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P食間| 有種潤餅皮叫亞佛

2021-01-19 小P食間


                  有態度的公眾號

                     我不做廣告

                    我只是美味的搬運工





亞佛春餅

      ——小P



要吃一卷古早味的潤餅

首先需要一張地道的潤餅皮


西街/老厝/灶臺/鐵鍋

亞佛春餅老鋪棲身於最具風味的古城中

伴隨著老泉州對潤餅皮的記憶

等待著你的親臨

...



潤餅菜作為泉州古早味的代表之一,大家並不陌生。對潤餅菜的印象,一定是一張雪白的潤餅皮,包裹著琳琅滿目的食材,握在手裡一種紮實的感覺,入口帶來豐富的層次。沒人可以具體形容潤餅菜是何種味道,但正是這種無法用語言描述的味覺體驗,包含了人生五味。製作一卷古早味的潤餅菜,首先需要一張地道的潤餅皮。









亞佛春餅老鋪 因毗鄰開元寺,故取「亞佛」。做為一家泉州老字號,一隻拌麵粉的木棍,已有六、七十年歷史。每日清晨,亞佛的傅師傅早早開張,升起爐火,拌好麵團。隨著傅師傅雙手熟練地起起落落,一張張潤餅皮在烏黑髮熱的鐵鍋上誕生。雙手一起一落的節奏感、翻飛的春餅皮,仿佛一場精彩的演出。






潤餅皮可謂是潤餅菜的靈魂。潤餅皮本身並無多少華麗的味道,無非就是麵粉和鹽的混合物,但作為潤餅菜的承載體,卻可包容萬千美味。一張好的潤餅皮,必須韌勁適中,口感勁道,薄可透光且不能破裂。



可別小瞧了這一張薄薄的潤餅皮,製作工藝十分考究。光是制餅的平底鍋就是特製的,全由生鐵打造。待到麵粉拌勻,鐵鍋燒熱,將麵團往鍋上一貼,一蹭,劃上一個圓圈,手快速提起。手落手起間,粘在鍋底的麵糊瞬間變成一張薄麵皮,最後再用鏟子輕輕挑起,一張又白又薄的潤餅皮就算做成了。







在這一家充滿古城韻味的老店裡,目睹神奇的傳統技藝,體驗古早味的美食,領略老泉州的風土人情,享受屬於自己的味覺之旅。亞佛春餅店裡也提供製作好的潤餅卷供食客品嘗,有蘿蔔餡和芋頭餡兩種,一口一個毫無負擔,也可整盒帶回家自行油炸。




食得是福

能夠爭取一切機會

和同聲同氣的好友開懷大啖是緣

能夠吃得到用心用力成就的食物

就更值得珍惜

...





香港美食家歐陽應霽先生也是亞佛的fans,每次來到泉州必定來到西街,在亞佛店門口觀看製作過程,輕鬆地和老闆寒暄,傅師傅更是熱情地遞上剛剛製作成的潤餅請對方品嘗。美食無國界,傳統美食更是承載著記憶的溫度。遍尋美食,有時只是在身邊那一家老店,那一句溫暖的寒暄。





