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ic Leap,一家成立於2011年的AR公司,在未推出一款商用產品(甚至沒有發布過產品的beta版本)的前提下,就吸引了眾多巨頭和資本的競相傾注。日前,一筆來自銀江股份的投資再次把我們的目光拉回到這家獨角獸公司身上。
昨日午間,銀江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期與Magic Leap籤署了股權轉讓協議,通過自有資金500萬美元受讓原股東LEGEND PICTURES、 LLC所持的股份21.28萬股,每股對價為23.5美元,估值為37億美元。目前Magic Leap估值為45億美元。
銀江股份是國內最早提出智慧城市理念的公司。公司表示,此次對Magic Leap投資,有助於將其產品運用到智慧城市AR展示領域,公司看好VR/AR在智慧城市各細分領域的適用前景。
由此不難看出Magic Leap技術所展現的巨大前景,或許這也是谷歌、阿里等巨頭下注的原因之一。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聊聊Magic Leap的投融資過往,並帶大家一窺公司的黑科技。
1Magic Leap的投融資過往
如今在百度搜索「Magic Leap融資」,得到的大部分都是這類待著疑問的豔羨標題。的確,很大程度上,Magic Leap的技術和從事的業務還處於保密之中,但這並不妨礙投資商在其身上進行注資布局:
2014年2月Magic Leap完成了自己5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當時媒體報導說的是:「我們也不知道他們要做什麼產品,但肯定和科幻小說裡描寫的科學技術一樣。」
緊接著在當年10月,Magic Leap完成了B輪融資,融資5.42億美元,由谷歌領投,高通、傳奇影業等跟投;
到了今年年初,Magic Leap又宣布獲得了來自阿里巴巴領投的7.93億美元C輪融資,其他投資者還包括摩根大通、摩根史坦利投資管理公司和當前股東谷歌等。此輪融資後,Magic Leap估值達到45億美元。
當然,除去「被投資」,Magic Leap本身也就公司的布局進行了投資合作甚至收購。
在今年4月,Magic Leap收購了以色列的安全公司NorthBit,後者曾入侵過安卓系統,雖然不知二者的合作方式具體如何,但或許這也是公司在行業領域為了更好地保護內部數據進行的預備;
6月,Magic Leap又宣布與盧卡斯影業合作《星球大戰》項目,Magic Leap負責提供硬體和虛擬渲染方面的技術;
7月,Magic Leap又收購了專注於3D重建技術的公司Virtroid,該公司的技術可以按原始比例、原始紋理和光線自動生成的原景3D模型,在房產和家裝行業有巨大潛力。霍恩基金對此表示,Magic Leap在3D重建領域一直是短板,此次收購將提升Magic Leap在空間定位、實時重建等方面的能力。
Magic Leap的黑科技
可以說,Magic Leap獲得資本青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AR/MR所展現的巨大應用前景,兼具技術實力和超凡想像力的公司團隊(不僅有計算機視覺領域的大牛,還有奇幻小說家和電影特效師)以外,Magic Leap層出不窮的黑科技也絕對是重碼之一,今年4月,美國專利商標局就披露了公司最新的7項專利,涉及光路模塊的主要結構及相關的投影、圖像傳輸和調製技術。
阿里巴巴投資部相關負責人曾表示,Magic Leap擁有的技術可能讓整個世界都變成可交互的界面,等同於加強了人類的機能,添加了一副數字器官。Magic Leap中涉及有諸多高深技術,但今天,小編帶大家著重扒一扒公司的「光場顯示技術」。
論源頭的話,這項技術最早是來自於華盛頓大學前研究員Brian的,他導師是光纖掃描內窺鏡的專家(內窺鏡本質是個微小攝像頭,是醫生們做手術時用來體內成像的),Brian很聰明地逆轉光路把這個技術用到了顯示上,這樣通過極細的光纖用雷射就可以打出彩色的圖像。而且這種技術不僅可以投射出一個2D圖片,還能顯示出一個光場。
什麼是「光場」呢?計算機共形幾何創始人顧險峰將其解釋為——「光場是定義在射線空間上的矢量值函數」。大家不要被這一堆專業術語嚇倒,我們可以通過京東VR/AR實驗室技術總負責人趙剛博士的例子,從另外一個視角認識光場:
人們看自然界真實物體時看到的是光場,有立體感、遠近感,觀看時甚至會左右移動身體,感受物體的立體結構;而人們從普通顯示屏幕上看到的,是物體的像,不是光場,雖然也可以通過屏幕營造的明暗關係和遮擋關係體會到立體感,但總是和真實物體的立體感相差甚遠。
這是因為屏幕在成像時,所有的光線都是從屏幕這個平面發出的,而真實物體發射的光線是從物體各個位置發出的,其中攜帶了光線的方向信息,同時也就攜帶了物體的立體信息。由於從各個位置發出的光線到達眼睛的方向不同,距離不同,眼睛的位置也不同,接收的光線不同,因此出現了雙目視差、移動視差、聚焦模糊等效果,通過大腦的處理,人們就「更真實地」感受到了物體的立體感。
說回Magic Leap的光場顯示技術,為了讓用戶更真實地感受物體的立體感,Magic Leap並沒有採用通過固定像素點發光的一般屏幕,而採用了光纖投影儀來產生圖像。具體而言,雷射在光導纖維中傳播,在纖維的埠射出,通過改變纖維埠處的切方向,雷射射出的方向也可以被控制。這就像我們拿著一個手電筒,通過改變手電筒的位置和指向,來改變輸出光柱的方向,如果此時有很多站在不同位置的人在晃動手電筒,我們就得到了一個光場。
相比於雙目立體視覺(即我們通常看的3D電影),採用光場顯示技術會極大減少觀看時的頭暈目眩,使得觀看過程更為健康。這也是為什麼顧險峰認為光場顯示技術是三維場景顯示技術的革命,而Magic Leap獲得空前投資也是實至名歸了。
Magic Leap的未來
投資大佬們看好Magic Leap,Magic Leap對幾家的技術同樣信心滿滿,在先前紐約舉辦的 「Game for Change」大會上,Magic Leap 的首席創意官Devine就分享了他對AR和MR技術的展望。
在分享開篇,Devine即講道:「今天我來到這裡,是為了幫助Magic Leap勾勒未來,而這個未來很快就會到來。在接下來的兩年內,混合現實將會成為現實生活的一部分。」
「一款成功的產品要滿足』5英裡』原則:如果你出門忘了拿,當你走了5英裡之後,你依舊會返回家中。智慧型手機符合這項原則,但是Apple Watches 卻不符合。Magic Leap 要讓大家一刻也不願意離開自己的 AR 頭顯。」
「通過 Magic Leap 的設備,人們會成為積極的參與者,而不是被動的消費者。」Devine希望人們與別人互動,不要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他認為科技是一種工具,可以將人類和世界更好地聯繫在一起。
至於科技能不能讓人類和世界通融相處,也只有時間能給我們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