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書】馮金紅 巖波茂雄與他的時代

2021-02-19 雅理讀書

巖波出生於明治十四年(1881),中間歷經大正時代(1912—1926),歿於昭和二十一年(1946),當時日本剛剛戰敗。他65歲的人生幾乎全過程體驗到了一個國家因為無法自制的逆天之欲,而由高峰跌入谷底,至今仍坐在歷史的被告席上。他反戰,同情亞洲鄰國,認為入侵中國是忘恩負義;他崇敬孫中山與魯迅,資助中國與朝鮮的留學生,負擔郭沫若孩子的教育費用,戰前還想向中國的多所大學捐贈巖波圖書(此願望於去世後的1947年得以實現);然而他也崇拜天皇,捐款購置軍機,頌揚當時的右翼首領頭山滿。巖波未能完全決然於時代的狂熱,留下一些矛盾的思想與行為,供後人感嘆在歷史大關節中知識分子的迷失與困惑。

在安倍能成的眼裡,巖波茂雄「不是學者也不具學者氣質」,甚至「並不怎麼喜歡書」,然而所有人都會承認,他是日本文化史上了不起的人物,對日本的近現代文化做出了大貢獻。巖波書店的出版物哺育了好幾代日本人,在日本國民素質的現代化改造中,發揮了與教育相輔相成的功能;更不要說,在出版史上,「巖波文庫」和「巖波新書」塑造了怎樣的一種「巖波文化」,為其他出版社至今效仿。而他在經營上的不打折銷售、為讀者竭誠服務更為同行業和讀者津津樂道,留下了不少的佳話與軼事。當然由他開創、至今留存的「經銷商不退貨」,則讓同行愛恨交加,據說有摯愛巖波圖書的書店因此破產。

作為一代開創者,巖波茂雄的成功,除了得益於他赤誠坦蕩、勇猛精進的個人品性,更主要的,是他受到的精英教育和所處的明治、大正時代對他的鍛造與召喚。巖波和他的書店最典型地體現了正處於上升期的現代日本對知識與文化的渴求,對「教養」和「個人」的嚮往。

經過政治上的「君主立憲」,經濟上的「殖產興業」,和文化上的「文明開化」,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迅速成為了亞洲第一個工業化國家,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的勝利更讓這個剛擠入世界強國之列的民族升騰起一股富國強兵、稱霸世界的「帝國」欲望,福澤諭吉的脫亞入歐論幾乎是全民的信仰。巖波是在明治後期濃重西方化和現代化的時代氛圍中度過青春期的,明治前期還廣被推崇的接受東方古典教育的「明治修養派」,漸被直接學習西方知識、注重個人人格培養的「大正教養派」所取代,由東方到西方、由古典到現代,日本的思想文化處於重要的歷史轉折點上。被稱為「大正浪漫」的大正時期是日本歷史上年頭最短的朝代,卻以現代意識與現代文明的真正發端而高揚,其理想主義、民主主義和自由主義的傾向與氛圍讓後人一再留戀回首,而其後昭和時代法西斯主義的滋生壯大及其造成的惡果,則又讓人檢討大正時代的「民主」與「浪漫」中隱藏著尖銳的矛盾與致命的基因,此是後話,巖波在戰敗後對此曾有深刻的反省。

巖波茂雄畢業於著名的「第一高等中學校」(簡稱「一高」,當時的東大預科,現在的東大教養部)和東京帝國大學哲學專科,這兩個學校素以培養「和魂洋才」的國家棟梁而著稱,當時「一高」流行的「寮歌」(宿舍歌)中有這樣的歌詞:「浮華小巷,看起來多麼渺小」,「在渾濁的海洋中漂泊的國民啊,由我們來拯救。」可見時代的昂揚與青春的抱負。

巖波茂雄與他同時代的精英接受了貫通中西的學業培養和共同生活的訓練,以及強健體魄的錘鍊,所有的巖波傳記中都會記述他是如何地熱愛舢板、注重體育,如何在運動與競技中體會尚武精神,鍛造自己的心志。然而他也未能倖免於迷茫和苦悶的時代病,經歷了從「發揚校風主義」到「潛心個人主義」的轉變。隨著日本綜合國力和政治現代化的大幅躍進,知識精英的歷史使命感中「個人的覺醒」取代了「國家的危機感」,「獨善」與「精神的高貴」成了最值得追求的個人價值,而與之伴生的虛無主義開始蔓延,對人生的「不可解」感到迷茫,自殺成了年輕學生一時的流行風氣。

