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火英雄」王海濱,上海人民為你祝福!

2020-12-13 新華網上海頻道

①王海濱在社區志願者服務中心為市民服務。 ②王海濱和母親在準備喜糖。 ③上海好鄰居王海濱找到了另一半,已於10月26日領證,明年1月舉辦婚禮。均本報記者 趙立榮攝④王海濱和妻子小金。(受訪者供圖)

  「海濱,恭喜儂啊!新婚快樂!早生貴子!」

  「海濱,祝賀你找到人生另一半!祝福你們以後一直幸福下去!」

  ……

  這些天來,「救火英雄」 「全國道德模範」王海濱以新郎身份再次進入了大眾視野。上個月他領了結婚證,新娘是老鄉,兩人計劃明年元旦在老家江蘇高郵舉辦婚禮。了解這事前前後後的上海百姓紛紛在網上刷出「賀喜」!

  5年前,閔行華漕鎮諸新三村一幢居民樓突發大火,5樓住戶王海濱冒著濃煙和明火衝出門,挨家挨戶敲門叫醒鄰居並大聲呼救。最終,鄰居們及時撤離安然無恙,海濱自己卻被嚴重燒傷。大火在他身上留下「光榮的痕跡」。

  德者受尊,好人好報。如今,救火英雄步入人生新階段,得知婚訊的人們無不歡欣鼓舞,為海濱送上祝福。

  「其實我原本並沒有打算公開結婚的消息,就連領證也沒有曬在朋友圈。」王海濱靦腆地笑著說。

  面對來自社會各界的關心和如潮湧般的祝福,王海濱引用了「仙劍奇俠傳」裡的經典臺詞「舊的回憶和新的開始」。「『救火英雄』的故事可以翻篇了,我的人生即將開始新階段,不僅是成家立業的責任,還有我將為之奉獻終身的公益事業」。在華漕鎮政府的幫助支持下,「海濱工作室」於2018年揭牌,為王海濱的公益志願者行為插上了新的翅膀,海濱工作室接了很多公益項目。

  「一方面是想盡我所能幫助燒傷患者,另一方面是通過更廣泛的志願服務項目,向社會傳遞正能量。比如,我們想做一些短視頻,以趣味方式普及安全知識。還有舉辦針對老年人的智慧型手機培訓班,發放針對燒傷患者的愛心包,包含有入院後所需要的生活用品,比如用來擰瓶蓋等的小工具。這些都來自我的實際經驗……」談及工作室未來的公益計劃,王海濱一改靦腆,向記者一一道來。

  甜蜜開始

  王海濱領證的日子是10月26日。他說這個日子沒有特別的意義,他的生日是10月25日,當天恰好是個周日,新娘小金要加班,兩人就商量著推遲一天,「以後可以把兩個紀念日合在一起過」。

  這個甜蜜的「新的開始」為人所知,可能始於華漕鎮一位基層幹部小劉的朋友圈。

  不久前,最高人民檢察院原檢察長、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理事長賈春旺前來慰問王海濱時,偶然得知他婚期將近,便送上殷殷祝福。在場的小劉將這喜訊發了朋友圈,沒想到祝福紛至沓來,不少街坊鄰居回覆:「我要吃糖!」

  婚事一傳十、十傳百,熱鬧非凡,令小劉也感到意外:「海濱為人低調,本不想大張旗鼓地宣布,沒想到我這條朋友圈卻把這個消息傳開了。」過去五年,因為工作緣故,她和王海濱接觸很多,她眼裡的海濱低調、上進,說得最多的話就是:「我還年輕,想真正為社會做有用的事。」

  如果不是五年前的那場意外,出生於1989年的王海濱可能早就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家。

  最近兩年,王海濱一直忙於公益事業,並沒有太把個人問題放在心上。直到今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他的生活,也改變了他對婚戀的看法。「疫情之下,一下子多了大把個人時間。新聞裡,戰『疫』前線那些感人的愛情故事深深觸動了我。」於是,2月14日當天,王海濱在朋友圈轉發了一組抗疫情侶的照片,主動和家人、朋友敞開心扉,說起正考慮找對象的事了。

