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漁村到「中國河蟹之鄉」 洪橋鎮「濱湖水鄉」秀色滿園

2020-12-17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6月24日訊 6月22日,長三角第31次信用工作例會召開,湖州市長興縣洪橋鎮陳家埭村作為參觀點之一,向來自各地的嘉賓展現了該村文明誠信檔案建設情況,成為「信用湖州」建設的生動樣本。

  長興洪橋鎮,地處太湖南岸、弁山之北,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環太湖而建的這個小鎮,自然資源得天獨厚,「漾蕩」大閘蟹、帝皇菊等豐富的物產比比皆是,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河蟹之鄉」,2019年被列入省級農業特色強鎮創建。

  木欣欣而向榮,泉涓涓而始流。在長興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近年來,洪橋鎮緊緊圍繞「打好『濱湖牌』,承接『龍之夢』」的總思路,承載著「小鄉鎮擁抱長三角」的美好夢想,堅持黨建引領,走實群眾路線,生態環境越來越優,經濟發展越來越好,百姓生活越來越甜。

  如今,昔日太湖邊的這個小漁村,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新時期,正成為「秀色滿園」的宜居小鎮。

  小河蟹帶動大產業 經濟發展越來越好

  仲夏時節,沿著風光旖旎的濱湖大道駛入洪橋鎮,一路河港交叉縱橫,湖泊星羅棋布,一座座古橋點綴在濱湖水鄉之中,優越的自然條件讓這裡成為水產養殖理想之地。

  「打造全縣漁業綠色發展樣板區,河蟹產業已成為我鎮『鄉村振興、農民致富』的一張金名片。」洪橋鎮黨委書記陳超介紹,該鎮鎮域擁有河蟹養殖面積約1.4萬畝,年產值1.2億元,是我省唯一一個獲評「中國河蟹之鄉」的鄉鎮。

  「家鄉生態環境優越,適宜發展水產養殖,我們蟹農抱成團才能打開市場打響名氣。」說起當地河蟹產業的發展,洪橋鎮大閘蟹農合聯黨建示範基地負責人錢金元喜形於色,這幾年來,全鎮河蟹養殖不僅面積一下子增長了好幾倍,河蟹還成為了名氣、質量、效益「三好生」,「漾蕩」這一河蟹品牌更是聞名遐邇,這一切離不開政府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的支持。目前洪橋全鎮擁有水產養殖戶133戶,其中河蟹養殖戶86戶,2019年全鎮養殖產量2600噸,其中河蟹產量1400噸。

  2019年洪橋鎮啟動創建「省級特色農業強鎮」,七㘰漾核心區以景區化標準建成現代化河蟹養殖園區,以水上行舟的方式,將七㘰漾河蟹養殖園區、榮美浩翔漁耕園、聖良府觀光農業園區等農文旅項目進行串聯,打造「漾蕩之旅」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示範帶。

  為了帶動群眾共同致富,七㘰漾河蟹養殖園區還專門劃出36.6畝蟹塘,建成產業幫扶基地,精準幫扶困難戶10戶,從蟹苗蝦苗投放、生物製劑及飼料投餵、蟹蝦收購銷售等環節,全部由農合聯黨支部落實黨員養殖戶「一對一」「點對點」精準服務,讓困難戶實實在在學到技術,完成「輸血式」到「造血式」的轉變,今年預計人均增收13000元以上。

  與河蟹產業基地一河之隔的是浙江澳凌水產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蟹苗基地,該基地承擔著長興縣蟹苗養殖總量的70%。今年,受疫情影響,河蟹養殖大省湖北省面臨蟹苗缺口達68.58萬斤,在得知情況後,澳凌水產當即聯繫了湖北省漢川市,兩天內打撈起2.5噸蟹苗,自掏運費將蟹苗送往漢川,幫助當地蟹農抗擊疫情、恢復生產。

  小河蟹帶動大產業。洪橋鎮依託河蟹特色,做足產業文章,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步形成蟹苗培育、河蟹養殖、河蟹產品深加工的閉環產業鏈。今年5月,橡樹下村聯合附近7個行政村積極籌備河蟹產品深加工項目,主要針對規格蟹以下的河蟹進行深加工,從事醉蟹製作和蟹黃、蟹膏分離銷售,幫助蟹農解決銷售難題,實現產品提檔增收。

  類似的聯建型集體經濟項目不止河蟹產業。位於洪橋鎮工業園區的五村聯建廠房項目已竣工,成功招引縣級「大好高」浩銳石英科技項目,村集體年增收288萬元。洪橋鎮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加快「騰籠換鳥」步伐,目前已關停騰退「低散亂」企業45家,推進21家舊廠房「低改高」工程,破解要素制約,為項目落戶拓展新空間。依託濱湖優勢,挖掘潛力,培育新產業、新業態。1~5月,已實施「退二進三」項目5個,招引新項目11個,認定縣級「大好高」項目4個。

