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彩虹橋800多年歷史,部分被洪水衝毀,「燕嘴墩」立了大功

2020-12-19 懶遊的故事

這幾天,一直在關注婺源彩虹橋部分被洪水衝毀的消息,去年的秋天,我專程去了彩虹橋景區,如今物是人非,痛心不已。

彩虹橋位於婺源縣清華鎮,建於南宋年間,已有800多年歷史,全長140米,橋面寬3米多,為長廊式人行橋。7月8日晚,彩虹橋東端引橋至二號橋墩的橋面(兩廊一亭)被洪水衝毀。

值得慶幸的是,儘管橋面被毀,但其餘橋體基本完好,淹沒在洪水中的「燕嘴分水」橋墩依舊無恙。

隨即,婺源縣發布「彩虹令」,全網搜集被衝走的構件。不久,傳來好消息,當地居民已經找到兩根大梁及部分構件,今日,江西省文物保護中心將派出專業技術團隊對彩虹橋進行全面檢測,儘快完成修複方案的編制。

去年的金秋,我曾背包旅行,盡情領略了彩虹橋的風採。在皖南西遞宏村暢遊後,返回黃山北站,坐高鐵直達婺源。報了婺源北線的一日遊,本來想想自己慢慢玩的,但婺源景區通票限時,淡季時坐班車和拼車都很難,只好退而求其次了。當然,跟團遊的好處就是,你可以做甩手掌柜的。

婺源景點210元的聯票價格有效期為5天,最為實惠。門票所含旅遊景點:江灣、臥龍谷、靈巖洞、李坑、汪口、曉起、思溪延村、彩虹橋、江嶺、文公山、百柱宗祠、石城。今天參觀的婺源彩虹橋,如果單買門票價格,需要60元。

婺源彩虹橋初建於宋,因襲唐詩「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而名。傳說,橋落成之日、有彩虹懸於藍天,雙景媲美。她的寓意:凡過往的行人、商旅踏上此橋,如同登上吉祥、美麗的彩虹,終身有個好運氣,寄託了古人的祝福。

這座廊橋就是由11座廊亭串聯起來組成的。站在一側的廊簷下憑欄遠眺,遠山近景一覽無餘。

彩虹廊橋與周邊的古村落、青山、碧水、古驛道共同構成一幅絕美的水墨山水畫,不遠處的小山村裡,錯落有致地排列著一棟棟徽派式的小樓,很有意境。

本圖就是這次立大功的彩虹橋「燕嘴分水」墩。它的前端形狀像個船頭,呈鋒銳尖斧狀,當地人稱為「燕嘴」。燕嘴的主要功能利於分水,能減少洪水的衝擊,後座平整,以增加穩定性;另外,橋墩的跨度有講究,橋墩之間均為木樑橫架,但橋墩之間的距離是按「橋洞券定法」建造的,跨度最大的12.8米,最短的9.8米,河水流速最快的地方,橋墩間距就大,河水流速緩慢的地方,橋墩間距就小;還有,橋墩的主體由青石疊砌,大小長短不一,相互嵌疊在一起,間隙小,結合緊密,牢固,木質橋身沒有使用一根鋼釘,體現出古人的智慧。

在橋上的一側有個小小的神龕,裡面供奉著三尊神像,中間供奉的是「治水有功大夏禹王」,禹王一身漁翁的打扮,頭戴竹編鬥笠,手持雙股魚叉。 禹王左右的一位是和尚裝束,牌位上寫「募化僧人胡濟祥」,另一位是書生模樣,牌位上寫「創始理首胡永班」。神龕兩側還有一副對聯:「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上面的橫批是「長虹臥波」,取自詩仙李白《秋登宣城謝眺北樓》。

橋面上葫蘆形窗口看彩虹橋長廊

那麼,牌位上的「募化僧人胡濟祥」和「創始理首胡永班」又是何許人也?據傳說,清華村一位樂施好善的胡宏鴻與一位能人胡永班,立志為清華人建一座永久性的橋。但首先,遇到的是資金與技術兩大難題。胡宏鴻為了籌集資金,毅然削髮為僧,到婺女廟出家當上了和尚,法號濟祥。他雲遊四海,四處化緣,歷盡千辛萬苦,用五年多的時間,終於籌集到了建橋的資金。在胡濟祥雲遊化緣的同時,胡永班為了能掌握建橋技術,他背井離鄉,出外學藝,建橋做苦工,歷盡苦難,歷時五年多,偷學到了設計、施工、建造等建橋技術。從化緣、建橋到竣工,共歷時十年得以完成。

婺水河上的竹筏

彩虹橋早已成為婺源最吸引影視人的地方,這裡曾是電影《魂牽柳河鎮》、《丁香》、《夢回青河》、《風調雨順中國》的取景地,於文華的《你的生命如此美麗》兩部MTV也在這裡拍攝。彩虹橋也是攝影家、畫家最有靈感的地方,是大師們創作的源泉。你還知道哪些藝術作品與彩虹橋有關?

