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抱孩子,為何「一坐就哭、一走就好」?了解原因後帶娃省力

2020-12-19 蘭媽談育兒

文/蘭媽談育兒

當新手爸媽們在一起討論育兒知識的時候,更多的是講自己和孩子的糗事情,比如同樣是抱著孩子,為什麼孩子總是「一坐就哭、一走就好」?相信對於這個問題,絕大多數爸媽們討論的時候都具有「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之韻味,每一個爸爸媽媽在照顧小寶寶的時候,他們都被孩子的「一坐就哭、一走就好」折磨了一些歲月。

在爸爸媽媽照顧孩子的「被磨人」歲月裡,媽媽們的付出要最為辛苦勞累,他們每天不僅要處理各種家務瑣事,還要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顧小寶寶,也就是孩子熟睡的時候才能放開禁錮的雙手稍微休息一會,但這個「休息」只不過從抱孩子的勞累,轉移到另一種家務瑣事上的勞動罷了。

經常聽某某寶媽說「哎呀!我家孩子可磨人了,只要是醒著就讓我抱著出去溜達,抱著走路的時候還不能停下來,一停就要不樂意地東扭西歪了,要是坐下來休息一會就是張牙舞爪地哭鬧不止了,我都不知道我的孩子是不是患上了多動症……」。

這類焦慮的寶媽在當今育兒社會一抓一大把,幾乎每一位爸爸媽媽都為孩子的「一坐就哭」抱怨過,但是卻很少有父母去深究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如果爸爸媽媽在孩子一坐就哭的磨人歲月裡不知道去探究原因,那麼和年幼寶寶的親子時光就會充斥著不美好的磨人回憶。實際上,每一個寶寶都不會無緣無故地出現「一坐就哭」的磨人情況,如果爸爸媽媽們能找到背後磨人的原因,帶孩子也並非是想像當中的痛苦難熬。

孩子為什麼喜歡被抱著到處走,停坐都會引起不滿的哭聲?我認為背後的原因和以下幾種情況息息相關:

1、寶寶身體不舒服

對於月齡小的寶寶來說,他們的消化系統還沒有發育完善,奶後很容易出現胃脹氣的不適感。當寶寶身體出現不舒服情況的時候,他們就會通過哭鬧、和情緒躁動來向爸爸媽媽發出信號求救,但有些爸爸媽媽卻將孩子的這種行為視為磨人,他們常常利用帶孩子出門溜達、用新鮮的事物去轉換孩子的哭鬧和焦躁。

2、寶寶缺乏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的寶寶,他們也比較喜歡被爸爸媽媽抱著走動,因為被抱著走動會讓孩子感受到被陪伴的安全感。這類孩子通常都是因為爸爸媽媽平常要上班,而缺少陪伴和關愛的賴人情節,他們渴望爸爸媽媽多親暱、多陪伴,如果是坐著被抱,孩子的心理就會產生爸爸媽媽會隨時離開的危機感,這也是為何所有依賴人的寶寶會格外磨人一些,這些恰恰是孩子對父母獨特方式的依戀表現。

3、寶寶太寂寞了

隨著孩子的年齡增大,我們會發現孩子感興趣的東西有很多,他們對色彩、聲音,對外界的風吹雨動都格外好奇一些,這是所有貪玩寶寶、更是孩子童趣的天性散發。當孩子感到太過於寂寞,如家長一邊抱著孩子、另一邊還拿著手機不亦樂乎,這種不被重視、不被認真陪伴的寂寞感,會讓孩子通過不斷哭鬧引起父母的重視,其實孩子真正的需求是爸爸媽媽的認真陪伴而已。

那麼,面對孩子「一坐就哭、一走就好」的磨人現象,爸爸媽媽需要如何應對呢?

1、幫助寶寶緩解身體不適

如果孩子「一坐就哭鬧」的磨人現象是源自於身體不舒服,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幫助孩子緩解身體的不適。對於身體的不適我們首先要找到病因才能針對性調理,就拿寶寶消化系統較弱導致的胃脹氣情況來說,如果寶寶胃脹氣的話,我們會發現孩子的肚子會又脹又硬,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做一些護理動作讓孩子舒服一些。

比如說,民間常用的飛機抱和腹部按摩,這兩樣方式都有助於孩子的胃脹排氣,但是在幫助寶寶排氣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和力度,最好是在專業人士或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專業的手姿緩解寶寶胃脹氣的不適,畢竟小寶寶身體正在發育成長,不恰當的操作方式都很容易給寶寶的健康帶來傷害。

