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法史的名門望族–––河東衛氏

2021-03-04 行餘書社

四體書勢

昔在黃帝,創製造物。有沮誦、倉頡者,始作書契以代結繩,蓋睹鳥跡以興思也。因而遂滋,則謂之字,有六義焉。一曰指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日月是也;三曰形聲,江河是也; 四曰會意,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老考是也;六曰假借,令長是也。夫指事者,在上為上,在下為下。象形者,日滿月虧,象其形也。形聲者,以類為形,配以聲也。會意者,以戈為武,人言為信是也。轉注者,以老為壽考也。假借者,數言同字,其聲雖異,文意一也。

魏初傳古文者出於邯鄲淳,恆祖敬侯寫淳《尚書》,後以示淳而淳不別。至正始中,立三字石經,轉失淳法,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太康元年,汲縣人盜發魏襄王冢,得策書十餘萬言,按敬侯所書,猶有仿佛。古書亦有數種,其一卷論楚事者最為工妙,恆竊悅之,故竭愚思以贊其美,愧不足以廁前賢之作,冀以存古人之象焉。古無別名,謂之《字勢》雲。

黃帝之史,沮誦倉頡,眺彼鳥跡,始作書契。紀綱萬事,垂法立制,帝典用宣,質文著世。爰暨暴秦,滔天作戾,大道既泯,古文亦滅。魏文好古,世傳丘墳,歷代莫發,真偽靡分。大晉開元,弘道敷訓,天垂其象,地耀其文。其文乃耀,粲矣其章,因聲會意,類物有方。日處君而盈其度,月執臣而虧其旁;雲委蛇而上布,星離離以舒光。禾苯□以垂穎,山嵯峨而連岡;蟲跂跂其若動,鳥飛飛而未揚。觀其措筆綴墨,用心精專,勢和體均,發止無間。或守正循檢,矩折規旋;或方圓靡則,因事制權。其曲如弓,其直如弦。矯然突出,若龍騰於川;渺爾下頹,若雨墜於天。或引筆奮力,若鴻鵠高飛,邈邈翩翩;或縱肆婀娜,若流蘇懸羽,靡靡綿綿。是故遠而望之,若翔風厲水,清波漪漣;就而察之,有若自然。信黃唐之遺蹟,為六藝之範先,籀篆蓋其子孫,隸草乃其曾玄。睹物象以致思,非言辭之所宣。

昔周宣王時史籀始著大篆十五篇,或與古同,或與古異,世謂之籀書也。及平王東遷,諸侯立政,家殊國異,而文字乖形。秦始皇帝初兼天下,承相李斯乃損益之,奏罷不合秦文者。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太史令胡毋政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者。或曰下杜人程邈為衙吏,得罪始皇,幽系雲陽十年,從獄中改大篆,少者增益,多者損減,方者使圓,圓者使方。奏之始皇,始皇善之,出為御史,使定書。或曰邈定乃隸字也。

自秦壞古,文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隸書。王莽時,使司空甄酆校文字部,改定古文,復有六書:一曰古文,即孔子壁中書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異者也;三曰篆書,即秦篆書也;四曰佐書,即隸書也;五曰繆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鳥書,所以書幡信也。及漢祭酒許慎撰《說文》,用篆書為正,以為體例,最新,可得而論也。秦時李斯號為工篆,諸山及銅人銘皆斯書也。漢建初中,扶風曹喜善篆,少異於斯,而亦稱善。邯鄲淳師焉,略究其妙,韋誕師淳而不及。太和中,誕為武都太守,以能書留補侍中、中郎將,善篆,採斯、喜之法,為古今雜形,然精密閒理不如淳也。邕作《篆勢》云:字畫之始,因於鳥跡。蒼頡循聖,作則制文。體有六篆,要妙入神。或象龜文,或比龍鱗。紆體效尾,長翅短身。頹若黍稷之垂穎,蘊若蟲蛇之棼縕。揚波振激,鷹跱鳥震。延頸協翼,勢似凌雲。或輕舉內投,微本濃末;若絕若連,似露緣絲,凝垂下端。從者如懸,衡者如編。杳杪邪趣,不方不圓。若行若飛,蚑蚑□□。遠而望之,若鴻鵠群遊,絡繹遷延。迫而視之,湍漈不可得見,指撝不可勝原。研桑不能數其詰屈,離婁不能睹其隙間。般倕揖讓而辭巧,籀誦拱手而韜翰。處篇籍之首目,粲粲彬彬其可觀。□華豔於紈素,為學藝之範閒。嘉文德之弘蘊,懿作者之莫刊。思字體之俯仰,舉大略而論旃。

