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菩提祖師更神秘的神仙是誰,靠著他唐僧才走到了靈山

2020-12-20 蝸牛看西遊

(蝸牛看西遊第134期)

文/牽著蝸牛散步

對這名神仙的來歷,大家更是展開了腦洞大開的猜想。有的說是如來,有的說是觀音,有的說是菩提,甚至還有人說是封神榜中的陸壓。

這烏巢禪師究竟是誰,原著中並沒有交待。有人說,或許他像菩提祖師一樣,只是小說人物需要罷了。但古人寫文相當嚴謹,尤其是吳承恩在那樣環境下寫文,往往將一些隱喻藏得很深,不會隨便多寫一個人、一段話(不少重複詞句及詩文,是小說說唱需要)。

從原著構架來看,不寫烏巢禪師,故事結構也是相當完整(央視86版《西遊記》在改編時,就直接刪除了烏巢禪師)。但是,從原著思想來看,這個烏巢禪師相當重要,他傳授的《多心經》可以說是整個小說之魂。

上期蝸牛提出,這名神仙對孫悟空的影響,遠超菩提祖師,其實,他對唐僧的影響,更是遠超如來和觀音。唐僧一路上遇到妖怪或坎坷,不是念的如來和觀音講授的佛經,而是念的烏巢禪師傳授的《多經心》,大家不覺得奇怪嗎?

我們試著來分析分析,烏巢禪師有可能是誰,作者寫他的本意究竟是什麼。

烏巢禪師出場時間在唐僧收復豬八戒之後。他們來到一個地方,叫浮屠山。烏巢禪師就住在這上面。

這烏巢禪師有幾大奇特之處:一、烏巢禪師不住別墅,而住樹上;二、他認識豬八戒,卻不認識孫悟空;三、他曾勸豬八戒與他一起修行,而被八戒兄乾淨利落地拒絕了;四、唐僧問他前面會遇到什麼風險,他口佔一首詩全部概括,卻在詩的後面嘲笑了孫悟空、八戒和即將出現的沙和尚,最終惹惱了猴子。孫悟空舉棒去打,卻見千朵蓮花護身,金箍棒也動不了分毫。想了解詳情的,可微信搜關公號「蝸牛看西遊」,點擊63期內容查看。

我們先來看看《多心經》在原著中的地位和份量。

從原著第十九回開始,《多心經》就多次被提及,甚至貫穿到後半部小說。在第二十回的開端,作者就寫了一篇偈子(即佛經中的唱頌詞)作說明:

法本從心生,還是從心滅。

生滅盡由誰,請君自辨別。

既然皆己心,何用別人說?

只須下苦功,扭出鐵中血。

絨繩著鼻穿,挽定虛空結。

拴在無為樹,不使他顛劣。

莫認賊為子,心法都忘絕。

休教他瞞我,一拳先打徹。

現心亦無心,現法法也輟。

人牛不見時,碧天光皎潔。

秋月一般圓,彼此難分別。

怕讀者看不明白,作者還補了一句:「這一篇偈子,乃是玄奘法師悟徹了《多心經》,打開了門戶,那長老常念常存,一點靈光自透。」

怕讀者還是看不明白,在原著第四十三回,師徒到達黑水河遭遇水怪之前時,又加了一段說明——

行經一個多月,忽聽得水聲振耳,三藏大驚道:「徒弟呀,又是那裡水聲?」行者笑道:「你這老師父,忒也多疑,做不得和尚。我們一同四眾,偏你聽見什麼水聲。你把那《多心經》又忘了也?」唐僧道:「多心經乃浮屠山烏巢禪師口授,共五十四句,二百七十個字。我當時耳傳,至今常念,你知我忘了那句兒?」行者道:「老師父,你忘了『無眼耳鼻舌身意』。我等出家人,眼不視色,耳不聽聲,鼻不嗅香,舌不嘗味,身不知寒暑,意不存妄想——如此謂之祛褪六賊。你如今為求經,念念在意,怕妖魔不肯捨身,要齋吃動舌,喜香甜嗅鼻,聞聲音驚耳,睹事物凝眸,招來這六賊紛紛,怎生得西天見佛?」