彩虹橋邊的作坊

岸邊有座上千年的水碓作坊,舂米作坊是古代婺源人利用水利脫殼、磨粉,進行糧食加工的場所。抬起閘門,水流衝擊水車,水軸的轉動,搬起舂杵上下起落,將石臼中的穀子殼與米分離。樓上的石磨,通過木齒輪的轉換,將臥式轉動改換成豎式轉動,進行磨粉。水車上安裝的竹筒,用來取水,水流進木軸摩擦部位,起潤滑和降溫的作用,整個設計巧妙、科學。

彩虹橋上俯瞰橋下的蹬步橋,工作人員在進行維護工作,當地居民正在清涼的水中洗滌衣物,另外一側,遊人在拍照留念。

蹬步橋彩虹橋下的水十分清亮,蹬步橋就在這清水中。一排石蹬彎曲建於湖水之上,遊客從上一步步走過,既要格外小心謹慎,又完全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讓我們期待著彩虹橋早日重現往日風採。

相關焦點

  • 贏了時光卻敗給洪水?中國廊橋史上的絕版 婺源彩虹橋受重創(圖)
    ◎文/圖 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李巧7月8日,因受強降雨影響,始建於南宋時期,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的婺源彩虹橋在遭受洪水侵襲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創——東端引橋至二號橋墩之間橋面的「兩廊一亭」等部分被衝毀。
  • 800歲彩虹橋、500歲鎮海橋、400歲樂成橋…… 盤點那些毀於洪水的...
    江西婺源彩虹橋江西婺源彩虹橋■ 俗稱 廊橋,被譽為「中國廊橋史上的絕版」,「中國最美的廊橋之一」■ 年代 建於南宋(1127-1279年)■ 級別 國務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位置 江西省婺源清華鎮婺源彩虹橋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是古徽州最古老、最長的廊橋,其名取自唐詩「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 800年古橋被洪水衝毀,引發「全民尋寶」,有人出價千元買一根木頭
    彩虹橋始建於南宋,取名自唐詩「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距今已有800年歷史。是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整、設計最為科學的古廊橋之一,被譽為「中國廊橋史上的絕版」。 彩虹橋被毀,只是今夏南方洪災中的一個小插曲。
  • 德信藍公益四部曲|『彩虹橋共建計劃』用愛架起新的橋梁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在接受採訪時無不痛心疾首地坦言:「今年汛期,受損文物範圍廣、數量多、損失大,是近年來汛期文物受損最為嚴重的一年。」江西,婺源,擁有八百多年歷史的彩虹橋也因洪水的肆虐,導致部分橋體被衝毀。獲悉這一消息的德信,在第一時間制定六大共建舉措,並派專人實地探訪,助力婺源彩虹橋重現千古風姿。
  • 文物專家:衝毀的國保古橋怎麼救
    6月以來,我國江南、華南、西南暴雨增多,多地發生洪澇地質災害,一些地方的文物保護單位受到洪水威脅。據國家文物局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7日下午4時,南方11省份有130餘處不可移動文物因洪災受到損失,一些文物保護單位受損嚴重。其中,安徽黃山屯溪區鎮海橋、江西婺源清華彩虹橋兩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受損尤其引人注目,前者近500歲,後者則800多歲了。
  • 多地古橋、古城牆汛期損毀,被洪水侵襲後古建築如何「續命」
    類似湖南張家界市約300年歷史的馬頭溪風雨橋、安徽旌德縣400多年歷史的樂成橋、江西婺源縣800多年歷史的彩虹橋,均受到了洪水侵擾,古橋毀損的消息層出不窮,令人揪心,最近又傳來了重慶63座古建遭遇水災的消息。
  • 兩水似明鏡彩虹橋—江西婺源一種頗有特色的橋
    婺源 有一種頗有特色的橋——廊橋,所謂廊橋就是一種帶頂的橋,這種橋不僅造型優美,最關鍵的是,它可在雨天裡供行人歇腳。這座廊橋就是彩虹橋。這個彩虹橋可不是漫威中阿斯加德的那個彩虹橋,哈哈哈。宋代建造的古橋——彩虹橋是 婺源 廊橋的代表作。
  • 洪水衝毀婚姻檔案,豈能一紙證明了事