  緣分說來就來。2月,王海濱姨奶奶在醫院陪護住院的老伴,空閒時就找自己姐姐視頻聊天,兩位老人說著說著無意間就為海濱拉起了紅線——姨奶奶身旁的護工聽聞此事,便把自己的侄女、同為老鄉的小金介紹給海濱。

  2月底,王海濱和小金互加微信。一個在上海,一個在江蘇高郵,疫情之下不能見面,兩人便開始了「網聊」。就這樣,兩個年輕人「越走越近」,確定了戀愛關係,並得到雙方父母的認可。今年夏天,小金為了海濱搬到了上海,並在一家培訓機構擔任英語老師。

  說起妻子小金,靦腆的王海濱全程 「嘴角上揚」:「她比我小5歲,單純可愛,有點任性,像個小孩子,喜歡追劇、追『愛豆』……」他稱小金為「小朋友」,攜手走過的日子溫馨而甜蜜。比如,王海濱喜歡看書練字,他練字時小金就在一旁靜靜陪伴,而海濱也會陪著她一起追劇;原本無辣不歡的小金,因為海濱忌口,也在家陪著他清淡飲食,外出吃飯時海濱則會特意為小金點她愛吃的辣菜;海濱喜歡早睡,原本習慣晚睡的小金也慢慢開始早睡早起……這股子柴米油鹽的煙火氣令王海濱倍感珍惜。

  燒傷疤痕仍在,王海濱曾問小金:「為什麼選擇我?」小金表示自己並不在意外表,「看著看著就習慣了,心地好才是一輩子的。」更令王海濱感動的是,小金的爸爸也曾對他說,「敬佩你是個英雄,我們放心把女兒交給你。」

  「救火英雄」光環下的王海濱,也渴望平凡生活的「小確幸」。他嚮往錢鍾書、楊絳那樣的愛情婚姻,兩個人不僅是夫妻,也是朋友,可以一起做很多事,看書、旅行、健身……對於未來,他滿懷憧憬。

  聽聞王海濱有了甜蜜的「新的開始」,很多只有一面之緣的人也紛紛為他送上祝福。昨天早晨,華漕鎮紅衛村召開黨員大會,王海濱作為講座嘉賓剛一上臺,村民們便報以熱烈掌聲,祝福話語在掌聲中頻頻響起;既不是鄰居、也算不上熟識的小蔡阿姨始終關心著王海濱的近況,得知這個好消息,小蔡阿姨也特地趕來送上祝福……

  被這麼多人關心牽掛著,王海濱感到既暖心,也有些惶恐,「我沒辦法一一去找到他們,回報他們。我能做的只有把他們的愛傳播給更多的人,讓大家知道,這個世界很美好」。

  浴火重生

  王海濱至今仍住在當年火災發生的那棟樓裡。

  如今,諸新三村小區整潔乾淨,瀝青地面平整乾淨,一進東北門,就能看見地上用黃色油漆刷著「消防車道禁止佔用」八個大字。

  2015年6月16日,所有老住戶都能脫口而出的日子。住在四樓的一家三口習慣早睡,男主人黃軍平在熟睡中先是聽到一陣急促的敲門聲,緊接著是砰的一聲炸響,這讓他立刻警醒,起身開門查看情況。此時,家門外已是黑煙滾滾,黃軍平扭頭就往臥室跑,立即把妻兒叫醒。

  當黃軍平夫婦再度打開門時,樓道裡已經滾燙得無法落腳,他們只好退回家中等待救援,黃軍平將119、110、120打了個遍,妻子總聞到一股焦糊味,伸手一摸頭頂才發現劉海竟然被燎焦了。