快到靈山時,唐僧師徒又一次提到《多心經》,這是全書最後一次提及。原文如下——

行者道:"師父,你好是又把烏巢禪師《心經》忘記了也?"三藏道:"《般若心經》是我隨身衣缽。自那烏巢禪師教後,那一日不念,那一時得忘?顛倒也念得來,怎會忘得!"行者道:"師父只是念得,不曾求那師父解得。"三藏說:"猴頭!怎又說我不曾解得!你解得麼?"行者道:"我解得,我解得。"自此,三藏、行者再不作聲。

但是八戒、沙僧卻不相信悟空的話,笑他「只曉得弄棒,哪裡曉得講經」,但唐僧卻道:「悟能、悟淨,休要亂說,悟空解得是無言語文字,乃是真解。」

這些都說明,唐僧團隊要取的經,其實是兩部,一部是他們自身修煉要取的經,這經已在烏巢禪師處取到,之後的行程,其實是參悟《多心經》的過程。另一部經,是唐王李世民開水陸大會和如來佛教東進需要的經,這部經唐僧取回東土之後,並沒有多看,甚至沒來得及給大唐子民講一課,就被八大金剛帶回西天受封賞。

弄清了《多心經》的地位,我們再來分析烏巢禪師究竟可能是誰。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封神榜》和《西遊記》雖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兩者神仙體系卻千差萬別,比如孫悟空,在《封神榜》裡就是一個壞猴子,最後被二郎神打成了一塊石頭。所以,絕不能用《封神榜》來解《西遊記》。說烏巢禪師是陸壓的朋友,抱歉了!

我們還是老老實實結合原著來分析。

我們首先從烏巢禪師所居山名說起。烏巢禪師住的地方叫浮屠山,這山名有何意義呢?

中國人最愛說一句話: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浮屠」按照《佛學大辭典》的解釋,其實是佛陀的轉音。就好像比爾蓋茨一樣,不過是美式英語直譯,你也可叫他「比兒蓋吃」,只是大家已約定束成那四字。

但在中國,很多佛教徒將「浮屠」當作「浮塔」。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意思是指:救人一命的功德,比你建七層高佛塔的功德要大得多。

所以浮屠山,實際是指佛山。

其次,烏巢禪師住的地方是鳥巢,這就排除了是如來和觀音的可能。

如來住的是靈山大別墅,每次出差也是前面警車開道,後面保鏢掃尾,取經工程就是他親自安排的,唐僧還是他二徒弟,他有必要把自己變成一鳥人,躲在樹上等取經團隊來嗎?直接通過觀音下一個指示就行了。

觀音更不可能。作為取經小組的組長,她一直跟蹤打表,並多次現身指導,走哪裡都是乘坐蓮花版高級小轎車,完全沒必要委屈自己,藏在鳥窩裡指導唐僧取經。

況且上文已說了,《多心經》並非如來和觀音傳授的經,如果是他們傳的,何不在長安時就傳,或者到了靈山再傳,在中途化妝打扮再傳一經,的確有些費事。

觀音的確在中途變化成普通人給過唐僧師徒指點,但她每次都會在空中顯一下法身才走。比如送緊箍咒那章節。(有些搞不懂她為何多此一舉。)

還有很多人說是菩提祖師,這就更不可能了。第一,以他的身份,不可能變成一個孤居深山的鳥人。其次,他已經說過不再見悟空,肯定不會出爾反爾。第三,如果是菩提,為何對唐僧、八戒熱情,反而對悟空冷談?更關鍵的是,何必要勸八戒跟他修行?第四,他如果有《多心經》,早傳給悟空了,何必這個時候才來傳。

那麼,排除了這幾位,還有哪位大伽呢?

