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江南,你印象中會想起哪一句詩呢?是「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還是「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又或者是「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今天要介紹的這句關於江南的詩詞,想必有些人會有所耳聞,那就是這句「杏花春雨江南」,短短六個字,卻把江南的美好全部寫了出來,那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風入松·寄柯敬仲》虞集 畫堂紅袖倚清酣,華發不勝簪。幾回晚直金鑾殿,東風軟、花裡停驂。書詔許傳宮燭,輕羅初試朝衫。御溝冰泮水挼藍。飛燕語呢喃。重重簾幕寒猶在,憑誰寄、銀字泥緘。報導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
這首詞的意思是:
在彩繪的廳堂裡,姬妾清閒、暢意,獨有自己自發紛紛脫落,連管子也插不住。多次晚上在金鑾殿值宿,春風輕柔,萬花齊放,惹人停住車馬流連。在柔軟的春風裡,無數次在金鑾殿前值夜,為皇帝起草好詔書後,換上輕羅朝衫,宮人執燈(將我)送回歸學士院。
皇城的御溝裡的邊沿還有殘冰存在,但殘冰的邊沿卻是藍汪汪的水在晃動,燕子呢喃迎春。簾幕重重,春寒還沒消退,還有誰、敢給你寄信慰問呢?春日江南,杏花盛開,煙雨濛濛,如詩如畫,令人心醉而神往。
我們把詞分成上下闋來看,上闋寫的是奎章閣學士院柯九思執勤的日子,形容自己的年老、寂寞。
「畫堂紅袖倚清酣,華發不勝簪。」開頭兩句看似與詞作沒有什麼聯繫,實際上卻暗蘊懷念遠方朋友的意思。作者不說自己年邁,盼望與老友相聚。而說自己沒心思與姬妾周旋,姬妾清閒自在。以側寫正,委婉曲致。
「幾回晚直金鑾殿,東風軟、花裡停驂。」接著敘述自己在金鑾殿當值的情景。金殿是皇帝的寶殿,學士怎麼能在那裡值班歇宿呢?原來學士執掌內廷書詔,為讓皇帝傳呼方便,學士院便設在金鑾殿側。金殿當值是作者寫自已的生活,也是寫柯敬仲當年的工作。
「書詔許傳宮燭,輕羅初試朝衫。」一個停住車馬的細節,暗示自己思念朋友的心情。「許傳宮燭」補足了「晚直」, 「輕羅初試」照應了「風軟」。「幾回晚直金鑾殿」到「輕羅初試朝衫」幾句,描寫了作者作「侍書學士」時的生活。這是多麼安逸的生活,但詞人已是遲暮之年,歸隱之心在所難免。
下闋改變手法,側重以景言情,寫思念朋友和歸心似箭的情懷。
「御溝冰泮水挼藍。飛燕語呢喃。」依舊是春天,御溝的冰漸漸化去,燕子已呢喃迎春,只可惜因為柯九思不在,令人感覺不到春天的暖意。「語呢喃』』,自是雙燕,邊飛邊噪,其聲是流動、變化的。
「重重簾幕寒猶在,憑誰寄、銀字泥緘。」這是描寫春天的氣溫,卻不僅僅去寫春寒。柯敬仲是遭受猜忌、誹謗而不得不隱居家鄉的,故此「重重簾幕寒猶在』』便一語雙關,說明柯敬仲雖回鄉隱居,但對他的流言依然沒有消失。當此之時,連柯敬仲昔日的朋友怕招惹是非,竟也不敢同柯教仲來往了。
「憑誰」句看似矛盾:既然已經填了這首詞寄給柯九思了,怎麼又說「憑誰寄銀字泥緘」呢?詩人要告訴好友的真實意圖也正在這裡,到了杏花春雨江南時候,我也要南歸了。這裡作者對老友的關心,對世態的鄙棄,都一古腦兒地表現出來了。
「報導先生歸也,杏花春雨江南。」歌拍以景結情,極為警策。「杏花春雨江南」。寥寥六個字,勝過一篇文。通過這六個字,仿佛看到了:春日江南,杏花盛開,煙雨濛濛,如詩如畫,令人心醉而神往。未加任何形容詞,以白描筆法寫成,把江南春色描繪得淋漓盡致,可謂妙筆天成。
我們不是詩詞的創作者,我們只是詩詞的搬運工!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