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漢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家住在豫南某貧困縣鄉村,有一子王小二,年方二十八未娶,多年來不斷相親,不斷被拒絕。急壞王老漢夫妻,細細打聽下來,才知道姑娘們嫌棄他家在縣城沒買房。為了讓兒子早點娶上媳婦,自己早點抱上孫子,王老漢咬咬牙,跺跺腳,準備在縣城給兒子買所房子。房是肯定要買的,只是錢不夠,王老漢到處找親戚借錢,親戚也都不太富有,幾百幾千地湊還是不夠。
王老漢正發愁,有人給王老漢指路,讓他問他堂侄王三毛借,王三毛不知在哪裡發了財,有錢。王老漢去借錢,堂侄思索半天借了王老漢8萬,兩人還寫了一張借條,王老漢、王小二、王三毛三人在上面籤了字按了手印。借條留在王三毛那裡,約定5年內還錢。
不知是緣分到了還是房子原因,王老漢給兒子買了房之後,兒子很快結了婚,有了娃。王老漢心滿意足,專心致志帶著一家人搞農業還錢,養羊,養豬還賣瓜,確實賺了不少錢,不到3年把債都差不多還完了。
王老漢攢夠了錢,準備將8萬元還給堂侄王三毛,王老漢非常感謝堂侄借錢,特意殺了頭羊帶著去給堂侄。堂侄這些年卻不好過,掙的錢全賭完了,正想問王老漢要錢,王老漢來還錢了。王老漢給了堂侄8萬5千,還完錢堂侄把借條給老漢,王老漢掃了一眼,就把借條撕了,兩人算是結清了。王老漢回家感到十分輕鬆,欠的債終於還完了,好日子就要來了。
然而,王老漢沒等來好日子,卻在不久後收到了一張法院傳票。堂侄把王老漢告了,要求王老漢還錢,王老漢十分不解,自己明明還了錢也撕了借條,為啥還讓自己還錢。後面王老漢才知道自己還錢撕的是張借條複印件,真正的借條還在堂侄手裡,堂侄王三毛就是拿著這張借條把王老漢告了,因為證據對王三毛有利,所以王老漢打輸了官司,還要給堂侄8萬元,王老漢一激動,氣暈了,被送到了醫院。
治了一個星期後,王老漢想開了,病也好了,回家把養的豬全賣了,又讓兒子給了堂侄8萬元。王老漢還是那個王老漢,只不過從此王老漢變得沉默了,他怨自己還錢不仔細看借條,也怨堂侄如此詭計多端。王老漢以後跟人打交道都多留個心眼,當然王老漢也不太願意跟人打交道,整天養羊養豬,與動物待一起。
王老漢的案子是現實中的實際案例,現實中不只王老漢,有很多人過來諮詢此類問題,有的還了錢忘記撕借條,有的還了錢讓對方撕借條,對方沒撕,反而拿著借條又訴至法院讓還錢。有的還了錢,撕的是假借條,複印件,然後被訴至法院要求還款等等。
作為律師,真誠提醒大家,借貸雙方,不管是哪一方都要慎重對待。作為貸方,還完錢後如何避免像王老漢這樣被訴至法庭要求再次還錢呢?首先,還錢儘量以銀行轉帳的方式,有轉帳憑證。現金還款,無憑證,不好證明。其次,還完錢,撕借條的同時,要求對方出具一張還款憑證或者債務結清書,證明錢已還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