  只有敲門聲還在響,黃軍平卻看不清是誰。

  那晚,一樓的防盜鐵門被燒得發燙,保安拿著滅火器焦急萬分,直到有個人從裡面將門打開,隨即癱倒在地。

  「第二天早上,整個小區都知道了他的事。」小區居民池林根老人的回憶裡,人們第一時間得知,多虧了住在五樓的男青年,他逐一敲響了從六樓到一樓的11扇門,救下11個家庭。「從六樓到一樓,不過80級臺階,但那短短40秒裡的每一秒,我想我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倒在家門口的王海濱被緊急送往瑞金醫院燒傷科,燒傷總面積達到88%,生命垂危。

  彼時,炎症爆發讓王海濱陷入長久的沉睡,直到一個半月後才在重症監護室的病床上醒來。

  王海濱無比思念家人,幸好一位社工阿姨每隔幾天就會來探望他一次,「那個時候我不知道她叫什麼,也不知道她是誰,我只知道她手機微信裡有媽媽發給我的視頻」。

  見到社工,就能見到媽媽,這支撐王海濱挺過了最難挨的日子,「我後來哭著跟社工阿姨說,等我好了,一定要加入你們」。

  很長一段時間裡,王海濱一動不能動,每天忍受錐心刺骨的換藥之痛,心裡卻在想:不知道家人和鄰居們有沒有受傷的?家被燒了、房子沒了,家人要住哪裡?受了這麼重的傷,不知道要花多少錢,今後工作怎麼辦?如果沒了工作,自己要怎麼辦?在社工阿姨傳遞的視頻信裡,王海濱一點一點得知,在他受傷後社會各界第一時間伸出援手,上海各大醫院與燒傷相關的醫學專家聯手開展救治、會診;閔行區、華漕鎮聯合文匯報社等單位舉辦籌款義演,短短3小時籌集了173萬元救治費用;事故發生的當天,閔行全區數百市民踴躍獻血,僅用2小時就籌集到了急救所需的5000cc鮮血,在手術中挽救了他的生命……

  王海濱說:「我的血管裡流淌著幾百位素未謀面的兄弟姐妹的血,我能夠感受到他們留在我體內的血是那樣的熱,就如同我能夠感受到上海城市的溫度和心跳。」

  在這股熱血支持下,王海濱咬著牙撐過了大大小小20多次手術。

  整整兩年後的2017年6月20日,王海濱已能在無人攙扶的情況下獨自行走,他又回到曾住了多日的重症監護室。「你知道嗎,原來躺著和站著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躺在床上時,他覺得重症監護室的一切都遙不可及,2年後親自走進來才發現這裡原來門窄屋小。

  凡人善舉

  跨過了重症監護室的門,也跨過了心裡的那扇門。2018年3月,王海濱結束了所有的康復治療,回歸正常生活的同時,也全身心投入踐行當初的諾言——行動起來,做公益。

  疤痕和疼痛,是燒傷病人必須直面的痛苦。

  回憶起第一次看到滿身傷痕的自己,王海濱感到,「心裡有什麼東西崩塌了。」而對常人來說不值一提的小事,對燒傷病人而言則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易如反掌這個成語,我現在已經做不到了。」王海濱翻動著自己的右手,有些無奈地說道。

  更難癒合的是心理上的傷痛。在王海濱康復治療期間,曾有病友前來探視,「明明是大熱天,他卻穿著衛衣,戴了袖套,脖子遮得嚴嚴實實。」正是這份感同身受和「經驗之談」,讓他選擇了幫助燒傷病人作為公益行動的第一站。「我的心願就是幫病友們脫掉心裡的袖套。」兩年多來,王海濱堅持每個月去瑞金醫院、長海醫院和陽光康復醫院,敞開心扉與燒傷病人交流、談心,舒緩安撫他們因病痛而產生的低沉情緒,幫助他們重拾信心。

