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華人商鋪純中文招牌引爭論 社區將勸說添加英文

2020-12-11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加拿大特約記者 陶短房】近年來,加拿大列治文市居民就華人商鋪該不該用中英雙語招牌爭論不休。據加拿大廣播公司14日報導,當地一些華人社區領導人日前同意進行調解工作,呼籲居民將華人商鋪招牌拍攝下來,將照片傳到相關電子郵箱,以便社區員工到各家商鋪勸說其在純中文招牌上添加英文。

列治文非華裔居民近年來不斷推動市政府通過行政命令,強制當地華人商家在招牌上使用英文,理由是「應融入加拿大社會」。不過,列治文市政府拒絕這樣做,因為「政府不能干預商業行為」。當地華人商家表示,只用中文是因為店家只針對華人顧客,「用英文招牌沒必要」。當地華人社區日前提出折中方案,勸說華人商家自願在招牌上添加英文。

列治文位於大溫哥華地區,是亞洲以外華裔比例最高的城市,1986年的華人比例大約是20%,2001年升至39%,2012年升至45.4%,漢語母語者居民比例是40.9%,英語母語者居民只有36.5%,英裔居民的比例由1986年的14%降至現在的4%以下。隨著近年來列治文的物業不斷被華人收購,該市多次出現反華種族主義塗鴉,引起華裔不滿。現任列治文市長雖然是西方人,但主張保障華裔利益,因此市府始終不願通過強制性規則規範店標。

