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智能虛擬助手上線,服務校園生活

2020-08-29 中國教育網

智能虛擬助手在國外教育信息化服務方面發展較為成熟。美國教育科技公司AdmitHub推出的智能虛擬助手Oli應用於多所大學,解決常見FAQ諮詢問題,並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問答服務;AdmitHub推出的Reggies聊天機器人,在歐申縣學院招生過程中自動回答了14000多個學生的問題;喬治亞理工學院、美國東北大學為學生提供Echo Dots智慧機器人解答關於校園生活的問題,包括菜單和教室使用狀況查詢、教學日曆查詢、成績查詢和消費帳單查詢及各類預約事務,並提供娛樂接口豐富學生的生活。

近兩年,我國部分高校也嘗試使用智能虛擬助手解決諮詢類問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建立諮詢機器人,為圖書館信息查閱提供諮詢服務;西北工業大學推出迎新機器人「小希」,幫助新生解答招生問題。隨著中文自然語言理解(CNLU)技術的發展,智能虛擬助手在高校領域具有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總的來說,目前我國高校信息化服務普遍存在著業務接口分散、操作複雜、用戶體驗差和諮詢服務效率低等問題,亟需解決。在智慧校園建設的推動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科大」)設計開發了適應於高校信息化服務的智能虛擬助手來解決上述問題。

信息化服務問題分析

中科大已搭建了較為完善的網絡和基礎服務平臺,建立了統一身份認證體系,並在此之上開發了各類業務應用系統。信息化服務依據內容和訪問目的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四類,如圖1所示。


圖1 高校信息化服務類型圖

1.服務系統FAQ諮詢

服務系統FAQ的解答一般發布於各服務網站上,缺乏統一的管理和諮詢渠道。另外,傳統的FAQ文檔檢索方式難以為用戶提供精確、高效的解答。因此,人工電話諮詢成為解決FAQ問題的主要途徑,但隨之而來的各種客服問題增大了諮詢服務的成本。

2.公共信息查詢

公共信息是高校師生查詢最頻繁的信息,儘管學校的門戶網站提供了公共信息專欄,但因網站缺少交互和精確檢索能力,訪問效率低且難以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

3.業務系統查詢和辦理

為實現常用業務快速查詢和辦理,學校為用戶提供了各類移動端應用系統,包括一卡通掛失、餘額查詢、快速報修通道等。儘管這些移動端的應用系統優化了傳統的業務辦理流程,解決了業務辦理時間和條件受限問題。但由於一個系統只能提供一種服務,用戶需要訪問不同業務系統才能獲取相應的服務。這對於簡單的信息查詢和業務辦理來說,仍然是相當低效且繁瑣的操作。

4.熱點推送

學校的熱點問題和公告發布渠道單一,且發布的網站因缺乏推送和交互能力,容易造成信息盲點,引發各類溝通協調等問題。

解決方案設計

針對上述問題,智能虛擬助手提供了最佳解決方案。智能虛擬助手建立在知識庫基礎之上,通過已訓練神經網絡模型使之具有對問句的意圖識別能力。如果在知識庫中找到與用戶問句意圖一致的問題,則返回答案;而對於未能識別的問題,將以無縫人機轉接的方式,切換到人工服務,並回收用戶問題補充知識庫。它支持多渠道多應用接入,並提供單點訪問入口和一問一答、多輪會話模型,具有很強的交互性、適應性和拓展性。智能虛擬助手精確的應答能力主要依賴於知識庫的設計和機器人意圖識別能力。依據中科大信息化服務的問題,智能虛擬助手的知識庫設計和業務系統對接方式如下:

1. 服務系統FAQ諮詢

服務系統FAQ諮詢涉及到各業務系統的使用說明和常見問題的解答。這些數據具有位置分散,內容穩定且問題諮詢重複性強的特點。內容的穩定程度與知識庫維護成本成反比,而問題諮詢重複性與知識庫的問題覆蓋能力成正比關係。因此,適合於建立FAQ問答知識庫,實現對數據的統一分類管理。智能虛擬助手主要以一問一答的方式,為用戶提供精準、高效的FAQ諮詢服務。

