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漲知識」中國書法史

2020-12-20 徐國麟一功

中國書法的歷史和中國文字使用的歷史一樣悠久。

自從甲骨文發明以來,中國書法的字體經歷了由篆書到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的發展階段。每個階段都產生了數量眾多的書法家和書法作品,這些書法家和書法作品構成了中國書法的深厚傳統。中國書法在古代已經是一門成熟的藝術,有豐富、完整、一脈相承的理論體系,很多理論著作是書法家藝術實踐的總結,極大地影響了後人的書法學習和創作。

先秦

刻在龜甲上的甲骨文一般認為中國書法的歷史最早可以溯源到漢字的起源時期。原始漢字的面貌和形成時期沒有確切的證據被發現,而目前發現的漢字最早的成熟形態是甲骨文。甲骨文是保留有部分象形文字色彩的漢字形態,從十九世紀末人們發現甲骨文到現在已經有超過15萬片的甲骨出土。甲骨文開始成為人們藝術欣賞的對象,並從這些甲骨上發現了中國書法的元素:漢字書寫的結體、布局等等。

商、周兩個朝代,青銅器得到普遍地使用。一些青銅器上還銘刻有文字,這些文字被後人稱為金文。由於銘刻有文字的青銅器的大多是鍾和鼎,金文也稱為鐘鼎文。這些銘刻於鐘鼎上的文字,大多是記述當時天子、諸王侯、貴族的祭祀典禮、狩獵、徵戰、詔命、封賜等國家政治和社會生活。

周朝末期,在石鼓、碑石、摩崖等石制物體上銘刻文字開始出現,這些文字被後人稱為石刻文字。石刻文字表現出了某些和金文不同的特點,但是金文和石刻文字都被歸入「大篆」的範圍。現存最早和最具代表性的石刻文字是《石鼓文》。

篆書《石鼓文》

秦漢

泰山封山刻石,相傳為李斯所書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帝統一六國,建立秦朝。秦朝為了鞏固統治,採取了一系列消除原諸侯國之間的各種制度差異的措施,其中就包括「同文書」,即把原來各諸侯國所使用的各有差異的文字統一成為小篆。

小篆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由國家規定的標準漢字形態。從字體風格的角度來看,它具有規範整齊、勻稱優美等特點,在秦朝滅亡後的兩千多年裡一直受到書法家們的喜愛,幾乎歷代都有善於書寫小篆的大家出現。此外,小篆也是中國歷代封建王朝製作官用印璽的首選字體,篆刻藝術就是受到這方面的影響而發展起來的。

隸書的發明和普及,在漢字形態的發展史和中國書法史都是一項大變革,人們普遍認為,隸書是古今漢字的分水嶺。漢代的隸書從筆畫和結構上,都非常接近現代使用的漢字。實際上,隸書出現之後,漢字的各種字體在整體上都和隸書相近,而與小篆及以前的字體相差很遠。這是因為在隸書出現以前的時代,由於社會生活對於文字記錄的需求不足,以及書寫材料的昂貴等原因,能夠掌握漢字的識別和書寫的人是很少的。漢字識別和書寫的普及促成了隸書的出現,而隸書的使用反過來促進了漢字識別和書寫。因此,隸書是一個以實用性為目的的字體,這種實用性使得它和以前的字體都不一樣。也由於這個原因,隸書在其他字體出現後仍然沒有退出日常的實用領域。

漢隸《曹全碑》局部

三國魏晉

到了三國、魏晉的時候,中國現在流行的大多數漢字字體都出現了。在這個時期,五種基本字體,篆書(包括大篆和小篆)、隸書、草書、楷書和行書,都已經基本發展成熟,其中草書、楷書和行書三種字體更是得到空前的發展。從此以後漢字字體上的發明基本停止,中國書法開始了以書法名家和流派為主線的發展歷程,也逐漸有了正式的書法理論。

更重要的是,這個時期出現了一些對後世影響極大的書法家,他們創作的很多作品被後世尊為中國書法的經典之作。三國時期的書法家鍾繇擅長楷書,他的小楷作品《宣示表》,被後人譽為「正書之祖」。東晉時期的王羲之是中國書法史上公認成就最傑出的書法家,被譽為「書聖」。他的行書作品《蘭亭序》,是中國書法史上最具有藝術魅力的作品之一,被後世稱為「天下第一行書」。

王羲之書《蘭亭序》

隋唐五代

隋唐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秦漢以來的又一個持續時間較長的大一統時期,這個時期在很多方面也達到了秦漢以來的又一個高峰。科舉制度作為選拔官吏的主體制度在隋唐時期正式確定下來,知識分子無論出身如何都可以通過科舉入仕。文學方面,詩歌有「李杜詩篇萬古傳」,散文有韓愈「文起八代之衰」。同樣,主要以詩文為文字內容的書法藝術也得到了眾多士人的喜愛和修習。

