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歲老人疝氣發作腸子被卡 醫生通過微信「隔空問診」救回一命

2021-01-18 武漢廣電掌上武漢

記者:徐睿捷 通訊員:劉姍姍

醫生晚上在家作畫時,突然接到一個陌生患者家屬的諮詢電話,通過微信「隔空問診」判斷這位94歲老人疝氣嵌頓病情兇險,幸好有醫生的耐心解釋和勸說,連夜急診手術使老人轉危為安。昨日出院前,愛好書畫的疝與腹壁外科羅文醫生即興寫了一福小篆,祝願老人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章爹爹今年已有94歲高齡,現居住在養老院。五年前,他的右側腹股溝處鼓起了一個鴿子蛋大小的包塊,平臥時包塊就消失了,站立或者用力時又會出現,因為平時不痛不癢的,一直也沒去管它。11月23日,養老院的工作人員發現老人右側腹股溝部位鼓起了一個拳頭大的包塊,詢問他有疼痛感,便告訴了其女兒章女士。當時章女士剛好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南京路院區住院,因為擔心,便要到了疝與腹壁外科羅文醫生的電話,打算先通過電話諮詢一下。

當天晚上,羅文醫生下班回到家,興致一來準備畫一幅國畫。剛畫了一個開頭,他就接到了一個陌生電話,是一個患者家屬打來的。「我爸爸今年94歲了,五年前就發現有疝氣,今天發現他腹股溝處鼓起了一個很大的包塊,一直無法還納回去。」羅文認真聽完家屬對患者病情的描述後,初步判斷老人可能是疝氣嵌頓。隨後,羅文醫生又加了養老院工作人員的微信,詳細詢問爹爹的情況,通過微信傳來的圖片和視頻發現老人因為疝氣,部分腸子已經掉進陰囊,出現腸梗阻,全面評估病情後建議將患者立即送往醫院急診手術。

章爹爹的女兒一時慌了神,擔心父親年紀太大手術吃不消,有些猶豫不決。羅文耐心解釋說:「爹爹現在這個病已經拖不得了,如果不及時手術,出現腸壞死缺血,還會有生命危險。手術您放心,我們以前還給百歲老人做過疝氣手術。」經過醫生的反覆解釋和勸說,患者家屬終於同意了手術。在120救護車將老人送往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的途中,羅文醫生已聯繫好手術室做好急診手術準備,並迅速連夜從家中趕往醫院。完善相關術前檢查後,疝與腹壁外科羅文醫生為章爹爹實施了嵌頓疝的還納和修補手術,術中發現有15釐米的腸管接近出現缺血的表現,由於治療及時,老人避免了危險的腸壞死。手術後,章爹爹病情穩定轉入日間手術部,羅文也時常到病房關心老人的病情。

25日臨出院前,章爹爹還意外收到了羅文醫生準備的特別禮物,「這個是我即興寫的一幅小篆,送給爹爹祝願他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章爹爹的女兒連聲感謝:「羅醫生真是太有心了,當時我只是想電話諮詢一下,沒想到病情這麼嚴重。要不是您的精準診斷和建議,我父親可能命就沒了,真是太感謝啦。」

疝與腹壁外科主任王勇介紹,很多人覺得疝氣是個小毛病,結果疝氣腫塊變大,在咳嗽、排便、從事體力活動時,隨著腹壓增加,腹壁薄弱處的「洞」也越來越大,這時就容易造成疝嵌頓,引起腸梗阻,卡住的腸管如果不及時回納,超過24小時就可能導致腸子缺血壞死,甚至危及生命。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老年人對疼痛不敏感,有時候會導致崁頓疝被漏診,家人尤其要注意。老年人是腹股溝疝的高發人群,成人疝基本不會自愈,手術是治療疝氣的根本方法。因此,一旦發現腹股溝區包塊不能還納,並伴有疼痛不適時,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治療而危及生命。

