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上午,全州縣紹水鎮筲箕灣村村口大橋頭,93歲村民趙昌祝試著踏上用四根竹子鋪設的橋面,猶豫好久,那一步終究沒有跨出。他沿河往上走了100多米,找了一淺水區域欲踩著石頭過河……
今年6月份,超百年一遇洪水襲擊全州,筲箕灣村大橋遭洪水衝毀,可到現在,仍沒有修復,村民擔心雨季來臨時村子將成孤島。
村子唯一橋梁被衝毀
12月10日上午,記者目睹趙昌祝在村民的攙扶下顫顫巍巍過了河。
「下面的橋梁被衝掉了,搭了幾根竹子,我不敢走,我等上面這頭有人路過,就叫人扶我過河。」趙昌祝告訴記者,他有6個兒子,小兒子住在對岸,他自己的房子和另外5個兒子住在這邊,每天要往返兩邊好幾趟。
筲箕灣村民小組長趙達林介紹,村裡那座橋沒有名字,村民都稱之為筲箕灣大橋。橋下是白沙河,經紹水鎮流入湘江。該橋不止用於筲箕灣300多村民的進出;雨季時候,白沙河上遊桐油村委10餘個自然村2000多個村民往返鎮上也要從這橋上過。要麼翻越村子後面的大山出去,否則筲箕灣大橋就是村民唯一進出的通道。
在趙達林印象中,筲箕灣大橋翻修過兩次,第一次是1990年,村民在上面放了幾塊預製板當橋面,但兩年不到就被大水衝掉了。1992年,筲箕灣大橋再次翻修,鄉鎮政府撥了一批水泥過來,桐油村委各自然村和筲箕灣村民都捐了一些錢,村民出工出力,橋墩和橋面都是鋼筋混凝土現澆,37米長,1.2米寬。該橋一直沿用至今年6月8日。全州縣遭遇超百年一遇的洪水,筲箕灣村近三分之一的房屋被淹,筲箕灣大橋被洪水衝垮。
雨季來臨村子將成孤島
今年6月8日,村民趙昌田目睹筲箕灣大橋被洪水衝毀,他怎麼也沒想到,這座被衝毀的大橋竟然關乎到他的性命。
6月13日,桐油村委一自然村有一位老人去世,為了方便親友前來參加葬禮,村民在筲箕灣大橋橋墩上放了幾根樹木當橋面,還專門派人在兩個橋頭守著,照看從橋上通過村民,以免出現落水事故。另外,村民還在白沙河兩邊各找了一根電線桿,中間用粗鐵絲連起來,辦理喪事需要的食物等東西裝在吊籃裡,經粗鐵絲滑到對岸。
趙昌田是個熱心人,他負責幫忙接送那些前來參加葬禮的人。當晚12點多,得知又有人要過河進村,他立即跑去迎接,誰知剛出門便踩到一條蛇,腳踝被咬了。他拿手電筒一照,發現咬他的是烙鐵頭毒蛇。
「有生命危險,必須立即就醫,鄉鎮醫院都不行,必須得去縣裡的醫院!」趙昌田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知道當務之急最麻煩的是怎麼過河出村子。趙昌田讓驚慌失措的妻子冷靜下來,讓她去喊同村的侄子把他那輛大型的挖掘機開出來,同時電話聯繫家住紹水鎮街上的女婿開車過來接人。接下來,在村民的幫助下,趙昌田趴在挖掘機的發動機上,由侄子他送過了河。隨後,趙昌田上了女婿的車,駛向全州縣城,後在全州縣中醫院住了7天院才痊癒。
筲箕灣大橋被衝毀給村民生活帶來嚴重不便。53歲的村民庾秀玲的兒子和兒媳婦在廣東打工,她和丈夫在家帶兩個孫子,一個5歲,一個2歲。大孫子在紹水鎮中心幼兒園上學,庾秀玲丈夫天天負責接送,大橋過不了,他便背著孫子從村裡的後山翻過去,有5公裡遠。
7月份的一天清晨,小孫子感冒發燒,庾秀玲和丈夫倆一人背一個翻山外出。「山路溼滑,自己摔倒不要緊,可不能摔到孩子,我們兩個提心弔膽的,那情形實在悽涼。」庾秀玲淚灑一路。後來,兒子兒媳獲悉這事,他們給兩個老人在紹水鎮街上租了一間房子。由於在幼兒園附近租房的人多,不到40平方米的房子,租金每月300元。
9月份之後,白沙河進入枯水期。村民在淺水河段堆上卵石,放置幾塊大石頭墊腳,村民可以過河,甚至連汽車也能趟水過河進村。
趙昌祝等村民憂心忡忡地說:「12月份眼看就要過去了,雨水季節就要來臨,筲箕灣大橋重建無期,村子到時就成了孤島,村民進出成問題。」
鎮政府部門回應財政困難
今年6月份的洪水過後,紹水鎮一個唐姓副鎮長來到筲箕灣村,並對筲箕灣大橋進行了測量。對此,村民以為大橋很快能修建,但一個多月過去了也沒見有後續動作。
8月份,村民向紹水鎮政府提交了一份修建筲箕灣大橋的報告。10月份,鎮長蔣榮中回復村民,申請報告縣政府部門沒有批。11月份,村民跑去縣政府辦公室求助,該事情被推回到鎮政府處理。
12月10日,紹水鎮鎮長蔣榮中接受採訪時表示,他深知筲箕灣大橋對那一帶村民的重要性。他提到,6月份的洪水期間,他帶著鄉鎮幹部去看望村民,是乘坐大型挖機過河進出村的。村民遞交修橋的申請報告,鎮政府領導班子都知道這事,這次洪災受災範圍廣,鎮政府財政困難,實在無法提供資金修橋,鎮政府向縣財政部門申請撥款20萬修橋沒有得到批覆。10月份,鎮政府又向縣水利局和縣農業農村局遞交了申請報告,依舊沒有得到審批。
蔣榮中拿著一份材料告訴記者,縣扶貧辦讓各鄉鎮申報一批扶貧項目,鎮政府把筲箕灣大橋修建列為其中一項報了上去,還不知道項目能不能被選中。
參與有獎報料
來源丨記者申豔
值班校對丨全 元
值班編輯丨李仁玉
值班主任丨劉教清
桂林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