  病人眼中,王海濱坦然站立的姿態,已經是一種無言的力量。有一次在瑞金醫院,一個9歲的小朋友手指被嚴重燒傷,他擔心自己以後不能再寫字、運動,王海濱什麼都沒說,在他面前拿出自己的手機,打了一盤遊戲。小男孩看看手機,又看看王海濱,沒一會兒眼睛透出了光,王海濱知道,他的信心回來了。

  王海濱的堅強與勇敢,不只鼓舞了病友,屬於他的公益舞臺越來越大。燒傷病人康復後,要怎麼擰開礦泉水瓶,獨立自主地穿衣服,避免磕碰……這些燒傷病人小問題,被王海濱製作成70頁的PPT,無償分享在燒傷病友微信群裡,此外他還通過語音、視頻、照片等方式指導病友們如何護理傷口、如何復健肢體。

  青年學生是王海濱最喜歡的交流對象。他去過華漕學校、文來實驗學校等學校,給學生上德育課,講述救火故事以及治療康復之路,參加他們入團宣誓和畢業典禮;在特殊學校與孩子們一起上烹飪課、體育課、美術課,而他所講述的傷疤背後的故事,都讓孩子們聽得專注而認真。

  從2018年起,王海濱連續三年擔任華漕鎮進博會「五彩」黨員先鋒崗的志願者,風雨無阻堅守崗位;2019年夏天,他開始擔任諸新三村垃圾分類專職監督員,每天2小時站在垃圾箱房邊指導居民分類投放、宣傳垃圾分類知識,並幫助物業現場破袋……面對異味和蚊蟲叮擾,居委會幹部們勸他多休息,可王海濱從未遲到早退。

  救人,亦是自救。一系列凡人善舉,讓王海濱愈來愈感到自己「被需要」。

  暖流湧動

  2017年11月,王海濱獲評第六屆「全國道德模範」,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的親切接見。消息傳到上海,引起熱烈反響,「我們身邊需要好人」這一共識在全社會形成。

  在海濱工作室牆上的顯眼處,有一張華漕鎮「關護王海濱」志願服務隊的照片。王海濱指著一個個熟悉的笑臉,與我們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他燒傷住院期間,父母因照料他而無暇顧及年邁的奶奶。同小區的王奶奶便主動上門幫忙照顧奶奶的生活起居。同時,華漕鎮居民們自發組織了這支志願服務隊,熱心參與的人群中還有醫生、律師、民警等等,大家紛紛伸出援手。尤為感人的是,在王海濱尚未脫離生命危險之時,為讓奶奶安心在家,鄰居們約定,整棟樓都暫不接通有線電視,保守這個秘密。

  被愛包圍的王海濱,想把這份愛散播到更遠的地方。2018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海濱工作室」。兩年來,王海濱和志願服務隊深入醫院、社區和學校先後開展或參加了200多場公益活動,志願服務累計時長已經超過1500多小時。

  「我是一名普通的閔行區華漕鎮居民,雖然不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但與上海有著不解之緣,我是這座城市文明實踐的親歷者、受益者和參與者。」在許多次演講中,王海濱都喜歡以這樣的開場白講述他的經歷。

  上海也從未忘記這位「救火英雄」。連日來,王海濱找到另一半的喜訊不斷引發市民和網友的關注和點讚。而王海濱所在的閔行區,就在本月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區),且位列全國直轄市12個參評城區第一。

  在閔行區,禮遇「身邊好人」,不僅有一束鮮花、一張證書、一個表彰的精神鼓勵,還有更多付諸實際的關愛。例如,閔行區率先實施關愛道德典型「健康三年行動計劃」、建立道德典型窗口服務禮遇機制、開展關愛道德典型健康行動及節日走訪……一系列舉措詮釋著對凡人善舉的尊崇,更彰顯了崇德向善的風尚。

  「我堅信,我和你們都可以,用自己的行動讓社會充滿愛、更溫暖,讓上海這座城市更有溫度。我想,我們會是『人民城市』中的志願公益種子,社會的正能量將會在我們手中發散傳播。」在昨天的講座現場,王海濱以這樣一段話作為結尾,窗外陰雨綿綿,室內暖流湧動。(記者 周淵│周辰)

