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1個加拿大人3次「蹂躪」中國商業土壤

2020-12-11 新浪財經

來源:全景財經

作者:明哥在路上

來源:青驛(ID:qingyi_media)

「瑞幸咖啡」被美國專業做空機構渾水狙擊後,自爆虛構了22億元的收入,股價大跌了70%。

然而,圍繞在瑞幸咖啡身上的疑雲,不但沒有散去,反而越來越濃厚。

抽絲剝繭,順藤摸瓜。我們發現了一起布局時間超過15年的棋局。

涉及其中的人物,有改變世界的熱血,有同生共死的情誼,也有資本運作的權謀,和偷天換日的陰謀。

這一切,都要從15年前,一個時年35歲的加拿大人說起。

(2005年的陸正耀)

01

陸正耀本來不是加拿大人,而是福建省的屏南縣人。

1991年,22歲的他從北京科技大學本科畢業後,在體制內工作了3年。當下海潮在全中國流行後,1994年下海創業。當時體制內人員勇於辦理停薪、留職的選擇,就已經是大新聞了。

他乾脆停薪、不留職位,裸身下海。因為他看到了,利用自己身份的優勢,拿下朗訊科技、阿爾卡特等國際通訊、手機廠商在華最大的代理資格,就已經躺著賺了個盆滿缽滿。

大學畢業8年、創業5年後,29歲的他,移民到了加拿大。

於是,從2005年開始,一個加拿大國籍的中年男人,就要開始他在這片故土上的神奇表演了。

他仿照美國的汽車服務業AAA公司的模型,想在中國複製汽車服務行業的攜程模式,成立一家UAA(聯合汽車俱樂部)公司。他的理想聽起來很性感:在客戶端大量發展會員,在後端將4S店、維修店等服務網點整合起來,車主在這個平臺上購買服務,平臺則獲取佣金收入。

然而,現實卻很骨感。對美國國情照搬照抄的結果卻是在中國水土不服。很快,他的第一次創業就要面臨失敗的結局。

沒想到的是,這種輕資產、重運營的業務模式,得到了「聯想控股」旗下投資機構的青睞。得到老爺子柳傳志的指令的劉二海,聯合其他2家機構,向他注資了2200萬美元。

擅長資本運作的劉二海,遇到了能宏大敘事的陸正耀,可謂一遇風雲變化龍,二人開始了雙劍合璧之旅。

神州租車,正式在UAA的基礎上誕生了。

很快,對實體經營已感乏力的「聯想控股」,想在投資的路子上,步子邁得更大一點。2010年8月8日,神州租車再次獲得「聯想控股」12億元股權加債權的投資,後者成為公司大股東,持有超過60%的股權。

製造風口、引入資本、砸錢擴張、迅速上市的4步走戰略,開始了第一次的落地。日後,這套激進邏輯被不斷復用。

陸正耀真正感覺到,適合自己的大舞臺,徐徐展開了。

陸正耀一邊砸下近億元,通過分眾傳媒旗下的電梯、樓宇等渠道進行廣告轟炸;一邊斥巨資大量購車。2009年,神州租車的車隊規模尚不足700輛,2011年底時已達到26000輛。

當有人問道:短時間飛速狂奔,服務質量和財務盈利,如何保證?陸正耀說道:

我們從死人堆裡爬出來,扛著大炮往前衝。不考慮賺錢。

2012年1月,神州租車啟動赴美上市進程,但其上市之旅一波三折。先是IPO申請文件引來爭議無數:激進的增長速度難以為繼、資產負債率過高、連年遞增的虧損額、股權過於集中帶來治理風險。

加上當時中國概念公司上市後密集爆出財務造假的醜聞,導致神州租車發行股票後認購不足,只能宣布撤回申請。

說白了,美國人第一次沒上當。

衝擊上市折戟後,燒錢模式繼續如火燎原。美國華平資本亞太區總裁黎輝,2年前就注意到了陸正耀,當時只是隔岸觀火,現如今上市棋差一招,卻看到了未來的希望,於是,黎輝將2億美金的帳簿,帶到了神州租車。

也是從這時開始,「神州系「的資本鐵三角(陸正耀、劉二海、黎輝)正式成形,一路延續到後來的神州優車、瑞幸咖啡。

最終,神州租車在2014年9月,轉道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最高市值達到了466億港元。

