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島農大學生兩年拍20部微電影 自導自演自寫劇本
《和你一樣》中的溫情一幕青島日報/青報網訊 青島農業大學擁有我市唯一一個「山東省大學生微電影創作工作室」,十五六名大學生是這間工作室的「主人」,他們在課餘時間自己創作劇本,自己擔當導演這個建於2011年12月的工作室,兩年多的時間裡已經出品20部微電影,其中有15部作品在山東省微電影展映、山東青年微電影大賽、山東省大學生「快樂創業」微電影大賽等專業賽事上獲大獎。「我們可以提供拍攝場地,有正規的組織、資金、人員管理,有專業的指導老師,只要學生們有了好的選題,就可以向工作室申請器材進行拍攝、製作。」微電影工作室的負責人邢祥虎頗為自豪地表示。
-
農大學生兩年拍了20部微電影
農大學生兩年拍了20部微電影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4.04.03 星期四 青島農業大學擁有我市唯一一個「山東省大學生微電影創作工作室」,十五六名大學生是這間工作室的
-
9位大學生拍了9部微電影,原來這才是iPhone拍視頻的正確打開方式!
年初的疫情幾乎影響了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復工復產延遲、高考延後,學生們也擁有了一個號稱"史上最長假期"。放假一時爽,但是對大部分同學來說,並不是一直放假一直爽,「回校」成了大家的心頭事 ~ 在假期中,有這樣9位大學生,他們靠著iPhone、結合iPad、Mac這些常見的設備竟完成了9部微電影的拍攝創作。
-
西安大學生開拍校園微電影 試水導演夢
一個簡單的劇本、一部普通的單反,幾個志同道合的追夢人,湊到一起,就是一段青春,就是一部校園微電影。近日,校園微電影在人人網上瘋傳,各大高校學生都通過拍微電影、MV等形式曬校園美景,記錄青春印跡。 而這些微電影創作的發起者,大多是活躍在校園裡的「90後」大學生。他們每個人的創意都如同一股清泉,淺淺地滋潤了有些墨守成規的生活。 青春撐起簡單劇情 「小雁塔旁,白衣閣邊,觀音點化,七裡香蔭,默誦此文,心願即呈。此秘可說,第一眼人,愛出愛返,緣盡緣生。」
-
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微電影和劇本作品持續火熱徵集中
截至目前,微電影文化藝術節組委會收到來自上海音樂學院、四川電影電視學院、福州大學、廈門大學、福建農林大學、閩南師範大學、大連大學、浙江傳媒學院、東北農業大學、廣東財經大學、臺灣世新大學等高校的作品。 本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由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共青團福建省委員會、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學生聯合會主辦。
-
Selina妹妹被贊王祖賢接班人 拍微電影扮抑鬱症患者
Selina妹妹被贊王祖賢接班人 拍微電影扮抑鬱症患者攝影: 有王祖賢接班人之稱的仼容萱(容容),雖然深得家姐Selina(臺灣女子組合S.H.E成員)愛惜,不過她選擇獨立外闖娛樂圈,早前更接下微電影《本可改變的結局》隻身來港拍攝,該劇是由香港家連家精神健康倡導協會拍攝的微電影,主要是希望幫助有抑鬱症及情緒病患者清楚他們必有出路,不要自困逃避。
-
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微電影和劇本作品火熱徵集中
據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組委會消息,目前第二階段的微電影和劇本作品正在火熱徵集中。 本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由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共青團福建省委員會、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學生聯合會主辦,閩南師範大學、臺灣東森電視臺、海峽衛視、臺灣醒吾科技大學、寰羽映像(廈門)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承辦。本次大賽於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舉行,分為兩個階段。目前,第一階段微電影海報報名已經截止。
-
2019海峽兩岸大學生創意微電影大型創作活動首映式暨頒獎典禮
其中,最佳影片獎由「生活」主題微電影《爺爺的心願》奪得,影片講述了從小聽著成都故事長大的臺灣青年,帶著爺爺尋根蓉城的心願,決心留蓉生活、創業,投身到成都經濟文化建設中的追夢心路。影片不僅展現了成都宜居的生活與多元的文化對兩岸青年人才的較強吸引力,更體現了海峽兩岸跨越時空心手相牽、歷久彌堅的深厚情誼。
-
大學生拍微電影:1個月拍兩三部或可賺萬元(圖)
