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網站黑人女性科學家文章:種族問題一直存在,白人拒絕承認

2020-12-14 量子位

賈浩楠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

「每個階段都有人質疑我存在的價值」,昨天Nature報導了這樣一篇黑人女性的文章。

這位黑人女性的身份,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藥理和分子學系主任Namandjé Bumpus。

Namandjé Bumpus是JHU第一個黑人女性系主任,也是全美藥理學唯一一個黑人女性系主任。

她普通家庭出身,職業生涯沒有貴人提攜,但科研成績十分出眾,行業高度認可。

那她為什麼還這樣說?是在「碰瓷」還是確有其事?美國學術圈現在還存在種族歧視嘛?

第一個黑人女性系主任

Namandjé Bumpus2003年在加州西方學院獲得生物學學士學位,2007年獲得密西根大學藥理學博士學位,之後在Scripps研究所做博士後。

2010年,Bumpus加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擔任臨床物理學系助教,2015年升副教授,2018年成為藥理學教授。

今年5月,Namandjé Bumpus被任命為JHU第一個黑人女性系主任。

Namandjé Bumpus最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抗愛滋病藥物的的體內代謝,和藥物加工酶對抗愛滋藥品療效的改善。

Bumpus博士通過對人體內激酶對抗病毒藥物替諾福韋的作用的研究,改善了對於愛滋病人的給藥途徑和方法,提高了藥物療效。

Bumpus還創造性地提出了將替諾福韋用於HIV暴露前預防的方案。

她的科研成果足夠優秀,她獲得的成績也說明她得到了業內的認可。

但Bumpus的家世很普通,不是大富大貴,也不是科學世家,她甚至是家中唯一一個有大學文聘的人。

Bumpus1981年出生在美國費城,她的母親是特殊學校助教,父親是個拳擊教練,走上科學道路完全是個人的興趣和努力。

以她今天的成就來看,她確實沒必要藉助BLM運動來碰瓷搏出位,那麼她說「每個階段都有人質疑她存在的價值」,是為什麼呢?

「視而不見」是學術圈的特色種族歧視

在Nature刊發的這篇文章中,Namandjé Bumpus說中學時,當她立志要去搞化學和藥理學時,就有老師告訴她省點力氣,因為這與她的「身份」不符。

走上科研道路以後,她仍然被美國學術界普遍存在的種族歧視困擾。

像是在她的辦公室郵箱中投放辱罵性的信件這種低級手段已經見怪不怪了,也總有白人說她的職位和榮譽是因為她的膚色和性別才得到的。

但更嚴重的問題是白人科學家對種族問題的視而不見。

而對於她真實遭遇的種族歧視,白人同事總是輕描淡寫,要麼否認這是種族歧視,要麼安慰她說事情已經過去,要向前看。

學校曾要求她領導反歧視相關工作,她婉拒後,卻被反問「不然我們為什麼招你進來?」。

Namandjé Bumpus總結說,現在的美國學術界,種族歧視當然不是像白人警察執法這樣暴力直接,而是一種更隱秘的形式。

白人科學家對真實存在的問題避而不談、視而不見,白人成為了這一議題的仲裁者:他們說種族問題存在就存在,說不算種族問題就不算。結果往往是學術機構中的種族歧視被忽視或被原諒,而少數族裔則受到傷害。

學術界的白人自己怎麼說?

Namandjé Bumpus在文中也無奈的談到了身邊白人同事的態度。

面對真實發生的種族歧視問題,大部分白人的第一反應是:我們都是好人,怎麼可能會有種族歧視?

也有少部分白人同事會「善意」地提醒Bumpus,堅持在某些議題上發聲可能會對你今後的職業生涯產生不利影響。

當然也不是所有白人都是這樣的,Bumpus提到了在工作中對她支持和鼓勵的導師和同事。

反對歧視卻拒絕了反歧視委員會領導工作,Bumpus到底是怎麼想的?