當時一高學生藤村操著名的自殺事件對巖波刺激很大,幻滅感曾讓他在一個湖中荒島上獨居四十日,直至擔憂的母親親自將他尋回。他後來拒絕考試、未能從一高正式畢業應與這一段的精神狀況有關。

從1901年進入一高,到1905年升入東京大學哲學系專科,巖波茂雄接觸到了當時日本最精英的文化圈。他的先後同學很多後來都成為了大正時代有相當影響力的思想人物,如阿部次郎、安倍能成、九鬼周造、石原謙、上野直昭、和辻哲郎等。而他們的老師則有夏目漱石,以及對他們影響甚大、教授西方古典哲學的柯爾伯。

可以說,人數並不多的東大哲學系(和京都大學哲學系)的精英師生一手塑造了沉潛哲學思考、熱愛文學想像、追求人格至上的「大正教養主義」,並引領了廣大讀書人的思想生活。這些人日後不僅成為了巖波書店的主力作者和支持者,更是巖波書店的精神底色與思想支柱,巖波著名刊物《思想》的前身、1917年由巖波茂雄創辦的《思潮》,就是為了給這些同學師生創造一個發表自己思想的園地,阿部次郎是其中的骨幹。

相關焦點

  • 研究與觀察 | 日本巖波書店的發展經驗及其對我國學術出版的啟示
    巖波書店以傳播文化為目標的出版理念、人本主義的企業內部機制和注重選題社會價值的出版導向貫穿了其百年歷史,也使其成為日本出版行業不倒的「常青樹」。(一)做「優質文化的快遞人」巖波書店秉承「優質文化的快遞人」的理念[1],尊重作者、服務作者,始終堅持以作者為中心。
  • 巖波書店前總編輯:日本出版界有什麼經驗值得中國借鑑?
    在平成時代,日本的出版業經歷了哪些變化?日本出版界什麼樣的經驗值得中國出版界借鑑?12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在單向空間·愛琴海店舉辦了《播種人:平成時代編輯實錄》的新書發布會,巖波書店前總編輯馬場公彥、萬聖書園創始人劉蘇裡和知日作家劉檸,與大家談了談巖波書店的出版經驗。
  • 日本學者、巖波書店總編輯馬場公彥:我相信書籍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
    2015 年,《戰後日本人的中國觀》出了中文版,受到了一些中國學者的關注和評論,書裡的部分章節也在學術雜誌《開放時代》上發表(如《「文化大革命」在日本(1966~1972):中國革命對日本的衝擊和影響》、《從決戰、抗戰到敗戰、慘勝: 1945 年前後日中相互認識的轉換》)。此後,他更頻繁地受邀來中國交流、講學,參加公開活動,也偶爾會在中文學術刊物上發表文章。
  • 奇潔:趙之謙《積書巖圖》賞析
    積書巖圖(國畫) 69.5×39釐米 清 趙之謙上海博物館藏趙之謙(1829—1884),中國清代著名的書畫家、篆刻家。漢族,浙江紹興人。近代的吳昌碩、齊白石等畫家都從他身上受惠良多。《積書巖圖》是晚清金石派代表畫家趙之謙在同治年間為潘祖蔭創作的一幅山水畫。潘祖蔭身居高位,雅好藏書、刻書,十分賞識趙之謙在金石考證與書畫篆刻方面的才學,遂延請趙之謙幫助搜羅、校訂古籍。「積書巖」典出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該書記載甘肅永靖的小積石山懸崖上多有石室,室內巖石堆疊似藏書,因而得名。
  • 《箱子巖》中的什長是什麼樣人?
    沈從文的感嘆是,十五年的時間過去了,自已仍是往返於故鄉和城市之間的忙於寫作的人。而這個二十一歲向什長卻經歷了變化多端的人生。這個從軍隊打跛了腿的青年人,一臉的兵油子油氣與驕氣,仿佛高出了鄉下人的神氣。這是因為他有了鄉下人沒有的經歷。他本是個打漁人的獨生子。
  • 戲曲電影《五巖山》首映式在鶴壁舉行