相關焦點

  • 列治文將要求中文招牌加英文!折騰了5年,最終要走法律程序,加上英文就那麼難嗎?
    列治文將要求中文招牌加英文列治文市議會一個委員會周一晚間通過動議,對店鋪招牌規管附例作出修改,要求日後凡申請招牌內容,至少一半應包含加國其中一種官方語文。支持動議的市議員主要理由是有利社區和諧,幫助招牌東主招徠生意及融入社會。
  • 加拿大"中國城"通過法案 強制招牌加英文或法文
    海外網6月6日曾報導,加拿大多倫多一家華人超市營業員因不懂英語遭辱罵 「滾回中國」,近日,這個國家的一個「中國城」又通過一條法令,限制店鋪的純中文招牌。 中國僑網6月9日援引加拿大《星島日報》報導,加拿大卑詩省列治文市(Richmond)議會當地時間5日晚通過決議,對「店鋪招牌規管條例」作出修改,要求招牌內容應包含加拿大官方語言英語或法語。
  • 加拿大純中文廣告引起當地人不滿,網友:國內純英文也沒人有意見啊
    加拿大純中文廣告引起當地人不滿,網友:國內純英文也沒人有意見啊。 最近加拿大的街頭出現了純中文的廣告,這引起了當地的不滿,當地人表示這些廣告沒有英文和法文,所以看不懂,之後這個純中文的廣告還被當地人投訴了,但當地政府表示加拿大沒有任何一條法律規定打廣告必須要配上英文和法文
  • [分享]商鋪招牌設計資料下載
    內容簡介 [廣東]城鎮商鋪廣告招牌整飾工程量清單計價實例(附施工圖紙),編制於2015年,概況:包括三條道路兩側商鋪的廣告招牌整飾工程
  • 純英文店招有待規範(圖)
    昨天下午,記者在南京西路上陝西北路至茂名路段短短數百米內發現:ALVIlEROMARTINI、STONEFLY、SWAROVSKI、JACKJONES、VEROMODA等36家英文店招中,沒有一家在店招上配有中文對照,這還不包括開設在該地段廣場內的品牌商店。是「品味」和「檔次」?  據考證,在舊上海,租界內商店招牌上的外文店名沒有中文標識。
  • 菲律賓政府下令所有中文商鋪招牌必須有英文翻譯
    (觀察者網訊)據菲律賓商報5月12日報導,在下令中國美食城暫停營業之後,菲律賓工商部正在急忙發出一項工商部行政令,要求所有商戶的外文招牌都必須翻譯為英文。 菲律賓工商部副部長加斯地洛說:「我們正在急忙發布該行政令。」
  • 澳華人區純中文廣告牌引爭議,西人不滿,華人一句話道破真相
    報導稱,這兩個中文廣告牌位於兩處繁忙的十字路口。除了網址和電子郵件外,上面沒有任何英文。據悉,這些廣告牌是為一家在線教育平臺打廣告,該平臺提供兒童中文課程。廣告牌上寫著:「無論離中國有多遠,都能上一堂純正的中文課。4-15歲海外少兒在線中文課。」
  • 尼泊爾最大的購物區實拍:滿大街都是中文招牌,還能用微信支付寶
    因為每年到尼泊爾旅遊經商的中國人已經越來越多,這點從尼泊爾一些市區中的店鋪的招牌上就能明顯的看出來。加都市中心的泰米爾區是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市的最大購物區,也是尼泊爾全國最大的旅遊購物區,這裡的各種店鋪聆郎滿目,各種特色的旅遊商品應有盡有,是所有到尼泊爾旅行的遊客都一定會來的必到之處。
  • 紐約華人社區代考駕照成公開秘密 安全隱患引擔憂
    紐約華人社區代考駕照成公開秘密 安全隱患引擔憂   這兩樁案審理時,在紐約華人社區存在已久的駕照代考違法行為能稍微收斂,但風頭一過,這種見不得人的勾當又甚囂塵上,成了公開的秘密。  據知情人透露,若你沿著布魯克林八大道行走,進到路邊掛著各式招牌的駕校裡,若聲言自己不想參加路考,或因在外州打工沒時間回來路考,或者直接說「是否有辦法弄個駕照」時,那麼會有不少駕校告訴你能提供「代考」駕照服務。
  • 一個華人建立的國家,不講中文卻講英文,最後鬧成了這樣
    一個華人建立的國家,你猜到哪個了嗎?沒錯,他就是新加坡,新加坡有75%的人是華人,但目前新加坡人不喜歡講中文,愛上英文,甚至自創「華語」。新加坡2019年公布了一組數據,新加坡華人家庭說中文的比例從50%下降到30%,70%的華人不講中文而講英文。
  • 加拿大中英文廣告招牌引爭議 商家稱加重開銷
    中新網5月7日電 據加拿大《世界日報》報導,加拿大列治文琳琅滿目的中英文招牌在今年3月再度成為討論議題,當地小區報與市議員區澤光日前實際走訪商家,了解究竟爭議為何,也傾聽商戶心聲。不少商家認為招牌設計與針對的客源相連;也有業者表示不少小商戶是新移民,與講中文的顧客打交道較熟悉;而雙語廣告對部分商家來說,甚至可能加重開銷。
  • 中文不能超過30%,英語佔主導!商店必須將外語招牌、菜單和櫥窗海報翻譯成英語.
    根據Strathfield市議會實施的新法規,上百家內西區商店老闆必須將他們的外語招牌、菜單和櫥窗海報翻譯成英語。市議會目前的規則手冊不包含任何基於數字的語言要求或菜單等內部標誌的要求,但包括外部招牌包含英文文本的統一準則。
  • 溫哥華要就歷史上歧視華人正式道歉 將使用臺山話方言
    【環球時報駐加拿大特約記者 陶短房】當地時間11月1日,加拿大溫哥華市議會經過表決,通過就當年排斥、歧視華裔歷史向華人社區道歉的決議。該市將在2018年4月正式發布官方道歉,道歉將使用臺山話方言,書面文本包括英文、簡體和繁體中文。
  • 加列治文市全中文招牌僅3.5% 強制附英文恐違憲
    加列治文市全中文招牌僅3.5% 強制附英文恐違憲 2014-10-22 14:58:18市府提出的報告稱,如列市立例要求招牌必須有英文,將會違反憲法。據報告中的數據顯示,在2012至2014年期間,列治文市內只有3.5%的招牌為全中文招牌。  列治文市議會並就修訂招牌的條例,委託本地一間律師樓撰寫研究報告,報告20日於市議會討論。
  • 首位華裔當選英國下議院議員引華人世界矚目(圖)
    首位華裔當選英國下議院議員引華人世界矚目(圖)
  • 緬甸仰光警方稱:店面招牌內容要以緬文為主,不能直接用中文標牌
    【緬甸中文網訊】緬甸仰光市政城市發展委員會計劃局主任吳覺敏發布消息稱,仰光市政城市發展委員會轄區內,所有以外文(英文除外)標註的店面招牌,招牌內容都需要改為以緬文為主的文字。
  • 旅西華人影響力巨大:西班牙企業在電視臺打純中文廣告!
    《西班牙華仁中文網》1月20日訊根據《Magnet網》的報導,儘管人口數量接近20萬的旅西華人,在西班牙移民數量排名中只佔第六位,但是其巨大影響力,已經促使西班牙企業開始在當地電視臺上「開打」純中文廣告了!這在西班牙歷史上是首次,對於旅西華人來說,也可謂是意義重大。
  • 華人中文姓名英文發音常鬧笑話 老美「雷點」多
    華人中文姓名英文發音常鬧笑話 老美「雷點」多 有在美定居多年的華人爆料,中文姓名裡有不少常見的漢語拼音老美用英文發音很難,甚至常鬧笑話,也有一些常用姓名拼音能找到相應的英文單詞,但寓意卻「雷點」多多,念時令人憋笑成內傷。  「姓名拼音裡有x和q,頭一次念的老美無一例外都念不對,xie都發成zie,qing發成了queen」。
  • 政黨領袖暗指「華人不學英語搞分裂」
    陳國治表示,在上屆保守黨執政期間,前總理哈珀先生對中國亦非常不友善,當年的新任中國大使上任(盧樹民),哈珀先生一年都拒絕會見,令新大使一年都無法開展工作,相當於加中關係斷了一年。哈珀總理高調宣布不出席北京奧運,保守黨議員將該奧運與納粹相提並論,保守黨政府擱置ADS旅遊協定多年等等
  • 商鋪門店招牌,重在「設計」(藝壇走筆)
    在城市街道上,商鋪門店招牌是一條街道乃至一座城市的門面,自然值得精心設計,但招牌設計統一化是最佳選擇嗎?褪色的噴繪布、刻板的大字、千篇一律的簡陋排版,這樣的店面招牌曾一度布滿許多城市街道,嚴重影響市容市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