我是小貼士——

                 店裡還售賣製作潤餅菜的配料

                  店內製作的潤餅卷可打包先吃

                      清明節前後常常爆滿排隊        




相關焦點

  • 一張潤餅皮|卷進泉州百年時光
    一條街演繹著泉州的滄桑變化這裡是泉州的符號 也是所有美食代表的聚集地這裡就是西街今天的主人公亞佛潤餅皮就在這裡作為泉州古早味的潤餅菜,大家並不陌生,一張雪白的餅皮裡包裹著眾多食材所以,潤餅菜也被稱為「思鄉菜」 一張餅裡,包裹著五味雜陳、更包裹著閩南人對故鄉的思念。潤餅皮食之無味,可是它確是包裹潤餅菜的靈魂。只有它勁道,才能包裹住「人間」。
  • 清明節到來泉州西街潤餅皮熱賣 市民排長隊購買
    清明節到了,許多市民排隊買潤餅皮  閩南網4月5日訊 昨天一大早,泉州市區西街就顯得頗為熱鬧。開元寺對面的老金鐘潤餅皮店和亞佛潤餅皮店前,不少市民一早就來排隊買潤餅皮,為了這一小片薄而白嫩的潤餅皮,排上一兩個小時隊也甘心,讓本來就不寬敞的街道更顯擁堵。  清明節,泉州人要是不吃上一卷潤餅菜,仿佛就少了點什麼。攤開一張薄薄的潤餅皮,鋪上胡蘿蔔絲、豆芽、海蠣煎、荷蘭豆、豆乾、滸苔等配料,最後再加上一勺花生末和糖,一道潤餅菜便成了。  吃潤餅,皮好不好很重要。
  • 僑鄉泉州清明吃"潤餅菜" 老字號"潤餅皮"銷售火爆
    僑鄉泉州清明吃"潤餅菜" 老字號"潤餅皮"銷售火爆     郭斌 攝   中新網泉州4月3日電 (吳世榮郭斌)清明臨近,在福建泉州,家家戶戶除了去掃墓祭奠緬懷先人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習俗,那就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潤餅菜」。  3日下午,位於福建泉州市西街的一家老字號「潤餅皮」鋪人頭攢動,市民排起幾十米的長隊爭購「潤餅皮」。
  • 泉州清明吃「潤餅菜」 西街餅皮店前排起長龍
    泉州清明吃「潤餅菜」 西街餅皮店前排起長龍 qz.fjsen.com 2012-04-03 08:11  郭冰德 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東南網-海峽導報4月3日訊(記者 郭冰德 文/圖)昨日,在泉州西街的多家春餅皮店門口排起了長隊,老字號亞佛春餅皮店裡,店主傅亞佛一家三口忙得不可開交。
  • 臺食藥署:嚴查潤餅皮用吊白塊行為
    食品夥伴網訊    據臺灣「中央社」消息,近日有關媒體報導,有業者自爆潤皮餅摻入工業用漂白防腐劑「吊白塊」,臺衛福部食藥署17日表示,明文規定禁用,已請嘉義縣衛生局檢驗市售潤餅皮,查到就法辦。    臺食藥署王德原說,日前衛福部稽查第一、二層麵粉廠是否使用添加物,第一層的小麥粒磨粉廠、第二層的麵粉混合其他澱粉的預拌烘焙粉廠,都未發現使用吊白塊,不排除有第三層的地方小廠違規。    王德原說,2年前金門曾在市場攤商發現1件潤餅皮違規添加「吊白塊」,如果向媒體爆料的嘉義縣業者宣稱已經使用10多年,一旦查獲屬實,將要移送法辦。
  • 清明節,西街老厝裡賣的潤餅菜,還是舌尖上的古早味……