有!過去佛燃燈!燃燈作為退休老領導,對如來故弄玄虛開展佛教東進,不一定支持,他可能會感覺目的性太強,與佛教「渡有緣人」的主張不相符。

其次,唐僧是十世修行的好人,也就是說,在這之前,他經過了九次轉世,他為何要轉世,為何又是好人呢?有人說他為了佛教,做出過重大犧牲。燃燈古佛作為過去老領導,肯定知道這些事,也肯定對唐僧讚賞有加。因此,在中途傳給唐僧《多心經》指導他前行,完全有可能。

烏巢禪師為何只喜歡八戒而不感冒孫悟空呢?這更好解釋,作為佛教大佬,他還是比較喜歡出身正道的八戒,而不喜歡出身山野、並且被如來馴化了的猴子。

另外,他住的佛山、鳥巢都符合佛教退休老領導的生活習慣。

可能還有人不服,在原著第九十八回,還有一個明證——

唐僧師徒因沒有送上人事(回扣),所以被阿儺、伽葉擺了一道,用無字真經糊弄他們。可取經團隊並不知情啊,他們高高興興地扛著假貨就回家了。

隱居在寶閣之上的燃燈古佛完全清楚如來和二尊者的把戲,但又不好明說,只好叫白雄尊者趕上他們,從半空中伸出一隻手來,撕爛了經包,揭露了真相,最後導致孫悟空到大殿直接向如來問責。

如來為了掩飾尷尬,講了一大堆道理,並讓二尊者重新拿經(不過經書縮水了一大半)。他的心裡,肯定對燃燈是極度不爽的!

以上,實際是就小說來分析小說。但是,在蝸牛內心裡,卻認為這烏巢禪師就是唐僧。不是小說裡的唐僧,而是歷史上真實的玄奘法師。

在上期,蝸牛也告訴過大家,原著中所提的《多心經》歷史上是有的(一字不差),它的全名叫《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它是玄奘法師從天竺(古印度)取回來的眾多經卷中的一部。

《多心經》在唐太宗去世前三天翻譯完成,也是玄奘法師翻譯的最後一卷經(難道是巧合?)。公元664年正月初九,玄奘在跨越屋後水渠時,不小心跌倒,從此再也沒有起來。二月初五夜半,一代高僧玄奘去世

當年玄奘法師取經,遠沒有《西遊記》中那麼浪漫,他是偷渡出國,幾次被追捕,還差點被胡人石磐陀(有人說是孫悟空的原型)殺害。他在印度成為一代宗師,很多大國哭著喊著要給他綠卡,可他始終忘不了祖國,忘不了初心,又歷盡千難萬險回到祖國。

李世民原諒了他,專門給他修了禪院讓他翻譯經卷,並挑選最具才華的辯機和尚為他的助手,幫助他完成了《大唐西域記》的寫作。可辯機和尚卻因與高陽公主(李世民第17個公主)有染,被李世民腰斬於市……

可見,《多心經》所講的佛法哲理,有多少人能參透?

《西遊記》在成書過程中,作者不可能不知道這些事件,不可能沒熟讀《多心經》。因此,他將玄奘法師化身為烏巢禪師,來度小說中的玄奘法師,並非沒有可能。

《西遊記》中唐僧團隊取的是兩部經,其實我們生活中往往取的也是兩部經。

一部是為了解決飯碗問題而追求的東西,如學歷、崗位、交往圈等。有時為了生存,不得不把臉抹下來塞進口袋裡,做不想做的事,交不想交的人。一部是自我修行之經,如始終保持平常心,看透世間名利爭奪,心中堅守那點善念……

但是,真的能同時取得兩部真經的人又有多少?能同時參透兩部經的人又有多少?很多時候,我們都在做兩面人,一方面鄙視紅塵中如魚得水的人,一方面又在羨慕著並不知不覺成為這樣的人