然而,上市之後,深度參與其中的多方資本,就紛紛開始套現走人。劉二海負責的聯想控股套現了至少16億港元,黎輝負責的華平資本套現超過30億港元,紛紛賺了盆滿缽滿。

經歷過血與火淬鍊的男人情誼,用金錢來見證,最恰當不過了。

自此過後,神州租車就完成了它在3個男人手裡的歷史使命,業績開始斷崖式下跌。

2019年,號稱實現營收總額為76.91億元,然而淨利潤卻只有0.31億元,同比下滑89.38%,只剩下渣了。

陸正耀、劉二海、黎輝,似乎換了個臉孔,已經顧不上當初熱捧的情懷項目,轉而培育下一個商業模式。

02

神州優車,聽起來和租車服務差不多,但是一個是有司機服務,一個是沒司機服務,所以,神州優車的對標產品是滴滴專車。

這一次,鐵三角們,已經沒有耐心從零開始培育7年再上市了。

畢竟,人一旦嘗到了甜頭,只想更快吃到更大的甜頭。

神州優車,從誕生之初開始,就被不斷投餵巨額資金,直接催熟。

2015年7月到2016年2月,神州優車完成了三輪融資。背後其實就是神州租車的股東方:陸正耀家族、劉二海新成立的愉悅資本、黎輝新成立的大鉦資本。

其他的財務投資者,比如雲鋒投資、雲嶺投資、中金、浦發銀行、浙銀資本、招商致遠、上汽等,都是想進局子,蹭個喝湯的位子。

然而,短期投餵資金的結果,就是一直虧損,無法盈利。

古話說得好:自助者,天助之。願意為他人設局的人,老天爺都願意出來搭一把手。

2015年前後,新三板誕生了,虧損企業也可以來上市發行股票圈錢了。這本來是資本市場邁向成熟市場的重要一步,然後卻被監管層和躍躍欲試上市的公司們,徹底玩壞了。

2016年7月,神州優車在中國A股的新三板掛牌上市,交易首日市值高達417億元,成為了新三板的股王。

上市之後業績就變臉了。

2016年神州優車淨虧損達36億元,加上2015年的虧損,兩年淨虧損合計73億元。

2019年上半年,取得營收19.19億,較上年同期減少了48.98%,淨虧損為6.52億元,同比大跌550.28%。

前期資本方,已經在股價的高點,悉數走人。業績暴跌之後,公司的市值已經縮水高達了148億元,並且下跌之路才剛剛開始。

03

對陸正耀來講,無論在港股、A股割韭菜是多麼得手到擒來,手起刀落,如果無法徵服美國的投資者,就如同一個男人,無法徵服讓自己第一次動心的女神。

2012年衝擊美股上市,折戟沉沙鐵未銷。

帶著神州租車、神州優車,在大中華圈資本市場收割來的真金白銀,以及一幫跟著吃香的、喝辣的同黨,再次衝擊美國股市,壯志未已。

這一次,不僅要滿足自己的初心,更要拯救神車系的整個盤子。因為,他就快兜不住了。

每況愈下的經營數據,一幹利益方減持過後陰跌的股票,都得逼迫他第三次創業,將人員拉攏過來,將存量資金盤子再度激活。

於是,鐵三角,帶上原來神州系的得力員工:錢治亞,一個忽悠美國投資者的大戲就鋪開了。

這一次,他們選擇了美國人聽得懂的故事。

換了個聽眾,但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2017年前後,新零售成為一個比較熱的概念,在切入點上,陸正耀聽從了助理錢治亞的建議,進軍咖啡行業。錢治亞選擇咖啡行業作為自己的創業領域也不是沒有理由的,她說:

美國的咖啡消費水平為平均每人每年300杯,日韓兩國為人均180杯,而我國大陸每年人均咖啡飲用量僅為4杯。

如果中國人每天的咖啡銷售量,和美國人一樣,那得是多大的市場?

聽了這個故事,明哥都要莞爾一笑。與其在中國賣咖啡,不如直接進入美國市場,賣中國茶水:

因為中國人每人每年喝300壺茶,而美國人從來不喝茶。假如美國人的喝茶量,和中國人一樣,那茶水在美國得是多大的市場?

