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大學生兩年拍了20部微電影

2020-12-11 青島晚報電子報
農大學生兩年拍了20部微電影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4.04.03 星期四

    青島農業大學擁有我市唯一一個「山東省大學生微電影創作工作室」,十五六名大學生是這間工作室的「主人」,他們在課餘時間自己創作劇本,自己擔當導演、演員、攝像、剪輯、劇務等一系列電影行當,把自己心中的故事集結成篇,在網絡上與人分享那一場關於青春與夢想的共鳴。這個建於2011年12月的工作室,兩年多的時間裡已經出品20部微電影,其中有15部作品在山東省微電影展映、山東青年微電影大賽、山東省大學生「快樂創業」微電影大賽等專業賽事上獲大獎。
    「我們可以提供拍攝場地,有正規的組織、資金、人員管理,有專業的指導老師,只要學生們有了好的選題,就可以向工作室申請器材進行拍攝、製作。」微電影工作室的負責人邢祥虎頗為自豪地表示。
    邢祥虎介紹說,看來,雖然工作室配備了器材,還是有學生不惜自費2萬多元添置了5G單眼相機、燈光、反光板、軌道車等拍攝裝備,就為了拍出更高品質的微電影。
    該校藝術與傳媒學院的簡文霞曾經是個愛跳舞的女孩,由她擔任副導演和主演的音樂片《和你一樣》,講述了一個因腳受傷自信心受到打擊的女孩,最終重新站起來和姐妹們一起登上舞臺的追夢故事。片子只有5分多鐘,但由於片中設計了手語情節,簡文霞竟然在全校搞了一次手語演員徵集,然後培訓了半年多,才進入拍攝階段。據悉,這部作品獲得第十三屆山東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微電影大賽一等獎。
    「現在不僅專業攝像機可以拍,普通相機、手機也可以拍,影視製作的門檻越來越低。」邢祥虎表示,隨著移動終端設備的普及,影視前期拍攝的技術壁壘被打破,使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於微電影的拍攝和發布,「拍電影」早已不是電視臺或專業製片廠的專利。「2010年之前,『微電影』還被定義為短片,現在它已經迅猛發展至火爆的程度,它的傳播方式、美學風格等都成為學術界研究的『熱詞』。」
●延伸閱讀
中學生也拍微電影
    3月25日,青島市第三屆中學生電影節啟幕。這幾乎已成為每年一度中學生們的「電影盛會」。而就在第二屆中學生電影節上,我市中學生自主拍攝微電影多達53部。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原先以高中生為主導的中學生微電影創作,正在出現「低齡化」趨勢,我市不少初中生也能「玩轉」微電影。比如第二屆中學生電影節的原創金獎微電影作品《追夢青春》,就是實驗初中15歲的女孩周韞涵的作品。據了解,周韞涵為了拍這個電影,還特地帶著同學們去了貧困農村取景。他們在去之前對於村裡的「苦日子」做了心理準備,但真的去了現場,這些十幾歲的城裡孩子還是被眼前的貧困景象「嚇」住了。臨走時,七八個同學湊了1000元錢,捐給了他們取景的那個貧困家庭。或許正是這樣真實的情感經歷,讓他們的作品打動了觀眾。
    青島三十九中校園電視臺臺長李博也深有感觸地對記者說:「原先總以為高中生對微電影的駕馭更好一些,但在我們學校,初中生的參與度非常高。」該校一名叫吳雙的女孩,初一時就參與了微電影《蛻變》的拍攝,初二時又報名參加微電影《遇見》的拍攝,這兩部作品也都參與了青島市中學生電影節,分別獲得了不錯的獎項,「每一次創作、拍攝,他們都是自導自演,而她的積極性很高,總認為自己能做得更好。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成長與進步。」李博說。據了解,青島三十九中校園電視臺每周都有校園生活紀錄片在QTV-6播出,幾乎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片中的主角。該校去年年底又成立了校園影視中心,鼓勵每個班級都培養自己的攝影師。
青島有30餘家公司拍微電影
    有人說,這是一個 「微時代」,因為「微文化」大行其道。而具備微投資規模、微製作周期、微時放映、微播出平臺的「微電影」,更以新生文化業態之姿迅速滲透人們的生活。
    在青島,隨著中國微電影基地落戶城陽,「影視之城」又多了一層文化內涵,而越來越多懷揣著光影夢想的人,開始自如地用鏡頭表達他們眼中的世界。
    有業內人士透露,目前青島有30多家文化公司都在大量推出微電影,甚至一些婚慶公司都把「婚戀微電影」作為重要的業務拓展內容。

