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個月銷售額超去年全年 PPTV智能電視破局有道

2020-12-17 電子發燒友

30年快速發展的歷史,大規模價格戰超過20次,平均1.5年一次。在移動智能設備的衝擊下,電視行業早已一片紅海,「囚徒困境」愈發明顯。

可是PPTV電視在今年卻給了所有人一個意外,不但成為逆市上揚的代表,今年前8個月銷售額就已超越去年全年。

或許很多人對PPTV電視取得的市場成績並無直觀感受,那麼讓我們來看看以下幾組數據。

2016年,在價格戰的影響下,整個行業「量漲額跌」;2017年,遭遇上遊面板價格的集體漲價,行業即便犧牲利潤去換取銷量,依然止不住下行曲線;2018年,在重點尺寸電視均價下降10%以下的背景下,市場整體零售規模同比僅微增0.5%,零售額下降8.6%。

2019年,低迷的市場行情在持續,悲觀的市場情緒在蔓延。根據奧維雲網(AVC)的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額同比下降11.8%,並預測2019年全年,中國彩電市場將基本與去年持平。

一個問題,在如此逆境中,PPTV電視到底做對了些什麼呢?

電視市場再洗牌,誰家歡笑誰家愁

電視賽道中的所有玩家都在想盡辦法遊出這片紅海。除了價格戰外,就是各式各樣的技術升級和「花式營銷」。激活用戶消費升級的技術創新,或者由營銷創新帶來的新概念,都會成為賽道中所有玩家爭先模仿的對象。成為技術潮流的引導者,或者成為行業概念的創造者,都會大大提升品牌在用戶心目中的辨識度和認可度,對於終端銷售自然益處多多,因而這場多角之爭顯得格外熱鬧。

首先,在網際網路智能電視和AI電視的概念之爭中,產品間的核心內涵高度重複,雖然用戶傻傻分不清兩者間的區別和界限,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智能電視」的概念下,確實帶動了行業整體的技術升級。

其次,在面板技術「主角」的爭奪上,以三星、TCL等品牌為代表的QLED陣營與以索尼、LG、創維、康佳、長虹等品牌為代表的OLED陣營進行了曠日持久的「論戰」,雖然隨著原QLED陣營成員海信的「反水」,態勢逐漸明朗,但這場戰事的餘波仍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最後,在對未來電視的定義上,先是海信發布Hi Table系統,接著榮耀作為後來者,用「鴻蒙電視系統+智慧屏」的組合形式「裡外出擊」。這場戰事才剛剛開始,可以預見,未來會有更多玩家將注意力從傳統的由面板這類供應鏈技術轉移到軟硬結合的生態氛圍營造。

也正是在快速的創新與激烈的競爭中,國內電視品牌的「冪次法則」表現得更加明顯。

這項由經濟學家維爾弗雷多?帕累託在1906年提出的理論認為,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

映射到國內的各電視品牌,海信、TCL的表現依然強勢,酷開、雷鳥、VIDAA、KKTV等線上品牌完全成為配角;極米、堅果這類品牌體量不大,但小而美的特色鮮明,在市場立而不倒;新兵榮耀和老兵小米,有網際網路的光環加身,在市場上保持著不小的聲量;至於前幾年在市場上掀起過不小波瀾的樂融、微鯨、暴風等品牌則徹底出局。唯獨留下PPTV電視在逆市仍然取得大幅上揚。

PPTV在2013年獲得蘇寧的投資後,於2015年正式推出3款電視產品,從其最低僅為1799元的定價策略來看,貼著「網際網路電視」標籤的PPTV電視自誕生伊始就抱著「將價格拉到最底」的決心。

根據PPTV智能電視官方透露,今年前8個月的銷售額就已超去年全年,銷量也挺進了蘇寧易購線下渠道彩電品類TOP 3。

在今年的818大促期間,PPTV智能電視蘇寧易購全渠道銷量同比上漲了148%。其中,PPTV智能電視5系列50英寸在18日0點—1點實時銷量突破1萬臺,不僅是同尺寸段最受消費者青睞的爆款單品之一,更成為PPTV智能電視突圍818大促彩電戰的主力軍。

逆市破局,PPTV做對了什麼?