這種一戳就破的創業故事泡沫,國人不相信,然而,天真的美國投資者卻相信了。

瑞幸咖啡,更是將星巴克作為對手。2018年7月,陸正耀在談及咖啡補貼戰時,毫不客氣地說:

咖啡這一仗打得漂亮,一氣呵成,炮火重組。

星巴克的市值已經縮水100億美元了,如果星巴克給我們100億美元的股票,我們就不打了。

他們還真不是只打嘴炮。

2017年10月31日成立,2018年1月1日試運營,僅僅一年的時間,瑞幸咖啡共開設2073家門店,且所有的門店是百分之百直營,無加盟,2019年又新開2500家咖啡店。

明哥盤算了下,1999年就進入中國的星巴克,截至到2018年底,在中國共開設了3600多家門店,雖然總數比瑞幸咖啡多,但在時間上卻用了將近20年。

也就是說,瑞幸咖啡,只花2年時間,幹成了星巴克20年才完成的事業。

正是因為有著如此鶴立雞群的業績,陸正耀和錢治亞才能大義凜然地跑到美國納斯達克市場,留下中國人的豪言:

中國咖啡和美國咖啡的差距在哪裡?

差在自信。

中國咖啡崛起的背後,是連綿不斷炮火的支援。瑞幸的背後,依然是一個強關聯的資本閉環:陸正耀家族信託(持股30.53%)、錢治亞家族信託(持股19.68%)、陸正耀姐姐Sunying Wong控制的Mayer Investments Funds(持股12.4%)以及大鉦資本(11.9%)、愉悅資本(6.75%)。

他們複製了之前的打法:巨額融資、瘋狂擴張、明星代言、花式營銷、迅速上市……當然,也包括了財務造假。

2019年5月17日,運營僅僅17個月,持續虧損的瑞幸咖啡在美國正式上市了,創下國內企業IPO時間最短記錄。按照收盤價計算,市值已達47.4億美元。

然而,美國股市不僅有蜜糖,也有獵槍。

專業做空機構渾水僅用一天的時間,出具了89頁的調研報告,直接指出來,瑞幸咖啡的銷售量和業績,涉嫌嚴重造假。他們是怎麼調查的呢?

92個全職和1418個兼職調查員,在全國900多家門店蹲點,收集了25843張購物小票,大量內部微信聊天記錄,以及關聯人與企業的工商信息,並錄製了11260個小時的門店錄像。

渾水最終給出的分析結果為,2019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每家門店單天銷量至少虛構誇大了69%和88%。

然而,渾水還是來晚了一步。

黎輝及大鉦資本則已虎口脫險。2020年1月8日,大鉦資本減持了3840萬股,持股比例從14.06%下降至12.15%,套現了2.3億美元,收回了成本。近期黎輝及大鉦資本繼續跑路,拋售4400萬股瑞幸股票(ADS),持股比例下降到8.59%。

剩下的其他局中人,則已經亂做一團。他們一面義正言辭地否認指控,一面按照美國SEC的要求,開始了所謂的「自查」。

最終,紙包不住火。

4月2日晚間,公司坦白稱:從2019年2季度開始,營運長COO劉劍從事了不當行為,捏造交易相關的銷售總額達到了22億元。

但是明哥查閱了下,劉劍在瑞幸咖啡,都沒有任何股份,只有少許臨時授予的期權。

他們的潛臺詞是:劉劍,作為一個沒有股份的運營官,憑著一已之力,瞞住了董事會、CEO、CFO、CTO,整合統領了所有的業務線:產品、門店、廣告營銷、總部運營,最終完成了22億的浩大造假工程。

如果你告訴明哥,這不是《肖申克的救贖》電影在瑞幸咖啡公司的上演,打死明哥都不會相信。

消息公布後,瑞幸的股價,盤前暴跌80%,隨後六次觸發熔斷,總市值只有15億美元,較前一日縮水了48億美元。

03

一個來自於加拿大的商人,在中國的這片土地上,連番上演了資本魔術,將講究誠信的商業土壤,按在地上「蹂躪」了3次。

神州優車在中國A股的新三板上市。

神州租車在香港地區聯交所上市。

瑞幸咖啡在美國納斯達克板塊上市。

這個加拿大人,憑藉一己之力,利用同出一轍的收割之術,在全球的3個主要金融中心,手起刀落,都掀起了驚天駭浪。

回顧往事,2012年時,神州租車意欲登陸美股,陸正耀要實現人生第一次上市。

然而,當時,中國概念公司在美股上市後,第一次密集地迎來美國專業調查公司渾水的狙擊,分眾傳媒、聯遊網絡、東南融通等公司被質疑財務造假,支付寶股權轉移事宜又引發了海外對中國公司上市架構的信任危機,神州租車衝擊IPO無望,無奈撤回申請,只能靜待2015年,到香港上市。

