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講民間故事:窮秀才沒錢買禮 他用什麼代替了呢

2021-01-08 蝸牛講民間故事

蝸牛講民間故事: 窮秀才沒錢買禮 他用什麼代替了呢

以前有個儒生名叫劉鴻學,才高八鬥,學富五車,品質高潔,很有名望。他廣交有志有識之士,談古論今,著書立說,以求有益於天下。在他結交的朋友當中,家境有富貴的,也有貧窮的。可是他不分富、貴、貧、賤都一視同仁。

有一年適逢劉鴻學壽誕之日,四方朋友相約去鴻學家慶賀壽辰。但是拿什麼禮物呢?大家都說慶賀壽辰是個喜事,最好都抬一壇酒去。到壽誕吉日,朋友們都抬著酒罈從四面八方祝壽去了。有錢的人自然抬的都是名貴好酒,可是,他的朋友當中有一個窮秀才,家貧如洗,日無用度,自己連生活也維持不了,哪有錢去買酒呢?不去吧,與禮不恭,去吧,不抬酒面子實在難看,想來想去最後想了個辦法:把村外靠山坡泉裡的清水擔了一擔,灌入壇內,用布封好,抬上去了。

到了儒生壽誕的上午,抬酒的人熙熙嚷嚷都來了,主人就在客庭裡擺開方桌,請客人們一一坐下。天到正午,忽然賓客中間有人提議道:「今天是鴻學壽旦吉日,既然朋友們都把酒抬來了,今上午飲酒不能只飲一家的酒,把各家的酒罈都打開,咱們一家一家的品嘗,這就叫『人逢知己千杯少』嘛,你們說好不好?大家齊聲贊同,於是由東道主儒生提著酒壺,每人都端著酒杯逐個開壇品酒。

這些酒,開壇後,滿院飄香。大家品不勝品,嘗不勝嘗,都嘖嘖稱讚著美酒的味道,議論著各種名酒的產地和不同的釀造方法。從品酒想起了李白,不知誰說:「李白鬥酒詩百篇,咱們以酒為題,賦詩助興。」於是你一首我一首即興賦詩,大家紛紛議論著詩的意境,你一言,我一語十分熱鬧。

天過午時,大家來到了窮秀才的酒罈跟前,打開罈子,可是聞不見一點酒香,各人倒了一杯,還是沒有酒味,大家面面相覷,不知是怎麼會事。這時,窮秀才臉色一會赤一會白,非常尷尬。劉鴻學飲了一杯才知是水,恍然大悟,猛然大聲說:「這酒特別好,快拿大碗來!」他連連喝了幾大碗,別的客人見主人喝了幾碗,都跟著喝了起來,儒生邊喝邊說道:「人好水也甜,涼水也能喝個幾大碗!」

以上故事為蝸牛講民間故事原創首發,請關注蝸牛講民間故事獲取更多精彩故事,你有不一樣的見解也可以評論留言,我們一同探討學習,蝸牛爬的慢,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多多分享、關注、評論,讓蝸牛能走的更遠一點。

