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專題片《探尋「文保」單位》來啦!今晚介紹潮陽棉城的標誌性...

2020-12-14 騰訊網

文物承載著燦爛的文明,傳承歷史,維繫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近年來,我市的文物保護工作取得很大發展,文物保護、管理和利用水平不斷提高。從今天起,汕頭電視臺《民生檔案》欄目將推出系列專題片《探尋「文保」單位》,向大家介紹我市文物保護單位的歷史故事和保護情況,展現我市文物保護工作取得的成績。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是潮陽棉城的標誌性建築——文光塔。

文光塔講解員方偉英是我們今天的嚮導。據她介紹,文光塔塔高42.3米,一共七層。當我們從下往上仰望它的時候,我們發現它每一層的門和窗並不是對稱的,據說這是為了使每個門都有一個45度的角差,然後大家上到每一層看到的都是不一樣的風景。這樣的設計還真是蠻特別的哦。

文光塔始建於宋紹興元年,即公元1131年,後倒塌。宋鹹淳二年,也就是1266年,道人趙汝篪主持重建的時候,置千佛於塔內,所以稱「千佛塔」。千佛塔後來也倒了。到了明崇幀八年,即1635年,潮陽知縣漆嘉祉主持復建。當年復建寶塔時留下了石碑,詳細記錄了復建的經過。

文光公園管理處主任馬東濤介紹說,文光塔原名「千佛塔」,始建的當初,這個塔是作為船桅的標誌而出現的,因為按照堪輿學的角度來說,潮陽縣城是一塊船地,船需要有桅才能乘風遠航,所以寄託潮陽人民對美好日子的期望。

此後寶塔又屢經修繕,明至清有過幾次大修,其中以公元1815年(清嘉慶二十年)潮陽知縣唐文藻主修工程最為全面。唐文藻因此還留下了「文光塔」的題字和塔門前的一對嵌名聯「千秋文筆振金石,百丈光芒貫鬥牛」。那麼為什麼要叫「文光塔」呢?馬東濤說,明朝復建時,因為地震而發出毫光,當地士紳認為是人文昌盛之兆,所以就把「千佛塔」改名為「文光塔」,以激發廣大學子為家鄉昌盛而努力學習,所以寶塔從船桅的意義轉變為「文筆」的意義。

因為歷經多次修建,加上歷史悠久,關於文光塔,潮陽當地至今流傳有很多建塔的傳說。相傳建塔時曾向各行鋪募捐,杉木商人在募捐薄上寫「杉木足用」,麻皮商人也跟著題「麻皮足用」,那時沒有機械,建塔需要搭梯橋運磚石,橋最長的有一二裡,搭橋抬磚都要用到麻繩,麻皮消耗太多,麻皮商人竟致傾家蕩產。

又傳說崇禎年間重建塔時,要請建涵元塔的師傅來設計施工,誰知他漫天要價,後來他的大徒弟接下工程,塔即將完工時,塔身卻傾斜了,師傅明知就理,卻不肯伸出援手,徒弟求教無門,最後絕境重生,先將護城河堤延長,再挖四口井平衡,塔就正了。現在文光塔後還存有古井一口。

採訪中我們也了解到,文光塔最新的一次維修是2009年由潮陽區委區政府和文化部門主持的。這次維修不僅將文光塔的排水、護欄等進行了完善,還將市級文物蔡楚生紀念碑、古井、古亭等納入保護範圍。不僅如此,在這次的維修中還有一個重大的發現,就是塔前的古甬道,它看起來不太規則,但是其實裡面有72塊石頭,它暗合了72地支,而且裡面還由三個乾卦組成,寓意「三元及第」,還有「天長地久」的意思。

雖然歷史上文光塔是經過了多次的復建、維修,但是目前我們所看到的文光塔仍保持著明代復建的樣貌。無論是塔內塔外,都可以看出它是明式的磚石結構建築,具有明代建築精細的特點。

在文光塔首層,我們可以看到全部是用石頭砌起來的,石頭之間沒有泥沙的,全部都是用石榫連接的,所以這個塔才會這麼堅固。另外文光塔塔內一共有旋轉石階122級,它是一座集儒釋道文化於一體的塔,每一層都供奉著代表不同文化的神像。在第三層,就供奉著文昌帝君,她是主管文運和科舉的。藻井之中是一幅五福獻壽圖,相傳每年到了夏天,在傍晚時分,就會有幾百隻蝙蝠飛到這個塔裡面,而且聚集在這第三層最多,所以民間認為這裡是聚福納福的地方。

文光塔不僅每一層都有不同的彩繪藻井,每一層的中間有不同形式的採光窗。而且二至六層都有4個門,門外有步廊,可供遊客憑欄遠眺或俯視。

在文光塔之中,我們還發現有很多精妙的小設計,比如每一層每個門的門匾就頗費心思,低層字體以楷為主,結體嚴整緊密,字體較小,逐漸向上,字數變少,字體增大,著墨加重,用筆果敢,行草筆意增強,到了第七層的「涵元」二字,佔滿石面。設計者頗具匠心地按塔層來安排字數字體書體的變化,使得寶塔的藝術感染力隨著塔層上升而步步增強。