轉眼已經8年過去了。

「瑞幸咖啡」的惡性造假醜聞,嚴重損害了中國概念公司在國際資本市場的信用,阻礙後來者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的信任度和接受度。

當年深受惡龍之害的少年,一旦闖入了龍潭虎穴,屠戮了惡龍之後,自己卻化身成為新一條惡龍了。

然而,他來不及思考後來者,心裡正在盤算著,美國專業做空機構渾水公司出具了89頁的瑞幸咖啡作假證據報告後,如何把這個慌圓下去;如果無法圓謊了,那應該把誰推出來頂罪。

這個人,不能是美國的國籍,可以逃脫美國的司法制裁;

其次,對方要受惠於己,有過命之交,願意為恩公肝腦塗地。

2005年才本科畢業於中央財經大學的劉劍,是完美的人選。

他2008年加入了剛創立不到1年的神州租車,之後在神州租車一幹就是10年,平步青雲,先後任職了汽車管理中心副主任、產量管理負責人,後又負責神州優車的效益管理部門。

對年輕的劉劍而言,陸正耀就是他的恩公,有提拔和知遇之恩。

我們無法預知他們私下是否達成了某種協議。

結局就是,37歲的劉劍,甘願冒著這輩子不再踏足美國領土、以及任何和美國有引渡協議的國家領土的風險,為恩公頂下了這顆大雷。

但是,陸正耀千算萬算,可能忘記了,雖然劉劍可能完全將罪責承攬下來,但是整個董事會和高管團隊只要被認定為「提供不實財務報告」提供了幫助,或者存在責任,依然會面臨嚴懲。根據美國法律,提供不實財務報告和故意進行證券欺詐的犯罪要判處10至25年的監禁。

