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被抱也「挑剔」,喜歡走著抱,一坐就哭鬧,背後原因很暖心

2020-12-23 糖果的媽媽

研究顯示,6個月以內的嬰兒,更喜歡媽媽「走著抱」,不但不哭了,而且自發性動作明顯減少,甚至還有身體略微蜷縮的傾向。會讓寶寶覺得更「放鬆」。

新生兒出生之後,哄娃成了每個新手媽媽的必修課,對於娃的哭鬧,不斷摸索自己的哄娃「絕招」,不過很多寶媽發現,抱寶寶的時候,他更喜歡你走著抱,不喜歡坐著抱。

新生兒像是裝了「GPS」,喜歡走著抱,一坐就哭鬧

糖媽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新手寶媽在網上求助,說是寶寶像是裝了「GPS」一樣,喜歡抱睡就算了,還必須要在地上溜達著抱才行。

自己抱娃走累了,想要坐下歇一會兒,剛坐下沒一會兒,寶寶就立馬「發現不對」,先是哼哼唧唧,如果你還沒意識到「錯哪了」,他就會一言不合「哭給你看」。

這位寶媽還是一個人帶娃,每天對精神和體力都是很大的消耗,疲憊不堪,想問問有沒有什麼解決辦法?

帖子下面的回覆中,很多寶媽也有類似的苦惱,新手媽媽帶娃總是各種坎坷。

不過也有網友還回覆中提醒:哄娃的時候,不要有持續時間長的劇烈搖晃,特別是6個月-1歲的寶寶,容易出現搖晃症候群,引起腦損傷。

不過很多寶媽也比較不解,為啥寶寶像是裝了「GPS」一樣,對於「坐著抱」和「走著抱」這麼敏感呢?

新生兒被抱也「挑剔」,為啥偏愛「走著抱」?

糖媽的評論區裡一個高頻率的評論「寶寶是有原則的」,很多網友都會都會寫下這樣的評論,寶寶喜歡「走著抱」,跟他們的「原則」有一定的關係。

這一現象也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日本理化學研究所跟義大利的心理認知專家,一起聯合做過一個實驗,2013年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科學家招募了6個月以內的嬰兒,對於「坐著抱」和「走著抱」兩種不同的狀態下,寶寶的動作、聲音、心電圖數據進行監控。

研究發現,媽媽「走著抱」的時候,心跳間隔顯著升高、心率明顯下降。副交感神經系統的活動顯著提高,說明這種狀態,寶寶感覺更輕鬆。

雖然「走著抱」能讓娃快速的安靜下來,但「絕招」用多了也「不靈」了,寶媽帶娃的時候「走著抱」要注意控制時間,長時間堅持這種方式帶娃,也會增加寶媽帶娃的負擔。

寶寶喜歡被「走著抱」,背後還有這幾個暖心原因:

寶寶出生之後,很多哄娃「攻略」都有一個相同的宗旨就是「類子宮」,通過各種小技巧,給寶寶類似在子宮裡的感受,來增加寶寶的安全感。

「走著抱」讓寶寶感受到「類子宮」的安全感,可以消除寶寶的不安情緒。

寶媽邊走邊抱著寶寶,這種走路的節奏更接近寶寶在媽媽子宮裡的感覺,隨著媽媽的步調有節律的晃動,會增加寶寶的安全感,所以會變得很乖巧。

有的寶寶在子宮裡的時候,就會表現出自己的這種特性,特別是在孕期36-40的時候。

有的孕媽媽會發現,自己走動的時候寶寶很安靜,一坐下來就會「拳打腳踢」,好像是在表達自己的「不滿」。

寶寶這樣依賴你,仔細想想還是挺暖心的。「寶寶的原則」寶媽還是要了解一二,以後帶娃才會更輕鬆一些。

「走著抱」能讓寶寶用不同的視角,來了解世界,滿足寶寶的好奇心,接觸到更多的新鮮事物。

剛出生的抱只有光感,眼前的事物一篇模糊,到了七八個月視力能達到0.1左右,才有空間概念,能夠辨別物體的遠近和空間的變化。

太小的寶寶因為視力範有限,每天躺在嬰兒床上,只能看著周圍的「一畝三分地」,時間久了難免覺得「厭倦」,媽媽走著抱,可以讓寶寶看到不一樣的天地,滿足寶寶的好奇心。

哄娃「走著抱」,也要注意培養寶寶的生物節律

新生兒出生之後沒有分辨晝夜的能力,他們的作息時間,全憑自己的「需求」來,一般2-3小時就要起來吃奶換尿布,這讓很多新手爸媽很崩潰。

隨著寶寶出生後不斷的成長發育,3個月左右,大腦中褪黑色素的分泌逐漸接近成人,5-6個月的晝夜節律逐漸成熟。

寶媽「走著抱」哄娃,在這個月齡的時候,也要注意對寶寶的晝夜調節,以免出現晝夜顛倒的問題,想要糾正過來,通常需要8周左右的時間才行

寶寶的睡眠是可以科學引導的,除了哄睡之外,也不要忽略了寶寶的生物節律調整哦!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寶寶為什麼喜歡被媽媽「抱著走」,而不是「坐著抱」?原因好暖心
    尤其是在孩子不會走路之前,最喜歡被爸爸媽媽抱在懷裡,彼此之間享受著美好的親子關係。 寶寶不喜歡大人「坐著抱」,一坐就知道! 不知道爸媽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不管寶寶被大人「抱著走」的時候,姿勢有多彆扭和不舒服,他都一聲不吭,老老實實地在爸媽的懷裡; 而一旦爸媽坐下後,無論怎樣的舒服坐姿,寶寶卻一分鐘都不願意,爸媽一坐下,寶寶就像在父母屁股上安裝了監視器一樣,立刻就表現出不滿意的神情,開始哭鬧起來。
  • 寶寶喜歡媽媽「邊抱邊溜達」?並非鬧騰,背後原因令人暖心
    許多寶媽都有深有感受,孩子在小時候都是黏人的「小人精」,總喜歡躺在父母的懷抱裡,坐著抱還不行,就喜歡父母抱著走來走去,這樣才能讓寶寶乖乖地躺在懷裡。 有位媽媽說,好不容易抱著孩子睡著了,剛剛坐下休息,孩子立馬就感知到了,又哭鬧了起來,只能抱著慢慢哄。
  • 嬰兒為什麼不喜歡被「坐著抱」,非要被「抱著走」?原因好暖心
    相信很多寶媽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寶寶被人"坐著抱"的時候,坐不到一會就會開始不舒服,哭鬧搗亂,但是如果被大人"抱著走"的時候,不管姿勢多麼不舒服,他們都總是乖乖地窩在爸媽懷裡。孩子喜歡被"抱著走"而不喜歡被"坐著抱",這種情況讓很多家長都感覺很奇怪,其實這個小小的發現也是有科學道理的。
  • 為什麼嬰兒被抱時不喜歡大人坐著,非要起來溜達走?背後原因暖心
    尤其是在孩子不會走路之前,最喜歡被爸爸媽媽抱在懷裡,彼此之間享受著美好的親子關係。但別看寶寶人小,有時候的需求也是蠻多的,就像是最平常的「抱」,也是有所挑剔的,並非是「抱著」就行。寶寶不喜歡大人「坐著抱」,一坐就知道!