    西街鬧市裡的亞佛潤餅皮,不用說肯定在每年的必選名單上。店鋪開在西街的老厝裡,離開元寺很近,一抬頭就能看見東西塔。這是一家很出名的老店,老字號的牌匾在頭頂掛了滿滿一排,就連《舌尖上的中國》都曾慕名造訪。他們家主賣潤餅皮,都是純手工製作哦~用彈性十足的麵團在燒熱的平底鐵鍋上走一圈,一貼一划,手起手落間就是一個完整的圓。
  • 清明節泉州西街人家最熱情 幾百卷潤餅菜送鄰裡
    在古城泉州,西街也上演著別樣的民間熱鬧:亞佛的潤餅皮店前排著長長的隊,街上的清明粿、水果等應景食品格外走俏,還有純樸的西街人家,做了幾百卷潤餅菜,正忙著祭祀祖宗、分送鄰裡……泉州:西街人家最熱情 幾百卷潤餅送鄰裡
  • 我的泉州旅行食記之《潤餅菜》
    潤餅便是包裹各種菜式的麵皮。這種吃食方式始於明代,至今延續已有千年。而關於潤餅菜起源,民間是有多個傳說,其中之一就是說潤餅菜是由明代同安才子蔡復一他的夫人首創。相傳蔡復一是一個獨眼跛腳的殘疾人,才華橫溢,為人耿直,但屢遭奸臣陷害。皇帝聽信讒言,要求蔡復一須在49天內完成整理抄寫朝廷歷年來的文書,共九大箱,否則以抗旨論處。
  • 咱厝人有一種情懷叫吃潤餅,但你知道地道潤餅皮是什麼樣的嗎?
    清明節有許多傳統習俗,這其中自然少不了吃,每到清明時節,泉州人有吃「潤餅菜」的食俗,這潤餅皮就自然成了搶手貨。
  • 清明到 潤餅皮熱銷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吳丹丹 王柏峰 文/圖)每年清明節,泉州人少不了要吃潤餅菜,因此每年這個時候泉州市區西街上總有市民排長隊購買潤餅皮。  4日上午不到9點,記者在西街亞佛師傅的潤餅皮店看到,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龍,排隊買潤餅皮的顧客個個伸長了脖子,盯著剛剛出爐的潤餅皮。店內不大的地方架起9口鍋,老闆一家三口齊上陣,忙得不亦樂乎。
  • 絲綢之路上的美食:泉州「古早味」潤餅菜
    曾榮獲中華老字號傳承創新優秀掌門人的傅國忠介紹,「好的潤餅皮要求口感很筋道,並且要薄得可以透光且不能破」。潤餅菜的陷料以胡蘿蔔絲、豆芽、豬肉、豆腐乾、蝦仁等為主。餅皮將餡料包起,捲成圓筒狀,一道美味的潤餅菜就製作完成了。新華社發(張九強 攝)
  • 潤餅皮就是春卷皮,不看視頻也能學會的圖文教學!
    潤餅皮最常見的失敗原因是鍋子太熱,麵糊一抹上去就熟而離鍋,於是抓起麵糊時整片潤餅皮也跟著起來,鍋上什麼都不剩。這種情形很討厭,得把這片潤餅皮連同附著的麵糊剝掉,很浪費。做潤餅皮時,右手抓一把麵糊抹在鍋子上,再抓起來,會有一層黏在鍋上,這層很薄,很快就熟了,邊緣就會開始離鍋,用左手把它揭下來,就是一片潤餅皮。今天的麵糊太稀,除非鍋子燒得超熱,否則不會一抹就熟而失敗,所以我疏忽了,沒有拍到這情程,只好事後補張照片。我想大家都沒有做潤餅皮的專用鍋,所以得找到合用的平底鍋,我用蛋卷模,挺好用的。
  • 晉江菜價持續上浮 潤餅皮走俏市場
    「前期由於下雨,菜農播不了種,最近天氣好點了才播種,地裡的蔬菜還要等大概一周才會上市,市場上菜少了價格自然就漲起來了。」老孫分析,受天氣影響菜價波動較大,接下來隨著天氣晴好,菜價會應聲下跌。­  說起清明美食,閩南人第一個想到的必然是「潤餅菜」。清明節臨近,梅嶺綜合市場門口一食品店的潤餅皮生意愈加紅火。據說閩南人在清明節吃「潤餅菜」的習俗是古時寒食節食俗遺風。
  • 清明時節 潤餅......皮飄香