要知道的是,加拿大和美國之間,可是有引渡協議的。

上一個身在加拿大的中國人,身陷囹圄之時,有全國人民的力量,為她保駕護航。

這一次,讓我們祈禱陸正耀先生好運吧。

相關焦點

  • 提升商業思維:瑞幸咖啡,不僅僅是咖啡
    開業當天,差點把交通都搞癱瘓,並且很快,在中國起碼出現了100個好市多的「門徒」。其實好市多在歐美並不算什麼新模式,在美國做了40多年了。大家之所以覺得它很新奇,可能是因為中國以前沒有『會員制超市』。好市多也許並不知道,它在中國被稱為新零售。除了好市多的會員制超市,新零售裡還有一類叫做『無人零售』。很多人說無人零售才是未來,但是無人零售店在中國快倒光了,因為它們都在琢磨包裝和噱頭,而不是實質性問題。
  • 感動中國!商業作假的瑞幸咖啡是如何割資本主義韭菜的?
    那麼,瑞幸到底是怎麼發家致富,讓資本主義的韭菜欲哭無淚的呢?01瑞幸咖啡的商業基點,來源於一個簡單的邏輯。已知:1咖啡是全世界最流行的飲品。2咖啡在中國並不流行。3部分中國人很有錢,完全喝得起咖啡。4咖啡因具有成癮性,養成了習慣,很難戒掉。據此,瑞幸咖啡認為,中國的咖啡市場是一片廣闊天地,只要培養起中國人喝咖啡的習慣,咱們瑞幸就是下一個麥當勞/可口可樂啊!
  • 瑞幸咖啡商業模式案例中的內容營銷策略
    在瑞幸咖啡第一張2.8折年終大禮包過期的日子,不知道多少人兌換了一杯原價24元,最終以6.72元到手的大師咖啡。而其 成功商業模式 背後的內容營銷策略,又有多少商業人仔細揣摩過?瑞幸咖啡( Luckin Coffee )代表著中國網際網路上下半場轉折之際,一個用錢砸出用戶數的典型。
  • 瑞幸被要求退市 咖啡市場商業模式市場規模與發展趨勢分析
    瑞幸速度:成立18個月在納斯達克上市,上市12個月收到納斯達克退市通知回顧瑞幸一路走來的歷程,可謂紅紅火火,恍恍惚惚。瑞幸咖啡成立於2017年10月,18個月後就在美國納斯達克火速上市,創造了國內網際網路公司最快的上市記錄。與之相比,星巴克從成立到上市花了21年,麥當勞花了25年。
  • 【資訊】瑞幸咖啡劇情反轉,1.8億美元達成和解
    公告附帶的起訴書稱,至少在2019年4月到2020年1月之間,瑞幸咖啡通過三個獨立的購買計劃,利用關聯方對銷售交易進行造假,故意捏造了超過3億美元的零售額。起訴書稱,瑞幸咖啡的某些員工試圖通過將公司費用誇大逾1.9億美元以創建一個虛假的運營資料庫,並篡改會計和銀行記錄來反映造假的銷售額,藉此掩蓋其欺詐行為。
  • 【深讀】瘋狂的瑞幸咖啡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詹麗華 文/攝 今年3月瑞幸咖啡濱江明豪大廈店開始試營業,這是它在杭州的第一家門店,截至今日,不過3個月,其APP上顯示的杭州門店已經有35家,差不多以平均每3天一家新店的節奏,快速布點。
  • 瑞幸咖啡成功赴美上市,盤初大漲逾50%!老闆錢治亞成中國「咖啡女王」!
    黎輝說,不管歐美還是中國,尤其中國現在創業環境這麼活躍,好的概念、好的商業模式並不缺乏,但缺的是有能力的執行團隊。「從這個角度來講瑞幸的創始團隊是一流的,在中國甚至在全世界都是一流的。」僅僅18個月時間,瑞幸咖啡的門店網絡就從北京的單家測試門店,一路飛速發展,至2019年3月底已在全國28座城市鋪設了2370家門店,並且累積了超過1680萬交易客戶。
  • 瑞幸咖啡造假案1.8億美元達成和解,留下的思考與未來期待
    12月17日凌晨消息,當地時間周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表示,針對造假指控,瑞幸咖啡同意支付1.8億美元(約合11.75億元人民幣)達成和解。因此,有網友評論稱:1.8億美元,這得有多少杯「小藍杯」!瑞幸咖啡在官方聲明中表示,公司已經和SEC就特定前高管和員工的偽造交易行為調查達成和解。
  • 瑞幸咖啡,復活了?怎麼做到的?
    可臨近年末,中國咖啡市場賽道又熱鬧起來。除星巴克、COSTA等紛紛推出新飲品外,加拿大國民品牌Tims Hortons 5月獲騰訊獨家投資,本月16日首家電競主題店開張,未來將在中國開出1500家門店;麥當勞旗下咖啡品牌麥咖啡同日宣布,三年投資25億元,計劃在中國布局超過4000家門店。
  • 在中國瑞幸咖啡如何擊敗星巴克
    劃重點:瑞幸低於20%的價格可以將星巴克的經驗(第三空間)擴大化,這仍是很大程度上未開發的中國市場。星巴克的價格在中國很貴,接近紐約,儘管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是紐約的1/6。瑞幸咖啡關注的重點是數位化,啟動更多的自取門店、休息區和配送服務。他們似乎就在距離我們辦公區域1-2個街區的大型購物中心和步行街。
  • 18個月IPO 瑞幸速度後的商業新思考