  • 為啥寶寶不愛被家長抱著坐,非要站起來走才高興?背後原因很暖心
    90後媽媽吐槽:「我坐著孩子就哭鬧,一站起來小傢伙就笑」小齊是為新手媽媽,在她出了月子後,身體一直欠佳的婆婆就回了老家,於是帶寶寶的任務就由小齊一肩挑了起來。不過等孩子3個月大時,小齊的丈夫就一直能聽到小齊吐槽說:「咱家這孩子也太磨人了,一個勁的讓我抱著不說,還非得溜達。只要我坐著孩子不一會就哭鬧,但一站起來小傢伙就笑。」
  • 嬰兒哭鬧能不能抱,恆河猴實驗結果:孩子抱的越多這個能力越好
    和孩子本身性格有關係大部分新生兒寶寶剛生下來都不好帶,孩子因為剛剛來到一個陌生環境,就像一個火星人來到了地球,對一切都是未知,所以剛剛出生幾天的寶寶都非常喜歡哭鬧。除此以外,孩子是否喜歡哭鬧和父母以及主要撫養人都有著密切關係。
  • 新生兒不能坐著拍嗝?不能豎著抱?
    微博上@小島黃 一句點評就說的很好:我覺得"新生兒豎抱"和"新生兒坐著"被妖魔化了。一看到豎抱或坐著就有一群人上來指導你這樣不對,那樣不行。同理,新生兒也可以用合適月齡的背帶、背巾等實現豎抱。   只是對於新生兒來說,任何一種固定姿勢都不宜過久,因此變換多種姿勢對新生兒來說是最好的。   如何抱寶寶?
  • 為什麼寶寶喜歡被抱著到處走,停下來就大哭?原因竟這麼暖心
    最近小麗心情很不好,在群裡抱怨說自己的寶寶太磨人了,一言不合就哭鬧,更令小麗崩潰的是,這段時間寶寶特別喜歡被人抱著走來走去,一停下來就哭鬧不止,有時候好不容易抱著走一段路睡著了,但是一放在床上又開始大哭,小麗一天到晚胳膊酸到不行,用小麗的話說:帶娃比我在公司每天加班十二點都累。
  • 同樣是抱孩子,為何「一坐就哭、一走就好」?了解原因後帶娃省力
    文/蘭媽談育兒當新手爸媽們在一起討論育兒知識的時候,更多的是講自己和孩子的糗事情,比如同樣是抱著孩子,為什麼孩子總是「一坐就哭、一走就好」?相信對於這個問題,絕大多數爸媽們討論的時候都具有「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之韻味,每一個爸爸媽媽在照顧小寶寶的時候,他們都被孩子的「一坐就哭、一走就好」折磨了一些歲月。
  • 寶寶喜歡被抱著到處走,大人一坐下就哭鬧,這是怎麼回事?別嫌煩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群裡有個寶媽最近很煩,抱怨說自家寶貝兒太磨人,這些日子只能站起來抱著他滿屋子走,一停下來就鬧,不讓坐著,都快累死了。好不容易抱著走一段時間哄睡了,剛放到床上立刻又醒,開始大哭,又是一個循環。
  • 新生兒哭泣時應該怎麼做?最好抱起來安撫並找出孩子哭泣的原因
    新生兒哭泣時應該怎麼做?最好抱起來安撫並找出孩子哭泣的原因許多老人都說,如果新生兒一哭,寶媽就立刻把他抱起來哄的話,孩子會形成依賴性,會變得特別黏人,導致寶媽帶起來很累。實際上,這是一種過時的錯誤觀念,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孩子一哭,就馬上抱起來安撫並找出導致孩子哭泣的原因。
  • 闢謠:新生兒不能豎抱?錯,找對姿勢一樣可以豎著抱!
    由於新生兒的頸椎和脊椎還沒發育好太軟了,所以很多人便認為新生兒不可以豎抱。其實說新生兒不能豎著抱是一個謠言。事實上並非如此,科學研究表明,任何月齡的新生兒都可以豎抱,關鍵是要保護好孩子的頸椎和脊椎,即使橫抱如果姿勢不對的話,一樣也會不利於孩子脊椎的發育成長。