    展現了一代藥王不慕名利、心系蒼生、獻身醫學的偉大精神,是全球抗擊新冠疫情的時代背景下,一部難得的精品力作。 電影《五巖山》內容簡介唐太宗年間,唐太宗眼疾,急頒詔名醫孫思邈。孫思邈不僅治好了唐太宗的眼疾,獻藥並上《進眼藥表》,也讓前方作戰將士眼疾消除。唐太宗賜他官位和黃金,孫思邈謝絕。唐太宗封他為藥王。孫思邈帶徒弟黃忠厚、趙月梅一起去太行山,採藥著書。孫思邈師徒來到五巖山,突然發現地上有血跡。正巧濟民堂老闆王翠翠由此經過,告知這家媳婦因難產而夭亡。今天要去送葬。
  • 《昆池巖》恐怖的不是鬼魂,是人心
    片子講述的是七個小夥伴一同進入CNN票選的世界七大鬼屋之一「昆池巖精神病院」進行「網絡直播」的故事。因為昆池巖精神病院在1979年發生過42名患者集體自殺、院長失蹤的恐怖事件,大樓因無人接管被廢棄。昆池巖,韓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所設立,在八十年代關閉的國家級精神病院,記住這個時代背景,這是本片隱喻性強的支持點之一,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又稱樸正熙時代,是韓國著名的獨裁時代,而昆池巖正是為了維護樸正熙統治的秘密刑訊場所,昆池巖的主要病人也是反樸的所謂政治犯們,他的主要治療手段也是臭名昭著的人體實驗,這樣的背景下的昆池巖恐怖氛圍又帶上了些許的複雜。
  • 「臺獨」頭目李登輝(巖裡政男)死亡,被疑是日本人私生子
    李登輝的父親李金龍曾充當日本刑警,那時就起了個日本名字叫巖裡李龍男。李登輝出生於1923年1月,1945年日本投降時他已22歲,也就是說,在小學、中學至大學的前兩年,李登輝接受的都是日本文化的薰陶。成長的環境與過程,決定一個人的情感與意識。
  • 新經典·巖波新書精選出版:日本作家們的「低處高思」
    最近,新經典出版公司引進了日本巖波書店的十三種圖書,通過五年時間的翻譯、編輯,合稱「新經典·巖波新書精選」。目前已上市七卷:《過勞時代》《格差社會》《京都》《日本的誕生》《日本的漢字》《日本的神話》《日本文化關鍵詞》。其餘六卷,將在2019年夏全部出齊。12月15日下午,「新經典·巖波新書精選」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辦。
  • 杉巖CTO邱尚高:AI+數據湖時代,對象存儲不止步於存儲
    眾專家與行業代表同臺探討新數據時代存儲技術發展趨勢,分享數位化轉型成果,共話智慧未來。杉巖數據CTO邱尚高攜「AI+數據湖時代,對象存儲新未來」的主題演講出席峰會。在AI+數據湖時代,對象存儲又迎來哪些新的場景?針對上述問題,邱尚高作了系統地闡述與分享。
  • 新鄭市具茨山巖刻之迷探究 巖刻"天書"刻於4千年前
    11月14日以來,來自北京大學、中科院等研究所的環境學、考古學、地理學等學科的多名專家、學者會聚具茨山,從環境考古的地層疊壓關係角度證明具茨山巖刻符號的形成年代當不晚於4000年之前。這一發現為探討巖刻符號的年代和內涵提供了科學依據,對於深入探索包括黃帝文化在內的中原上古文化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 美劇《城堡巖》:「史蒂芬·金小說宇宙」
    近年來根據他小說改編的劇集十有八九都被電視臺中途「腰斬」,好不容易去年出了部電影《小丑回魂》(IT)算是替他「挽尊」了一回。《城堡巖》海報今夏在美國HULU平臺播出的《城堡巖》(Castle Rock)則可以視作史蒂芬·金小說在劇改領域的翻身仗。
  • 「卞和尋璞·巖中選玉——李巖選書法藝術展」開展