秦既用篆,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人佐書,曰隸字。漢因用之,獨符璽、幡信、題署用篆。隸書者,篆之捷也。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至靈帝好書,時多能者,而師宜官為最,大則一字徑丈,小則方寸千言,甚矜其能。或時不持錢詣酒家飲,因書其壁,顧觀者以酬灑直,計錢足而滅之。每書輒削而焚其捬,梁鵠乃益為捬,而飲之酒,候其醉而竊其□。鵠卒以書至選部尚書。宜官後為袁術將,今巨鹿宋子有《耿球碑》,是術所立,其書甚工,雲是宜官書也。梁鵠奔劉表,魏武帝破荊州,募求鵠。鵠之為選部也,魏武欲為洛陽令而以為北部尉,故懼而自縛詣門。署軍假司馬,在秘書書勤書自效,是以今者多有鵠手跡。魏武帝懸著帳中,及以釘壁玩之,以為勝宜官,今宮殿題署多是鵠書。鵠宜為大字,邯鄲淳宜為小字,鵠謂淳得次仲法,然鵠之用筆,盡其勢矣。鵠弟子毛弘教於秘書,今八分皆弘之法也。漢末有左子邑,小與淳、鵠不同,然亦有名。魏初,有鍾、胡二家為行書法,俱學之於劉德升,而鍾氏小異,然亦各有其巧,今盛行於世。作《隸勢》云:鳥跡之變,乃惟佐隸,蠲彼繁文,從此簡易。厥用既弘,體象有度,煥若星陳,鬱若雲布。其大徑尋,細不容髮,隨事從宜,靡有常制。或穹窿恢廓,或櫛比針裂,或砥平繩直,或蜿蜒繆戾,或長邪角趣,或規旋矩折。修短相副,異體同勢。奮筆輕舉,離而不絕。纖波濃點,錯落其間。若鍾□設張,庭燎飛煙。嶄巖嵯峨,高下屬連,似崇臺重宇,層雲冠山。遠而望之,若飛龍在天;近而察之,心亂目眩,奇姿譎詭,不可勝原。研桑所不能計,宰賜所不能言。何草篆之足算,而斯文之未宣?豈體大之難睹,將秘奧之不傳?聊佇思而詳觀,舉大較而論旃。

漢興而有草書,不知作者名。至章帝時,齊相杜度,號稱善作。後稱善作。後有崔瑗、崔寔,亦皆稱工。杜氏殺字安,而書體微瘦;崔氏甚得筆勢,而結字小疏。弘農張伯英者,而轉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書而練之。臨池學書,池水盡墨。下筆必為楷則,常曰:「匆匆不暇草書」。寸紙不見遺,至今世尤寶其書,韋仲將謂之「草聖」。伯英弟文舒者,次伯英;又有姜孟穎、梁孔達、田彥和及仲將之徒,皆伯英之弟子,有名於世,然殊不及文舒也。羅叔景、趙元嗣者,與伯英同時,見稱於西州,而矜此自與,眾頗惑之。故伯英自稱:「上比崔、杜不足。下方羅、趙有餘。」河間張超亦有名,然雖與崔氏同州,不如伯英之得其法也。崔瑗作《草勢》云:書契之興,始自頡皇;寫彼鳥跡,以定文章。爰暨末葉,典籍彌繁。時之多僻,政之多權。官事荒蕪,□其墨翰;惟多佐隸,舊字是刪。草書之法,蓋又簡略;應時諭指,用於卒迫。兼功並用,愛日省力;純儉之變,豈必古式。觀其法象,俯仰有儀;方不中矩,圓不副規。抑左揚右,望之若欹。獸跂鳥跱,志在飛移;狡兔暴駭,將奔未馳。或□□點□,狀似連珠,絕而不離。畜怒怫鬱,放逸生奇。或凌邃惴慄,若據高臨危。旁點邪附,似螳螂而抱枝。絕筆收勢,餘綖糾結。若山峰施毒,看隙緣巇;騰蛇赴穴,頭沒尾垂。是故遠而望之,漼焉若注岸奔涯;就而察之,一畫不可移。幾微要妙,臨事從宜。略舉大較,仿佛若斯。