    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在這個節日,大家除了祭奠祖先外,更是會想起在清明時節必吃的潤餅菜。這不,市區糖房街的潤餅皮店,已經飄出了陣陣的餅香。  上午,記者來到我市的糖房街,在一家有著百年歷史的潤餅皮店前,已經有不少人在排隊。吳先生剛從廣州回來不久,家鄉潤餅菜的滋味一直是他難以忘懷的美味。  市民 吳友挺:先買一斤,吃吃看,兩三個人吃,就是喜歡吃,最喜歡吃的就是潤餅菜。
  • 泉州「古早味」潤餅菜 一層薄皮卷盡美味
    用潤餅皮將餡料捲起來即可食用 (林勁峰 攝)傳說 唐宋中原人 南下帶春餅  關於潤餅菜的起源,民間有多個傳說,其中之一是說潤餅菜由明代同安才子蔡復一的夫人首創。  相傳蔡復一才華橫溢、為人耿直,但屢遭奸臣陷害。
  • 清明晉江吃「潤餅」 日銷千斤 潤餅皮「火」了
    東南網-晉江新聞網4月4日訊(記者 曾舟萍 陳巧玲) 晉江人在清明節有吃潤餅菜的習慣,這也讓潤餅皮這一潤餅菜的「靈魂」,成了市場上最火的「寵兒」。每每清明一到,也是主婦們相當忙碌的時候,因為家家戶戶都要準備潤餅菜的原料。而傳統潤餅菜的原料,多包含了胡蘿蔔絲、米粉、綠豆芽、海蠣、豆乾、香菇、豬肉絲、蛋皮、蝦仁、筍絲、芹菜絲等等。其實,只要家人喜歡,幾乎什麼食材都可以放入潤餅菜的製作中。吃的時候再加上些花生末、滸苔絲、香菜等等,那真是鮮、香、鹹、甜具有,滋味濃鬱呀!有了潤餅菜,就不能少了潤餅皮!
  • 一張餅皮 演繹人生 -城事要聞 - 東南網泉州頻道
    每天凌晨4點,夫婦倆都會風雨無阻地打開潤餅皮店的大門。舊時,每到清明和春節前後,泉州人家家戶戶做潤餅菜。久而久之,潤餅成了有名的特色小吃。《舌尖上的中國》曾報導過的亞佛潤餅皮店,位於古老的開元寺對面,如今已開了70多年,就連一根攪面棍也幾成文物。名氣的背後,不過是以情做事。當食物中有了情感的因子,品嘗它就容易留下令人懷戀的美好記憶。
  • 清明寒食,閩南人用潤餅包盡萬物
    不論如何這種「集大成」的寒食遺風已然融入到閩南各家各戶中也成了尋常節俗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好料尤其是清明期間潤「餅」的講究包裹蔬菜餡料的潤餅皮是有薄厚之分的」韌餅\嫩餅\潤餅另一種餅皮則是扁薄的燒餅狀製作方法略有不同店家以麵粉加水揉韌製成直徑約15至20釐米的圓形餅皮放入烤爐烘烤
  • 阿水師潤餅 「擦」出嫩皮細肉
    (記者彭芸芳/攝影) 大熱天想吃健康輕爽的輕食,新竹市老店阿水師值得品嘗,該店以三十餘年家傳絕招,以手工一張張「擦」出的潤餅皮,餅皮超Q嫩,再包進精挑細選的內餡,一個30元。 阿水師說,要做出好吃的潤餅,餅皮是關鍵,除了皮要薄,彈性和Q度也要精準掌握,最重要的就是「擦」皮的技巧、選用麵粉的筋度、攪拌麵糊的方式及火候控制等,都會影響到餅皮的質量。
  • 過清明吃寒食 泉州古早味"潤餅菜""清明粿"
    關於「潤餅菜」,民間亦有說法是,古代中原祭祀春神要獻「春盤」,盤中有大蔥、小蔥、小蒜、韭菜、芸苔(現叫花椰菜)、胡荽(現叫芫荽或香菜)這五種有辛味的蔬菜。而光吃五辛難以下口,於是人們逐漸將「春盤」發展成春餅,用這五種菜配合其他食材用麵皮卷著吃。直至唐宋時期,因中原人們南下遷徙,春餅隨之流入了閩南地區,由此便成了閩南「潤餅菜」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