是不是有些好奇,之前一直不顯山不露水的PPTV電視到底做了些什麼,才可以在處於下行的紅海市場中突然爆發?

1、錯位競爭,用一二線的品牌定位去攻低線城市市場

經過多年的價格戰,電視市場在「冪次法則」作用下,兩極分化愈發明顯。

以三星、索尼為代表的高端品牌,品牌形象好,產品質量與用戶體驗確實高出同行一截,但其價格也同樣高高在上,剩下的80%「次要品牌」,品牌力低,價格低,質量也低。

這就造成了時刻都喊著創新和升級的電視市場實際上充斥著大量低價但質量和體驗都不過關的產品,這些產品實際上是無法滿足用戶需求的。

其實,在「重回客廳」的經濟大潮中,電視的地位仍然重要,被拉回客廳的用戶不是不想看電視,而是沒有質量穩定,價格還親民的產品可以選擇。

此時,價格就成了一把打開當前困境的一把金鑰匙,PPTV電視的得意之處在於用一二線的品牌定位去攻三四五線城市的市場,最為重要的是,PPTV電視雖然也一直高舉降價的旗幟,但產品品質始終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2、電視同質化的大環境下,把電視手機化

一直以來,電視市場幾大品牌廠商的差異性不夠明顯,這裡的差異不光體現在產品層面,也體現在品牌認知層面,即提到一個品牌,用戶無法迅速總結出這個品牌具有代表性技術或者特徵的標籤。

手機品牌與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除了iOS與Android兩大陣營的對立外,在用戶感知上,手機品牌在用戶心中早已根植下耳熟能詳的標籤。比如小米的性價比、魅族極力打造「極客」形象、OPPO的快速充電、vivo的逆光拍照,以及華為在系統層面的鑽研。

PPTV電視吸納手機品牌的打法,用全面屏電視的概念來實現電視品牌的差異化。

今年1月,PPTV電視發布「ALL IN全面屏」戰略,一口氣推出了Q、E、U、A、雷射電視MAX2五大系列的全面屏新品,產品線覆蓋了從43英寸到100英寸的全尺寸段,在全行業率先實現了從性價比產品到高端旗艦機的全面覆蓋。

特別是U系列產品,產品包含43英寸、50英寸、55英寸、65英寸四款主流尺寸的機型,不光跟隨著全面屏的潮流,無邊框的設計與屏幕完美融合,給用戶提供大視野和更強的沉浸式視覺體驗。

與此同時,U系列產品全部具備4K超高清畫質,搭載杜比音效,在第六代畫質處理引擎的支持下,不光能呈現更真實、更豐富、更流暢的畫質,還能在家中就享受到身臨其境的視聽效果。

以U系列為代表,PPTV電視正在形成具有辨識度的品牌特徵。

3、在下沉市場中,充分發揮「網際網路電視品牌」的錨定效應

在很多時候,價格戰是把雙刃劍,雖然可以在短時間內提升銷量和市場佔有率,但從長時間來看,會對品牌形象造成不可逆的負面影響。

像今年年初時蘋果手機連續降價,挽回了不少銷售層面的頹勢,但部分用戶卻以此視為蘋果手機「墮入輪迴」的標誌,是「質的轉變」,更為直白一點的解讀,原本蘋果與安卓陣營間存在的品牌認知鴻溝,隨著蘋果的降價已經消磨的愈發平坦。

PPTV電視的巧妙之處在於其在下沉市場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了「網際網路電視品牌」的錨定效應——即便降價,也不會傷害品牌。

一邊是通過「網際網路電視」概念塑造出的一線品牌形象,一邊是「網際網路電視」固有的低價特徵,這讓PPTV電視在價格戰中遊刃有餘,始終能夠佔據戰局主動。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電視產業下一站該如何走

行業一直在洗牌,牌局中的每個玩家都有機會,只是在這個風水局中,玩家們下一輪該出哪張牌,下一站該走哪一步?