-----------------------------------------------------------------------

相關焦點

  • 青島農大學生兩年拍20部微電影 自導自演自寫劇本
    青島農大學生兩年拍20部微電影 自導自演自寫劇本 時間:2014-04-11 來源:青島日報/青報網
  • 劇本航拍剪輯「一條龍」 13個小學生拍了部「微電影」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記者 宋雨 實習生 杜豆 劉院)8分鐘的「微電影」放完了,燈光亮起,掌聲雷動。屏幕中,主創人員的名字依次出現,每個名字後面,都有一個特殊的備註——他們中年齡最大的11歲,最小的只有9歲。
  • 滄州一會計迷上微電影,兩年完成8部微電影劇本創作並拍攝上映
    她用了兩年時間,寫完了長篇小說《紅唇遺夢》。這篇小說有20多萬字,她將小說上傳到了「紅袖添香」網站上。後來,她陸續寫了短篇、中篇、長篇小說,並在小說網站註冊的帳號「雨江涵小說」上發表。2015年底,高偉認識了從鹽山縣教育局退休的張國華,他也是一位文學愛好者。
  • 腦癱青年10年拍8部微電影多次獲獎
    10年共拍攝微電影8部,多部作品獲獎。國內業界人士都對他的作品和導演水平給予較高評價。「我最大夢想就是希望通過做電影製片人、導演來養活自己,還能賺錢來捐助殘疾人,通過鏡頭表達更多人間真愛,做個自食其力且對社會有用的人。」
  • 學生拍高中生懷孕微電影被速刪 校方稱題材敏感
    學生拍高中生懷孕微電影被速刪 校方稱題材敏感 2015-04-14 03:51:28參與互動()   學生拍
  • 9位大學生拍了9部微電影,原來這才是iPhone拍視頻的正確打開方式!
    年初的疫情幾乎影響了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復工復產延遲、高考延後,學生們也擁有了一個號稱"史上最長假期"。放假一時爽,但是對大部分同學來說,並不是一直放假一直爽,「回校」成了大家的心頭事 ~ 在假期中,有這樣9位大學生,他們靠著iPhone、結合iPad、Mac這些常見的設備竟完成了9部微電影的拍攝創作。
  • 大二學生自製微電影《母親的日記本》傳正能量
    大二學生自製微電影《母親的日記本》傳正能量「如果你正擁有著愛,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去珍惜。」今年8月底,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建築工程系的大二學生孫海寧將自製的微電影《母親的日記本》發布到了網上,吸引了眾多網友關注。
  • 重慶檢察官以案例為腳本 拍9分鐘微電影《父親》
    近日,在重慶市萬州區萬三中的多功能教室裡,主持人向臺下的學生家長們介紹並播放了一部特殊的微電影《父親》。之所以特殊,是因為這部電影是萬州區人民檢察院的檢察官們自編自拍的,並且所有演員都是從檢察院裡挑選出來的。
  • 《走近破爛王》 那是真不賴 中原區仨小學生拍的微電影登上央視
    中原區桐淮小學的3名小學生因為一個話題走在了一起,決心幹件「大事兒」:拍一部關於廢品分類回收的科學微電影。別小瞧這3個孩子,他們扛著攝像機走上街頭,走訪路人和廢品回收站,拍出了一部接地氣、採訪紮實的微電影《走近破爛王——關於廢品分類回收的調查探究》。
  • 大學生拍微電影:1個月拍兩三部或可賺萬元(圖)
    11月8日,記者走進這些校園電影製作人,拍微電影的目的就是愛好,但圖個樂的同時,校園微電影開始獲獎甚至可以賺錢,一個月拍上兩三部電影,月賺萬元不成問題。  青島農業大學擁有青島唯一一個山東省大學生微電影創作工作室,微電影在島城高校中也算高水準。
  • 微電影流行:情節有點葷 多是植入廣告
    以張麗莉為原型的微電影《最美》,在教師節之際正式啟動,力求還原「最美女教師」的感人事跡;與此同時,燒烤行業首部微電影《瘋狂偷窺》也即將上映,被視作整個餐飲行業對微電影營銷的首次探索。從那部感動了無數人的《老男孩》至今,微電影的「資歷」也才不過兩年,風靡程度卻有目共睹。各網站、各行業爭相製作,名導、明星紛紛加盟。
  • 韓城一群學生娃拍了部成語故事微電影!