唐朝在楷書方面成就最為後世推崇,「唐楷」以法度嚴謹的整體風貌著稱,在中國書法史上與「秦篆」、「漢隸」並列,是手書漢字形態的典範之一。唐朝擅長楷書的書法家很多,對後世影響深遠。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和薛稷並稱「初唐四家」,都是擅寫楷書的大家。顏真卿的楷書被稱為「顏體」,他之前的楷書風格大多以「瘦硬」為特點,而顏體則看來筋骨豐滿,筆力雄健,他因此也被視為楷書的改革者、書法史上繼王羲之以來最有影響力的大師。柳公權也是一位楷書大家,與顏真卿並稱「顏柳」;他的楷書被稱為「柳體」,也是最受人們喜愛的楷書字體之一。

唐朝書法的成就是多方面的,除了楷書,草書、行書、篆書也有眾多書法家和作品產生。張旭和懷素人稱「顛張醉素」,是唐朝最負盛名的兩位草書大家,他們開創了草書中最揮灑如意的「狂草」。唐玄宗年間,張旭的草書和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並稱「三絕」。此外,李邕的行書碑刻、李陽冰的篆書碑額、孫過庭的草書《書譜》都是非常著名的作品。

懷素「狂草」

宋朝和遼金

宋朝初期,持續戰爭對民生造成破壞餘緒未平,宋太祖是典型的行伍出身的軍人,雖然在大臣的建議下,實行重視文官治國的制度,但是文藝的繁榮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文學家歐陽修曾感慨:「書之盛莫盛於唐,書之廢莫廢於今。」但是不久情況就發生了變化,蔡襄、蘇軾、黃庭堅和米芾相繼出現,被後人合稱為「宋四家」,宋朝書法一時變得光輝燦爛。

面對唐朝的書法成就,宋朝的書法家有所變革和突破。蘇軾總結自己的書法特點時說「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與唐朝書法崇尚法度的做法相反,信手而來,追求個人的自由創造。黃庭堅早年學習周越,俗氣未脫,後來師從蘇軾,「乃得古人筆意」,擅長行書和草書,和蘇軾齊名。米芾在繼承傳統上用的功夫最深,自稱他的書法是「集古字」。他先是遍習唐朝顏、柳、歐、褚諸家,後來接受蘇軾的建議,開始學習晉朝人的書法。這種轉益多師的經歷,使得他能夠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創新。他的書法是傳統的法度與自己的個性兼備,因此明朝書法家董其昌在《畫禪室隨筆》中說,「吾嘗評米字,以為宋朝第一,畢竟出於東坡之上」,對他的書法推崇備至。蔡襄的書法由於恪守晉唐法度而顯得創新意識不足,但是他輩分最長,書法成就全面,是一個過渡性質的關鍵人物。

蘇軾書《黃州寒食詩》

元朝和明朝

元朝在其統治初期就恢復了科舉制度,尊崇屬於漢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但是,在元朝實行的種族制度下,一般漢族人卻遭受歧視和不平等對待。很多漢族的士人無法在政治上有所作為,便潛心於書畫等技藝;另一方面,其他民族的知識分子也受他們影響,出現了一些少數民族書法家。

元朝最具代表性的書法家是趙孟,他出身於趙宋宗室,卻在元朝出仕。趙孟在書法方面成就非常全面,篆隸真行草各體皆精,尤其是他的楷書,風格典雅秀美,人稱「趙體」,與顏真卿的「顏體」、柳公權的「柳體」、歐陽詢的「歐體」齊名,至今仍是最受人們喜愛的楷書典範之一。

明朝中期,以吳中四家——祝允明、文徵明、唐寅和王寵——為代表的文人書法,體現了這個時期的書法成就。祝允明、文徵明和唐寅都是當時的才子,以詩文名動天下,而文、唐二人在繪畫上也是當世巨擘,王寵則擅長篆刻。這些人藝術修養全面,書法風格方面追求個性,與仕途必修的臺閣體書風截然不同。

趙孟書《周易繫辭》

清朝和民國

明末清初,很多書法家慢慢放棄學習晉唐的帖本風格,反而學習更古老的漢朝碑刻的隸書體。漢隸碑刻屬於左規右矩,法度森嚴一派,為官定的標準書體。

到了清代中期,書法受到考據學的影響,書法家追求年代更久遠的篆書。於是篆、隸書體得以復興,而書法家更利用篆、隸書法的線條趣味來寫楷書或行書,這種新的書法風氣,被稱為「碑學」。