文光塔到今年已是建塔888周年,在1989年它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潮陽的象徵,是凝聚海內外潮陽人重要的精神紐帶,更是研究嶺南古塔形制和風格的重要例證。

詳情請留意今晚(17日)《民生檔案》相關報導

版權聲明:版權為汕頭市廣播電視臺所有,轉載須經授權。

供稿/民生檔案

記者/楊海珊 張奕斯 陳維斯

橄欖小編/立庵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廣東省潮陽棉城中學簡介
    廣東省潮陽棉城中學位於潮陽城區東山公園附近,是一所具有百年悠久歷史的完全中學,在校學生人數近5000人,是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棉城中學外景(黃恩攝)學校始創於1918年(校慶日定為每年1953年秋,潮陽第二中學高二年級春、秋班併入潮陽縣立第一中學。1953年縣人民政府在原東山書院舊址營建新校舍,全校學生輪流參加建校勞動。1955年秋,新校舍落成,高、初中部分開,高中部遷入新校舍。1956年9月,東山新校舍改稱潮陽高級中學(即今潮陽一中),而留於原址(今文光廣場)之初中部改稱潮陽第一初級中學。1958年2月,潮陽第一初級中學更名為潮陽縣棉城中學。
  • 潮陽標誌性建築,粵東著名旅遊名勝古蹟,廣東省汕頭市文光塔
    文光塔是明式的磚石結構建築,具有明代建築精細的特點,因此1989年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國務院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815年(清嘉慶二十年)時任潮陽知縣唐文藻全面修繕。且在塔門頂有石匾大書"文光塔",左刻"嘉慶乙亥孟冬",右刻"豫章唐文藻立"。塔門兩邊刻有唐文藻的題聯:"千秋文筆振金石,百丈光芒貫鬥牛"。1981年,棉城學宮一對石獅移置塔門兩側。
  • 對話歷史,這條絕無僅有的潮陽文化旅遊線值得收藏
    2013年3月5日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潮陽標誌性的建築,也是潮陽古老歷史文化的見證,同時也是古棉城的核心。 地址:潮陽的塔山即西巖,位於棉城西郊。
  • 2020年潮陽棉城中學高一新生入學須知(附錄取名單)
    2020年潮陽棉城中學高一新生入學須知(附錄取名單) 原創 mczx 汕頭市潮陽區棉城中學 汕頭市潮陽區棉城中學微信號 stscyqmczx 功能介紹 棉城中學始創於1918年,始終堅持「依法治校,育人為本」的辦學宗旨,以「追求品位,追求修養,追求境界」為辦學目標,秉承著「嚴、勤、實、
  • 廣東汕頭潮陽護城河驚現大量死魚
    (記者&nbsp蔡曉丹&nbsp林鵬&nbsp攝影報導)昨天上午有市民向記者反映,這兩天潮陽護城河出現大量的魚群浮出水面「透氣」,有的河段還漂浮著成片的死魚。「怎麼會出現大量的魚群浮出水面呢?」市民對此表示疑問。
  • 網紅答案茶來潮陽啦!9999份梅醬林明頓免費送、、、
    抖音界最火的答案茶來潮陽啦 這杯茶可佔卜、可解憂、可表白你想問的問題都能給你答案一杯只能佔卜一次把答案都留在心底,告訴別人那麼就不靈的了啦,有些東西還是很奇妙。問題是自己定義的,而答案則是隨機。即使答案並不滿意也不要太在意,命運與真正的答案從來都不是靠佔卜得來的,所以我一直都相信我是最美的。
  • 蘭陵家史|廣東潮汕第一祠:潮陽蕭氏四序堂大事(2)
    蕭棣信生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廣東棉城塗庫人。曾任國民黨軍上海空軍站少將站長。抗日戰爭時期,參加武漢空戰,率機隊英勇抗擊日軍戰機。日本侵略者投降後,代表國民黨空軍於上海接受日空軍投降,是受降者之一。晚年移居香港。1998年逝世。是年 蕭承忠出生於廣東潮陽棉城。五歲隨父母移居香港。經數十年來在商界拼搏,事業有成。
  • 潮陽「拍錫顏」手藝失傳了
    文/鄭煒航 前不久逛德國漢堡一個舊船改裝的舊貨市場,看到一個錫茶葉罐,底款是「潮邑真料點銅永順老店」,看到潮邑,估計是出自潮陽、潮州,想起小時候家裡也有個裝茶葉的錫罐,而此四面罐全品完好,外觀雕鏤紋路清晰,厚重壓手,密封緊緻,開四窗內鑲玻璃,四幅孝義圖完好無損,應該是稀少的茶席美物,就買下來了
  • 位於潮陽棉城,這套房子拍賣了...
    2020-08-18 08:15:47 來源: 潮陽論壇 舉報
  • 汕頭潮陽棉城的小店實在太多了,美食實在太贊了!
    棉城是一座舒服的小城,它是如今潮陽區的中心,亦是曾經潮陽市的縣城。我很喜歡棉城的街道,還有護城河上的橋。一條條街道沿著護城河蔓延擴散,一座座橋連接起河的兩岸,整個棉城就是一大片充滿生活氣息的街區。最舒服的是夜晚,開上一輛小摩託,穿梭在棉城的大街小巷,感受著迎面而來的涼風,聆聽著呼嘯而去的車流,然後隨意找一間小店,吃上一點東西,可能是一盤腸粉,或者是一碗粿條。棉城很小,可能吃著吃著便會邂逅幾個同學朋友,我覺得這便是最閒適美好的時刻了。棉城的小店與美食多不勝數,總是恰到好處地出現在街上的某個地方。