相關焦點

  • 「救火英雄」王海濱找到另一半了!除了祝福還是祝福
    ……這些天來,「救火英雄」 「全國道德模範」王海濱以新郎身份再次進入了大眾視野。上個月他領了結婚證,新娘是老鄉,兩人計劃明年元旦在老家江蘇高郵舉辦婚禮。了解這事前前後後的上海百姓紛紛在網上刷出「賀喜」!
  • 「救火英雄」王海濱要做新郎了,他的公益事業也啟動了
    晨報記者 荀澄敏「海濱:祝賀你找到人生另一半!祝福你們以後一直幸福下去!」「海濱恭喜啊!媒體上看到了你的喜訊哈哈!」……這兩天「救火英雄」王海濱以「新郎」的身份再次進入了大眾視野,面對來自社會各界的關心、小區鄰裡的祝福、老同學的問候,他這兩天都在忙著回感謝的微信,「其實我原本並沒有打算公布結婚的消息,領證那天也沒有發朋友圈。」
  • 有了另一半後,收到無數祝福的「救火英雄」王海濱,今天對鏡頭說了...
    還記得「救火英雄」王海濱嗎?他找到另一半了!今天上午,王海濱在閔行區華漕鎮紅衛村給黨員講課。課後,大家聽說他找到另一半了,婚期就定在明年1月,紛紛圍上前祝賀他。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王海濱的另一半叫小金。他們倆是高郵老鄉。說起兩人相識的過程,海濱靦腆但幸福地笑了。王海濱出生於1989年,今年31歲。近兩年,父母開始張羅他的個人問題,親朋好友也幫忙撮合,可王海濱一直以各種理由拒絕了。課後,大家圍上前祝賀王海濱。
  • 救火英雄王海濱找到了人生「另一半」!許多只有一面之緣的人士紛紛...
    還記得「救火英雄」王海濱嗎?最近,這位剛過而立之年的小夥子正忙著開展公益演講,突然收穫了各方人士紛至沓來的熱烈祝福。原來,曾經受傷嚴重的他,不僅成功康復出院,重新走上社會開闢公益事業,還在今年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婚期就定在明年1月。5年前,閔行區華漕鎮諸新三村一居民樓突發大火。
  • 全身燒傷88%的救火英雄王海濱元旦結婚,這五年他經歷了什麼|人物
    王海濱的手機掛在脖子上,截去了一小截的食指篤篤篤地輕觸屏幕。很快,手機響了。他立刻起身,「不好意思,我接個電話」。記者猜測,那可能是媒體同行的電話。畢竟,幾天後的1月1日,這位31歲的救火英雄就將與未婚妻舉辦婚禮。婚訊傳出後,迅速成為熱點。
  • ...王海濱:你們的祝福我都一個一個看了,希望大家生活都越來越好!
    「救火英雄」王海濱找到另一半了!這則喜訊近日傳出後上海乃至全國各地的祝福紛至沓來今天在閔行區華漕鎮的公益講座現場王海濱又被祝福聲團團圍住他也通過媒體向所有人表達感謝「很感動,希望大家生活都越來越好「祝福你,好人一生平安!」……上午10點,閔行區華漕鎮「華彩講堂」的「下課鈴」一響,主講人王海濱就被前來聽講的居民團團圍住,叔叔、阿姨們親切地拉住海濱的手,真摯地送上祝福。
  • 「上海好鄰居」王海濱口述:受傷後的365個日夜-王海濱 手機小遊戲...
    原標題:「上海好鄰居」王海濱口述:受傷後的365個日夜  「沒想到會傷得這麼重,如果當時蓋一張溼被子再去敲門,如果打開鐵門後有人給我澆一盆水,或許就不會那麼嚴重了……」「你後悔嗎?」「後悔自己缺乏消防常識。」「如果重來一遍,你還會去敲門嗎?」「還會去敲門……」
  • 你還記得王海濱嗎?他要結婚了!
