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淮安:以「家文化」提升基層「善治能級」

2020-12-14 中國常州網

    家長和孩子定期走進「家文化」課堂,學習如何構建更加融洽的家庭關係;高質量試點創建「黨小組之家」,使之成為激活基層黨組織「神經末梢」的「微陣地」……今年以來,江蘇省淮安市以強化基層有效治理為牽引,以深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改革為抓手,以家文化品牌打造為引領,推動黨群活動經常化、基層治理網格化、為民服務一體化,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米」。

    打造「家文化」,暢通服務「最後一米」

    一節時長兩小時的社區公益課,讓臺下的爺爺奶奶聽得忘記了時間,甚至課前一直嘀咕著要早點回去燒午飯的奶奶也全神貫注地盯牢老師,不再嚷嚷著要走。上周末,一場「家文化進社區,輕鬆做家長」的課程,讓淮安市清江浦區長西街道人民路社區四十多位老人大呼「過癮」。

    「家」是漢語裡最溫暖的詞彙。在中國,家文化就是家和萬事興的文化,是良好家風的傳承和發揚。「多年的社區工作讓我發現,一個和睦健康的家庭,它的成員更積極樂觀,更願意為社區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人民路社區黨委書記卞海榮說。

    為構建融洽的家庭關係,秉承弘德至美、和諧溫馨、開放包容的社區精神,該社區結合自身情況,與「家文化」全國總部——全國文明社區工程駐蘇辦事處聯合開展「湖畔新風」「家文化」建設,推動社區文明建設躍上新臺階,打造新時代「家文化」主題文明社區。「這也是『家文化』主題首次在我市的社區裡『深植』,進行這一主題建設,也是為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培根育魂』。」卞海榮說。

    74歲的社區居民沈玉華聽了老師的課以後深以為然,「老師說愛孩子要有規矩,我和老伴就是這麼做的。」因為兒子兒媳工作太忙,沈奶奶和老伴承擔起孫子的教育責任,「立規矩」也是老兩口始終堅持的教育方針。如今孫子已經大學畢業走上工作崗位,一家人生活得和和美美,沈奶奶和老伴也有時間和心情出來參加社區志願活動,年初疫情期間,老兩口曾經在小區大門口值守了兩個多月,受到所有鄰居的點讚。

    記者了解到,人民路社區「家文化」傳承教育基地、「湖畔新風」「家文化」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已於11月初正式揭牌成立,這兩個陣地也將成為該社區「家文化」建設的「堡壘」。每周,社區都會面對居民開展至少一次的「家文化」講堂。「我們一家都經常來『上課』。」劉秀平奶奶說,「以前兒媳婦是個急性子,看到做事磨磨蹭蹭的孫子就氣不打一處來,家裡整天雞飛狗跳的。自從上了幾節課後,兒媳婦的性子平和了很多,孫子也像換了一個人似的,做作業幹家務都主動多了。」

    建好「大家庭」,重拾「家」的歸屬感

    「主題教育期間,我們在排查中發現留守在家的黨員年齡較大、白天需要下田勞作,有事需要商議時,時間、地點沒法固定。我們就在老黨員龔長浩家試點打造了『黨小組之家』,大家遇事就說一說、議一議,你一言我一語,既解開了黨員心結,又解決了群眾難題。」淮安市淮陰區古清口街道袁北村黨總支書記楊國和說。

    淮陰區在充分調研、廣泛聽取各方意見的基礎上,細化創建標準,高質量試點創建「黨小組之家」,努力將「黨小組之家」建設成為激活基層黨組織「神經末梢」的「微陣地」。按照地緣、業緣、趣緣相近的劃分原則,優化設置黨小組,優選打造『黨小組之家』活動陣地,進一步凸顯「家」為載體的溫馨感和「拉家常」為形式的靈活性,著力改變定時定點的黨群議事傳統模式,解決好鄰裡鄉親操心煩心揪心的「小事」,著力打通黨員聯繫群眾「最後一百米」。截至目前,已打造896個「黨小組之家」,有序引導和示範帶動黨員群眾關注村級「大小事」和百姓「冷暖事」,涵養「進一家門、成一家人、說一家話、幹一家事」的家文化,放大「一組帶一片、一片帶一村」的示範效應。

