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管理僕人式的領導能力(一)

2021-02-19 Danny話你知

僕人式的領導能力。那聽來十分像一個矛盾的詞彙,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意念。確實,我會證實僕人式的領導能力,對於領導能力來說是唯一最有價值的方向。同時,這是一個沒有領導者可以忽視的方向。

 

要了解為甚麼,我們就需要詢問一個至為關鍵的問題…

1.      甚麼是一位領導者的工作?

i.    它會作出帶領嗎?

ii.  是站在前沿的嗎?

iii.有人跟隨你嗎?

或許是,或許不。

或者一位領導者的工作就是要幫助他們的追隨者們成功,畢竟,管理者贏不了這遊戲:團隊就會,而且將軍是不會贏得戰爭的:軍隊才會,這就是僕人式領導能力背後的哲學。你作為領近者的工作,就是服務跟隨你的人。要給予他們所需要的—不管是推動力、項目管理工具、或者甚至是早餐的冬甩—都是為了達成他們的目標。

2.       團隊的階段及領導者的角色

當然,僕人式領導模式,並不是唯一的領導模式,這是眾多中之一。所以,看一下一些情況,並且檢查你的團隊在每種情況下所需要的,是很有教育意義的。以這種方法,我們就可以確認僕人式的領導能力是甚麼了,以及它會在甚麼時候適合你的團隊。

 

同時,可以說,如果你持續運用一種能達成你團隊需要的領導風格,那麼你就是在持續的服務它們了。

 

3.       新的團隊:新的領導者

一個良好的起點,就是新團隊開始的地方:在開始之時。一個新的團隊走到一起,他們就要有新的團隊領導者—你。

 

你的工作就是要讓他們盡你的可能快速及有效率的一起工作,這意味著每個人都要十分清楚,他們的任務是甚麼,以及他們需要怎樣做。你的團隊在這階段中最需要的,就是要清晰、自信、以及他們可以是很有用的感覺。

 

所以,你在這早期的階段中,交付出僕人式領導能力的方法,就是為人們提供一個安全的地方來開始作出貢獻。這亦會給予你的團隊成員一個機會,互相衡量,並且開始建立一些工作關係。

 

4.       處理衝突及挑戰:一位有主見的領導者

但是,在們開始一起工作,並且對手上的工作有了感覺的時候,個別的性格就會顯現出來了。較有主見的人就會想突圍而出(jockey for position),並且或許甚至會開始挑戰你的領導能力。

 

無論怎樣,那些較不自信的人,就會發覺這並不舒服的了。所以,要服務他們,你就需要拾起那些不需要的社會動力,並且及時作出處理了。這亦是很重要的,因為有些人會嘗試測試及挑戰你的領導能力,你就需要展示出你對作為領導者的角色是很有自信的。

 

你可以服務整個團隊的另一種方法,就是讓他們專注在他們需要完成的工作上。一個對共同目標的感覺以及增長著的成就感,都會有助於人們對他們自己,以及他們在團隊中的角色感覺良好。

 

5.       建立行為及實踐:一位務實的領導者

當社會的緊張局勢結束了的時候,你就會開始注意到團隊會變得更為有效的了。你亦會看到人們會對他們自己的角色,變得更為自信了。在這點上,你太多的幹涉是不會很好服務他們的,同時他們也不需要你提供太多的指導。

 

所以,僕人式的領導者在這階段中要做些甚麼呢?你要找出及進行那些會支持你的團隊更有效率進行他們工作的實際行動,通常這可以包括幫助人們與那些在工作上可以給他們建議的人,建立起聯繫。

 

因此,僕人式領導能在這階段中的一大部份,就是創建及加強團隊成員之間的鏈結,這是會有助於優化團隊表現的。你會變得喜歡主持會議、服務你的客戶、以及作出介紹的了,這樣每個人都會感到歡迎的。

 