    婚姻登記處開具證明向法院證實自己的婚姻關係,卻被告知自己的檔案已被洪水衝毀。拿著這份由邵陽市大祥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開具的「檔案已被洪水衝毀」的證明,歐陽先生犯了難。(5月11日紅網)   洪水無情,萬物淹沒。婚姻檔案的丟失固然可惜,但自然災害面前總有很多事情讓人無能為力。這也不能完全歸咎於婚姻登記處的檔案管理問題,更何況當年並沒有電子歸檔這一說,丟失難尋也是無可奈何之事。
  • 這個古鎮是徽州典型的江南水鄉,彩虹橋被「中國最美的廊橋之一」
    彩虹橋因襲唐詩「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而名。傳說,橋落成之日,有彩虹懸於藍天,雙景媲美。橋長140米,寬7米,上有廊亭,廊亭兩旁設長凳。由六亭,五廊構成長廊式人行橋。每墩上建一個亭,墩之間的跨度部分稱為廊,因此,也叫廊亭橋,這座橋現在是省級文物保護建築。
  • 安圖23處橋梁被洪水衝毀 撫順5千人無家可歸
    因市內全部輸水管線在31日的降雨中被洪水衝毀,通化市33萬居民用水截至目前仍未恢復。市民飲用水主要來源為瓶裝及桶裝礦泉水,市內六家大型超市在政府把控下,能夠保證貨源充足,價格穩定。但市民生活用水成為最大難題。
  • 婺源旅遊集團第二批景區恢復對外開放
    婺源的李坑村,便是這句詩的鮮活註解。李坑村,至今已有千年的歷史, 是一個以李姓聚居為主的古村落,自古文風鼎盛、人才輩出。自宋至清,仕官富賈達百人,村裡的文人留下傳世著作達29部,南宋年間更是出了一位武狀元。同時,也是辛夷塢小說《致青春》的原型地。
  • 「檔案已被洪水衝毀」證明別成甩鍋證明
    沒想到該民政局給他開具了一份寫有「婚姻檔案都被洪水衝毀」的證明。這也被當地民政局證實。《婚姻登記檔案管理辦法》還明確規定,登記檔案保管期限為100年,對有繼續保存價值的則可以延長保管期限直至永久。在此事件中,當事人想開個婚姻關係證明,拿到的卻是「檔案已被洪水衝毀」證明,原因指向了檔案遺失。
  • 安徽被洪水衝毀的明代古橋修複方案通過,專家建議堅持原工藝
    央視新聞9月17日消息,今年安徽發生了特大洪水,一座明代古橋——鎮海橋,被衝毀。近日,被毀古橋的修復設計方案通過了國家評審。   古橋打撈現場   今年7月7日,受到洪水持續衝刷及長時間高水位浸泡的影響,擁有484年歷史的安徽黃山鎮海橋遭受水毀,橋梁構件、石料散落水中。
  • 清華鎮,是婺源北線上的一個千年古鎮,鎮上有一條唐代老街
    清華鎮是婺源北線上的一個千年古鎮,鎮上有一條唐代老街,騎上自行車,沿著街上的青石板路前行,兩旁古舊的民居和一些店面穿行而過,仿佛回到了一段悠久的歷史。名聲在外的彩虹橋也位於清華鎮內,十分值得一看。如果打算遊覽北線的話,清華鎮是吃飯住宿的上佳之選。
  • 全州一村子橋梁遭洪水衝毀,重建無期!鎮政府部門回應:財政困難
    他沿河往上走了100多米,找了一淺水區域欲踩著石頭過河……今年6月份,超百年一遇洪水襲擊全州,筲箕灣村大橋遭洪水衝毀,可到現在,仍沒有修復,村民擔心雨季來臨時村子將成孤島。村子唯一橋梁被衝毀12月10日上午,記者目睹趙昌祝在村民的攙扶下顫顫巍巍過了河。
  • 小橋流水古時村,田園風光最動人——不能錯過的婺源北線景點!
    清華彩虹橋(叢溪漂流)婺源有一種頗有特色的橋——廊橋,所謂廊橋就是一種帶頂的橋,這種橋不僅造型優美,最關鍵的是,它可在雨天裡供行人歇腳。宋代建造的古橋——彩虹橋是婺源廊橋的代表作。這座橋取唐詩「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的意思取名。
  • 婺源旅遊線路大全,婺源一日二日遊,三清山一日遊、景德鎮一日遊
    、國家級文化與生態旅遊、江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也是AAAAA級景區;歷史文化名村徽州古商埠——汪口,汪口村山環水繞,風景秀麗,得山水之靈氣,地靈人傑,是古徽州一方「徽秀鍾靈」之地,途中可車觀月亮灣、鶴溪村、兵營林;生態綠洲——曉起,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非常美麗的一道風景,遊覽後前往天上人間――江嶺景區,江嶺南臨曉起,東接溪頭,地處婺源縣最東北,是婺源最值得去的地方。
  • 暴雨襲擊緬甸果敢,部分道路被山洪淹沒,重要橋梁被衝毀
    【緬甸中文網訊】今天(7月24日),有讀者向小編爆料稱,由於近日果敢老街連日降雨,今早,老街前往南裡路段暴發山洪,部分路段被洪水淹沒。據爆料者介紹,被山洪淹沒的路段有一個較大的彎道,以往發生過多起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