2.公共信息查詢

對於公共信息類檢索問題,採用與FAQ諮詢類相似的一問一答的自動應答方式。但是由於這類數據具有內容展現形式豐富且管理部門分散的特點,考慮到避免管理衝突和知識庫運維成本問題,我們採取維持原有的分散管理方式,為公共信息連結建立知識庫,提供快速的嚮導服務。

3.業務系統查詢和辦理

為滿足單點訪問辦理多個簡單業務的需求,可以通過配置智能虛擬助手接口,實現與多個業務系統對接。業務系統需要提供Restful API 滿足智能虛擬助手接口設置的需求,才能完成對接工作。智能虛擬助手將以多輪對話的方式向相應的對接業務系統傳遞查詢或待辦理的信息,並返回結果。為了讓智能虛擬助手能識別不同的業務意圖,用戶需要輸入關鍵短語,如「我要報修」「或「校園百科」,來激活相應的業務流程。值得注意的是,對接時需要做用戶身份認證,數據傳輸時需要加密處理。

4.熱點推送

智能虛擬助手具有熱點公告發布能力,而且支持輸入識別推送相關的諮詢熱點問題,為學校的熱點信息推送提供了新的渠道。

技術框架與實現

中科大的智能虛擬助手開發主要基於Rasa開源的機器學習框架。有兩個主要模塊:Rasa NLU和Rasa Core。Rasa NLU用於實現實體抽取和意圖識別,而Rasa Core用於實現與機器人對話的流程控制。相比Google的API.ai,Microsoft的Luis.ai以及Facebook的Wit.ai,Rasa不依賴於任何第三方公司,支持本地部署,並且允許用戶根據需求調整訓練模型。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拓展性,適用於高校領域的智能虛擬助手的定製開發。

為實現智能虛擬助手,使用Rasa開源機器學習框架和基於LSTM對話流程控制,如圖2所示。

圖2 基於Rasa和LSTM的對話流程控制

首先,問句通過Rasa NLU將抽取的實體和意圖特徵轉化為高維向量,然後作為輸入通過已訓練的LSTM循環神經網絡模型生成匹配概率向量,最後依據匹配概率做出相應的回答。圖2中的Action Type 用於判定問題是直接給出答案,還是需要調用第三方業務接口進行多輪會話。

目前,中科大的智能虛擬助手仍處於知識庫積累和試運行階段,但隨著知識庫的完善和機器人的持續訓練,預計將實現解答學校九成左右的用戶問題。

針對高校信息化服務系統普遍存在的問題,建立統一、高效、智能的新型信息化服務系統,已經成為智慧校園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中科大的實踐經驗,智能虛擬助手成為高校信息化服務向智能化服務轉型的可行性方案。借鑑於客服機器人和其他智能虛擬機器人在工商業的成功案例,並結合高校信息化服務的特徵和特色,開發適用於高校信息化服務的智能虛擬助手將在智慧校園建設中大放異彩。

(本文刊載於《中國教育網絡》雜誌10月刊,原標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智能虛擬助手為信息化服務助力》,作者:任敏、周英華、王峰、夏玉良,單位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網絡信息中心)