Namandjé Bumpus:務實的行動主義才能改善學術圈

「不要問你能成為什麼,要問你能貢獻什麼」,Namandjé Bumpus的這句話總結了她對學術屆歧視問題的態度。

Bumpus說,之所以要在Nature上刊文說這個問題,是要人們看到並承認學術界的種族主義問題。並且真正的採取行動,比如給予黑人研究成果更多的關注,給黑人科學家應得的展示機會等等。

Bumpus認為,比起大學熱衷於成立各種反歧視的委員會、工作組相比,務實的行動主義才能改善學術圈的問題。

在黑人民權運動風氣雲湧的美國,Bumpus博士的這篇文章是網絡上少有的較為理性務實的聲音。

而在美國的高校和研究機構,不光是針對黑人,對於亞裔和其他少數族裔的歧視也一直存在,最近也常發生華人或華裔學者被調查被驅逐的事件。

他們認為這些現象反映出,至少在美國的學術界,話語權和行政資源仍然還掌握在白人精英手中。

你怎麼看這個問題?

相關焦點

  • Nature網站刊登黑人女性科學家文章:學術界種族問題一直存在,但...
    賈浩楠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每個階段都有人質疑我存在的價值」,昨天Nature報導了這樣一篇黑人女性的文章。Namandjé Bumpus總結說,現在的美國學術界,種族歧視當然不是像白人警察執法這樣暴力直接,而是一種更隱秘的形式。白人科學家對真實存在的問題避而不談、視而不見,白人成為了這一議題的仲裁者:他們說種族問題存在就存在,說不算種族問題就不算。結果往往是學術機構中的種族歧視被忽視或被原諒,而少數族裔則受到傷害。
  • 科學家罷工,Nature停更一天,學術界為何也要反種族歧視?
    是否需要這些科研組織和科學家們認真反思?這是我們可以討論的第一層問題。而學術界這樣的抗議和反思是否會有效果,到底應該如何來對待「種族歧視」問題,更是值得我們討論的第二層問題。學術界也存在「種族歧視」嗎?從事實上來說,確實存在。我們先來了解下什麼是STEM?
  • 《逃出絕命鎮》回擊白人至上主義,抨擊與戲謔美國種族問題
    》(I'm not your negro),以珍貴的影像資料回憶三位過早喪生黑人領袖;《隱藏人物》聚焦為太空探索作出傑出貢獻的NASA黑人女性科學家;重拍劇集《根》追溯非洲黑奴在美國紮根、生存、抗爭的血淚史。
  • 美警對黑人濫用暴力屢見不鮮 拜登承認系統性種族主義一直存在
    新華社北京9月28日電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本月初在威斯康星州基諾沙市與遭警察槍擊背部導致癱瘓的黑人男子雅各布·布萊克的家人會面時承認,數百年來,系統性種族主義在美國一直存在。1776年,美國發布《獨立宣言》,宣稱「人人生而平等」。
  • 拜登承認了,種族主義一直存在
    編輯:葉風校對:陳城據報導,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在公開宣稱,美國確實存在著系統性的種族歧視,美國社會中的種族歧視問題十分嚴重,這也給美國社會輿論帶來了很大的反響除了拜登以外,幾乎沒有白人政客,願意在公共場合承認種族歧視是存在的,但是拜登這樣的舉動,有著其深層政治目的。悲慘奴役生涯黑人在美國的整體社會地位一直以來都不高,這和黑人來到美國的歷史有直接關係。當年的美國為了發展自己的種植園經濟和工業化經濟,所以從非洲地區掠奪到大量的黑人,將他們運輸到了美洲進行勞作。
  • 美國內戰後憲法承認黑人公民地位,但為何在南方還存在種族隔離?
    這些修正案保證了黑人的公民權利,承認了黑人也是天生的美國公民,與其他美國白人處於平等的法律地位。比如第十三條修正案就規定奴隸制是非法的,原文是「在合眾國境內或屬合眾國管轄的任何地方,不準有奴隸制或強制勞役存在,唯用於業經定罪的罪犯作為懲罰者不在此限。」