2、家人多創造親子獨處機會

在如今高質量的生活狀態下,大部分的媽媽的計劃都比較長遠,為了給自己的孩子提供優良的成長環境,有很多媽媽剛出月子就忙著回歸職場,這些媽媽大部分都是不想失去眼下的工作,不希望給公司領導留下不好的影響,於是哺乳媽媽一邊上班、一邊照顧寶寶都是常態,在顧娃和工作兩方面的責任,常常會讓媽媽們忙碌不止,就連上班趕回家哺乳的時間也是匆匆一瞥,這個時候就很容易讓孩子產生依賴感。

隨著孩子對媽媽的依賴感越來越強,孩子便很容易動不動就焦慮,以至於出現嚴重的「停坐」就哭現象,這個時候就需要家人多理解、多辛苦,多創造一些親子獨處機會讓孩子感受到安全感,當哺乳媽媽下班回家後,家人儘量將和孩子獨處的機會交給媽媽,讓媽媽給予孩子足夠的母愛,讓母愛去澆灌孩子內心的依賴和不安。

3、陪伴孩子要做到有質有量

最後,陪伴孩子還需要做到有質有量,不管是小寶寶、還是大寶寶,他們需要的都是爸爸媽媽的認真陪伴,但是大人和孩子一起玩會有很多不搭無趣,對於經常帶孩子的爸媽來說,哪有什麼興趣時刻逗得孩子哈哈大笑?這樣時刻精神集中的陪伴實在是太難了,說實話就連我自己都完全做不到,當我陪孩子瘋耍一次之後,我們就會發現孩子會接二連三地纏著我們「陪瘋」,這樣的耐心、和時間真的不是每一位家長都有。

在這裡,我認為的有質有量並非是時刻將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的陪伴,而是把陪伴當成一種習慣的有質有量。對於年幼的寶寶,我們可以陪孩子聽有趣的兒歌音樂,讓音樂將陪伴詮釋得更加輕鬆自在一些,最重要的是音樂可以刺激寶寶的聽覺,讓他們的大腦、思維和視覺都跟著一起活動。

對于大寶寶,我們可以陪孩子閱讀、講故事,這些陪伴充滿童趣的同時,還可以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親子陪伴,實際上有很多豐富有趣的方式,放下手機的家長會發現我們跟著孩子一起童心未泯的時光饒有風趣,這些時光也是一生最難忘、最珍貴的回憶,而寶寶的成長也更需要爸爸媽媽去親近、去理解!