相關焦點

  • 蝸牛講民間故事:怕死的崔萬有是怎麼把自己嚇死的
    蝸牛講民間故事:怕死的崔萬有是怎麼把自己嚇死的從前,崔家寨有個大寨主姓崔名叫萬有。他有好地幾十頃,好馬百十匹,兒子又在外面當官。仗著他有錢有勢,時常欺壓窮人,特別對待長工更是刻薄得很。平時,長工提起崔萬有來,背地裡都罵他幾輩。
  • 蝸牛講民間故事:這條龍笨的競留不住一人一馬
    蝸牛講民間故事:這條龍笨的競留不住一人一馬在三門峽鬼門島南面臨水的地方,有兩個磨盤大的圓坑,形狀很象馬蹄,群眾把這兩個坑叫做「馬蹄坑」。據說這是大禹騎著馬過三門峽時留下的馬蹄印。可是那麼寬的水面,怎麼過得去呢?大禹摸了摸神馬的頭,問道:「你能馱我過去嗎?」神馬點了點頭,表示可以。這裡本來是一個大湖,水很深,湖底有一條老龍。自從大禹到三門峽治水後,開山挖河,疏通了水路,這裡的水一天比一天小,已經變成了一條河。
  • 湘西苗族民間故事:老謊妙語佳飲勝秀才
    劉昌剛、麻明進編《隨口說故事》110則,選錄反映謊江山各種善舉的故事,分為與財主大戶、與官僚才子、與惡棍騙術、與魔鬼蛇神、與惡虎野獸、與親友鄉鄰。摘編紀蹻甲弄巧成拙的故事,分為引子、求知篇、婚趣篇、被打篇、學乖篇、見識篇。字數約16萬字。
  • 千辛萬苦考來的「秀才」,為何被人說成是「窮秀才」?
    「窮舉人」或者「窮進士」的稱呼,難道「秀才」真的很「窮」嗎?雖然帶來的收入未必會有很多,但在特權方面,平民百姓眼中的「秀才」,還是非常風光的,只不過「秀才」在官吏之中是最低層,甚至算不上官吏,因為沒有做官的資格。所以第一種「窮秀才」的說法,我認為就是要看自身的狀況決定,出生在貴族的「秀才」,也不至於「窮酸」,努力備戰下一次的考試就好。
  • 民間故事:狐仙報恩,窮秀才娶財主女兒當老婆
    從前,婺州地界,有個窮秀才叫盛乙,有一天他聽一個過路的客人說,西山上有一座古,廟裡有一個狐仙,有求必應。據說還有人看見過狐仙,是個秀才模樣的男人,斯斯文文的。盛乙聽到後直奔狐仙廟,廟裡只見兩間供神像的房屋,沒見著一個香客。
  • 蝸牛講民間故事:得寶扇 扇一扇得嬌妻 紅青桃吃一口丈人喜
    蝸牛講民間故事:得寶扇 扇一扇得嬌妻 紅青桃吃一口丈人喜已是除夕的掌燈時分。王小手拿面袋望著蒼天,雙淚交流。有苦向誰訴,有冤那裡伸呢?他將腰裡的繩子緊了緊,向回家的路上走去。走著想著:回去怎樣向媽交待呢?媽已經一天多沒吃飯了,單等我買米回去,誰知我竟將家裡唯一的一文錢競被米店掌柜騙走了!真不如死了算了。
  • 民間故事:窮秀才算命有絕招,打開抽屜就有算命結果,真相在隔壁
    古時候,有一個名叫祖恩德的窮秀才,家徒四壁。這一天,家裡又沒有米下鍋,大人還好,忍一忍就過去了,可是他五歲的兒子卻餓得哇哇大哭。祖恩德厚著臉,跑到附近村民家裡借了一碗米。 村民責怪說:「祖秀才,這麼下去不是長久之計,你也該想想辦法了,讀書固然要緊,可是飽肚子更要緊。」祖恩德連連點頭,認為村民說得對。
  • 小蝸牛講故事
    兒童故事NEW﹀﹀﹀小蝸牛圖圖一家生活在一顆高大的樹木上。每天都開開心心的。講一些自己在飛行中遇見的趣事。每次都逗的圖圖哈哈大笑。不過有時候圖圖也會想,什麼時候我也能給多多講一講我看到的故事呢?可是我爬的太慢了呀,看到的風景有限呀。這一天,圖圖又為了怎麼能給多多講自己的故事而煩惱。圖圖媽媽看到了,就對圖圖說:圖圖,你這麼想給多多講故事的話。你要多出去走動才行呀。
  • 範仲淹接濟過的窮秀才竟成為哲學家,範文正濟秀才是怎麼回事呢?
    當時的孫復只是一個窮秀才。巧的是範仲淹因母親去世,需要為母守喪,就住在南京應天府,應應天知府晏殊之請,在應天學院教書。範仲淹看到孫復窮困潦倒,曾兩次自己掏錢接濟孫復,並教授孫復讀《春秋》。後來,範仲淹被宋仁宗召入京城,孫復也離開應天書院。到慶曆三年(1043年),範仲淹被宋仁宗任命為參知政事,主持慶曆新政。範仲淹來到京城後聽說國子監講學孫復,才知道孫復竟是當年他在應天書院接濟的秀才。
  • 蝸牛講民間故事:樵夫救仙女 生下個孩子騎著公雞嚇跑了昏君
    蝸牛講民間故事:樵夫救仙女 生下個孩子騎著公雞嚇跑了昏君在雲遮霧繞的五垛山上,有著九十九條山泉。泉水清冽,日夜不息,水擊巖石,發出叮叮冬冬的聲音,聽去象是誰在撫奏七弦古琴。因為泉水的滋潤,滿山上古樹參天,到處是異花奇卉,鳥語花香,千姿百態,真是人間勝境。
  • 都說「窮秀才」,那放到現在什麼學歷?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
    都說「窮秀才」,那放到現在什麼學歷?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想起小時候經常會看的一部古裝喜劇《武林外傳》,其中有個滿口「子曾經曰過」這樣半古不古的迂腐窮書生角色叫呂秀才,他的存在可以說是笑料百出。那麼古時候的秀才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呢?秀才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朝。漢朝的選官制度有兩種,一種叫做舉孝廉,就是你孝順父母就能被朝廷徵辟做官。另外一種叫做察秀才,就是有專門的官員到地方來組織一些有學識的人進行考評,考評合格的人就有資格成為秀才,得到舉薦進入仕途。秀才這一稱呼出現在很多朝代,所代表的含義總體一致但在程度上也有些差異。