    這個時間,距瑞幸咖啡2018年1月門店試營業,不到18個月。啟動開市鐘的三位瑞幸咖啡大師和瑞幸團隊 高光時刻,在紐約曼哈頓,瑞幸咖啡的三位首席咖啡大師代表瑞幸啟動了納斯達克開市鍾。瑞幸咖啡2017年10月5日在聯想橋神州優車總部開出第一家門店,進行內測,28日,北京銀河SOHO店試營業,2018年1月開始北京上海試營業,隨後3月15日迅速擴展到深圳、廣州等其它10個城市。
  • 燒了10億的瑞幸咖啡,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黃太吉?
    精品咖啡也是一樣,它在中國的土壤上,正在慢慢脫離它原本的「技術名詞」的屬性,脫變成精緻生活方式的代稱,這是本土市場環境下一個非常明智的改變。這種以星巴克和精品咖啡為代表的,提供社交場景服務的,利用消費者對美好生活方式嚮往心理兜售精緻體驗的模式,是眼下市場的主流模式。
  • 割資本主義韭菜的瑞幸咖啡
    瑞幸咖啡是神州優車集團原COO錢治亞創建的國內咖啡品牌。2018年創立,總部在廈門,入駐13個城市,開設門店超過4507家,要知道星巴克在中國也只有3000多家門店,但是星巴克開設這麼多門店花費了20年的時間,瑞幸咖啡卻只用了不到2年的時間,那麼瑞幸咖啡是怎麼做到的呢?
  • 當瑞幸「咖啡的小世界」遇上星巴克「全世界的咖啡」
    5個關鍵詞是30篇文章中提及較多的詞彙,其中新零售出現了319次、門店出現了155次、數位化出現了70次、數據出現了166次、供應鏈出現了158次。同時,騰訊和阿里的賦能戰略也影響著合作商業的股價。比如,步步高與騰訊的合作,消息剛一宣布,第一個交易日就跌停了。再看騰訊與永輝的合作,雙方合作半年多,永輝市值縮水1/4。這也側面反應了市場對騰訊和商家合作的不看好;在看阿里和商家的合作。大潤發這邊宣布和阿里完成百店大升級,那邊股價就大漲5%。
  • 揚言幹掉星巴克,瑞幸咖啡憑什麼?
    也就是說:如果消費習慣與世界逐步接軌,中國現磨咖啡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也正是看中以上兩點,瑞幸咖啡才在星巴克獨霸中國現磨咖啡市場的大環境下,通過資本的力量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想要在這片紅海中殺出重圍。二、產品層面:好的產品是一切商業模式的起點好的商業模式的起點一定是從為消費者創造價值開始,同樣一家咖啡企業想要為消費者創造更好的價值,也一定是從做出一杯口感更棒的咖啡開始。瑞幸咖啡通過選用更好的原材料,用更好的咖啡機,從而給用戶帶來口感醇厚且更加穩定的咖啡。
  • 商業地產一周要聞:瑞幸咖啡宣布退市 多家購物中心開業
    品牌方面,瑞幸宣布退市,Tims咖啡將開浙江首店,迪士尼英語、方所、維密傳來關店消息!   Tims是加拿大國民級咖啡品牌,於2019年2月在上海開出中國首店,至今在上海、鄭州和大連共計開出50多家門店。
  • 瑞幸咖啡脫險!中國咖啡還有明天
    沒有了資本的加持,曾經被揶揄為「民族之光」的瑞幸咖啡這七個月過得異常低調,失去了當初2VC經營模式、18個月美股上市的光環。   平平淡淡的瑞幸,也許才是真的。中國咖啡行業在趟過了瑞幸的大雷之後,也沒有如外界論斷,走向消亡。
  • 瓜瓜不絕的瑞幸咖啡
    瑞幸可能不是賣咖啡的,其實是個賣瓜的,瓜瓜不絕。昨晚,瑞幸副總裁李軍協同46名高管申請罷免現任CEO郭謹一,說他無德無能。指責郭謹一把原有的大品牌供應商逐步換成他個人更容易獲利的、品質差的二三線品牌。公司之前選用的是百麥、中糧、鑫國等為星巴克、麥當勞等供應輕食的一線供貨商,而現在取而代之的是廣州順大、山東魯海、廣州六合、上海芙純這些沒有大型連鎖供貨經驗、規模產能和品質均不能達到瑞幸標準的供貨商。其實,自瑞幸2020年4月暴雷以來,為了門店盈利,儘可能控制原料損耗,並在果汁製作中使用臨期果汁原料。
  • 深思|一年三次「輸血」,瑞幸咖啡燒出來的供應鏈可靠嗎?
    上周(4月18日),瑞幸咖啡,又融資了。在2018年11月完成的B輪融資基礎上,瑞幸咖啡額外獲得共計1.5億美元的B+輪投資,主要投資方為貝萊德(BlackRock)所管理的私募基金,投後估值29億美元。據小編了解,這也是在4月初抵押咖啡機等動產後,瑞幸咖啡的再一次獲得融資。迄今為止,瑞幸咖啡共拿到的第三筆融資。
  • 瑞幸咖啡甜中帶苦
    還說剛才經過瑞幸的時候,很多人在排隊買咖啡,都是想把手中的優惠券用了。老餘回家路上經過瑞幸咖啡店。於小姐對瑞幸好像非常了解,老王和老餘像小學生一樣聽她一路開講。說實在,我們兩個對瑞幸咖啡真的不了解,正好補補課。瑞幸咖啡在2019年5月17日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從成立到上市僅僅用了19個月。是有史以來最快IPO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