相關焦點

  • 中國史是「外國史」?臺灣正在悄悄修改歷史教科書……
    16.新型態本土知識菁英的形成,及其受到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的影響與作為17.高中歷史課本,臺灣史原來只是散在中國史的敘述中,課綱改革,首先在「88課綱」整合成獨立單元,然後在「95暫綱」擴大篇幅獨立成一冊。另一方面,不但把中國史篇幅縮減,割裂中國史,從「95暫綱」開始將明清兩朝併入世界史講授。「101課綱」更規定中國史在民國38年之後只寫中共的歷史,而中華民國的部分寫入臺灣史之中;中華民國史散在中國史與臺灣史中,於是中華民國不見了。
  • 中國書法史的名門望族–––河東衛氏
    黃帝之史,沮誦倉頡,眺彼鳥跡,始作書契。紀綱萬事,垂法立制,帝典用宣,質文著世。爰暨暴秦,滔天作戾,大道既泯,古文亦滅。魏文好古,世傳丘墳,歷代莫發,真偽靡分。大晉開元,弘道敷訓,天垂其象,地耀其文。其文乃耀,粲矣其章,因聲會意,類物有方。日處君而盈其度,月執臣而虧其旁;雲委蛇而上布,星離離以舒光。禾苯□以垂穎,山嵯峨而連岡;蟲跂跂其若動,鳥飛飛而未揚。
  • 書法知識:如何寫好「四點底」
    反覆臨摹對比古人書法,我們發現四點底的結構布局以該字體的結構重心為原點,分別向四點底的四個方向呈發散狀布局。這一點也可稱之為「重心穩定」,與其它結構的字體一樣,帶有四點底的字體更是如此,只有真正把握好其重心關係,才能將它寫得遊刃有餘。二,起落如一。
  • 「昔文在線」書法大家任政——硯邊絮語
    學問和書法,正像古人所說是「水和船的關係」,水漲船才會高,有志學書,得多讀書,讀書多,積理則富,氣質自雅,書法作品才會出神入化。寥寥數語,寓意深刻,似刀一樣刻在我的腦海裡。沈老的話,使人想起宋代蘇東坡的論書詩:「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 始通神。」這就是強調,學書者通過「退筆如山」的勤學苦練後,還要加上一層讀書功夫,然後他的作品方能進入「通神」的境界。
  • MEXPO2017「穿」金「戴」銀的「知識營銷」好在哪裡?
    「知識營銷」被知乎正式標籤化的半年時間裡,知乎商業 Live 獲得「第五屆梅花網營銷創新獎」最佳營銷產品創新金獎;另外,知乎梅賽德斯奔馳「致敬人類首次登月」、知乎天貓「玩物立志,玩出理想生活」分別獲得最佳事件營銷創新銀獎和最佳電商營銷創新銀獎。  那麼,收穫一金兩銀的「知識營銷」究竟好在哪?
  • 圖靈獎「擁抱」深度學習
    「我們很難預測未來……但是有些事情我們可以預測,比如深度神經網絡這項技術會改變一切。」ACM(國際計算機協會)在美國當地時間 3 月 27 日公布了 2018 年圖靈獎的授予結果。ACM 將本屆圖靈獎頒給了深度學習領域,並且讚譽三位獲獎人為「深度學習之父」。
  • 《中國書法史研修班》招生啟事
    《中國書法史研修班》,面授課程定於12月12-18日,現面向社會公開招生。先後供職於首都博物館、《中國書法》雜誌社,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書法篆刻作品曾獲全國第二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優秀作品獎、全國篆刻評比優秀作品獎,著作《中國書法史·清代卷》獲第六屆「中國圖書獎」。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書法篆刻展覽、全國篆刻藝術展、中國二十世紀書法大展、中國美術館首屆當代名家書法提名展、中國美術館篆刻藝術邀請展等重大展覽。
  • 中國品牌與好萊塢的「酸臭戀愛史」
    該網站還稱在大多數情況下,中國企業主要的目標並不是吸引美國消費者,相反,中國公司希望他們在好萊塢電影中的出現能引起中國觀眾的共鳴。「中國消費者在美國媒體上看到中國品牌時,會讚嘆不已。」前奧美北京娛樂營銷總監馬筱箴曾直言,在好萊塢電影中植入可以「提升品牌的本土形象。」
  • 深度解析「蒙特梭利早期教育法」
    那麼,「蒙特梭利早期教育法」是什麼?有什麼核心思想?是否得到了心理學和相關領域的研究支持?是否適合中國孩子的教育?對我們日常育兒有哪些有益的啟發?接下來,我們逐一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1「蒙特梭利早期教育法」是什麼?
  • 「韓」姓寫出來真好看!書法名家寫「韓」字!