6.       服務自信的團隊:一位僕人式的領導者

一旦人們有了他們需要的所有聯繫,同時找到了有效及有效率工作的方法,這還有些少是你要做的。你或許會被誘惑去帶領,但真的,你是不需要的。

 

反之,讓他們去做吧。一位觀察者會看到,不同的團隊成員在他們工作的不同階段中,個別的領導能力行為。當他們需要的話,就會向前邁進,同時當任務轉移了,就會後退。這就是領導者應該夢魅以求,團隊寬廣的自信心。

 

這樣,你的角色究竟是甚麼呢?我會說這才是真正的僕人式領導能力。你沒有甚麼提供的,只有一些輕微的觸摸。我會描述一下你的兩個角色,「配給」("rations")及「保護傘」("Umbrella")。

 

a.  配給

你的第一個角色就是要確保你的團隊能得到他們應得的配給,你亦可需要確保他們有適當的資源、一個有生產力的工作環境、以及所有他們需要的資產及數據。你就像一位忠實的僕人,在他們周圍跑來跑去,為他們提供他們所需要的一切。

 

然後,基本上,你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要維持他們可以蓬勃發展的整個環境。

 

b.  保護傘

但這還有另一個角色,你曾經看過的,在電影裡那位忠實的管家打著傘,避免他們的老闆淋溼。對的,同樣那就是你的工作。在公司中,不停的下著各種各樣不必要幹擾及行政職責的雨,那是可以讓我們無法有生產力的。作為一位僕人式的領導者,你要承擔行政及政治的事務,這樣你的團隊就不必去做了,你要把他們釋放出來,專注在他們的工作上。

 

因此,在這方面,你是在為他們而工作的。你做了這些單調乏味的工作,然後讓他們可以繼續付出。

 

7.       僕人式的領導能力來自哪裡?

你可以在古代的文獻中,從梵語(Sanskrit)到道家(Taoist)及儒家(Confucian),再到聖經,都會找到現代僕人式領導能力概念的前身。同時,在更現代的時間中,歷史上眾多的領導者都成為了僕人式領導能力的案例,男的和女的就像:

i.    Ernest Shackleton

ii.  Harriet Tubman

iii.Abraham Lincoln(亞伯拉罕.林肯)

iv.  JaneGoodall

v.  Mohandas Gandhi(莫漢達斯.甘地)

vi.  Elizabeth Cady Stanton

 

8.       僕人式領導能力現代的表達:Robert Greenleaf

Robert Greenleaf多年來在AT&T中帶領著管理的開發,就是在那裡,他首先構想出了他僕人式領導能力的意念,他在1970年的一篇稱為《僕人作為領導者》("The Servant as Leader")的文章中,創造了僕人式領導能力這個詞語。

 

在這篇文章中,Greenleaf區分了:「向想要服務的人,先服務,然後有意識的帶來一位渴望要帶領的人。」同時:「…首先是一位領導者,這或者是因為需­要緩和不尋常動力的驅動,又或者要獲取物質上的財產。」

 

1964年從AT&T退休後,Greenleaf創立了現時被稱為Robert K Greenleaf僕人式領導能力中心("RobertK Greenleaf Center for Servant Leader")。