1、渠道下沉做滲透,讓電視實物離消費者更近

「網際網路電視」的概念確實讓電視的線上銷售火了一把,可隨著熱度的漸漸消失,「網際網路電視」還是要面臨渠道下沉的問題。

在電商的流量紅利還未完全消化之前,「網際網路電視」僅僅依靠線上銷售尚能「一招鮮吃遍天」,但在三、四線城市市場開拓的需求與壓力下,「網際網路電視」必須學會兩條腿走路才能跟上市場的節奏。

PPTV電視給行業帶來的啟發,不光在於其線上銷售有多強勢,而是作為一個「網際網路電視」品牌,躋身彩電品類蘇寧渠道線下銷量TOP 3。

未來的電視產業可以繼續在線上下裡巴人,但也不能忽視與消費者的線下距離。

總之,是越近越好。

2、價格下探挖增量,讓邊緣人士回到電視機前

電視行業持續的價格戰讓市場陷入到「凡勃倫效應」中,即消費者對商品需求的程度因其標價較高而不是較低而增加。商品價格定得越高,越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商品價格越高消費者反而越願意購買。也就是說,當價格戰成為常態,消費者對此已經麻木,難以吊起消費的欲望。

然而現實情況是這樣的嗎?PPTV電視用實際行動證明,用低價是可以打破「凡勃侖效應」的,當然,需要足夠低的價格。

在今年的818大促期間,PPTV電視對全線產品的價格都進行調整,其中主銷機型5系列55英寸電視活動期間僅1799元,新推出的T系列39英寸電視到手價僅為949元。整個818期間,PPTV電視蘇寧全渠道銷量同比上漲148%。

PPTV電視的價格策略非常明顯,要麼不動,一旦確定「開戰」,必定傾力而為,既要讓友商無力招架,同時也要擊破消費者的心理防線。

在低價面前,三五線城市用戶、小鎮青年、剛畢業的大學生等消費群體成為率先被激活的增量市場。

3、產品下潛攻人心,讓細節體驗成為自來水效應的「水龍頭」

作為一款優秀的產品,打動用戶的永遠是從小處著手,直擊痛點。

比如在內容層面,隨著各視頻平臺對優質內容版權的瓜分,很多品牌電視苦於有一身武藝卻無處施展(硬體配置高端,但無可看的優質內容播放)。

對此,PPTV電視見微知著,除了擁有頂級的硬體配置,還擁有全網最強的內容平臺,匯聚了PP視頻、優酷和PP體育三大內容平臺,無論是熱播的電視劇,還是刷爆朋友圈的熱門綜藝,或是已經開賽的英超、德甲、意甲等頂級體育賽事,用戶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內容,在全面屏、HIFI音質等技術的加持下,用戶體驗大大提升。