相關焦點

  • 老人疝氣發作腸子被卡 醫生「隔空問診」救回一命
    醫生寫了一福小篆祝福老人。通訊員供圖荊楚網客戶端一荊楚網消息(記者 林琳 通訊員 劉姍姍)武漢市中心醫院疝與腹壁外科醫生羅文晚上回家後,突然接到一位患者家屬的諮詢電話。通過微信「隔空問診」,羅文判斷這位高齡患者突發疝氣嵌頓,且病情兇險,幸好羅文醫生耐心解釋和勸說,當晚實施急診手術使老人轉危為安。11月25日出院前,羅文醫生寫了一福小篆祝福老人。據了解,章爹爹今年94歲,居住在養老院。五年前,他的右側腹股溝處鼓起了一個鴿子蛋大小的包塊,平臥時包塊就消失了,站立或者用力時又會出現,因為平時不痛不癢的,一直沒去管它。
  • 洪湖八旬爹爹疝氣發作腸子被卡,來漢就醫途中醫生5個電話為他「保...
    楚天都市報4月22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 馬遙遙 )3天前,洪湖八旬爹爹腹股溝疝氣發作,導致小腸疝嵌頓、腸梗阻,嘔吐不止,腹痛腹脹,若不及時治療,將出現腸壞死危及生命。家屬開車送老人來武漢手術途中,武漢市中心醫院疝與腹壁外科段鑫醫生和家屬的5個「救命電話」,確保老人及時入院和緊急手術,使老人轉危為安。83歲的胡爹爹是洪湖人,半個月前,他發現左側腹股溝鼓起一個小包,由於不疼不癢,他便沒太在意。3天前,胡爹爹左下腹部突發劇痛,包塊長成蘋果大小,並出現嚴重的噁心嘔吐,不能吃喝,直到腹痛腹脹無法忍受才告訴家人。
  • 成人「疝氣」,早修補不能抗!看看醫生怎麼說!
    疝,民間 又叫「疝氣」,小腸 串氣。在老百姓眼中, 「疝氣」是時隱時現的 包;在外科醫生眼中, 「疝氣」是包塊的根源,是由於一個 游離的組織或器官「跑偏了」,通過 腹壁的「破洞」,進入了另外一個空 間。在我國,「疝氣」是老人和兒童 的常見病。成年男性的「疝氣」機率 遠遠高於女性,年齡越大風險越高。
  • 耄耋老人腸子掉進陰囊裡 連褲子都穿不上
    衢州陳大爺患了疝氣,嚴重到腸子都掉到陰囊裡,連穿褲子都穿不上,走出去都影響形象了,才去做手術。8月29日上午,衢州市中醫院醫生毛金水告訴錢江晚報記者,醫院已經為老人動了手術,目前老人康復良好。
  • 濟南69歲老人十多年「膈疝」差點要了命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4月26日訊(記者 陳洋洋)進食困難、憋喘、昏迷……近日,濟南一位69人老人田先生因為疝氣差點丟了命,幸得濟南醫生緊急救回。回憶起「鬼門關上走一遭」,老人至今還覺得後怕。手術前後CT對比10年前查出疝氣沒當回事69歲老人進食困難、突然昏迷「10多年前就檢查出來膈疝,當時只偶爾出現上腹部疼痛,覺得不是大事,不需要手術治療。」
  • 94歲老人突發膽結石命懸一線,醫生當機立斷果敢手術挽救患者生命
    楚天都市報5月9日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羅瑤)94歲的張爹爹膽總管結石急性發作命懸一線,武漢市第六醫院(江漢大學附屬醫院)消化內科醫生克服患者年歲高、基礎疾病多、乳頭小等諸多不利因素,在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下成功取出泥沙狀黃黑色結石。
  • 別小看疝氣,有患者因此切了腸子和睪丸
    疝氣是民間的俗稱,醫學正規名「疝」,是指身體內某個器官或者組織,通過先天的或者後天形成的薄弱點、缺損或者腔隙,離開其正常的解剖位置,跑到到另一個位置去了。疝又根據發生部位而具體命名。其中「腹股溝疝」發生於腹股溝,是臨床很常見的一個「小病」,但疝氣病雖小,重者也可致命!
  • 「脾氣大、愛哭的娃,更容易得疝氣?」疝氣的真相是這個
    說了這麼多,疝氣到底是什麼,真的如老人所說,是寶寶哭鬧太厲害而哭出來的嗎?總哭鬧的孩子更容易得疝氣嗎? 疝氣在醫學上的解釋是人體內某個臟器或組織離開其正常位置,通過先天或後天形成的薄弱點、缺損或孔隙進入另一部位。
  • 廈門北站一男子突發心梗 眾人合力救回一命
    急性心梗突然發作 通過微信給親人交代遺言石先生在晉江工作,近一周,時不時就有胸悶、氣短的症狀。母親因為有心梗經歷,讓他一定要到醫院檢查。上周三,石先生前往當地醫院就診,沒有查出問題。母親放心不下,讓他立刻回西安檢查,並囑咐他買一瓶速效救心丸備用。上周六,石先生買了中午到廈門的動車票,準備當晚從廈門轉車回西安。
  • 腹部疝氣的常見種類