  • 為啥寶寶被抱起來走就不哭了,大人一坐下又哭不停?答案很暖心
    編 輯:柔山孩子似乎總是喜歡被媽媽、爸爸抱著,即便是正在號啕大哭的嬰兒,當被媽媽抱起時,也會儘快地安靜下來。孩子每天都要被抱著走才安靜,不然就哭鬧不止,對於寶媽來說,可是一個力氣活,身體很容易吃不消。
  • 為啥寶寶「一抱就睡,一放就醒」?這些原因很暖心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當中,很多父母也發現孩子睡眠當中容易出現一些問題,那就是抱著就睡得很香,一放下就醒。夜間有時哭鬧寶寶如果表現出難以入睡的情況,或者是剛睡著沒多久就哭鬧,家長朋友們先不要著急抱起孩子,如果孩子只是輕微的哭鬧可以躺在孩子的身邊輕輕拍孩子的後背,以安撫的方式讓孩子入睡。
  • 「一抱就笑,一放就哭」,寶寶為什麼總是喜歡被抱著走?
    執筆:楊十一編輯:楊十一定稿:歐陽比文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寶寶特別喜歡被抱起來走,每次當寶寶哭鬧時,把他抱起來來回走兩圈都是特別有效的但是當你覺得差不多了,準備把他放下來,他又開始哭鬧不止了,那麼孩子為什麼這麼喜歡被大人抱起來走呢?
  • 新生兒喜歡被抱著走來走去,坐下又哭?多半原因在家長身上
    為什麼新生兒喜歡抱著走來走去,坐下又哭?很多新手媽媽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特別喜歡媽媽抱著,一旦坐下來,孩子立馬能覺察到,馬上用哭聲表示抗議。孩子喜歡被抱著的感覺,但是媽媽的胳膊往往要累斷了。我家二寶當時可真是磨人精,抱著他必須要站著,就是坐很高的凳子,稍微下蹲坐一坐,二寶立馬在懷裡掙扎,並且哭鬧。沒辦法,只好站起來抱著,這胳膊真不是好滋味。為什麼新生兒喜歡抱著走來走去,坐下又哭?
  • 脊柱的四個發育關鍵期:豎抱、坐、走別太早
    與人體其他器官不同,脊柱不是一出生就定型了的新生兒的脊椎非常柔軟,幾乎沒有弧度,處於完全直的狀態。所以,新生兒睡覺不需要枕頭。此時,由於寶寶的頭還立不穩,家長抱孩子要橫抱,切忌豎抱。可以把寶寶的頭放在胳膊肘附近,用前臂護住他的肩膀,另一隻手的前臂託住寶寶的腿部,手掌心向上託著寶寶的臀部。抱孩子時,要時刻觀察他的面部表情有無不適感,如果哭鬧或表情不適,可能是抱姿出了問題,要及時調整。第二階段:三個月左右。
  • 「暖心寶寶」走紅,剛出生就找媽媽抱,上輩子的「小情人」來了?
    「暖心寶寶」意外走紅,剛出生就要找媽媽抱現在很多醫院都開設了陪產,允許家屬記錄寶寶降生時的那一刻,但別看新生兒才剛降生到這個世界上,他們的表現力可一點也不差哦!這位「暖心寶寶」也因此而意外走紅剛出生就想要找媽媽抱。
  • 新生兒到底能不能經常抱?多抱更有利於寶寶成長,抱的誤區請別踩
    文|凝媽 剛生完孩子後,總會聽到有朋友勸告「千萬不要抱孩子,要是抱習慣了,以後可有你好受的。」很多老人特別喜歡孩子,總是動不動把孩子抱起來,年輕的媽媽就有些慍怒「別給我們抱起來,以後你可要負責呀!」老人們美滋滋地不管這一套,照樣抱個沒完。
  • 為什麼親媽一抱就不哭?新生兒真的認識媽媽,知道原因好暖心
    親媽一抱就不哭,寶寶並不是「有奶就是娘」和婆婆過夜的第一天,小清就被狠狠打了臉,寶寶一直哭鬧,吵得她無法睡覺,乾脆一起鬨寶寶。說來奇怪,剛剛還哭鬧得小臉通紅的寶寶,在媽媽的懷裡居然慢慢停止了哭聲,不一會就睡著了,小清頓時母愛泛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