  • 喬治華盛頓大學的教授承認她一直在假裝自己是黑人
    喬治華盛頓大學一位著名的活動家和非裔美國人歷史教授承認,她一直假裝自己是黑人女性。 38歲的傑西卡·克魯格(Jessica Krug)在博客網站Medium上寫道,她的各種身份都建立在「謊言的有毒土壤」上,她實際上是來自堪薩斯城的白人猶太女性。 這一發現與前民權活動人士雷切爾·多爾扎爾(Rachel Dolezal)的案件有相似之處。2015年,她的父母曝光她一直在謊稱自己是黑人。
  • 美國網友:為什麼所有的白人都是種族主義者,黑人到底要什麼
    非裔博主撰文稱種族主義是白人世代流傳的「詛咒」,只有承認自己是種族主義者才能真正投入反種族歧視抗爭美國博客平臺Medium發布一位非裔博主非常激烈甚至被很多人認為是很極端的文章,她認為所有的白人都是種族主義者,這是他們的「原罪」,只有承認這個前提才能繼續探討如何反對種族主義。
  • 耶魯大學被批「種族歧視」:歧視亞裔和白人,偏愛黑人?
    畢竟每一年耶魯大學都會收到來自全世界的學生申請,所以對於學生們而言耶魯大學申請條件可是尤為的重要,可是就在前不久耶魯大學卻被爆出一條耶魯大學招生偏愛黑人,歧視亞裔以及白人的指控信息,而且這一指控還是由美國的司法部指控,所以這無疑對耶魯大學造成巨大的影響,那麼其真實的情況究竟如何呢?耶魯大學難道真的如同傳聞那般具有種族歧視?
  • 美國種族歧視裂痕:白人警察槍殺黑人為何總是被判無罪?
    憤怒的黑人民眾紛紛走上街頭抗議示威,並引發大規模種族騷亂。騷亂共持續3天,造成59人死亡、2300人受傷。1996年10月24日,佛羅裡達州聖彼得斯堡市兩名警察在黑人聚居區攔阻黑人劉易斯駕駛的汽車。因汽車未停,他們便開槍射擊,最終導致劉易斯死亡。同年11月13日美地方大陪審團判定向黑人開槍的白人警察奈特無罪,引發了民眾大規模的抗議示威,並一度引發騷亂。
  • 美國的歧視鏈: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亞裔
    來看,美國爆發的大規模騷亂和「黑命貴」運動已經超越了弗洛伊德事件本身而是點明一個更深層的問題,那就是種族歧視問題。 同時擁有的權利也是依據種族背景來劃分的,除了白種人其他的會受到法律的限制,在沒有參與政治的權利甚至連提升經濟能力的機會也沒有。 據97年調查,美國貧窮線以下的家庭,白人佔9.9%,黑人佔bai.%。黑人的失業率一般比白人高三四倍,有的城市高達六七倍。黑人工人的工資平均只及白人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 美國招聘網站發布技術人才薪酬報告:黑人平均薪資低於白人
    技術人薪資存在種族差異?哪些技術崗薪資最高?疫情之下,遠程辦公但降薪你願意接受嗎?Hired 最近發布的《2020 年技術薪資報告》提供了一些參考。種族歧視問題存在已久,近日由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 BLM 運動(Black Lives Matter)正在轟轟烈烈地展開。那麼,不同族裔之間是否存在差異?存在哪些差異呢?
  • 白人女性為何偏愛黑人?美國遍地「黑白配」黃種人哪點比黑人差
    為什麼美國 白人 女性偏愛黑人?很少選擇與黃種人結婚,原因有兩點 文/觀心通史 如今,地球已經發展成了「全球村」,世界上的各個國家都不再是完全獨立發展的國家,彼此之間的合作和聯繫越來越頻繁。
  • 全球5000多名科學家罷工一天聲援黑人,《自然》《科學》也響應
    【文/觀察者網 張晨靜】「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反種族歧視抗議延燒至學術界。6月10日,全球各地有超5000名科學家及組織展開為期一天的罷工活動,他們高喊「關停學術界」、「關停STEM(理工領域)」的口號,來抗議學術界存在的種族歧視現象。