  • 專題片《決勝脫貧在今朝》今晚雲南衛視播出,敬請關注
    《決勝脫貧在今朝》今晚雲南衛視播出,敬請關注!《決勝脫貧在今朝》今晚雲南衛視播出,敬請關注!《決勝脫貧在今朝》今晚雲南衛視播出,敬請關注!專題片《決勝脫貧在今朝》今晚雲南衛視播出,敬請關注!《決勝脫貧在今朝》今晚雲南衛視播出,敬請關注!
  • 高鐵路線 增設汕頭南站,離棉城僅15分鐘!
    好消息來了!!! 廣州-汕尾-汕頭 時速高達350公裡的城際高鐵 擬在濠江區增設汕頭南站 它離潮陽城區棉城僅15分鐘車程 汕頭南站站場規模暫定為2臺4線 站房規模暫按1萬平方米控制
  • 汕頭新增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潮陽、金平、濠江都有!
    近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於核定並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通知公布了 國務院核定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確定的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去了一趟潮陽,整個人都綠了!
    去了一趟潮陽,整個人都綠了! 潮陽生活通 世 賢 園 聽—
  • 揚州文保單位被國土局佔用?門臉相近引誤會(圖)
    揚州七中舊校址,右側樓內為廣陵區國土分局辦公點  日前,有網友發帖稱,揚州市文保單位梅花書院門口,掛著「揚州市國土資源局廣陵分局」招牌,難道文保單位被佔用了?  見習記者 宋體佳 文/攝  網友爆料  記者探訪釋疑  文保單位被國土局佔用?  質疑揚州國土局廣陵分局佔用文保單位的帖子,最先發布在西祠胡同上,發帖者是名為「西門小飛揚」的網友。
  • 潮陽各地突現黃色捐衣箱,都是正規的嗎?
    近日,在潮陽棉城、海門等地相繼出現黃色的鐵皮箱,接受廢舊衣物、紙張的捐贈投放,這些箱體上面均標有「一張紙獻愛心行動」的字樣,而且還印有防偽標示、公開募捐備案號、志願者聯繫方式,以及投訴電話等,落款機構為中華慈善總會。
  • 古今潮陽媽祖文化概況及其價值
    這是如今從史料得知的潮陽最早媽廟記載,即宋朝就有媽廟,與南澳島「宋時番舶建」之深澳媽宮等,皆屬潮汕最早媽廟之一。元朝起,潮陽媽廟漸多。元廷佑至天曆年間(1314—1328),在貴嶼鎮南安村貴嶼大橋西端南側江畔,由船家、碼頭主人、鹽商籌資創建了媽廟,俗稱「橋頭媽」。貴嶼華美村人、明朝高官陳北科(1478—1533,因與皇妃弟結拜而被稱「國舅」,開創了貴嶼「街路棚」民俗文化),來此為民求雨。
  • 潮陽總共有多少個鎮和街道,谷饒人知道嗎?
    作為一個地道的潮陽人,你是否有去了解過潮陽總共有幾個鎮?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侃一侃潮陽的歷來和普及一下各個鄉鎮。 潮陽春秋戰國時,地屬嶺南百越。秦屬南海郡地。漢屬南海郡揭陽縣地。西晉為揭陽縣地。1993年4月撤縣設市,2003年撤銷縣級潮陽市,分設潮陽區和潮南區,劃歸汕頭市管轄。 潮陽文物名勝眾多,是汕頭市旅遊景點最多的區,區內現有古蹟和旅遊景點100多處,屬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蓮花峰風景區屬國家AAA級風景區,汕頭新八景之一。
  • 省級文保單位林森公館變身倉山公共文化服務場所
    省級文保單位林森公館變身倉山區圖書館繪本分館。  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 文/攝  在倉山程埔頭七星巷,有一座青磚黑瓦的西洋式建築——省級文保單位林森公館。倉山區圖書館館長王文嫻向記者介紹,這是全省首家公益性的繪本主題館,有繪本萬餘冊,根據不同閱讀對象,劃分了電子書工坊、語言·文字閱讀區、手工繪畫區等功能區。  「好,請小朋友們安靜,現在又到了講故事時間。」踏著木質樓梯拾級而上,二樓閱讀區的每周故事會又開始了。
  • 四川139處文保單位申報國保
    國家文物局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申報遴選工作近日啟動。記者從四川省文物局獲悉,四川省共有139處文保單位參與申報,其中,古遺址14處、古墓葬1處、古建築51處、石窟寺及石刻7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66處。截至目前,我省共有「國保」單位230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