相關焦點

  • 菩提祖師真實身份揭秘,與唐僧是同輩,是靈山佛祖十大弟子之一
    大家都知道,孫悟空的一身本事都是菩提老祖傳授給他的。老祖算是西遊記中的祖師級人物了。老祖道場位於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與世無爭,又有幾分神秘。而且在孫悟空走後,老祖要求悟空無論遇到什麼情況也不能提起他自己。也正因如此,所以人們更對他的來歷以及背景感到好奇了。
  • 菩提祖師除了筋鬥雲,還有什麼別的飛行法術?
    飛行法術中分為好幾種,譬如一般神仙有騰雲之術,孫悟空則有筋鬥雲,乃菩提祖師傳授,他曾用這筋鬥雲將太白金星的騰雲駕霧之術遠遠甩在了腦後,十分迅疾。孫悟空有筋鬥雲這種飛行法術。他一個筋鬥翻過去乃十萬八千裡,恰恰是東土到靈山的距離,而他們取經是從東土向著靈山出發行進的,孫悟空大可以一個筋鬥雲直接將唐僧連人帶行李捎回靈山,取到真經,再又回來。但如來與觀音苦苦要求他們要有吃得苦、霸得蠻的精神,須得苦歷千山,遠經萬水,心靈與肉體的雙重磨練,直至最後,取得的真經方才擁有普度眾生的效果。所以如來宣判你孫悟空一個筋鬥雲飛過來的取經,無效。
  • 孫悟空長得尖嘴猴腮,菩提祖師為何收他為徒?看祖師是啥動物成精
    他自稱「美猴王」,說明很帥?錯了,他這是因為自己缺少什麼,才瘋狂地想追求什麼,才執著地自稱美猴王,是因為想讓旁人都認可他這個新的稱呼。可明理人都知道,原著中寫孫悟空身高不滿四尺,又是個尖嘴猴腮的怪物,放在現在來講,說他是個「侏儒」好像也不為過了。問題就來了,孫悟空長得尖嘴猴腮,可菩提祖師為何還收他為徒呢?
  • 《西遊記》中,菩提祖師是道教仙人,他的弟子為何要取佛教的名字?
    在《西遊記》中,菩提祖師是一位非常神秘的高人,他道行高深,卻神秘莫測,在教會了孫悟空通天的本領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而且,最為奇怪的,他明明是道家,門下的弟子卻都是佛家的名字排行。那麼,我們說菩提祖師是道家有沒有證據呢?
  • 菩提祖師的真身原來是他?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怪不得沒人知道!
    而越是神秘的人物,就越想弄清楚他的身世,家庭住址,芳年幾何?菩提祖師就很滿足這個條件,於是乎,網絡上有一大批人對他的身份信息來了個大盤點,當然,得出的結果往往是差強人意,或是大相逕庭的,因為各種各樣式的都有。但筆者對此持認可的態度,畢竟這是神魔小說,沒有絕對的對與錯,重要的是,你能自圓其說,你能對你的答案進行解析,給出例證。
  • 沒有蟠桃人參果,菩提祖師靠什麼維持生命?孫悟空不慎說漏了嘴
    文/金寶講故事《西遊記》是一部神魔小說,在這個仙佛妖魔的世界裡,誰活得越久,他的法術修為就越厲害。剛到方寸山的時候,菩提祖師就告訴過孫悟空,別以為學了一點法術就能夠長生不老。儘管如此,按照西遊記的記載,玉帝依舊活了兩億多歲,靈山的如來因為是天庭的五方五老,因此他跟著沾光也活了120萬年。方寸山的菩提祖師呢?菩提祖師將孫悟空趕出方寸山時一再警告孫猴子,不得向外人洩露菩提祖師的秘密。
  • 成佛後孫悟空能打贏菩提祖師嗎?如來脫口而出6字,正是答案
    但我們細細推理,卻能發現,如來正是菩提祖師,菩提祖師只是如來的一個化身。 菩提祖師居住在斜月三星洞,說白了,這兒是靈山的地盤,而靈山的老大是如來,如來有慧眼,能把三界看個透徹,怎能看不到自己地盤的菩提祖師?如來發現不了菩提祖師?很大情況下,菩提祖師正是如來自己化身而來的。
