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亞洲杯即將燃起戰火,繼十二強賽之後,中國隊與老冤家韓國隊再一次被分到同一小組,這個中國足球的死對頭如今野心勃勃的劍指亞洲之巔。對於韓國這個被稱之為「太極虎」的對手我們已經比較熟悉,但為何他們會被稱之為太極虎呢?畢竟」太極「是我國道家的重要概念,而目前韓國境內也基本沒有野生老虎的存在,似乎」太極「與老虎好像都與韓國有一定的代溝。本文我們一起從中韓兩國的歷史淵源,太極旗,朝鮮虎這三個角度簡單了解一下「太極虎」的由來。
中韓歷史淵源簡述
首先想要弄清楚太極虎名頭的由來,那麼就需要了解中韓兩國的歷史淵源。曾經有句玩笑話被廣為流傳,說道:世界是韓國的,而韓國是中國的。這個玩笑實際上傳遞了兩個信息,其一大家都懂,其二頗有疑問,韓國和中國在歷史上究竟有何種關係,是否曾屬於中國的版圖?其實準確而言並非如此,如果追溯歷史,中國與朝鮮半島的確曾有附屬國的關係,但從未有任何文書記載說朝鮮半島曾屬於中國。
在有據可查的歷史資料中,韓國這一名稱第一次被提及是在《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桓、靈之末,韓濊強盛,郡縣不能制,民多流入韓國」。眾所周知,韓國的主要民族為朝鮮族,而今天我們的國家隊有三名朝鮮族球員,他們都來自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而韓國專家金庠基根據文獻研究表示,古韓族人的移動是從岐周之西向陝西韓城遷移,然後再移到河北固城一帶,最後流向朝韓半島,所以半島的韓和中原的韓是同源的理論基本可以得到證實。
韓國國旗:太極旗
韓國的國旗通稱為太極旗,那麼鑑於上面兩國之間的關係,很明顯就能看出太極旗與中國文化的密切關係,因為太極是我國道家文化的概念,最早出自於《莊子》。當年,大韓民國還並未從朝鮮半島分立出來之前,他們並沒有屬於自己的國旗,但紅藍兩色的太極圖一直被奉為朝鮮民族吉祥的圖案,直到19世紀末期,朝鮮爆發了反日的壬午兵變,迫於外交需要,朝鮮政府需派官員出使日本,於是他們也就需要一個代表自己國家的國旗。當時朝鮮曾徵詢了中國清朝政府的意見,外交官黃遵憲建議朝鮮以龍旗為國旗,但傳聞其要求必須要與清朝政府的五爪龍旗有所區分,建議他們使用四爪龍旗,朝鮮政府也自然沒有接受清朝政府的建議。
到了1882年,朝鮮在《朝美修好通商條約》籤字前設計了一種無卦的太極旗想作為國旗使用,設計完成後經中國外交官馬建忠的建議下加入了八卦的圖案,後來朝鮮又將其進行了改良,將八卦改為四卦。1897年,朝鮮王朝改國號為大韓帝國,沿用了太極旗的設計原理,在原有國旗的基礎上經過微小的變動之後形成了如今的樣式。
1910年,日本發動了對朝鮮半島的侵略後將其吞併,太極旗的國旗地位一度被取消,只能流傳在反殖民主義的民間。直到二戰結束之後,朝鮮半島一分為二,南朝鮮分立成為大韓民國,太極旗再一次成為了大韓民國正式的國旗。按照設計的寓意,太極旗中白色的底色代表了神聖的國土,太極圖案象徵著宇宙天地渾成以及單一民族構成的國家與人民,紅藍意為陰陽,四卦為乾、坤、坎、離。如此具有中國道家思想的解釋,讓很多人認為太極圖是高麗時代由中國傳入的。但韓國根據考古資料表示八卦早在1144年去世的高麗檢校太尉許載墓中就曾出現了太極圖形,並且這種圖案廣泛遍布朝鮮半島各地的寺廟、陵墓中。因此他們認為太極圖案是韓國固有的,只是其太極的名稱以及寓意是引用了中華文化。
韓國與老虎的關係
這是一個有趣的話題,韓國究竟和老虎有什麼關係?外界報導的韓國境內已經沒有野生虎的傳聞又是否準確呢?
這個問題其實也要從朝鮮民族說起,朝鮮民族將老虎認為是自己的信仰,素有「青龍白虎之邦」的名號,而「青龍」與「白虎」則分別代表了東西方的守護神,所以以前朝鮮境內的確是有野生虎的存在,甚至在1752年虎患成災。但朝鮮人卻十分認可老虎兇猛的形象,將其視為權利與制度的象徵,也時常被朝鮮民間稱之為「山神爺爺」。而韓國人所說的朝鮮虎實際上和我國的東北虎也是同源。
1986年亞運會,太極虎吉多成為了漢城亞運會的吉祥物體現了韓國人對老虎的喜愛。但目前,野生朝鮮虎在朝鮮半島已基本消聲滅跡,即便在我們國家目前野生的東北虎數量也只有近百隻。導致朝鮮虎在朝鮮半島滅絕的原因主要有兩種說法,一則說當時日軍侵略朝鮮時,日本將領捕殺了大量野生虎將其運送回國,大幅縮減了野生虎的數量;二則說朝鮮半島在十九世紀之後,由於人口增加與開荒拓林,導致老虎的棲息地被嚴重破壞,從而導致了朝鮮虎的滅絕。其中第二則說法可能更容易理解,所以目前的朝鮮半島基本沒有野生朝鮮虎的存在與他們自身有重要關係。
太極虎對體育的影響
雖然朝鮮虎已經逐漸在朝鮮半島銷聲匿跡,但韓國人對老虎的喜愛仍不可磨滅,結合國家的國旗與對朝鮮虎的喜愛,於是韓國得到了」太極虎」的稱號,在其境內也有眾多太極虎的元素,太極虎的影響對韓國人意義非凡,對韓國體育也同樣有著重大影響,韓國國家隊的隊徽正是由朝鮮虎的形象而進行設計,之前球衣上也曾有老虎的圖案。
在「太極虎」文化的影響下,韓國人民擁有很強的自尊心與好勝心,在任何競技項目中都不願位居人後,這種特質有好的一面,也有其飽受爭議的一面。從好的一面來講,韓國人是出名的頑強,韓國球員也以頑強的作風為榮,像前曼聯球星樸智星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只要上場絕對不惜體力的進行奔跑,韌勁也早就成為了韓國足球的傳統。但從消極的一面來看,過於看重成績,過於在乎自尊心反而容易引起爭議。
2002年韓日世界盃韓國隊的表現眾人皆知,在自己的地盤上爭取最佳戰績無可厚非,但並不能因為爭取成績就不擇手段,甚至違背體育公平競賽的原則。另外在短道速滑項目中,韓國隊同樣是中國隊的老對手,但韓國隊卻時常使用一些違背體育道德的做法來追求自己的成績,所以韓國人深受老虎形象的影響,既擁有爭強好勝的戰鬥性格,也容易因自尊而採取極端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