    1月9日,「卞和尋璞·巖中選玉——李巖選書法藝術展」在山東出版美術館開展,展覽由山東省文史研究館、山東省書法家協會、山東出版集團齊魯美術研究院主辦。李巖選 ,字尋璞,巖中選玉,號礪石齋主,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榮譽副主席、山東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山東羲之書畫藝術研究院院長等。1948年出生,山東臨沭縣人。從事教育、文化、出版編輯工作40餘年,愛崗敬業,殫精竭慮,廣涉文學、音樂、書法、繪畫等藝術領域,上下求索,孜孜不倦,終得善果,卓有建樹。先後創作書法專著、字帖、光碟等60餘種,發表學術論文、藝術評論等50餘篇。
  • 史蒂芬·金新作《城堡巖》開播,解析遍布劇中他過去作品的彩蛋
    目前這部美劇好像在國內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不過相信過不了多久這部美劇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觀看。今天美叔跟大家聊一聊《城堡巖》這部美劇,除了介紹一下這部新劇之外,也跟大家分享一下前三集當中暗藏的不少彩蛋。
  • 懸磬巖記 遊記原創——沈志權
    懸磬巖記原創遊記 沈志權懸磬巖,一名飯甑壇,據光緒四年修編《宣平縣誌》載,原為延福寺的六景之一,位於今武義縣城西南30公裡外,海拔高達800米。懸磬巖是宣平桃溪的父親山,據說桃溪人外出看不到了懸罄巖,就覺得自己已經遠離故土,一股思鄉之情油然而生,會止不住會落淚。
  • 湖北武當山,鮮為人知的南巖宮故事
    張守清,1254年出生,峽州宜都(今湖北宜昌宜都縣)人,是元代武當道教中最著名的道士,被元仁宗封為「體玄妙應太和真人」。他31歲入武當山學道,此後20多年時間中,他一方面堅持每天打坐修鍊金丹大道,盡得清微雷法之秘傳;另一方面率領道士開鑿南巖,用募化來的錢和香客的功德錢,構築殿宇。
  • 《城堡巖》串聯多部作品 史蒂芬·金親手打造恐怖宇宙
    《城堡巖》的故事講述:肖申克監獄的獄卒在被棄置30年的監獄F區發現了一個年輕人,沒有任何記錄能表明他的身份,而他身上似乎有著某種惡魔般的超能力……對於史蒂芬·金的書迷、影迷來說,觀看《城堡巖》的過程仿佛一場淘金遊戲。
  • 城堡巖:穿越時空的人,會給身邊的人帶來災難
    於是亨利回到了城堡巖,發現媽媽和當年找到他的警長在一起了。亨利聯合獄警,打算把無名男孩救出來。然而,自從把他從監獄救出來之後,凡事他所到之地,都會發生命案,雖然不是他殺的,但是似乎都與他有關,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災星」?
  • 火成巖:基性巖類-噴 出巖類
    輝長巖——基性深成巖代表(1) 顏色:黑色,灰黑色,深灰色(2) 結構:中-粗粒半自形粒狀結構——※輝長結構指基性斜長石和輝石自形程度相同,都呈半自形或他形顆粒,是從巖漿同時析出的結果。斜 長 巖幾乎 全 部 由 斜 長 石( 基 性) 組 成, 其 含 量 佔90% 以 上, 暗 色 礦 物 很 少, 含 量 小 於10%, 主 要 為 輝 石、 角 閃 石、 橄 欖 石。 巖 石 具 半 自 形 或 他 形 粒 狀 結 構。
  • 巖烤自創新吃法,食尚約定巖烤地攤牛排開啟新時代美食商機
    相信很多人都會喜歡吃牛排,牛排在食客的印象中既融合了西式的柔美,又透漏著經典與情懷!可是傳統牛排似乎並不能使食客再一次眼前一亮,也正是這樣,食尚約定巖烤地攤牛排才這樣令人矚目。一、匠心自創,獨步江湖食尚約定始終用匠心來回報社會,首先由中國烹飪大師孫立新特創巖烤新吃法,祖傳三代自研口味,無法仿製,這是匠心的第一重體現;其次"火山巖烤系列"調料配方是經過多年研發和數年市場測試,形成多套專有的秘制配方,這是匠心的第二重體現;配方正宗,由基地統一生產,食客百吃不厭!這是匠心的第三重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