    作者丨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楊力佳你還記得王海濱嗎?2015年6月16日凌晨,他在一場大火中叫醒鄰居,自己則全身燒傷被送進醫院搶救。在經歷了漫長的康復路之後,他迎來了新生。原本以為,這個上月剛剛領證的準新郎一定在為婚禮的事情忙碌,可事實並非如此,他正在忙碌著的,是為燒傷患者編寫康復手冊。久病成醫,從2015年6月到2018年3月,王海濱輾轉多家醫院進行康復治療,非常了解患者在遭受打擊後的痛苦與迷茫,希望能為他們提供及時的心理諮詢和康復幫助。
  • 感動無數上海人的小夥子領證了!嶽父誇他:把女兒嫁給你,敬佩你是個...
    還記得那位感動無數人的「上海好鄰居」王海濱嗎?最近他有一個好消息,讓所有上海人為之祝福!5年前的那場大火讓他成為了上海人心目中的英雄!↓↓↓2015年6月16日,閔行區華漕鎮諸新三村一居民樓突發大火。5樓住戶王海濱冒著濃煙和明火衝出門,從5樓到2樓挨家挨戶敲門叫醒鄰居並大聲呼救。
  • 儀隴宏德中學2017級某班學子向救火英雄致敬
    新時代·致敬救火英雄蔣飛飛。成績優異、樂於助人的他毅然的選擇了橄欖綠;文武雙全、有勇有謀的他堅定的邁向了一線;以人民利益為重、以國家利益為首的他卻永久的倒在了炙熱得火場……結束了自己一生中的第一份工作,一份永恆的事業。
  • 「中國好鄰居」王海濱成家了!他給救治他的全體醫護送上喜糖
    王海濱說。六年了,「中國好鄰居」王海濱始終令人牽掛,最近他因為領證的消息,登上了熱搜。1月7日,王海濱專程來到上海瑞金醫院,為參與救治的全體醫護人員送上甜甜喜糖。@瑞金醫院 微博 圖王海濱為病房的醫護人員挨個送上喜糖,走過一間病房,他駐足感慨道,之前更多的是躺著看病房的天花板,今天站在病房,視角不一樣了。那感覺好像還是幾天前發生過的事情一樣,特別熟悉。
  • 「中國好鄰居」王海濱:浴火重生做公益,聚小善而匯大愛
    近四年過去了,經過20多次手術,忍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疼痛,如今,在身邊人的心目中,他成為重新站起來的「真英雄」。 △ 社會各界人士看望燒傷的王海濱 2017年,王海濱榮獲了全國道德模範的稱號。記者眼前的他,陽光、平和,樸實、真誠。
  • 15歲救火小英雄賴寧,被移出教科書,照片也被拆除,原因為何
    ——茨威格在中國的發展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的挫折和磨難,但我們還是憑藉著頑強的意志,克服了每一次的困難,而在每一次的成功背後,也湧現出了很多英雄,並且發生了一個個催人淚下的英雄故事,俗話說得好:「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罷了」,比如抗震救災英雄,、抗洪搶險英雄,他們都是人民的保護傘,如果沒有他們,或許我們的生活也不會這麼的安定。
  • 致敬涼山最美逆行者(救火英雄)作文範文,供孩子們學習參考
    30名救火英雄壯烈犧牲。向為我們負重前行的救火英雄致敬!石頭姐寫了一篇致敬涼山最美逆行者的作文素材,供孩子們學習參考。致敬涼山最美逆行者因為責任,他們穿越嚴寒酷暑;因為擔當,他們勇往直前義無反顧。3月30日的涼山大火導致30名救火人員犧牲。在這些消防官兵中,他們有的剛剛新婚不久,有的休假未滿,有的剛剛成年,有的已經兩年沒踏進家門與家人團聚……他們正值青春年少,為了撲滅熊熊烈火,為了人民群眾的安全,永遠留在了他們所拯救的大涼山。我們多麼希望這是個愚人節的玩笑,多麼期盼他們能完好無損的歸來。