從《老男孩》火遍網絡後,微電影開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島城的大學校園中同樣活躍著一群微電影製作者,網上超高人氣的點擊量吸引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們加入其中。11月8日,記者走進這些校園電影製作人,拍微電影的目的就是愛好,但圖個樂的同時,校園微電影開始獲獎甚至可以賺錢,一個月拍上兩三部電影,月賺萬元不成問題。 青島農業大學擁有青島唯一一個山東省大學生微電影創作工作室,微電影在島城高校中也算高水準。
-
臺灣大學生:從一無所知到愛上重慶
「通過這次實習,我學習到不少業務知識,以及與客戶的相處之道,這對以後就業很有幫助。」他說。與楊日豪一起來重慶實習的還有臺灣29所高校的80名大學生。他們7月初抵達重慶,實習期一個月,實習單位涉及金融、投資、民生、科技等領域。「重慶高樓大廈林立,商圈繁華,人也很熱情,和我想像中的西部城市完全不同。」
-
重慶檢察官以案例為腳本 拍9分鐘微電影《父親》
正義網重慶3月24日電(通訊雲 牟倫祥 馬燕)「我們都知道,人世間有一種最深沉、最厚重的愛,那就是父愛!」近日,在重慶市萬州區萬三中的多功能教室裡,主持人向臺下的學生家長們介紹並播放了一部特殊的微電影《父親》。之所以特殊,是因為這部電影是萬州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們自編自拍的,並且所有演員都是從檢察院裡挑選出來的。
-
臺灣大學生的重慶暑期實踐:從「感謝」到「了解」
圖文臺灣大學生分享實習成果。 蔣鑫燕 攝中新網重慶8月9日電 (韓璐 蔣鑫燕)「感謝大家的照顧,希望再來重慶。」「很想跟在重慶認識的每一個人說一聲『謝謝』。」「重慶成為我了解大陸的窗口。」「只有親自來看過,才能了解大陸。」
-
體驗外賣小哥 重慶高中生拍微電影自辦電影節
今年暑假,重慶近百名藝考生、高中生,送給自己一份特殊成人禮,給白衣飄飄的中學時代留下難忘的回憶。這些來自重慶一中、育仁、字水、松樹橋等中學的學生,自編自導6部微電影,把生活中真實題材,從幕後搬到臺前,分別濃縮成5分鐘畫面。
-
2019年"大創慧谷"杯大學生微電影創作大賽啟動
人民網重慶8月13日電(劉政寧)為鼓勵大學生和青年影視創作團隊用鏡頭記錄新中國的發展與變化,讓更多大學生和青年參與影視創作,8月13日,「渝創渝新」——2019年「大創慧谷」杯大學生(青年)微電影創作大賽正式啟動。 本次大賽由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重慶市人才交流服務中心承辦。
-
臺灣大學生談大陸實習生活:還想去重慶吃火鍋買榨菜
臺灣大學生拿著實習結業證書合影留念。 鍾升 攝中新網蘇州8月11日電 (記者 鍾升)10日晚,2019翱翔蘇州·臺灣大學生蘇州實習營結業儀式在蘇州市舉行。儀式上,近百名臺灣大學生一道津津有味地分享著在大陸一個多月的實習生活。
-
大學生拍城市宣傳片微視頻不輸大導演
出席本次頒獎典禮的嘉賓包括:2010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總導演、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短片導演高小龍先生;中國廣播電視協會欄目劇委員會大學生青少年專委會主任、全國電視欄目劇十佳優秀製片人、四川電影電視藝術製作中心總製片人嶽湛先生;新浪四川總經理梁耀文先生;著名獨立電影導演陳心中先生;著名青年導演蘭波先生、程靜波先生;著名作家宋石男先生、江樹先生、文迪先生;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黨委副書記康慶良教授
-
海峽兩岸大學生微電影文化藝術節微電影和劇本作徵集延續到3月31日
截至目前,微電影文化藝術節組委會已收到來自上海音樂學院、四川電影電視學院、福州大學、廈門大學、華南師範大學、福建農林大學、閩南師範大學、大連大學、臺灣世新大學、臺灣銘傳大學、臺灣政治大學等高校的作品。2018年4月至5月將舉辦微電影作品評選、微電影海報評選、原創劇本評選、微電影巡展、網絡評選與展播。微電影產業文化論壇及頒獎典禮將於5月底舉行。
-
打造重慶文旅IP 為聽障兒童公益治療……這些大學生創業項目很有料
谷旭陽說,團隊目前有20多個成員,他們的足跡已經遍布全國30多個省市。磁器口、洪崖洞、長江索道……重慶的眾多景點已經成為外地遊客爭相「打卡」的聖地。實際上,除了這些網紅景點,重慶還有很多旅遊資源。比如,老君洞、李家沱燈塔、皇冠大扶梯的朝天飛梯、關嶽寺……一個學生團隊通過拍攝這些景點的短視頻, 4個月收穫了10多萬粉絲。
-
微電影流行:情節有點葷 多是植入廣告
頗有種「豐儉由君」的意味,不少追求新奇的年輕人樂於用這種時尚的方式來記錄生活、表達心意,或者就是單純地過過拍電影的癮。有個能錄像的相機,就能過過拍電影的癮在剛剛過去的暑假,高中生楊心雨就像模像樣地做了一回「女主角」,和朋友們共同拍攝了一部名為《昨日晴空》的微電影。
-
臺灣在渝實習大學生:從「不了解」到愛上重慶
「通過這次實習,我學習到不少業務知識,以及與客戶的相處之道,這對以後就業很有幫助。」他說。 與楊日豪一起來重慶實習的還有臺灣29所高校的80名大學生。他們7月初抵達重慶,實習期一個月,實習單位涉及金融、投資、民生、科技等領域。 「重慶高樓大廈林立,商圈繁華,人也很熱情,和我想像中的西部城市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