結論:破局市場紅海一直是電視行業懸而未決的難題,PPTV電視的逆市上揚或許開啟了一些「解題思路」。對於PPTV電視而言,在把握價格戰主動的前提下,繼續強化品牌特徵是當務之急;對於整個行業而言,線上線下的交替前行,以及持續不斷的體驗升級仍將是未來競爭的主旋律。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多元優勢奠定增長根基 碧桂園前11月銷售額已超去年全年
    原標題:多元優勢奠定增長根基 碧桂園前11月銷售額已超去年全年   房地產
  • Under Amour中國線下門店銷售額截至5月超去年全年
    美國運動服飾品牌Under Armour第二季度在中國市場的運營實現了快速恢復,到5月線下門店總體銷售額已超過去年全年。618期間6月1日開售僅9分鐘,成交額超過去年一整天, 6月18日單天銷售額流水同比近三位數增長, 6月1日至6月18日整體銷售同比去年增長超50%。安德瑪抓住了數位化經濟實施了一套全方位的線上線下全渠道營銷方案,加上完善的線上銷售平臺,使營銷額獲得倍速增長。
  • 遠洋集團:前11月協議銷售額超千億 僅完成全年目標83%_個股資訊...
    遠洋集團:前11月協議銷售額超千億 僅完成全年目標83%
  • 網易有道:教育智能硬體開啟第二增長曲線
    第三季度,網易有道淨收入8.96億元,其中在線課程和智能硬體為主要組成部分的學習服務和產品淨收入高達7.63億元,同比增長239.1%,已經佔到整體營收的85.2%,而過去佔據營收近半壁江山的廣告業務及其他營收已經下降到不足15%。
  • 雷鳥科技上半年淨利潤遠超去年全年,未來三年擬激活終端1000萬臺|...
    鈦媒體註:雷鳥科技8 月30 日宣布成立「雷鳥聯盟」,計劃未來三年內激活TCL品牌之外的智能終端1000萬臺。目前,「雷鳥聯盟」已和包括電視、OTT盒子及智能投影儀行業的11家合作夥伴展開深入合作。雷鳥科技是TCL電子旗下子公司,今年1 月份TCL電子公告稱將增持其股權至60%,目前主要負責TCL全球智能電視終端網際網路運營。去年5 月份,京東集團以3億元人民幣認購雷鳥新增股份,獲得增資後雷鳥電視6.67%的股權;2017年7月,雷鳥還引入騰訊4.5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獲得內容方面的支持。
  • 網易有道Q3營收超預期,周楓總結核心優勢:品質、創新和技術
    11月19日晚間,智能學習公司網易有道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務報告。
  • 有道競爭在線教育的王牌:左手在線課程 右手智能硬體
    有道CEO周楓表示,在線教育的機會窗口不會永遠開放,對於有道來講,則是可以虧損,但不能掉隊。為了這個目標,有道在2020年加速發展。2020年12月1日,網易有道發布全新一代學習智能硬體——網易有道詞典筆3,給用戶帶來了兩大重磅驚喜:「超快點查」功能使得查詞效率再次升級,「互動點讀」功能專為低年齡段兒童打造,首次實現繪本點讀的可視化交互。
  • 智能硬體成第二大營收,有道跑出「變量」?
    上市一年後的網易有道可能正在醞釀一個新的故事。北京時間11月19日晚,網易有道(簡稱有道)公布了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務報告。財報顯示,2020年第三季度有道淨收入達到人民幣8.9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3.459億元增長159.0%,實現上市以來最快增速。
  • 網易有道公布暑期營銷成績:K12正價課付費人次同比增長超500%
    9月1日晚間,智能學習公司網易有道對外公布了其暑期招生進展情況。據透露,自2020年7月1日至8月31日兩個月中,有道精品課的K12正價課付費人次超46萬,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超500%。眾所周知,暑期檔是教培行業一年中招生獲客的關鍵期。對此網易有道表示,看到國內在線教育爆發式增長的窗口契機,公司加強了教學和教研的核心能力,並抓住機會顯著增加了銷售和營銷的獲客投入。
  • 網易有道的「陽謀」
    北京時間11月19日晚,網易有道公布了截至2020年9月30日未經審計的三季報。繼第二季度營收大漲之後,有道第三季度再次迎來上市以來最快增速。 數據顯示,網易有道第三季度淨收入達8.96億元,同比增長159.0%。與大漲的營收相對應的,是網易有道加大力度的營銷投入以及隨之擴大的虧損。