 

三、衛鑠

簡介:衛夫人,即衛鑠,字茂猗(公元272-349年),號和南,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北)人,汝陰太守李矩之妻,東晉時代著名女書法家。衛夫人從祖衛覬、從伯衛瓘、從兄衛恆,都是著名書法家、書法理論家。衛夫人自小受家族影響,成為一個書法高手衛氏家族世代工書,衛鑠師承鍾繇,妙傳其法,以為楷書訂定筆劃順序而聞名,其高徒之一就是「書聖」王羲之。尤善楷書。傳世楷書八行在《淳化閣帖》,及書論《筆陣圖》。《法書要錄》說她得筆法於鍾繇,熔鍾、衛之法於一爐。有《名姬帖》、《衛氏和南帖》傳世。她曾作詩論及草隸書體,又奉敕為朝廷寫《急就章》。其字形已由鍾繇的扁方變為長方形,線條清秀平和,嫻雅婉麗,去隸已遠,說明當時楷書已經成熟而普遍。宋陳思《書小史》引唐人書評,說她的書法「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臺、仙娥弄影,紅蓮映水、碧沼浮霞」。

其所著《筆陣圖》中云:「橫」如千裡之陣雲、「點」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陸斷犀象之角、「豎」如萬歲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鈞弩發、「鉤」如勁弩筋節。此外,衛夫人在《筆陣圖》中還提出初學書法,「先須大書,不得從小」,「善鑑者不寫,善寫者不鑑」等理論原則,也都是寶貴的經驗之談。在上述論述的基礎上,衛夫人概括她對書法藝術總體的認識,提出了「力筋」之說。她認為:「下筆點墨畫芟波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

這實質上是衛夫人畢生從事書法藝術實踐所得,代表了她對書法藝術理論總的認識,為後代書法家指出了努力方向和途徑,也成為中國書法理論中的重要內容和評判標準,對歷代書法理論和實踐的發展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相關焦點

