愛和吸血蝙蝠借貸
    吸血蝙蝠懂得借貸許多動物能夠愉快合作,有些甚至還有「貸款機制」。自然界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吸血蝙蝠。這些蝙蝠成千上萬的住在洞穴裡,每天晚上飛出去找尋獵物。只要發現有鳥類睡著,或是哺乳動物心不在焉,它們就會在獵物的皮膚上切出一個小口,吸血為食。
  • 吸血蝙蝠竟然用帶血的「法式舌吻」來交朋友
    最新研究表明,吸血蝙蝠通過與其它棲息地成員分享血液來形成社會紐帶。這聽起來可能有些噁心,但這種行為向科學家表明了吸血蝙蝠竟也是一種親社會的動物。動物園裡常見的吸血蝙蝠圖自belizar/Shutterstock來自俄亥俄州立大學的進化生態學與組織生物學助理教授Gerald Carter表示:「吸血蝙蝠的血液共享就像很多鳥類反芻後代
  • 蝙蝠平時都吃些啥?這種蝙蝠居然和貓一樣,喜歡吃魚!
    在蝙蝠身上,有如此多的問題,一些人可能會好奇:蝙蝠平時都吃些啥?其實看完這篇文章,你可能會發現,自己對蝙蝠可能完全理解錯了!比如說,這種蝙蝠居然和貓一樣,喜歡吃魚。1.由於西方國家的一些傳說,加上某些電影的渲染,人們可能認為,蝙蝠會咬人吸血。這完全是錯誤的! 全世界約有1200多種蝙蝠,絕大部分都是「吃素」的。
  • 吸血蝙蝠是怎麼接近目標的 森林驛站12.9今日答案大放送
    吸血蝙蝠是怎麼接近目標的 森林驛站12.9今日答案大放送時間:2020-12-09 12:44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吸血蝙蝠是怎麼接近目標的 森林驛站12.9今日答案大放送 吸血蝙蝠是怎麼接近目標的?
  • 科學家給吸血蝙蝠貼上迷你「背包」追蹤器,監測其社交活動
    去年萬聖節期間,一項關於吸血蝙蝠的有趣研究顯示,這種外表可怖的動物也會形成親密友誼,與飢餓的同伴分享食物,互相梳理毛髮等。4月2日,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生物學》(PLOS Biology)上的一篇論文詳細介紹了蝙蝠社交研究背後的功臣:一種用於監測小型動物的 迷你「背包」。
  • 看看吸血蝙蝠的做法就知道了
    最近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對吸血蝠(Desmodus rotundus)的研究表明,隨著時間推移,個體間的信任通過逐漸增加的互惠互利得以建立,該結果支持合作關係發展的「提高賭注」模型。
  • 世界上最大蝙蝠,馬來大狐蝠,翼展達到1.83米,吸血嗎?
    哈嘍,小夥伴們關注「愛仕達奇聞說」每天為您報精彩    說到蝙蝠這種動物以前我們可能對此不太熟悉但今年因為新冠疫情的原因,可以說讓我們對蝙蝠有了很深層次的認識神奇的哺乳動物:作為唯一一種會飛的哺乳動物,那必然只有蝙蝠這樣的動物了這是一種很神奇的動物,且特殊,有大有小,種類還多在我們很多人對蝙蝠這種群體不了解的時候,會認為所有的蝙蝠都是吸血的在我們看過西方的電視劇吸血鬼
  • 研究稱「生病」的吸血蝙蝠會與同伴「保持社交距離」
    這項研究讓科學家們在貝里斯拉馬奈的一個聚落中標記了一群野生蝙蝠,並在幾天內每隔幾秒鐘追蹤它們的社交遭遇。當他們給蝙蝠注射了一種觸發其免疫系統的物質時,這些「生病」的蝙蝠明顯改變了它們的行為,變得不那麼社交。
  • 吸血蝙蝠是怎麼接近目標的 森林驛站12.9答案助你輕鬆領獎勵
    原標題:吸血蝙蝠是怎麼接近目標的 森林驛站12.9答案助你輕鬆領獎勵   吸血蝙蝠是怎麼接近目標的?這是今日微博森林驛站的問題,答對問題的小夥伴可以領取180g飼料,那麼今天的問題答案是什麼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世界上「恐怖」的4種動物,吸血蝙蝠上榜,一生大約能吸百升血量
    第二種動物,吸血鬼魚。吸血鬼魚是鯉科的一種小魚,生活在緬甸,已經在世界上生存了差不多一億年。吸血鬼魚的牙齒不僅鋒利,還很長,和吸血鬼的獠牙特別像,而且牙齒和頜骨是長在一起的,特別嚇人。吸血鬼魚的外表也很恐怖,張大嘴巴後都能把人嚇哭。第三種動物,吸血蝙蝠。
  • 就在你身邊「恐怖」的10大動物,吸血蝙蝠僅排第二,一旦被它咬傷就...