相關焦點

  • 服務升級 | 校園AI助手功能上新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的緩解,校園AI助手也發生了一些變化。聯奕緊跟學校實際需求,不斷完善、更新服務,升級校園AI助手核心功能,上線招生諮詢、智能推送、未知問答管理新功能,滿足學校需求的變化,減輕相關部門工作壓力。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習強國號今日上線
    7月29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習強國號正式上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習強國號將及時反映中國科大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落實「潛心立德樹人、執著攻關創新」兩大根本任務的最新進展,大力弘揚中國科大「紅專並進、理實交融」的校訓精神和「科教報國、追求卓越」的初心使命,充分展示中國科大傳承紅色基因、勇攀科學高峰的精神風貌,為努力辦出中國特色、科大風格的世界一流大學營造良好氛圍
  • 51VR與浙江大學共建聯合實驗室 深化智能虛擬仿真研究
    浙江大學科學技術研究院夏文莉院長、51VR創始人兼CEO李熠先生、浙江大學信息學部主任鮑虎軍教授、浙江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陳為教授、浙江大學CAD&CG國家重點實驗室王銳教授、華煒副教授以及RealDrive CEO 陳祿博士等出席了此次揭牌儀式。
  • 百度智能語音助手小度推出長輩模式 後續將全面上線
    首頁 > 見聞 > 關鍵詞 > 百度最新資訊 > 正文 百度智能語音助手小度推出長輩模式 後續將全面上線
  • 中國最佳AI智能服務創新案例:竹間智能科技
    由51Callcenter主辦,政府聯合主辦,國家工信部、人社部指導的2020(第十三屆)「金音獎」中國最佳客戶聯絡中心及卓越客服體驗評選頒獎典禮上竹間智能科技作為行業代表榮獲「2020年度中國最佳AI智能服務創新獎「。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
    2020年12月24日下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暨人才合作籤約儀式在東區218樓會議室舉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助理教務長周叢照、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鄭葉來、華為上海研究所所長董慶陽一行,以及學校教務處、計算機學院、信息學院等相關單位領導和教師代表參加了籤約儀式
  • 周知 | 上海科技大學校園地圖系統正式上線
    上海科技大學校園地圖系統於近期正式上線,該系統將給廣大用戶提供一個基於位置服務(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的信息化展示平臺
  • 以微軟小娜和出門問問為例,分析虛擬人工助手產品
    本文以出門問問和微軟小娜為例,對虛擬人工助手的產品功能、操作效果和商業模式進行分析,以求進一步完善虛擬人工助手的產品功能和商業模式。出門問問目前自主研發了一整套人工智慧交互技術,包括熱詞喚醒,語音識別、語義理解、垂直搜索、語音合成,智能推薦和計算機視覺。
  • 這款智能辦公桌不僅站坐由你,還內嵌了一個智能助手來關照你的生活...
    「久坐不起可能會導致短命」,這是哥倫比亞大學運動檢測實驗室最近發表在美國權威醫學期刊《內科醫學年鑑》上的研究結論。研究團隊投入4年時間,追蹤了近八千名超過45歲的成年人,發現即便你有鍛鍊身體的習慣,久坐還是會損害健康。但就目前的觀察來看,久坐現在已經成為現代人最主要的工作狀態。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讓化學與公眾生活「零距離」
    【安徽科技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讓化學與公眾生活「零距離」 安徽科技報全媒體記者 張朝輝 實習記者 葛婷
  • 華為智能助手AI營銷案例斬獲梅花創新獎
    華為智能助手是基於華為終端的AI智能產品,在手機負一屏上它有著四大功能板塊:全局搜索、服務直達、情景智能和新聞資訊,這四大功能板塊涵蓋了用戶的出行、生活、家庭、娛樂、效率需求,只需輕鬆右滑,就可以根據個人需求選擇服務,使用戶可以隨時隨地享受華為智能助手帶來的便捷生活體驗。