  • 中國十大「名門望族」,裡面有你的家族嗎?
    我們中國姓氏,數量特別多,歷史源遠流長。
  • 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名門貴族,創造了半個中國書法史!
    他出身於兩晉的名門望族。他小時候就從當時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以後他渡江北遊名山,博採眾長,草書師法張芝,正書得力於鍾繇。觀摩學習「兼撮眾法,備成一家」,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 陳孚恩|出身名門望族的清代著名書法家
    陳孚恩作品陳孚恩出身名門望族,陳道(1707-1760,字紹洙,號凝齋,清代文學家、理學家)是其曾祖。民國《江西通志》記載:「清進士陳道,子守中、守譽,乾隆年間同舉鄉試,孫觀、用光、椿冠,曾孫希祖、希曾、蘭祥,乾嘉道年間,一門七進士,九鄉榜,為邑之冠,稱望族」。
  • 打造名門望族是一場世代接力賽
    這幾天在跟學校打交道的同時,我意識到打造名門望族是一場世代接力賽。孝道與師道的關係中國文化以孝道立綱常。很多人都知道尊師重教是我們國家的優良傳統,當老師是一件很榮耀的事情。現在很多老師對家長頤指氣使,沒有把自己放到與家長平等的位置,是因為他們不懂師道來自孝道。學生在家裡聽家長的,在學校聽老師的。家長要求學生尊重老師,老師要求學生孝敬家長。
  • 中國兩大名門望族:後代沉寂多年,如今改變了中國
    要說近代以來中國最精英,最「富有」的家族,一定就是他們了: 一是「千年名門望族、兩浙第一世家」的錢氏家族; 1 千年名門望族、兩浙第一世家 繁衍於江南一帶的錢氏家族,自唐末以來開枝散葉,人才輩出,載入史冊的名家逾千人。
  • 史書中名門望族的近義詞有哪些?
    名門多令器,夫子最高標。又是新的一周,大家出行還是要做好防護工作呀。漢末三國時期湧現出了眾多賢才俊彥,這裡面有相當一部分人來自各種家族。本篇就來看看在史書中名門望族的近義詞。先把這些稱呼都列出來:名門、學門、名族、公族、望族、郡望、宿望、冠蓋、冠冕、冠族、大族、大姓、首族、豪族、舊族、姓族、強族、
  • 一舉除掉三位名將,最終卻敗於賈皇后之手-西晉書法名家衛瓘
    小編發現亂世往往是出人才的時候,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兩個分裂時代春秋戰國和三國時期便是如此。今天我們介紹的這位衛瓘(guan,四聲)是三國曹魏後期至西晉初年重臣,他曾以鎮西軍司、監軍身份參與伐蜀戰爭,西晉建立後,成功化解北方危機。
  • 外媒:頻出名人 中國13個姓氏名門望族從未衰落
    據美國「石英」財經網站12月18日報導,他們還研究了新中國的情況並與此前中國長期歷史階段的特點進行了比較。令人吃驚的是,包括毛澤東執政時期在內的新中國和此前國民黨統治時期,中國的社會流動性都與英國極為相似。你也許會覺得,新中國雖然存在精英階層,但新中國的精英階層和此前的精英階層應該是不同的一群人。
  • 京城四大名媛之一李曉玲真實背景被扒,果然是名門望族
    名媛是一個源自古代、在二十世紀30年代開始流行的一個稱謂,一般是指那些出身名門、有才有貌、又經常出入時尚社交場的美女。此外,她們多對社會有所貢獻,並熱衷慈善。眾所周知,知名藝術家李曉玲與葉劍英的孫女葉明子、萬裡的孫女萬寶寶和談雪晶並封為京城四大名媛。這四大名媛一個個都身世顯赫。近日,一直低調、神秘的京城四大名媛之一李曉玲的真實身世遭曝光。
  • 出身名門望族家世顯赫的10大明星排名榜單揭曉!張梓琳排名榜首!
    娛樂圈總有這麼一批人,他們或出身名門望族有著顯赫家世背景,或家纏萬貫有個富爸爸。他們的身世總是讓人羨慕不已,只不過如若沒有顯赫背景他們的娛樂圈之路還會走得如此順坦嗎?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出身名門望族家世顯赫的10大明星排行榜吧! 1、張梓琳
  • 衛氏家族還有後人嗎?