相關焦點

  • 真正偉大的領導力:僕人式領導
    "誰願為首,就必做眾人的僕人",格林利夫據此發展出的僕人領導學正在引領一場管理領域的革命!第五級領導人就是僕人式領導。管理顧問格林利夫在1970年首次提出"僕人式領導"概念。僕人式領導者首先是僕人。領導首先是他們的服務意識,因此他們渴望領導。在本書中作者精闢地歸納了"僕人式領導"的特徵,主要包括傾聽、接納和同理心、省察、說服、醫治、管家意識、預見等特徵。
  • 僕人式領導的十個特徵
    被認為是「僕人式領導(Servant-Leadership)」這一現代管理思想潮流的發起人。他曾任AT&T公司管理、研究、發展和教育部門的高層負責人,併兼任MIT斯隆管理學院和哈佛商學院的訪問講師,也曾在達特茅斯學院和維吉尼亞大學任教。從AT&T公司退休以後,格林裡夫創建了應用倫理學中心,最終發展成羅伯特·K.格林裡夫僕人式領導中心。
  • 僕人式領導
    僕人式領導是自下向上的領導方式。
  • 僕人領導的迷思
    有人聽了這個詞語,很快理解成為「領導式僕人」,就是頂著領導的頭銜,做僕人的事情,說真的,有些使用這個領導力的企業,有些員工就擺譜不做事了,說你怎麼分配為我做啊?你怎麼不做啊?你不是僕人嗎?還有一些領導者,把僕人式領導理解為專門跑去幫下屬跑腿幹活打雜。變成不做領導崗位的事情了。僕人式領導究竟是什麼?先來看最近50年前僕人式領導力潮流興起的淵源。
  • 一商界電子雜誌呼籲:做僕人式基督徒領袖
    中國人在領導位置上比較善於發號施令,而不容易謙卑侍奉員工。日前,新商道傳媒向基督徒商人領袖分享成為成功基督徒商人領袖的秘訣:做僕人式的領袖。基督徒商界電子雜誌日前在通過微博發布的《每日靈糧》中提醒基督徒商人做僕人式的領袖,在侍奉中建立別人。新商道是中國第一份關注商界、職場信仰的電子雜誌。
  • 偉大的領導者需要了解的7種領導風格
    你的領導風格會影響你與團隊的聯繫和溝通方式,與團隊的工作風格相關,解決衝突等等。 重要的是要注意,僅僅因為你覺得更自然地傾向於某種風格,並不意味著如果情況需要,你不能使用另一種風格。某些類型的領導風格對於一系列特定的挑戰比其他的更有效,所以如果你覺得有助於你的事業,不要害怕從另一種風格中吸取經驗。
  • 領導與管理
    在現實生活中,要維持企業或者一個組織正常的運轉,領導與管理的存在和作用可以說是必不可少且至關重要。因為管理的實施與職務分不開,所以經常讓人們感到領導與管理是一回事,是同一個概念。實際上,領導與管理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兩者雖聯繫緊密卻又截然不同。領導是從管理中分化出來的,領導與管理的客體不同,領導與管理實施的方式也不同。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進行探討。
  • 挑戰性管理:團隊領導五項能力修煉丨 CTO 訓練營課堂筆記
    以下內容整理自百分點 CTO 劉譯璟老師給第八季CTO訓練營同學上的課《挑戰性管理:團隊領導五項能力修煉》。
  • 被提拔為中層領導後,如何突破?轉變思維,提升管理能力
    前段時間,小王因為工作能力強,在技術崗位上的表現突出,被領導提拔為企業的中層領導,本來應該是高興的事情,但是小王上任後工作並不順利。小王主動找自己的領導詢問到底哪裡出了問題,領導告訴小王,作為中層領導,要將工作的重點更多地放到管理能力上,而不是側重技術能力。
  • 職場中,當領導能力不足時,應該怎麼辦?
    在不斷變化的新的形勢下,每位領導者都面臨著不斷提高領導能力的問題,當領導能力不足時怎麼辦,相信沒有人會引咎辭職,而是想辦法提高領導能力,哪裡不足補哪裡。一、職場中領導能力不足的五點表現在職場中,領導能力不足,一般都有以下幾個表現:(1)凡事都過問,凡事都要管作為領導,最主要的工作是管好人,而對於具體的工作,更多是交給下屬去做,而領導自己則監督工作是否按照進度開展
  • 管理和領導的區別是什麼