    理好「家務事」,重建「家」的認同感

    「土地流轉給養殖大戶,地界打亂了,地塊怎麼分辨?」「藕蝦共養項目如果收益不好,老闆不給錢,咋辦,誰來兜底?」「白紙黑字就能打包票嗎?假如最後對簿公堂,誰來出官司錢?」……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淮陰區三樹鎮四門閘村一場關於土地流轉的「唇槍舌戰」照常進行,如此「辛辣」的拉鋸戰已經在第二黨小組組長張廣友家上演了23次,最終達成了一致協議,僅第二黨小組就流轉土地300多畝,既盤好了「家底」,更厚實了「家底」。

    「黨小組之家」作為基層黨組織的觸角與延伸,打造的源頭在於創新基層治理,採取「上下聯動,雙向互動」的治理模式,不斷夯實基層黨小組基礎,注重發揮黨小組在基層的引領作用,管好村級「大小事」,理好村民「家務事」。目前,圍繞村級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改善等方面工作,各黨小組匯集「金點子」96個,參與化解矛盾糾紛417起。探索推行政治協商「委員+」民主決策模式,鼓勵「兩代表一委員」擔任黨建指導員參加黨小組活動,讓基層群眾表達利益訴求的渠道更通,參政議事的政治覺悟更高,黨群幹群的情感紐帶更緊。

    今年以來,淮安市淮陰區以強化基層有效治理為牽引,以深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改革為抓手,創新建設創業富民型、民事調解型、扶貧濟困型、村務協管型、村企聯動型等五型「黨小組之家」,推動黨群活動經常化、基層治理網格化、為民服務一體化。