    韓城傳媒網民生/社會/時訊/熱點關注6月21日,隨著最後一組鏡頭在古城美食街拍攝完成,喬子玄學校成語故事微電影《自相矛盾》全面殺青,進入緊張的後期製作階段。此次選取的演員為四五年級學生,賣矛盾的扮演者是四年級的孫湧泉,儘管年紀不大,但落落大方,有「主角」的氣派。認識一下我們的小戲骨!向辛苦付出的賀導,致敬!拍攝能夠順利完成,還要感謝為此默默付出的老師們,他們給學生梳頭髮、化妝、布置場景、當現場協調員,忙的不亦樂乎!
  • 北大藝術學院學生拍微電影畢業
    北大藝術學院學生拍微電影畢業 2014-06-20 21:35:10學生們用拍微電影的方式為大學生活交出最後的答卷。十部優秀校園原創微電影獲獎,其中不乏留學生的身影。  韓國學生李藝麟獲得最佳剪輯獎,泰國學生張慧華獲得最佳演員呈現獎。在一共只有9個獎項的頒獎儀式上絕對是最亮眼的主角。兩個女生均用流利的漢語向幫助自己的老師和同學表示謝意。  最受關注的優秀畢業作品由柯為之、吳倩如獲得,最佳畢業作品獎由易婧的《四重奏》獲得。
  • 6歲小女孩拍了8部微電影 已是小有名氣的少兒模特
    虞理遜的藝術照。在蘇州工業園區天域花園,有一個可愛小蘿莉虞理遜,別看她小小年紀,她現在已是圈內小有名氣的平面小模特了,經常有線上線下的公司找她當模特、拍平面廣告,更有不少經紀公司主動找她拍微電影。至今,已經拍過8部微電影,還在全國新絲路少兒模特大賽獲得亞軍,成為社區名副其實的小明星。
  • 韓國清州大學訪問青島農大
    韓國清州大學訪問青島農大 10月9日,韓國清州大學國際處處長鄭治燮等二人訪問青島農業大學,國際處處長梁安波、副處長祝軍、動漫與傳媒學院副院長孫雲寬等同來訪人員會談。
  • 泉州高中生拍勵志微電影《夢舞限》分享珍貴回憶
    花11個月完成19分鐘微電影  「拍攝時換過演員,丟過素材導致重拍,甚至懷疑能不能最終完成。劇本也修改了很多次,一邊拍一邊豐富。」這部微電影的編劇、監製和主演李文龍是泉州一中的學生,回憶起《夢舞限》的拍攝過程,他感慨頗多。去年4月,他產生了拍微電影的想法。
  • 用手機拍微電影,湖美學生獲全國大中學生原創微電影大賽「最佳導演...
    楚天都市報5月17日訊(記者 張屏 通訊員 歐陽永)5月15日晚,第五屆「青春影像」全國大中學生原創微電影大賽的頒獎典禮落下帷幕,湖北美術學院設計系影視攝影與製作專業15級學生何麗愛的畢業作品《無好打落我》從1500餘部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大賽「最佳導演獎」。
  • 邢臺這群小學生5年自編自導自演8部「微電影」
    2014年9月,第一部「微電影」《萌動的未來》誕生,五年來,邢臺內丘縣北嶺中心小學的師生自編自導自演了8部反映農村留守兒童成長的「微電影」。一部部利用課餘時間拍攝的影片,從不同角度講述了農村留守兒童的校園學習、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記錄著他們逐步走向自信自立、樂觀向上的成長曆程。
  • 海南日報數字報-學生拍微電影為母校賺吆喝
    晨曦微亮,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的運動場、教學樓、圖書館等場景被一幀幀流暢地展示……這個頗有意味的片頭,來自於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國際貿易系12級學生徐裕恆、張智淵等人在教師張堅的指導下完成的微電影《我在海經貿等你》。這部時長僅11分鐘的微電影自6月底在網絡發布後,點擊率已經突破16萬。  5月中旬,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又開始了新學年的招生準備工作。
  • 天津這個社區拍了自己的微電影,導演竟然是……
    因為他曾經在社區導演拍攝了兩部微電影。夏鵬漢退休前曾從事電影宣傳工作,有過劇本創作、拍攝影片的經驗。退休後,老人逐漸有了拍微電影的想法。夏大爺告訴記者:「2014年社區被評為美麗社區,既然是美麗社區,得有一個內容給大家看啊,什麼是美麗社區,從那時我就琢磨一個事情,怎麼把美麗社區反映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