  • 種族歧視嚴重的美國,黑人是怎樣成為中產階級的?他們過得好嗎?
    今年上半年,美國黑人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扼死的事件,引發了全美多地抗議遊行。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美國黑人冒著生命危險抗議,可見美國種族歧視問題之嚴重。  在美國,黑人是僅次於白人群體的第二大群體,但是長期以來,黑人都處於社會的底層,大部分黑人只能從事低端的工作,他們的的失業率是白人的三倍以上。
  • 趙丁琪:階級問題變成種族問題,難怪美國黑人找不到出路——與林垚...
    在傳統階級政治的視野中,種族問題是階級問題的一部分,對黑人的壓迫是嵌入在資本主義不合理的經濟和階級結構中的。比如政治理論家塞德裡克·羅賓遜(Cedric Robinson)把美國資本主義概括為一種「種族」資本主義,種族歧視與資本主義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因此,黑人的解放問題不是一個單純的種族問題,而是一個階級問題。它要反抗的對象不是白人,而是白人所代表的資本主義經濟和政治秩序。
  • 英語閱讀分享:為什麼白人難以正視種族偏見問題?
    ,以及回答了一個問題:為何讓白人正視種族偏見會如此困難?儘管黑人在美國社會仍然受到很多系統性的不公待遇,但絕大多數白人並不認為自己需要對此負責,他們也不認為自己有種族主義傾向,而他們日常所使用的「種族中性」(race-neutral)語言也讓他們意識不到種族歧視的存在。比如,研究表明,當一個社區中黑人的數量超過7%時,很多白人就會選擇搬離社區(英語中甚至有一個專門的詞來描述這種現象:white flight)。
  • 美國跨種族婚姻,為何白人女主要嫁黑人,白人男更願意娶黃種人?
    美國作為當今世界唯一人口仍在快速增長的發達國家,主要原因就在於,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境內存在著不同的種族,為美國的人口增長帶來了旺盛的活力。美國之所以有大量混血兒,主要是因為跨種族婚姻增多所致,其實在上個世紀中期以前,美國白人還是非常重視血統觀念的,很少與其他種族通婚。但從20世紀後期到現在,美國的種族觀念,受到了各種打壓,由於黃種人數量少,美國人歧視黃種人倒是鮮有人在意,但歧視黑人,則被視為很嚴重的種族問題。
  • 挪威公主公開談交黑人男友,稱讓她見識了白人至上和種族歧視危害
    近日,隨著美國黑人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一案引發全美甚至全球的反種族歧視抗議,針對黑人的種族歧視討論成為人們在街頭巷尾和網絡上討論的焦點,挪威的瑪莎·露易絲公主(Mrtha Louise)日前就公開談論了她與黑人男友的交往,稱她親眼目睹了身邊的人們對男友的異樣眼光。
  • 種族隔離制度廢除之後,南非白人遭到了屠殺?黑人挑起內戰爆發
    包圍了法院 南非黑人針對白人農民的大規模暴力和謀殺問題是一個非常緊急的問題,同時又掩蓋了南非的問題。佔該國西部人口最多的非洲黑人,將這些事件視為對白人的「秘密種族滅絕」,而黑人左翼活動家則不認為這是一個問題,聲稱這是「種族隔離的報應」。同時,南非當局一直在無視所發生的事情,一遍又一遍地警告人們不要將「純粹的刑事問題」視為種族問題。世界媒體對南非的局勢也保持沉默,在西方主流媒體中提出南非白人遭到屠殺問題時候,會被扣上「種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