    一名具有高影響力的領導者必須理解管理與領導之間的區別。你必須學習如何應用每種角色的原則來取得良好的業務效果,鼓勵下屬也使用同樣的原則去培養員工。為了提升自己言語與行動的力度,領導者必須以身作則,在正確的時間,因正確的目的而做出恰當的領導行為和管理行為。
  • 領導的管理四象限,你該學一學了!
    昨天有一位讀者跟我說,他工作中做的都是一些雜事,工作很累,但是領導並不待見。無獨有偶,有另外換一個讀者跟我嘮嗑,他最近空降了新領導,安排了一些很難的工作,幹的步履維艱,想諮詢我該怎麼辦?今天的文章從「管理的四象限、我們如何破局」兩個方面逐一聊聊。
  • 如何提升企業管理能力?
    真正有效的管理是營造一種氛圍,這種氛圍能夠激發員工自己去管理自己,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企業的組織架構是企業管理的核心框架,企業管理信息的有效傳遞,企業管理行為的有效執行,均依賴於有效的組織架構模式和人員能力。
  • 父母應該怎樣幫助孩子增強自我管理能力?
    有的時候,家長和孩子在學校門口跟老師,一站就是好幾十分鐘。給老師的教學工作增加了很多麻煩,給家長自己也增加了許多困擾。其實,這些問題,都是由於孩子缺乏自我管理能力造成的。因為,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大部分事情都是老師幫著管理。但是,在上學後,生活學習的內容發生了變化,需要孩子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才能跟上老師的教學節奏。所以,一定要在上學前,抓緊時間增強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 度假區教育和體育局舉辦教育系統管理幹部領導能力提升培訓班
    為切實提高度假區學校管理水平,促進我區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高管理幹部的理論水平和執行能力,8月14日,度假區教育和體育局在度假區中心小學舉辦了全區教育系統管理幹部領導能力提升培訓班。  通過培訓,大家找準了自己的定位,更加明確了工作的目標,明確了自己的職責,領導力進一步得到加強
  • 【管理辭典】情境領導模式
    「情境領導」模式:在領導和管理公司或團隊時,不能用一成不變的方法,而要隨著情況和環境的改變及員工的不同,而改變領導和管理的方式。管理的重點在於領導者自身。「情境領導模式」一經提出即受到了企業界的大力追捧,熱度一直持續到今天,在近四十年的發展過程中,肯尼思·布蘭查德提出了升級版的情境領導Ⅱ,令這一管理模式更適合現代企業的運用。
  • 怎樣和領導搞好關係?做好這幾點
    同時也收到了很多問題,比如「怎樣和領導搞好關係?領導好像不太喜歡我」。提到和領導搞好關係,就不得不提到一段「君臣佳話」,乾隆和和珅。在很多人眼裡,和珅就是一個只會拍馬屁的小人,只知道阿諛奉承這些。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很多影視作品,給我們灌輸了這樣的思想。為什麼影視劇會這樣?正如《紅樓夢》裡史老太君聽戲時說的那樣:就是一些窮書生,為了「酸」大戶人家,編得一些富家千金的段子。
  • 不是領導的嫡系,得不到領導的歡心,怎樣在公司生存下去?
    單位領導欣賞你,你也喜歡跟著這位領導,你的工作積極性將會很高,主觀能動性會很強,士為知己者死!同時,你工作的回報也很可觀,第一你工作開心,自信滿滿。第二升職加薪。反之,領導看不上你,你也不喜歡自己領導的管理風格,那麼你的短期職業命運基本註定:被晾在一邊,不聞不問,和發配邊疆沒區別!得不到領導的賞識,甚至被打壓。
  • 為什麼你工作能力比領導強,卻當不上領導?那是你缺乏了這種能力
    為什麼領導偏偏就不考慮自己呢?當老曹來找我抱怨時,我安慰了他幾句,但因為我是公司的人事經理,對於領導做出這樣的決定,實際上也是有現實考慮的。一、提拔幹部不唯資歷論或業績論職場上總有許多人對當領導會產生一種偏見的心理,即認為資歷老或業績好就可以當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