相關焦點

  • 新生兒被抱也「挑剔」,喜歡走著抱,一坐就哭鬧,背後原因很暖心
    新生兒出生之後,哄娃成了每個新手媽媽的必修課,對於娃的哭鬧,不斷摸索自己的哄娃「絕招」,不過很多寶媽發現,抱寶寶的時候,他更喜歡你走著抱,不喜歡坐著抱。新生兒像是裝了「GPS」,喜歡走著抱,一坐就哭鬧糖媽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新手寶媽在網上求助,說是寶寶像是裝了「GPS」一樣,喜歡抱睡就算了,還必須要在地上溜達著抱才行。
  • 為何有的孩子被打還要媽媽抱?了解原因後,能抱就多抱抱吧
    那就是自己剛打了孩子一頓,可孩子還是會哭著找媽媽抱。為何孩子被打還要媽媽抱呢?了解原因後,能抱就多抱抱吧。上周周末和閨蜜一起帶娃去遊樂場玩,孩子們玩的很歡兒,我和閨蜜就在一旁聊天。沒一會兒,旁邊有對母子不知道小男孩做錯了什麼就看到他媽媽在打他,小男孩則是一邊哭一邊嘴裡還喊著媽媽抱抱。
  • 為何寶寶抱著走不哭,一坐下就哭鬧呢?了解原因後就不會覺得煩了
    我同學跟我抱怨說她家二寶現在也是很折磨人,一直要抱著到處走,走累了想坐下來一會都不行,就知道哭。有時候抱著走,哄睡了,可是一放在床上又醒了,而且哭鬧得厲害,真的很累人啊,自己都快堅持不住了。 重要的是自己不知道寶寶是什麼原因哭鬧,或者是一些沒有原因的哭鬧,更是讓寶媽們摸不清。就比如抱著寶寶坐著就哭,站起來走就立馬不哭了。
  • 為何寶貝喜歡「走著抱」,原與三兩大因素有關,新手寶媽要多了解
    可是誰想到這分明就是天使的面孔魔鬼的心,沒幾個月大的時候,小寶貝剛開始懂事就開始折磨人起來,非要人抱著,不放到床裡就哭個不停,這讓小趙表示很頭疼,原本被孩子日常就吵得不行,結果現在孩子不離身,根本什麼事都做不上。
  • 為啥抱寶寶就安靜,一坐下來就開始哭?專家:這是寶寶想跟你互動
    有過帶孩子經驗的人一定對這樣的場景不陌生:抱著孩子的時候,大人一坐下來孩子就哭,站起來走動孩子就不哭。有人說這是孩子在故意折磨大人,也有人說是孩子缺乏安全感。其實這兩種說法都不錯,因為大人確實有被折磨到,而寶寶的哭也確實和安全感缺失有關。
  • 寶爸帶娃坐地鐵,不顧閨女張嘴打鼾!網友:老爸帶娃,活著就好
    當然,寶媽們建立的交流平臺除了共同探討育兒經以外,吐槽自家老公帶娃也是很有信息量的看點。第一個,是一位寶爸帶著孩子坐地鐵時發生的事情。一臉倦容的寶爸一看就精神疲憊,領著自己閨女坐上地鐵便不管不顧的歪頭睡著了。閨女剛開始還東張西望,精力充足,但可能是被爸爸的睏倦感染到了,不知不覺中她也仰靠在爸爸肩頭睡著了。
  • 為啥寶寶被抱起來走就不哭了,大人一坐下又哭不停?答案很暖心
    編 輯:柔山孩子似乎總是喜歡被媽媽、爸爸抱著,即便是正在號啕大哭的嬰兒,當被媽媽抱起時,也會儘快地安靜下來。孩子每天都要被抱著走才安靜,不然就哭鬧不止,對於寶媽來說,可是一個力氣活,身體很容易吃不消。
  • 你家娃是不是一「橫抱」就哭,「豎抱」就好,原因很可愛
    很多家長第一次當爸爸媽媽,沒有育兒經驗,但是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大部分帶孩子的方式來源於醫生的叮囑,但是等到親身經歷的時候就不是這樣了。但是很多家長還是會採用豎抱的方式,並不是不配合醫生,是因為寶寶一橫抱就哭個不停,讓人心疼,家長這樣也是無奈之舉。寶寶為什麼喜歡被豎抱?很多父母認為可能是寶寶不舒服,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橫抱的接觸面積更大,而且寶寶是躺著的姿勢,會更舒服,有安全感。那為什麼有些寶寶一橫抱就哭鬧?
  • 商場裡爸爸抱著娃邊走邊哭,路人詢問原因,他的回答讓人感同身受
    孩子小的時候調皮讓無數家長頭痛,尤其是帶孩子出門的時候,這些小傢伙們從4、5歲起就"捉弄"自家爸媽,有時候真能氣死人。有一位寶爸在商場裡的舉動引起了周圍人的注意,只見這位爸爸抱著娃一邊走一邊哭,哭得非常傷心,路人看了覺得非常奇怪,以為他的孩子病了,趕忙上前問問他是不是需要幫助。
  • 娃出生被抱走,媽媽坐「空月子」抑鬱成病,婆婆一席話讓其醒悟
    導讀:娃出生被抱走,媽媽坐「空月子」抑鬱成病,婆婆一席話讓其醒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娃出生被抱走,媽媽坐「空月子」抑鬱成病,婆婆一席話讓其醒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爸帶娃的「迷惑行為」,一抱娃就犯困,有事沒事往廁所跑