  • 菩提祖師和太上老君,說出轉世真相!
    頑石看西遊 | 640期孫悟空的名字是誰取的?這個問題居然也會有不同的答案,頑石表示非常的不解,難道第一章回裡面,菩提老祖給孫悟空取名這麼經典的一個情節,都會有人不知道嗎,還認為孫悟空的名字是唐僧取的?
  • 菩提的師傅是誰?實力超越鴻鈞老祖,如來只是他的晚輩
    《西遊記》在唐僧取經之前用很大的篇幅描寫了孫悟空,從出生到拜師再到大鬧天宮最後被如來佛祖鎮壓在五指山下。孫悟空的神通廣大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但孫悟空的本事只學藝了三年,就有如此結果,可見孫悟空的師傅菩提祖師有多麼的厲害。 菩提祖師
  • 菩提祖師的真實身份是誰?為何與如來徒弟名字只一字之差?
    (蝸牛看西遊第3602期)文/蝸牛師徒四人當中,沒有誰人是簡單的身份,更確切地說有可能他們本身的能力就OK,例如沙和尚的捲簾大將也有可能是他們的靠山足夠硬,例如孫猴子,這中間並沒有明確的提出八戒的師父,所以暫且不提,但是即便是已經知道名字的孫猴子的師父,最後也成為了一個神秘的人,主要是在悟空離開山門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過。
  • 在朱紫國,孫悟空被稱神醫,他是跟誰學的醫術?別說是菩提祖師!
    那麼,孫悟空的醫術如此高超,是跟誰學的?是菩提祖師嗎?之前,蟲子天下也曾看到一些點評,說孫悟空如此高超的醫術,是跟菩提祖師學的。因為孫悟空自從在花果山出世之後,就跟過兩位師父,一位就是現在的唐僧,而另一位就是孫悟空的啟蒙恩師菩提祖師!
  • 如來當真不知道菩提祖師的存在?你錯了,也不看看他對猴哥罵了什麼!
    在天庭之上,有玉帝、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等;在靈山的時候,有著如來、觀音等;而在凡塵之中,有著菩提祖師和鎮元子。這些可都是一等一的高手,實力強大。 隨便出來一個就有著毀天滅地,匡扶濟世的本領。若要論西遊之中,誰是最厲害的高手,想必很多人都會說是如來。畢竟如來在天庭眾多大神都不能擒拿孫悟空的時候出手,直接一個巴掌,就把孫悟空給拍到了五指山下,可見他的實力果然雄厚。
  • 大鬧天宮解讀4:為何菩提對金丹念念不忘?神仙用什麼幫助渡劫?
    1、金丹究竟有何妙用 前面我們講到,菩提祖師夜不能寐心心念念的感覺非常難辦的事情就是金丹。金丹是什麼?有什麼妙用?誰那裡有金丹?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再認真研讀《西遊記》。2、原來神仙並不能長生不老!難道神仙還不能長生不老,還需要使用金丹來維繫正常的修行?神仙的遭遇的劫難又是怎麼回事?《西遊記》第二回,菩提祖師傳授孫悟空長生不老的秘訣,孫悟空修煉了三年。一天,祖師向他提到了困擾神仙的一個大煩惱——「三災利害」!
  • 菩提祖師還有11代弟子,為何悟空怎麼也遇不到?你瞧悟空師兄說啥