    第二種是吸血蝙蝠。人如其名,這種蝙蝠以吸血為生,且較一般蝙蝠來說身形偏小,具有敏銳靈活的飛行能力和判斷能力,能夠在短時間內捕捉到食物,並且可以迅速躲避人類的抓捕。第三種是水蠎。水蠎的體形要超出普通蛇類的數倍,光是其龐大的身形就可以讓人兩腿哆嗦。水蠎常潛伏在水中,一旦發現目標,就能一招致命。
  • TED:接種吸血蝙蝠可以給我們帶來哪些流行知識
    在這篇關於前沿科學研究的演講中,生態學家丹尼爾·斯特雷克帶我們來到秘魯的亞馬遜雨林,他在那裡追蹤吸血蝙蝠的活動,以便預測和預防狂犬病爆發。通過研究這些疾病模式,斯特雷克向我們展示了如何從源頭上切斷下一次大流行。
  • 蝙蝠何時從「福」變成了「禍」?
    多種冠狀病毒自然宿主:中華菊頭蝠 圖源水印先來介紹一下蝙蝠,蝙蝠見證了恐龍的滅絕,大概在7000萬-8000萬年前就已經出現,甚至有人推測蝙蝠的祖先可以追溯到1億多年前,但那時的「蝙蝠」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翼膜(翅膀),而隨著時間的推進,基因突變等原因使得蝙蝠演化出了翅膀這一結構,因此蝙蝠是一類真正會飛行的哺乳動物。
  • 四川蝙蝠動物學家:蝙蝠是人類的好朋友
    「我也希望通過你們的採訪,讓大家了解蝙蝠。」從學生時代到現在,石紅豔接觸蝙蝠的時間超過20年。她告訴記者,蝙蝠在大眾眼裡是可怕的、甚至有點邪惡的動物,但在她眼裡卻是可愛的小精靈。「蝙蝠雖然長相兇惡,其實是一種很溫馴的動物,一般情況下不會攻擊人。」蝙蝠是獸類動物,在世界上有超過1000種,我國有130多種,在四川就有47種。蝙蝠分布遍於全世界,在熱帶和亞熱帶蝙蝠最多。
  • 《星露谷物語》蝙蝠怎麼打 蝙蝠介紹打法詳情一覽
    導 讀 蝙蝠是《星露谷物語》礦井中的怪物之一,並且擁有兩個變種——冰凍蝙蝠和熔巖蝙蝠。
  • 真人大小蝙蝠的照片走紅網絡,欣賞世界上最大的蝙蝠
    蝙蝠幾乎生活在世界各地,但我們星球上只有少數地方有幸擁有飛狐(狐蝠)。所以,最近一張菲律賓巨型果蝠的照片在社交媒體上走紅也就不足為奇了。「還記得我告訴你們菲律賓有真人大小的蝙蝠嗎?」這張照片的視角讓蝙蝠看起來比它本身要大得多——「飛狐」肯定不是人的大小。雖然最大的果蝠翼展可達1.7米(5.5英尺),但它們的身體相當小,僅能伸展30釐米長(11.8英寸)。毫無疑問,這種蝙蝠是真實存在的。這位Reddit用戶甚至還上傳了另一張蝙蝠從不同角度打哈欠的照片。「飛狐」通常在夜間活動或黃昏活動。
  • 帶你深入了解蝙蝠,看「蝙蝠俠」科普神秘的蝙蝠
    蝙蝠在這個春節竟然意外走紅,原因是它攜帶了與疫情相關的新冠狀病毒,病毒學專家認為新冠狀病毒很可能來源於蝙蝠,理由是病毒基因測序相似度相差無幾,到底當前的新冠狀肺炎病毒是不是跟蝙蝠有直接關係還有待科學家地細緻研究,蝙蝠是不是躺著中槍我們暫且先不管,小編這期為大家採用另類風格的寫法來科普一下蝙蝠,特意請來了蝙蝠中的代言人-----"蝙蝠俠"來科普蝙蝠自己的故事。
  • 動物中的卡西莫多,如今被喊著要消滅,對蝙蝠的偏見何以至此?
    這次蝙蝠所攜帶的SARI病毒再次闖入人類世界,一些理性的人們知道,人類這次被瘟疫肆虐是人類不尊重自然的結果,然而也還有一些不理性的人們在狂熱地呼喊著口號想要消滅蝙蝠,或許他們認為如果把蝙蝠消滅了,就不會再有這樣可怕的瘟疫出現。人類對蝙蝠的偏見何以至此?
  • 為何西方人會將蝙蝠當成惡魔?吸血鬼傳說是怎麼出現的?
    ,蝙蝠顯然是醜陋的,尤其是吸血蝙蝠,就被普遍借指為吸血鬼。大蝙蝠一般會採集果實或花蜜為食,但小蝙蝠則喜歡吃魚、青蛙、昆蟲,其中吸血蝙蝠只吸食動物和人類的血液,不能吃別的東西,而其壽命也較長,平均壽命超過12年,也就是說,吸血蝙蝠一生大約要吸食100升以上的血液,此外,吸血蝙蝠還有不同於其他蝙蝠的奔跑能力,它們能在地上悄悄跑到獵物身旁,然後抓附在其背上吸食其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