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態度的公眾號
我不做廣告
我只是美味的搬運工
▲
亞佛春餅
——小P
▽
要吃一卷古早味的潤餅
首先需要一張地道的潤餅皮
西街/老厝/灶臺/鐵鍋
亞佛春餅老鋪棲身於最具風味的古城中
伴隨著老泉州對潤餅皮的記憶
等待著你的親臨
...
潤餅菜作為泉州古早味的代表之一,大家並不陌生。對潤餅菜的印象,一定是一張雪白的潤餅皮,包裹著琳琅滿目的食材,握在手裡一種紮實的感覺,入口帶來豐富的層次。沒人可以具體形容潤餅菜是何種味道,但正是這種無法用語言描述的味覺體驗,包含了人生五味。製作一卷古早味的潤餅菜,首先需要一張地道的潤餅皮。
亞佛春餅老鋪 因毗鄰開元寺,故取「亞佛」。做為一家泉州老字號,一隻拌麵粉的木棍,已有六、七十年歷史。每日清晨,亞佛的傅師傅早早開張,升起爐火,拌好麵團。隨著傅師傅雙手熟練地起起落落,一張張潤餅皮在烏黑髮熱的鐵鍋上誕生。雙手一起一落的節奏感、翻飛的春餅皮,仿佛一場精彩的演出。
潤餅皮可謂是潤餅菜的靈魂。潤餅皮本身並無多少華麗的味道,無非就是麵粉和鹽的混合物,但作為潤餅菜的承載體,卻可包容萬千美味。一張好的潤餅皮,必須韌勁適中,口感勁道,薄可透光且不能破裂。
可別小瞧了這一張薄薄的潤餅皮,製作工藝十分考究。光是制餅的平底鍋就是特製的,全由生鐵打造。待到麵粉拌勻,鐵鍋燒熱,將麵團往鍋上一貼,一蹭,劃上一個圓圈,手快速提起。手落手起間,粘在鍋底的麵糊瞬間變成一張薄麵皮,最後再用鏟子輕輕挑起,一張又白又薄的潤餅皮就算做成了。
在這一家充滿古城韻味的老店裡,目睹神奇的傳統技藝,體驗古早味的美食,領略老泉州的風土人情,享受屬於自己的味覺之旅。亞佛春餅店裡也提供製作好的潤餅卷供食客品嘗,有蘿蔔餡和芋頭餡兩種,一口一個毫無負擔,也可整盒帶回家自行油炸。
食得是福
能夠爭取一切機會
和同聲同氣的好友開懷大啖是緣
能夠吃得到用心用力成就的食物
就更值得珍惜
...
香港美食家歐陽應霽先生也是亞佛的fans,每次來到泉州必定來到西街,在亞佛店門口觀看製作過程,輕鬆地和老闆寒暄,傅師傅更是熱情地遞上剛剛製作成的潤餅請對方品嘗。美食無國界,傳統美食更是承載著記憶的溫度。遍尋美食,有時只是在身邊那一家老店,那一句溫暖的寒暄。
我是小貼士——
店裡還售賣製作潤餅菜的配料
店內製作的潤餅卷可打包先吃
清明節前後常常爆滿排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