相關焦點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用「烹小鮮」的匠心 築牢「基層治理」之魂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用「烹小鮮」的匠心 築牢「基層治理」之魂人民論壇網  作者:孫雲鹿  2020-09-30 精心搭配「烹飪菜餚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杭州:數字賦能下的智慧城市服務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人民論壇網9月26日訊(張堯)9月22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網絡理論傳播局)主辦,中央政法委員會宣傳教育局協辦,江蘇、上海、浙江、江西、湖南、貴州六省市網信辦和人民論壇網共同承辦的「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啟動儀式在江蘇蘇州舉行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尋寶奇遇記——上海篇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尋寶奇遇記——上海篇 2020-12-22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民有所呼 我有所應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如何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體現著基層社會治理的能力和水平。「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來源:長城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啟東:「千條線」納入「一張網」,網格化...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啟東:「千條線」納入「一張網」,網格化管理激活「末梢神經」 2020-12-19 11:32:10 來源: 啟東日報 近日,啟東市寅陽鎮農武村第一網格網格長在巡查時發現一名行為異常的女子,上前詢問發現其目光呆滯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常州:「法治」護航鄉村振興高質量
    近年來,常州市司法行政、組織、農業農村、民政等部門根據省市的相關要求,落實普法責任、強化資源整合、敢於先行先試,以「民主法治示範村」建設為載體,持續開展法律護農進萬家行動、建設全域法治書屋、組織「兩委」幹部法治輪訓等活動,積極指導扶持基層在自治、法治和德治「三治」融合方面大膽探索、勇於創新。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動漫說理」杭州人幸福的「密碼」是什麼?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杭州已經多次被評為全國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那麼,杭州人幸福的「密碼」是什麼?近年來,杭州市提出了打造「全國數字治理第一城」建設目標,搭建「城市大腦」讓杭州更智慧、更宜居。可以看到,杭州城市大腦的建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提升群眾幸福感、獲得感擺在中心地位。來源:人民論壇網關注河北新聞網,了解河北最新新聞。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人民城市為人民」 解鎖城市幸福密碼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時,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深刻回答了城市建設發展依靠誰、為了誰的根本問題。歷史與現實都充分證明,城市建設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人民是城市建設的主體。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江西上高:「祠堂說事」打造基層治理新模式
    近年來,江西省宜春市上高縣以「祠堂說事」為載體,大力推行「有事到祠堂說,有理到祠堂講,有糾紛到祠堂調」的基層治理模式,實現了自治、德治、法治「三治」的有機融合。「祠堂說事」由理事問事、群眾說事、及時辦事和定期評事四個環節組成,「說」就是敞開天窗說亮話,「辦」就是馬上辦,既辦村裡的大事,也幫村民解決生活中的小事。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如皋:「綠色+」託起沿江生態經濟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如皋:「綠色+」託起沿江生態經濟 2020-12-08 14:37:24 來源: 如皋日報 在江蘇如皋長江鎮,從沿江公路一處道口駛向江堤路,目之所及,皆是綠意。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 蘇州吳中太湖新城:新家園「心」治理
    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新時代是奮鬥出來的。,更是心靈之家和發展之家。建設者新家園是基層黨組織服務黨員、服務群眾的重要平臺,在繼續服務好工地建設者的同時,進一步聚焦建設者們的派生需求,為來訪的家屬子女提供活動場地和「小候鳥」夏令營活動。同時,向周邊社區居民、「兩新組織」單位員工等全面開放,鼓勵聯合開展活動,構建融洽的工友關係、工地與居民關係,做到文明施工、和諧發展。第二,資源社會化。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 黨建引領 激活社會治理「紅色動能」
    ……在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區艾溪湖溼地公園,遊客們對天鵝湖畔的「洪城紅·溫暖家」紅色驛站讚不絕口。站內窗明几淨,物品擺放井然有序,鮮紅色的志願服務愛心標語格外醒目,空調、飲水機、雨傘、醫藥箱、微波爐、輪椅等便民設施一應俱全,溫馨簡潔的布置令人如沐春風。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動漫說理」智慧城市如何讓城市更聰明?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智慧城市系統可以運用多種信息技術手段。感測、分析、整合城市運轉的關鍵信息,從而對包括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在內的多種需求做出智能響應,實現城市的智慧管理。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金堡鎮開展禁毒及防範邪教宣傳活動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金堡鎮開展禁毒及防範邪教宣傳活動發布時間:2020-12-07   作者:蘭宏旭   來源: 本站原創   瀏覽次數: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黨建引領 一核多「yuan」,打造共治共建基層...
    近日,無錫市惠山區玉祁街道平湖社區居民陳阿姨,高興地拉著社區工作人員小餘的手說道:「多虧了你們幫忙聯繫供電部門上門做檢修,不然還真不知道家裡有那麼多隱患。我們老年人對電器線路都不懂,只曉得平時能用就行,卻不知道時間長了會出問題。」作為拆遷安置小區,平湖社區老年居民比較集中,而且獨居現象較為突出。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社區治理要以黨建為根人民為本
    9月22日以來,「大國小鮮@基層之治」網絡主題宣傳活動走進蘇州、上海、義烏等地,進行實地調研,深入了解各地在社區建設和公共服務方面的積極探索與實踐,為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提供經驗。以高效服務便利社區生活 走進蘇州工業園區景城民眾聯絡所,「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標語映入眼帘。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貴州遵義紅花崗區:社區創新方式提高基層...
    生動活潑的方言、聯繫實際的政策宣傳、群眾的意見建議……社區報已經成了聯繫居民的平臺,也是社區黨支部凝聚群眾力量和提升社區治理水平的一種方式。  「當前,人口普查工作正在進行,社區工作人員利用入戶調查的契機,將加印的解讀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社區報送到居民和商戶手中,把會議精神通過這種方式宣傳到千家萬戶。」新店子社區居委會黨支部書記周瑛說。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蘇州一體化平臺讓基層治理更智慧 實現從...
    蘇州工業園區唯亭街道打通地理、法人、居民等三大資料庫,接入綜治、信訪、民政、數字城管、社會保障、「12345」便民平臺、「都亭好」微信小程序等數據信息,實現街道30萬管理人口治理數據一網打盡、治理場景一屏感知。   一鎮一街一特色,基層治理既有共性,又有個性。針對個性化問題,各地在立足財力和實際需求的基礎上開發特色模塊,優化每個基層單位的「微治理」。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基層來了「寧幫手」 江寧實施黨員幹部聯繫...
    掛鈎聯繫的「群眾幫手」得知後第一時間聯繫社區工作人員上門慰問,一方面組織捐款,另一方面社區黨員將郗忠元家的豬圈承租下來,重新清理和布置,計劃將其打造成豬欄書屋,用於村民議事以及開展黨員活動,「點對點」幫助郗忠元家解決實際困難。統計顯示,「寧幫手」推出半年來,全區通過微信智慧平臺共計收集網格問題414條,已經幫扶解決完成308條,政策落地26條,其餘問題正在有序推進中。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1250個基礎網格與158個警格疊加融合,南京...
    社區網格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前沿崗哨。到2022年,江蘇將基本形成同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相適應的「網格+警格」融合聯動格局,真正打出「平安前哨」金字招牌。  南京市秦淮區通過施行「警務+網格」模式,暢通社會治理「毛細血管」,把警務工作延伸至基層,不斷提升轄區社會治理水平。今年初,該區被確定為江蘇省網格化社會治理聯繫點,在新起點上著力探索打造網格化社會治理的「秦淮樣本」。   數據導航,精準破解治理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