  • 愛奇藝動畫屋上線智能虛擬夥伴 AI技術賦予IP生命陪伴兒童成長
    12月27日,愛奇藝動畫屋APP上線智能虛擬夥伴奇鹿。這是國內首款兒童智能虛擬夥伴,兒童用戶可以通過語音輸入的方式在愛奇藝平臺找到喜歡的動畫片,用戶點擊無敵小鹿形象後,還能觸發智能虛擬夥伴有趣的動作與對話,小鹿可以為小朋友講述百科知識,如果小朋友聽到感興趣的知識,還可點擊觀看相關動畫片。
  • 個人專屬的AI語音助手已上線,請到小度智能生活分論壇查收
    科技的進步,總是在不聲不響中,帶給我們生活的溫暖。9月15日,在百度世界2020大會的小度智能生活分論壇上,小度從全方位分享了一場智能生活美好圖景,並由百度集團副總裁、百度智能生活事業群組(SLG)總經理景鯤,向全國觀眾展示了無處不在的人工智慧助手小度的「破圈」戰略。
  • 發揮科技產品優勢 學加家防疫助手免費開放校園使用
    各行各業紛紛做好疫情防控配合工作,學加家長期以來專注在教育場景下為客戶提供Fintech(金融科技)、SaaS、AI、IOT、大數據等服務,用科技的力量助力教育行業的數位化轉型。學加家快速開發並上線了「防疫助手」在線體溫巡查工具,並向全國範圍的K12學校、教培機構免費開放。
  • 基於增強現實和虛擬實境的智慧校園建設
    智慧校園是指一種以面向師生個性化服務為理念,能全面感知物理環境,識別學習者個體特徵和學習情景,提供無縫互通的網絡通信,有效支持教學過程分析、評價和智能決策的開放教育教學環境和便利舒適的生活環境。(一)基於AR/VR的智慧校園導覽吳濤等人曾結合VR技術為揚州大學開發過一個校園漫遊導航系統,[6]該系統可以用於學校教學、招生等工作,用戶通過該系統進入三維虛擬可視化界面進行遠程觀賞無人機航拍得到的揚州大學的校園風景。其中,用戶點擊不同的地點,就可以瀏覽該地點的全景照片,聽語音導航、看視頻講解,與其他用戶通過彈幕進行互動。
  • 百度上線AI志願助手,讓高考的每一分都用得漂亮
    為助力萬千學子圓夢理想高校,百度推出AI志願助手,幫助考生智能分析分數、科學選擇報考專業,讓高考的每一分都用得漂亮。面對多樣的院校選擇、複雜的專業信息,百度AI志願助手整合、分析全國2600餘所高校、1400多個本專科專業、近8年共700多萬條招生數據,藉助百度AI技術力量,為考生智能分析歷年招生計劃、往年錄取分數、同水平考生往年報考情況等,幫助考生節省查找、篩選資料的時間,為考生科學擇校、選擇專業再添「神助攻」。
  • 淘鮮達發布《2020中國幸福大學不完全指南》小時達服務為校園生活加分
    時值全國各地高考放榜和填報志願階段,淘鮮達今日發布《2020中國幸福大學不完全指南》,以趣味榜單形式,展示購物小時達為莘莘學子提供全新生活和學習保障服務,並為糾結大學選擇的準新生提供查詢攻略,幫助實現即將到來的大學美好生活。
  • 虛擬校園卡離我們有多遠? 不炒概念,落地才是王道!
    新中新的虛擬校園卡已經在浙江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上線應用,還即將在:同濟大學、延邊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武漢大學、吉首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南方醫科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區、廣州交通學院等高校上線。  浙江大學:「校園寶」虛擬校園卡  1浙江大學:虛擬校園卡已經上線使用  使用「校園寶」APP的點擊量達到9000多次,註冊用戶4000多人,並且數字在持續攀升,有60餘所高校前來參觀交流,目前實現了掃碼消費,即將開通掃碼認證,後續將實現跨校區、跨院校通用,實現浙江大學與省內院校的資源互動和共享
  • 高校信息化建設的數字助手:深耕校園數位化服務
    「中國高校信息化迎來高速發展的風口,騰訊微校致力於成為數字助手,攜手合作夥伴共建數字校園新生態。目前,我們已經超過300家合作夥伴達成戰略合作,為400多所高校提供了覆蓋校園全場景的智慧化服務。」騰訊微校總經理餘斐表示。
  • 匯刷刷臉支付——你知道智慧校園中」虛擬教室「嗎?
    智慧校園的核心特徵主要包括以下三個層次 一是為師生提供智能的感知環境和全面的信息服務平臺,根據角色提供個性化的定製服務; 二是將基於計算機網絡的信息服務集成到學校的各種應用程式和服務領域,以實現互連和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