  • 花絮:佩劍隊鮑威爾對話花劍隊教練王海濱
    從屏幕到舞臺從場內到場外,今天他們將這份優雅與激情帶到東風標緻207發布會的現場,我想大家已經猜到了,下面就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有請中國佩劍隊法國籍教練鮑威爾先生和中國花劍隊主教練王海濱先生。兩位晚上好!  鮑威爾:你好!
  • 《救火英雄》今日公映 曝特效特輯場面震撼
    早前該片在香港點映時,不僅一票難求,甚至還被文雋在《晴報》上贊為「絕對是港產片今年最值得期待的真正壓軸。」在內地試片時,也獲得了包括魏君子等骨灰級影評人的點讚好評,同時普通觀眾也對影片讚不絕口。  特效: 打造超2000特效鏡頭,與《神都龍王》比肩  2014華語開年動作大片《救火英雄》於今日正式登陸全國院線。
  • 平凡殘疾人,救火英雄聽障者王慶
    這時裡面的火燃燒比較烈,危急時刻,坐在壩壩上的王慶衝進房間,雙手拉燃起來的衣服,搬運易燃物,這時候,火星濺到王慶右手食指,左側鼻梁眼睛側人燙起泡,房間女房東老太太,急得滿頭大汗,急忙用水澆火,當時火比較大,室內到處堆積如山衣服,生活用品,電器等等,何況要命是室內煙霧滿屋,廚房裡躲著二歲小男孩,王慶急忙用附近的滅火器來撲火,一功夫撲滅了火,周圍鄰居們用手對王慶點讚,好人好事,5點50分重慶電視臺天天630記者得悉救火事
  • 作文素材之時事評論篇系列】 烈士忠魂,山河永在;英雄正氣,千古不磨.緬懷涼山救火英雄
    緬懷涼山救火英雄 目錄:01 錢江晚報:別等英雄離去,才開始刷屏02央視網:平凡的英雄給我們最多感動03北青報:以文明安全祭掃向救火英雄誌哀致敬04 新京報:用救火英雄做廣告 這熱點蹭得讓人心寒05人民日報人民論壇:山河激蕩英雄氣 正文:01錢江晚報:別等英雄離去,才開始刷屏30條鮮活的生命,因一場大火而犧牲,其中包括森林消防隊員27人、地方幹部群眾3人。
  • 救火英雄魂歸河南!追悼會一幕看哭親友,兒子:爸爸咋來這上班了?
    救火英雄李道洲魂歸故裡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何正權 李鑫 通訊員 姜烽烜 文圖 天氣陰沉,細雨朦朧,萬物垂淚。昨日15時許,經過近3個小時長途跋涉,救火英雄李道洲魂歸故鄉信陽光山。當載著李道洲骨灰的車隊駛出大廣高速公路光山出口,萬餘名群眾冒雨迎接李道洲回家,他們神情肅穆,手持「向李道洲烈士學習致敬」「人民子弟為人民,故鄉親人永不忘」等橫幅,人們輕聲啜泣,淚水模糊了雙眼。
  • 閃亮的名字丨「慶祝上海解放70周年群英展」邀你一起點亮星星!
    祖國是人民最堅實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浩瀚宇宙,璀璨星辰,你是高懸天際的明星,用永恆的愛溫暖大地;你是划過天空的流星,用瞬間的光芒照亮世界;你是永不停歇的行星,用執著的堅守,走出生命的軌跡。當勝利之歌的旋律在指間響起,我們用新媒體展的特殊方式,向你們——為上海的解放、建設、改革、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之星、人民之星,致敬!讓我們一起步入「閃亮的名字——慶祝新中國成立暨上海解放70周年群英展」,點亮星辰,銘記歷史,奮進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