    民間一直有傳言,衛青去世後,漢武帝對衛氏家族採取了殘酷的打壓政策,滅了衛氏滿門。這事到底是真是假?衛青還有後人嗎?讓我們懷著對衛青的敬仰,追索衛氏家族的「尋訪之旅」。 不過,這件事也不能作為漢武帝打壓衛氏的證據,因為酎金事件不是針對衛氏,而是漢武帝針對所有勳舊勢力的集體清洗,那一次他一共剝奪了106位侯爵。
  • 中國書法之最
    中國書法之最 值得一看 1 中國最早的可識別文字 2 中國最早的石刻文字 石鼓文
  • 古代名門望族如何從嚴治家:《禹州姓氏》家訓擷英
    《禹州姓氏》以研究禹州姓氏文化為主要內容,包括禹州姓氏的淵源與現狀、源生姓氏、衍生姓氏、潁川郡望、名門大族及禹州姓氏詳表等,還有對生長於斯、輝煌流芳、彪炳史冊的歷代名人的簡要介紹,或史料聚類,或古籍援引
  • 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才女,詩詞、琴藝和書法舉世聞名!
    蔡文姬,名琰,字文姬,陳留圉(今河南杞縣)人,我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才女,擅長文學、琴藝和書法,是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著名詩人和書法家。蔡文姬年少喪夫喪父,她16歲嫁給名門衛家公子衛仲道為妻(衛家為河東世家,是西漢名將衛青和皇后衛子夫的祖家),出嫁不到一年,丈夫衛仲道病死,衛家認為她是「克夫」災星,對她百般責怪,蔡文姬被迫返回老娘家居住。公元192年,父親被大臣王允關押入獄,後不堪刑罰而死於獄中。
  • 【谷牛澳洲和牛燒肉】燒肉界的「名門望族」爆款燒肉!198元雙人...
    燒肉界的「名門望族」來了! ▼ 谷牛·澳洲和牛燒肉 五大優勢!秒殺普通燒肉店! 燒肉界的「名門望族」!
  • 《中國書法史研修班》招生啟事
    《中國書法史研修班》,面授課程定於12月12-18日,現面向社會公開招生。先後供職於首都博物館、《中國書法》雜誌社,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書法篆刻作品曾獲全國第二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優秀作品獎、全國篆刻評比優秀作品獎,著作《中國書法史·清代卷》獲第六屆「中國圖書獎」。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書法篆刻展覽、全國篆刻藝術展、中國二十世紀書法大展、中國美術館首屆當代名家書法提名展、中國美術館篆刻藝術邀請展等重大展覽。
  • 名門望族葉晴晴宣布懷孕喜訊,大讚富二代老公是「絕世好爸爸」
    葉晴晴出身名門望族,家族背景十分顯赫,她從小喜愛音樂,並在家人的支持與栽培下,她自由地遊歷音樂世界。2012年,葉晴晴正式籤約環球唱片,以Robynn & Kendy正式出道成為二人組合。該組合後來還參加中國好聲音第三季比賽,一首《思念是一種病》三位導師為她們轉身,不過最終止步8強。
  • 既不在河東,也非悍婦大吼:「河東獅吼」到底是什麼意思?
    2002年,中國香港更是拍了部電影《河東獅吼》。這下可好,陳季常懼內和柳月娥兇妒的名聲,算是人盡皆知了。電影《河東獅吼》但我們要知道,在「段子手」一抓一把的宋代,名人逸聞遍地皆是,與蘇軾相關的更是數不勝數。這些故事真真假假辨認不清,民間卻對此口耳相傳不亦樂乎。
  • 尼赫魯出身名門望族,並受到英國式的正規教育
    尼赫魯出身名門望族,並受到英國式的正規教育尼赫魯家族原本屬克什米爾婆羅門譜系,是印度教的最高種姓。18世紀初,這個家族從克什米爾移居德裡附近的運河旁,並像其他王室封臣那樣以住地特徵命名家族姓「勒哈爾」,後來讀成了「尼赫魯」。
  • 宋子文結婚前求愛的三位女孩全是名門望族,卻沒有一個同意嫁給他
    大致說來,在和妻子張樂怡結婚前的宋子文,大約相識並求愛了三位女孩子,這三位女孩子,可以說都是名門望族,但是結果都是無果而終。下面我們看看宋子文的求愛經歷情況。我們先看看宋子文求愛的第一個女孩子,那就是盛家七小姐。盛家是清末民初極為出名的一個名門望族。盛七小姐是盛府當家人莊夫人的親生女兒,見多識廣,不僅能詩會繡,還寫得一手好字,是盛府上下的一顆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