    韓氏圖騰「韓」姓韓姓,晉國六卿之一,為後宋國姓,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韓虔為得姓始祖。當代,韓姓人口近884萬,為中國第二十六位大姓,大約佔韓姓總人口的0.68%。河南為韓姓第一大省,約佔韓姓總人口的14%。在中國的分布,在河南、山東、河北三省,大約佔韓姓總人口的35.6%,其次分布江蘇、遼寧、安徽、山西、黑龍江、陝西,這六省又集中了32%的韓姓人口。
  • 告訴孩子中國各省名字的由來,漲知識,太全了!
    戰國時期稱薊,是「戰國七雄」之一燕國的京城。為紀念在這裡渡河起兵,所以稱「天津」,意即天子經過的渡口,簡稱津。北宋初期,這裡已形成居民點,從這裡上海洋,所以稱上海。上海原來是捕魚的地方,當時漁民創造了一種捕魚工具,叫「邕」(它是由竹子編成,插在水中),後來邕改為滬,所以上海簡稱滬。由黑龍江而得名。
  • 福柯:反對「性壓制」是個陷阱,「性」其實是知識構建的權力表象
    對於性概念的探討,集中在《性概念史》特別是第一卷——「認知意識」中。在他看來「性」是一個權力/知識構建的體系,正如弗洛伊德的理論中闡述用「超我」(superego)去克制「本我」(id)所與生俱來的欲望時,性從一個行為狀態轉變成了一個具體的社會形式。
  • 知識就是力量!日本推出了第二彈動畫「知力丸」!
    知識就是力量!日本推出了第二彈動畫「知力丸」!178ACG ▪ 2016-11-03 08:36:00 中國人對於漢字從古自今還是比較重視,哪怕到了現代,仍有不少家長讓孩子從小就上書法培訓班
  • 喇叭的「擺位八法」
  • 「大愚書論」書法結構十五條
    結構又稱結體、間架結構等,即書法中字的造型,對於書法來說,屬於外形的結構其重要性不及書法內在的神、韻、氣等方面,但結構又是書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直接構成了一個字的外觀形態,從這個角度來說結構同樣也很重要,要使筆畫搭配能夠得體、美觀,就必須在結構上下功夫。
  • 「藝惠藏」書法大家周慧珺掄起巨筆寫字為何很多人評價是「醜書」
    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上海書法家協會主席,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1965年 由書刻會選送作品參加「中國現代書法展覽」。「藝惠藏」畫家常瀟青綠山水畫,秀妍閒逸、清麗純淨、靜謐雅靜「藝惠藏」朱非書法賞析——練習書法,入帖容易,出帖難
  • 砥礪奮進的五年③|堅守「三美理想」全力打造「立德樹人」國美模式
    學校堅持紮根中國大地辦教育,把最具中國藝術學科特色的「下鄉採風」藝術實踐傳統,凝練為「以鄉土為學院」的育人理念。五年來深度參與全國三百餘項城市美學、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建設提升服務,並於仙居成立浙江省首個鄉村振興學院,廣泛開展「雙百雙進」基層服務、「清風皓品」廉政文化教育、「美美講堂」藝術公益支教、繪畫心理輔導、返鄉藝術聯展、文化遺產調研等各類社會實踐活動,設立14個實踐服務站,參與註冊的校內師生志願者累計達4800餘人,面向市民開展公益美育講堂180餘期。
  • 楷書:書法的楷模!「漢字書法史4」
    那些金貴的傳世書法,失的失、散的散。好在真有人把書法作品看得比命還重要。後來東晉政權的奠基人王導王丞相,在逃難時把楷書之父鍾繇的代表作《宣示表》縫在衣服裡面,明確表示:以命相守、人在書在!等到政局穩定,把司馬睿扶上位,王導才把《宣示表》傳給了一個年輕的書法愛好者,年輕人研究過後,深受啟發、功力大漲、書藝猛進,這年輕人姓王,名羲之。
  • 深度學習力001:重新定義學習
    究其原因是我是機械地抄了一年字帖,沒有刻意練習基本筆畫,很少花時間去了解書法相關的知識和技巧,也從未請教過書法上有研究的朋友。雖然意外帶動了一些天南海北的朋友一起練字,但回到最初的目標,我的字跡並沒有改觀。
  • 怎樣給中學生講書法史
    中學階段,了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書家和作品,結合語文、歷史、美術、藝術等相關學科的學習,認識中國書法的豐富內涵和文化價值,提升文化修養,十分必要。但是在日常教學中,從上課準備到講解間架結構,再到師生互評習作,留給學生練習的時間已經很少,就更難抽出時間再去講授書法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