  • 民間故事|妖道仙妻
    民間故事|妖道仙妻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多年前,柳樹村有個叫範安的窮秀才。他仕途不順,三次鄉試都沒有中舉,漸漸妻子朱氏開始瞧不起他。朱氏說:原本看你還有點出息,15歲就中秀才,我才不顧家人阻攔下嫁給你,沒想到你就這點出息!我父親是舉人,你看我娘家哥哥也中舉人了,你給老娘考了三次還是個窮秀才。若像你這樣,我真是打盆洗臉水淹死算了。範秀才聽了妻子的話,心中很難受。
  • 民間故事:惡鬼害人
    歡迎大家來到沐雨離音,本文為《民間故事》第328期,秀才遇惡鬼,如果您喜歡,不妨點個關注吧!民間故事是一個有趣的領域,古人常常在閒暇之時與家人朋友聊一些身邊發生的奇聞趣事,也有人喜歡去小酒館聽說書先生講一些志怪故事,大家坐在一起聊得很開心。
  • 明星的「窮」是什麼概念,陸毅嫌棄片酬太少,張藝謀稱沒錢買豪宅
    說不出來的虛偽明星的「窮」是什麼概念,陸毅嫌棄片酬太少,張藝謀稱沒錢買豪宅楊冪可以說是娛樂圈裡最會「鑽營」的好老闆了,工作室年收入以億來計算,捧紅了公司旗下眾多藝人,楊冪本身也是流量女王,賺錢能力棒棒的,就連現在熱播的連續劇《扶搖》,楊冪也以一己之力扛起了收視率
  • 「秀才」放現代是什麼學歷,本科生能考上嗎?電視劇或許說得不對
    這位名字未知,十二歲考上了秀才,所以被人稱之為孫秀才。他跟他母親可是因為這秀才身份很是嘚瑟,時常就跟人自己是秀才什麼什麼的,當然,這在劇中並不算什麼。因為女主角明蘭的哥哥年紀輕輕就金榜題名,但從種種跡象來看,秀才似乎也算是比較高的了。那麼,秀才是現在的什麼學歷呢?農之子常為農,樸野不慝,其秀才之能為士者,則足賴也。
  • 民間故事|古墓鬼女
    民間故事|狐鬼姐妹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清朝道光年間,四川保寧府有個叫朱冶的秀才。此人很有學問,但無奈時運不濟,參加兩次鄉試都名落孫山。大城市裡有些精巧的便宜物品,買上一些拿到閬中來賣,應該是一個好辦法。這天一早,他就別了父母,騎著毛驢出發了。他們那地方,到成都大概三四百裡,一般七八天時間可到。驢子走了三天後,路面越來越窄,路上也沒有一個人影了。朱治這才發覺不知啥時走入了岔道,方向搞錯了。此時到了什麼地方,根本不清楚。
  • 讀書人沒錢有多慘?詩人吳嘉紀沒錢買祭品祀母,只能賣書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窮秀才」這個詞,秀才原本是指有才能的人,後來隨著歷史的進程與科舉的施行,在明清時期,秀才才真正的與「學歷」掛鈎,是會試取中者的稱謂。科舉考試非常難,全國每年通過會試的人並不多,很多人到了四五十歲才能考中,一個原本是家中頂梁柱的人一心為準備考試不外出工作,很多時候家裡經濟條件都不好,故稱之為「窮秀才」。春秋時期著名學者榮啟期,精通音律,博學多才,思想上很有見解,但在政治上並不得志,長期隱居,掙扎在溫飽線上,當他遇到孔子時,說了這樣一句話:「貧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終也」,有才能的人經濟匱乏很正常。
  • 故事:秀才與知縣
    清朝嘉慶年間,藁城縣來了一個姓蔡的知縣,他上任就聽說耿村有位姓靳的秀才好打官司,又愛抱打不平,前任知縣都怕他,蔡知縣年少氣盛,又覺得自己才高八鬥
  • 民間故事:倀鬼
    龔生因他不甚文雅,以傲慢的態度冷遇他,酒喝完了,也不再去買。苗生於是說:「與窮讀書人喝酒,真叫人悶死!」便起身到酒店買酒,提著一個很大的酒罈子進來。龔生推辭說不能再喝了,苗生捉住他的胳膊,勸他乾杯,龔的胳膊被捉得疼痛欲折,迫不得已,幹了數杯。苗生以盛湯的大碗自飲,笑著說:「我不善於勸別人喝酒,去留隨你的便吧。」
  • 大家都知道「窮秀才」 為何沒有「窮舉人」的說法
    在古代,形容一個貧窮的讀書人,大家往往說他是「窮秀才」。可是,大家為什麼不說他是「窮舉人」呢?難道秀才和舉人在沒有考上進士之前,不是一樣潦倒落魄嗎?秀才和舉人還真不是一個檔次的人。所謂秀才,指的是通過了童子試的讀書人。童子試是科舉考試中最底層的考試,讀書人不管年齡大小,在通過童子試之前,都被稱為童生;通過了童子試,才能被稱為秀才。在很多人想像中,童子試一定比較容易。實際上,這是很深的誤會。童子試包括縣試、府試和院試三個階段的考試。這三個階段的考試難度有多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