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爆發期,值得一提的是,受疫情影響,海外「宅經濟」需求繼續升溫,中國消費電子產品成為國外眾多買家青睞的搶手貨。
海外宅經濟爆發 中國消費電子產品成國外搶手貨
在深圳一家企業的倉庫裡,記者見到正在忙碌的黃世平。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清點貨物箱數,並貼上標籤,而這些箱子裡,裝的都是準備出口到國外的耳機、數據線、充電器等手機周邊產品。9月份以來,他所在的企業出口訂單越來越多,因此他的工作越來越忙碌。
深圳睿禾科技有限公司倉庫工作人員 黃世平:三到七月份,正常每天出貨量比較少,60件左右;像今天下午,到3點左右我編號的貨已經有288件了,按這個速度,我今天要出500件、600件的貨,可能達到700件。
該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由於蘋果公司新系列手機取消了原本標配的耳機、充電器,來自中國的手機配件因此被海外民眾大量搶購,他們企業三季度的銷售額較二季度增長了5倍。現在工廠實現滿負荷生產,每天發2到3個大貨櫃的貨,貨車天天在工廠門口等著,產品生產出來就立刻被運走。
除了手機周邊產品熱銷以外,受海外疫情影響,海外「宅經濟」需求繼續升溫。歐美民眾為滿足日常宅家的娛樂需求,大量搶購投影儀、平板電腦、遊戲機、鍵鼠套裝等消費電子產品,甚至連智能採耳儀這種原本相對比較小眾的電子產品,今年也開始在海外熱銷起來。
黑蜂智造(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呂金壁:疫情的原因,一些人可能不能正常上班,所以他們就會在家裡清潔耳道。去年的五六月份,我們每個月在線上可能只銷售10多萬個。今年的五六月份開始,我們每個月可以翻到40萬到50萬個。
阿里巴巴國際站數據顯示,從9月起,消費電子類產品流量開始上漲,交易總額同比上漲237%,支付買家數同比上漲126%;11月份熱度仍不減,銷售額同比增長144.99%,消費電子產品中,耳機和充電器等手機配件出口佔比最高,佔比超30%。而智能穿戴、遊戲機、電腦設備增長最快,11月份成交額同比增長率分別是287%、211%和166%。
阿里巴巴國際站消費電子行業運營負責人 李毅強:今年的疫情深刻改變了外貿行業的模式,很多以前依靠海外參加展會或者自己上門到海外去找買家的傳統線下出口商,今年都大部分轉到線上來做外貿的生意。
面對突然暴漲的訂單,不少電子生產企業在欣喜之餘,也不得不面臨原材料漲價、缺貨等一系列難題,同時人手不足也制約了企業訂單的交付。汪兆光的企業主要生產電源類產品,近幾個月,由於客戶電子產品在海外熱銷,帶動他的電源產品訂單的迅速增長。然而短期內訂單三倍的暴增,卻讓他一半歡喜一半憂,因為他發現生產電源產品的原材料價格,也都隨著電子產品行情一路上漲。為了籌措現金購買原材料,12月4日,他在銀行抵押了一些固定資產。
深圳市富源電電源有限公司董事長 汪兆光:整個材料就是供不應求,特別是銅、鋁、塑膠,還有一些晶片。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用現金去採購,進行囤量。價格上,例如說一個外殼平時採購是1.5元左右,但現在採購差不多要1.9元,單一的產品漲了0.4元。
終端消費電子產品出貨量創新高,帶動了相關零部件價格上漲,不少零部件出現了缺貨。以晶片為例,由於不少電子產品都需要用到晶片,這方面的需求同步創新高,不少電子企業在採購相關晶片的時候還要等排期。
長虹格蘭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部經理 餘利媛:晶片的排期比較久,所以市場上還是有晶片,但是原來2元的東西現在可能就變成8元了,漲價到四倍,就是集成電路這一塊。
大連晨鑫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侯鬱波:我們公司現在生產的晶片主要是應用在顯示領域,投影儀、雷射電視、AR、VR眼鏡等,今年明顯能感覺到這個市場發展是幾何級的增長,應該說增長率超過了100%。
12月消費電子旺季到來 業內建議關注行業龍頭
A股市場上有大量消費電子產業鏈的上市公司,在疫情初期,這些公司的生產銷售曾一度遇到困難,隨著疫情受控、消費電子產品熱銷,相關上市公司業績也隨之爆發。尤其是第三季度,整體電子行業上市公司歸母淨利潤達到420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達到35.34%。
從二級市場來看,受今年疫情影響,消費電子指數在今年年初曾經迎來一波下跌,從二月到五月區間跌幅達12.99%。不過從6月份開始,隨著國內疫情逐漸得到控制,消費電子行業整體回暖,該指數也迎來一波暴漲,從5月29日收盤的1178.1點,一路上漲至7月13日的1910.83點,區間漲幅61.73%。在隨後的幾個月裡,雖然該指數略有下跌,但是一直維持高位整理態勢,截至12月10日上午收盤,消費電子指數報收1709.65點。
弘揚(深圳)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 餘少波:6月份到了高位以後,這個指數從7月份到目前調整的狀況之下,它依然能維持在高位,主要還是跟幾個大的龍頭企業能夠持續走強、有些個股創出新高、個股的強勢對整體指數的影響有關。不少龍頭企業淨利潤增長的幅度都在100%以上,遠遠強於指數。
從相關上市公司業績來看,2020年前三季度電子行業上市公司總體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7135億元和92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6.36%和 25.70%;2020第三季度營業收入和歸母淨利潤分別為6717億元和42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34%、35.34%。業內人士表示,進入12月,消費電子旺季到來,行業高景氣有望驅動消費電子龍頭個股業績繼續加速,帶來估值的重新定位與催化。
深圳金梧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任金龍:消費電子板塊處在不斷分化當中,投資者可以關注其中一些產品質量較高、成本控制較得力、對市場能夠進行快速反應的公司,比如說一些在手機產業鏈條、TWS(耳機)產業鏈條上的優質公司,還有受益於5G手機可能帶來的換機潮當中的一些比較好的標的
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半導體板塊的韋爾股份、通富微電、長電科技;電子製造板塊的星星科技、得潤電子、聞泰科技;光學元件板塊的歐菲光、森霸傳感、激智科技的歸母淨利潤增幅位居行業前列。
關注丨後疫情時期中國製造業現狀調查與分析
疫情下全球製造業還好嗎?中國拿下更多市場份額
關注丨全球製造業增速創21個月新高,經濟復甦怎麼樣了?
來源丨進出口經理人
責編丨李曉紅 監製丨李申
投稿/糾錯:news@yidaiyilu.gov.cn
加入我們:hr@yidaiyilu.gov.cn
本文版權歸「中國一帶一路網」所有
轉載請留言
獨家丨北京外國語大學顧佳贇:「一帶一路」倡議在柬埔寨
獨家丨中歐班列系列漫畫丨從中國開出的第一班中歐班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