  • 網易有道三季度營收 翻譯王的銷量大幅增加
    「有道較新推出的少兒素質課程越來越受歡迎。學習智能硬體產品也獲得了超預期增長,我們認為這是學生學習體驗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周楓表示,「我們會在智能學習技術創新方面繼續保持投入,讓學習體驗更具參與和互動性。同步還將在在線課程獲客方面進行投入。我們會充分發揮自有大規模流量池的資源優勢,通過更有效的獲客方式推動業務成長。」
  • 網易有道 Q3 財報簡析
    剛好之前看了一下網易有道 Q3 的財報,跟大家分享一下。乍看上去,網易有道拿出了一份非常激進的財報,上市以來最大增速,淨收入 8.96 億人民幣,超出市場預期的 8.33 億。但是,有道也進行了年內最大營銷投入,這是利好還是利空?還要仔細看。網際網路在線教育領域的競爭已經白熱化。在第三季度,各大在線教育公司針對夏季營銷都進行了大手筆的投入。
  • 有道詞典筆的野心:用智能硬體不斷覆蓋新業務場景
    12月1日,網易有道發布最新學習智能硬體「網易有道詞典筆3」。據公布,有道詞典筆3售價為1199元,預計明年春季推出的專業版售價為1499元。  和去年8月發布的第二代詞典筆相比,第三代具有兩個最鮮明的關鍵功能:「超快點查」與「可視化點讀」。其中,前者是技術上的創新性突破,而後者則更多象徵著網易有道對於硬體教學場景覆蓋的一次拓展。
  • 錨定風口期,網易有道不想掉隊
    這句話展示了有道當前的發展邏輯:在線教育攻城略地的關鍵時期,有道可以虧損,但不能掉隊。  全線增長,積累價值  三季度,有道實現淨收入8.96億元,同比增長159.0%。實現上市以來營收最快增速,且超過市場預期的8.33億元。最近5個季度,無論同比還是環比,有道均實現持續增長。
  • 比拼全年銷售額!全球服飾類奢侈品排行榜TOP29
    第13名施華洛世奇總部所在地:奧地利全年銷售額:3095百萬美元公司大事件:2015年8月,倫敦——施華洛世奇隆重宣布入選此次為期一年的2016施華洛世奇集體創作項目的15位設計師名單。第14名Giorgio Armani總部所在地:義大利全年銷售額:2904百萬美元公司大事件:Giorgio Armani擔任了2015年米蘭世博會特別大使,該世博會開始於5月1日,結束於10月31日,為期184
  • Prada銷量超去年全年;麥樂送首次開賣外賣箱
    9月14日,據財聯社消息稱,特斯拉將與小米手環製造商華米合作推出一款智能手錶,但暫時沒有產品信息。華米創始人兼董事長黃汪在微博上發布消息稱:915,繼續飆車。這可能意味著雙方合作產品將在9月15日公布。
  • 網易有道Q3財報:營收近9億元,市場預期8.33億
    藍鯨教育11月19日訊,今日,網易有道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務報告。財報顯示,網易有道2020年Q3淨收入人民幣8.96億元,同比增長159.0%;學習服務和產品淨收入人民幣7.63億元,同比增長239.1%。
  • 有道翻譯王面世 網易有道發布年度重磅智能翻譯硬體
    【IT168 資訊】2018年9月6日,網易有道正式推出智能翻譯硬體二代產品——「有道翻譯王2.0 Pro」。相比上一代產品,有道翻譯王2.0 Pro引入自研的離線翻譯技術,支持中英日韓4種語言離線語音互譯, 43種在線翻譯,同時加入了拍照翻譯功能,支持7種語言離線拍照翻譯、21種在線拍譯。
  • 規模經濟效應漸顯,網易有道借差異化實現高增長
    投稿來源:美股研究社網易有道圍繞名師打磨精品內容的策略起了不少作用,有道官方稱目前已經有一些相關的優勢學科經驗拿來快速複製,使得有道精品課步入了規模化增長。北京時間2月27日,網易有道發布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未經審計財務報告。作為網易旗下首家上市子公司,有道這份新財報獲得不少關注。
  • 網易有道Q3營收超預期 股價漲18%
    11月19日,智能學習公司網易有道公布了2020年第三季度未經審計財務報告財報顯示,網易有道2020年Q3淨收入達人民幣8.96億元,同比增長159.0%;學習服務和產品淨收入達人民幣7.63億元,同比增長239.1%。  K12作為有道精品課的主要增長引擎,本季度增長尤為強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