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天邊加油站》,是由中石油執導拍攝的一部電影,也是我國首部展現石化行業一線銷售人員工作再現的電影作品。於2020年11月16日上映,曾獲得了大眾電影百花獎 「現實題材電影創作論壇」單元特別放映。
《天邊加油站》,是以一座加油站、兩代站長、一次工作上的新老交接為線索,為我們真實再現了,以加油站經理王重慶為代表的廣大石油工人,二十年來,以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舍小家顧大家,一個人駐守遙遠偏僻的天邊加油站,認真履行職責,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更加真實地反映出了,無數個石油石化人常年堅守在一線所展現出的小人物和大格局。
電影《天邊加油站》,是以一座加油站、兩代站長、一次工作上的新老交接為線索,為我們真實再現了,以加油站經理王重慶為代表的廣大石油工人,二十年來,以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舍小家顧大家,一個人駐守遙遠偏僻的天邊加油站,認真履行職責,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
這座小小的天邊加油站,是王重慶一個人留守的加油站。坐落在克爾溝村美麗的天山腳下,村子不大,住著109戶哈薩克族人。
加油站在距離村子不遠處,它不僅為村民及路過的車輛提供著優質便利的加油服務,還能和諧民族團結,更像守護神一樣,守護著這裡的雪山、森林,還有狼群。二十年來,王重慶和當地哈薩克族村民朝夕相處,結下了深厚的兄弟情義,展現出了他們相濡以沫,更像大家庭一樣的民族情懷。進一步弘揚了石油工人「三老四嚴」和「四個一樣」的傳統精神,展示出了石油工人的博大情懷。
在王站長即將退休之際,來接替他工作的是90後小夥秦孝男。
秦孝男來到加油站後,王站長首先帶他熟悉這裡的環境。包括加油站的環境,村子的環境和村子裡的居民每家的環境。對秦孝男來說,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語言不通,交通不便,王站長就像他在這裡的引路人,更像一盞明燈,照亮了他前行的路。
王站長帶著秦孝男講熟悉環境時,秦孝男一邊認真地聽,一邊認真地記在他的筆記本上。這個鏡頭,多麼熟悉,似曾就在眼前,就像在我們身邊,許多新老職工交接的身影。這一幕,可以說就是石油石化眾多員工中的一個縮影。它體現出的,不只是師父說,徒弟記,而是一種企業精神,是企業職工愛崗敬業的文化體現。
當了解到建立天邊加油站的起源和初衷時,更是讓人深深感受到,作為大型國企所具有的責任和擔當。
天邊加油站的地處位置,極目四望,寸草不長,漫漫荒漠,無盡悽涼。儘管一天加不了幾輛車,但這裡絕不能沒有加油站。有了油站,車輛、廠礦、工地,包括這109戶人家,都能隨著這座加油站的建立,活躍和跳動起來。
就像王重慶說的,在這裡建站,不只是給村子裡109戶人家提供加油方便,更不是為了掙錢,而是只為貢獻。讓祖國大地每個枝節末梢,都有呵護生命的血液。往深處和遠處說,更是為了打造和諧的民族關係,創造和諧的民族氛圍。
不論是中石油,還是中石化,在全國各地的偏遠山村,一定還有無數個這樣的天邊加油站。這些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員工們,遠離妻兒,遠離父母,他們背井離鄉,一堅守就是幾十年。
在這裡,我想說:他們值得所有的石油人和石化人為他們點個大大讚。他們不愧當今石油石化企業中最可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