    本文由母嬰育兒寶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說到讓爸爸在家帶孩子,總會有一種讓人不放心的感覺。媽媽帶娃,都會很小心翼翼的看護著孩子,了解孩子的一舉一動,生怕孩子磕著碰著了,有什麼危險。而當把孩子交到爸爸的手中,爸爸看孩子可就跟媽媽看孩子完全兩樣了。正如網上流傳的一句話,爸爸帶娃,只要能夠保證自己的娃能夠安全活著就好。
  • 為什麼寶寶喜歡被媽媽抱著走,一坐下就哭,原因是什麼?
    文 | 小允兒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奶娃的媽媽們可能都有這種經歷,寶寶需要一直抱著走,還需要輕輕地搖晃,一旦坐下,寶寶立刻哭了起來。即使寶寶睡著了,媽媽一旦坐下,他們也能立刻感應到,且放聲啼哭,好像身上安有監視器一樣。
  • 「一哭就抱」真的會寵壞嬰兒嗎?其實這個年齡的寶寶,可以放心抱
    孩子哭鬧,可以說是每個家庭都煩惱的事情。小寶寶唯一可以表達的方式就是他們的哭聲,所以不管是身體不舒服了、餓了、拉了、鬧情緒了等等,就是哭。面對寶寶的哭聲,到底該不該哄,大家眾說紛紜,有的說:孩子哭了,不能及時抱著哄,不然很容易被寵壞;有的則表示:孩子哭了,要及時哄,不然會影響他們的心理。那我們到底應該聽從哪一種說法呢?
  • 爸爸抱就哭,媽媽一抱就安靜,娃小小年紀就認人?真實原因很暖心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最近,閨蜜和我抱怨,說她丈夫不幫忙帶娃原來,閨蜜家5個月的兒子在爸爸抱著的時候,總是哭鬧,甚至爸爸碰一下都會大哭半天,而閨蜜抱過來哄一哄後,就不哭鬧了。顯而易見,寶寶和爸爸不親近,反而更親近媽媽,這一度讓閨蜜丈夫很不爽,最後甚至完全不親近孩子,也不幫忙照顧孩子。
  • 「一抱就笑,一放就哭」,寶寶為什麼總是喜歡被抱著走?
    但是當你覺得差不多了,準備把他放下來,他又開始哭鬧不止了,那麼孩子為什麼這麼喜歡被大人抱起來走呢?她的女兒今年還不到1歲,卻特別纏人,每次醒過來都要人抱,不然就會大聲哭鬧抗議。每次把寶寶抱起走後,她就特別安靜,有的時候還會開心的呵呵樂。
  • 「娃哭不抱,不哭才抱」這種育兒方式,孩子長大後啥樣?太諷刺了
    當你聽到寶寶哭聲那一刻起,就意味著要承擔起養育孩子的責任,這個鮮活的生命,在一歲以前,是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想法的,他們餓了、尿了、拉了、病了等,都是通過哭這種行為,來表達自己的意願。初為父母的你,真是沒有一點經驗來判斷他們的需求。因此很多父母聽到孩子一哭,都是立刻抱起來安慰。那麼多大的孩子最難哄?當過父母的都知道,無疑就是1歲之前的寶寶了。
  • 已經「長大」的孩子要抱時,抱一抱還是讓他自己走?
    我開始不知道這些問題的原因出在哪裡。後來逐漸接觸了一些兒童心理學知識,才意識到主要是因為我以前太忽略孩子,安全感不夠造成的。在兒子出生以前,我聽很多人說,孩子生下來後不要老是抱,抱習慣了,以後經常要抱。於是,兒子出生後,如果沒有哭鬧,我儘量不抱他。休完產假,我把兒子交給了媽媽,為了讓兒子更快地與媽媽建立良好關係,往往是由我媽媽抱著兒子,我做家務。
  • 為什麼寶寶「橫抱」哭,豎抱就好?背後的原因很可愛
    很多家長第一次當爸爸媽媽,沒有育兒經驗,但是總想把最好的給孩子,大部分帶孩子的方式來源於醫生的叮囑,但是等到親身經歷的時候就不是這樣了。一般醫生會建議父母抱孩子的姿勢為橫抱,因為寶寶的年齡比較小,身體各方面發育不完善,尤其是脊椎。豎抱會讓身體承受很大的壓力,不利於脊椎發育。
  • 中國一家人帶一娃,外國媽一人帶幾娃,同樣是帶娃為啥區別這麼大
    中國是一家人帶一娃,外國媽一人帶幾娃,一樣都是帶娃為啥差異如此之大呢?抖音上有一位網紅名為張踩玲,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東北寶媽,老公是加拿大人,如今在英國生活,對於外國人為啥能如此強大,一人能帶好幾個娃的這個問題,張踩玲通過總結自己在英國生活的經驗,說出了幾方面的原因。
  • 家長這樣抱寶寶,當心孩子以後駝背、高低肩,正確抱法是這樣的!
    最後:慢慢地起身,把寶寶抱起來就好啦。 其實不光是月子裡,寶寶出生後的3個月裡,都需要這樣抱起寶寶。這樣的豎抱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對寶寶脊柱的危害。另外,媽媽拍隔的時間也要掌握好,儘量不要過長。6個月後再採用向外坐抱過了月子後,就能適當嘗試豎抱了,但並不是所有的豎抱都可以。這種向外坐抱的姿勢比較省力,媽媽一般都會比較喜歡。但這種姿勢同樣也會增加寶寶脊柱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