    如果身體的某些器官,移位到它不應該在的位置,而卡在那裡,就稱為「疝氣」。體內的器官或組織會經由腹璧的缺口處突出。當一段腸子經由腹璧的薄弱處滑出就發生了疝氣。患者可以看到及感覺到。疝氣可在腹股溝或任何過去動過手術的傷口發生。某些疝氣是出生時即有。其它的是經由一段時間,數月或數年慢慢的形成。想像疝氣就如同輪胎的不正常隆起。外胎就好像你的腹壁,內胎就好像你的腸子。
  • 嬰兒太愛哭會有疝氣?讓兒科醫生告訴你
    在胚胎發育的時候,於腹膜最下方兩側各有一凸出之腹膜鞘突,通常於胎兒8~9個月大時,腹膜鞘突應該會閉合。如果沒有關閉,形成與腹腔相通的疝氣袋,使得腹腔內臟器,如腸子、網膜、卵巢、膀胱或水分,有機會掉入疝氣袋中,形成一鼓起腫塊,即為腹股溝疝氣。
  • 小夥微信搶紅包笑破腹壁 疝氣要注意
    武漢小夥通過微信搶紅包,因一連搶了8個紅包大笑卻不幸笑破腹壁生了疝嵌頓。自從大笑過後,小夥身上一直有一個包塊,站立時會鼓出來,躺下去會消失,實際上是腹壁的薄弱處出現了缺損,這次缺損處卡住了腸子。被卡住的腸子很容易壞死,實施修補手術後,小張轉危為安。
  • 94歲老人小腹長了個「鼓包」拖了20年
    疝,就是腹壁的肌腱膜層出現了一個「洞」,好比棉襖上有了破洞裡面的棉花會掉出來一般,腹腔裡的腸管等臟器也會通過腹壁的「洞」跑出腹腔突出到體表,形成腫塊。94歲老人小腹長了個「鼓包」拖了20年近日,94歲的李大爺兩天前突然肚子痛,噁心嘔吐,無法排便,並伴有明顯疼痛,但老人仍不願來醫院就診,在家人的督促下來到濰坊市中醫院疝和腹壁外科就診。
  • 3歲兒子魚刺卡喉,醫生稱讚:父母的「兩個果斷」救了孩子一命
    3歲兒子魚刺卡喉,父母的&34;救了娃,醫生稱讚做得對>小浩平時就很愛吃魚,尤其喜歡媽媽做的紅燒魚,所以寶媽幾乎隔幾天就要給孩子做一次。有一回,3歲的小浩在吃魚的時候被魚刺卡住了,一時間著急的哭了起來,還不斷的用手去扒拉喉嚨。這時候媽媽反倒顯得很淡定,她沒有像一般家長那樣鼓勵孩子吞飯,也沒讓孩子喝醋,而是拿了一把鑷子企圖把孩子喉嚨裡的魚刺夾出來。
  • 罕見:漣源老人腸子卡進腰椎命懸一線
    就在5個多月前,李爺爺竟因為腸子卡進腰椎間隙這罕見的病症一腳踏進了鬼門關!經過婁底市中心醫院脊柱外科、普外科等10科專家的聯手救治,李爺爺得以重生!漣源老人腹痛輾轉求醫數日未排便李爺爺今年73歲,家住漣源農村。
  • 94歲老人 腸子掉進了「口袋」裡
    近日,市七醫院天府院區胃腸外科勇闖手術禁區,成功為一位94歲高齡腹壁巨大切口疝的女性患者實施了修復手術,患者恢復良好。 這名何姓婆婆曾經做過闌尾切除術,術後右下腹壁出現巨大腫塊,在其他醫院被診斷為腹壁切口疝。
  • 5歲男孩睪丸嚴重萎縮原是疝氣惹的禍
    魯網8月8日訊 5歲男孩肚子上鼓起一個小包塊,父母認為是小問題,用手揉搓,包塊消失了,男孩的睪丸也隨之「消失」。醫生提醒,腹部的小包塊是疝氣,不可隨意搓揉,要及時就醫,否則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近日,一位父親帶著5歲的男孩洋洋找到濟南九龍泌尿專科醫院。專家檢查後發現,男孩的睪丸嚴重萎縮,通過觸診都很難發現。
  • 疝氣!令人恐懼的危害
    3、危及寶寶生命:當臍疝被卡在臍部較長時間後就有可能發生了嵌頓,嵌頓後突出的包塊不能用手回納,局部逐步腫大、疼痛。因為腸壁受壓,血液流通不暢,超過24小時就有腸缺血壞死的危險,從而危及寶寶生命。老年人腹壁肌肉、肌腱退變,強度減低,加上肥胖或長期患病臥床等因素,極易導致腹壁肌肉萎縮而患疝氣。  ·老年疝氣的症狀  當腹壓增高,比如大便、咳嗽、活動的時候,腹腔內容物如腸子就會從腹壁薄弱缺損處突出來,表現為包塊,而平臥後腹壓降低,腸子就回去了。
  • 早產兒疝氣怎麼辦呢,小兒疝氣怎麼治療最好?
    所以一般建議一歲以下小孩、發作不太頻繁的,可以先觀察一下,看是否能自愈成功。 但家長要注意點是,寶寶疝氣自愈的概率很小,很多自愈的「疝氣」實際上是鞘膜積液,積水可以被鞘膜吸收。但很多人並不懂,會誤以為這就是疝氣,認為是疝氣自己好了。
  • 25歲女子突然手麻,這個決定救了她一命……
    25歲的小L沒想到,這種普通人眼裡的「老人才會中招的病」,竟發生在了自己身上。先看一下這組數據:在我國,每年新發腦卒中病人超過300萬,其中75%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殘疾,喪失勞動能力;40%存在重度殘疾;有170萬人因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