    文/金寶哥講故事在西牛賀洲一個隱蔽的山頭,居住著一位神秘的老神仙。這個老神仙叫做菩提祖師,他不知何年何月隱居在此,從此熱心於教學,再也沒出過方寸山半步。菩提祖師的本領很大,自在方寸山落戶後,總共創立了十二派別,分別是「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從東勝神洲踏著海浪過來的孫悟空,剛到位於第十代,因此屬於「悟」字輩。悟空自拜了祖師後,祖師更注重他的品學,於是讓他當了七年的雜役,直到第八年,悟空才正式修煉法術。
  • 西遊中膽子最大的神仙是誰?駐紮靈山腳下,連觀音都不放在眼裡
    哪位神仙的膽子這麼大,竟然跑到如來的地盤上撒野。這位神仙叫做金頂大仙,他不但敢在如來眼皮子底下住得舒舒坦坦,還能不把觀音放在眼裡。金頂大仙恪盡職守地詢問了一些例常的問題,觀音都一一作答,她告知大仙,她此去東土大唐要尋訪一位取經人,如來想要將靈山的大乘佛法傳到東土大唐,而這位天選之子需要兩三年的時間走到靈山。金頂大仙聽她交代後,抬起掌管出入的欄杆將人放行了,觀音搭了一輛快車走向東土大唐,但是金頂大仙沒有想到的是,觀音竟然謊騙了他。
  • 鎮元子是地仙之祖,菩提祖師都要向他稱臣,為何會與孫悟空結拜?
    他家中的人參果樹,九千年成熟一次,聞一聞人參果,就能活三百六十歲 ,吃一顆,就能活四萬七千年。鎮元子在凡間的地位身份和天庭的玉皇大帝一模一樣,他是地仙之祖!地仙就是沒在天庭打卡上班的所有神仙,而鎮元子就是管理這幫散仙的最高領導人。
  • 菩提祖師的蹤跡,為何三界罕知?你看看他藏在了什麼地方
    文/金寶講故事關於菩提祖師的謎團,一直以來都是許多網友討論的話題。菩提祖師的的確確神秘無比,不僅他的真實身份讓人捉摸不透,就算在西遊世界裡,三界諸神一樣無法跟蹤到菩提祖師的蹤跡。從以上不難看出,菩提祖師在方寸山講課的時候,座下的一些弟子早已成仙得道。不僅如此,菩提祖師他領悟出的真理至高之上,以至於猶如「天花亂墜,地湧金蓮」。甚至當祖師講到高潮處時,他慢慢地揮了一下了手中的麈尾,不料此舉居然「雷霆動九天」!
  • 西遊最神秘的神山在哪裡?除了孫悟空,連如來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蝸牛看西遊第4190期)文/牽著蝸牛散步西遊中有很多神秘的地方,蝸牛就給大家介紹了幾處——比如太陽落山的地方,豬八戒就告訴過大家,這個地方是一個金黃色的城堡,上面有金黃色的裝飾,離東土遠之又遠,甚至比靈山還遠百倍,很少有人走到過那裡。
  • 難怪取經路上唐僧從不敢罵沙僧,看看他師傅是誰?如來都不敢得罪
    而在神話故事中,這種關係就體現在師徒關係上,比如菩提祖師和孫悟空,最初祖師是不喜歡猴子的,可是卻把他立在靈臺方寸山,這是其一。其二,祖師趕走孫悟空的時候說「你這去定生不良」,明知道孫悟空會犯錯,之前還要教他那麼多本事,這就是祖師的錯。而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唐僧。
  • 樵夫為何對菩提祖師的不老之方沒興趣?原來作者是這個意思!
    文/姜子說書圖/《西遊記》相關電視劇《西遊記》故事裡,孫悟空能夠找到菩提祖師的道場,多虧了山中樵夫的指引之恩,這個樵夫,孫悟空一度以為他是個神仙。樵夫告訴孫悟空,他有個鄰居,見他家事勞苦,日常煩惱,傳了他散心解困的方法。孫悟空聽完很納悶,反問道:「你家既與神仙相鄰,何不從他修行?學得個不老之方?卻不是好?」那麼問題來了:樵夫為何對菩提祖師的不老之方沒興趣?原來作者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