  小細節彰顯大責任 生態環境越來越優

  百年民俗再傳承,非遺項目花龍船。每年端節,擁有豐厚文化底蘊的洪橋鎮別樣熱鬧,村民們早早地立在河邊迎候,一艘特色「太湖花龍船」沿河埠繞圈,船槳寫滿了「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字,美好的氣息瀰漫在村前村後,沿岸百姓紛紛感慨「咱們洪橋是越來越美了!」

  美景不止於此。洪橋鎮鎮中心殷家蕩的白鷺島生態公園,綠草如茵,白鷺棲息,景色宜人。這個曾經由省市重點督辦的「黑臭河」經過重新整治華麗轉身,於2019年正式開園,總佔地面積5.5萬平方米,水域面積2.5萬平方米,配套觀鷺平臺、修身步道等,成了周邊百姓飯後休閒散步的好去處。

  加大環保力度,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近年來,洪橋鎮不斷在細節上下功夫。

  每天清晨,洪橋鎮中道村唐家浜自然村的清運員從唐玉康家門口收掉垃圾,唐玉康就拿著垃圾桶去清洗點清洗了。清洗完垃圾桶回家,把自己庭院、門口掃一遍,院子裡的農具擺擺整齊。這一系列活幹完,唐玉康穿上黨員紅馬甲,到隔壁鄰居家檢查垃圾分類情況。

  「垃圾分類只有以身作則,一戶好了、兩戶好了,整個村環境就都好了。」唐玉康笑呵呵地說,正是在唐玉康這樣的黨員帶領下,如今的唐家浜村,已經由原來的整體環境髒亂差村一躍成為全鎮環境優美村。

  水清岸綠,環境和美。今年以來,洪橋鎮從「門前三包」小細節著手,以黨員、承包組長、鄉賢、民兵、退役軍人等為示範引領,由村裡一手包幹到群眾自己幹,小小的改變帶來了鄉村面貌的提檔升級。

  東王村黨總支書記欽偉娟帶頭履行河長職責,日復一日巡查,從不間斷,成功把東王村蘆圻漾建成為長興首個村級河長工作站。2018年在此設立浙江省河(湖)長學院教學實踐基地,作為全國河長培訓、學習、交流的陣地;中道村鄉賢唐小康積極引薦湖州中迪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盤活了村頭150畝閒置魚塘,改造成休閒漁業垂釣基地……據統計,在黨員幹部的帶動下,今年以來,洪橋鎮鋪開「危舊房清零工程」,累計拆除閒置危舊房109處、9618平方米,進一步鞏固了城鄉人居環境「百日攻堅行動」成果。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洪橋鎮已引入房產商貿項目7個,生態效益逐步顯現。

  此外,為長效保持小鎮街道整潔有序,洪橋鎮沿街商戶自發成立了市容管委會,將集鎮356家商鋪按「三色」分類,繪製成圖,督促全體商戶規範經營,嚴格遵守「門前三包責任制」。洪橋鎮綜合執法中隊堅持步巡管理,每日清晨隊列訓練並巡街一圈,提升了集鎮精細化管理水平。

  2019年,洪橋鎮獲得了「浙江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突出貢獻集體」「浙江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省級樣板」「湖州市美麗城鎮長效管理示範鎮」等榮譽。

  小積分引領大文明 幸福生活越來越甜

  日前,洪橋鎮「鴻信+」誠信聯盟單位長興縣農商銀行洪橋支行、洪橋小悠水果店門口一早就排起了長隊,大家都舉著手機,打開誠信綠碼在線等候。「別小看小綠碼,這是我們守規矩、講文明、講誠信的象徵,全鎮有的人不多。」排隊的市民王建方自豪地介紹,憑它既能在銀行享受無擔保貸款、在超市購物打折,還能在衛生院免費體檢,在工廠享受優先應聘。

  人人爭拿誠信綠碼,如今已經成為洪橋鎮的新風尚。據了解,洪橋鎮通過「黨員示範、包片聯戶、公開晾曬、結果運用」4項舉措,讓文明誠信小積分發揮大作用,在全鎮形成了積極參與文明誠信建設的濃厚氛圍。

  為了更加突出群眾在社會治理中的主體地位,洪橋鎮創新多種載體,讓誠信小積分在移風易俗、城鎮精細化管理、危舊房清零、垃圾分類、門前三包、規範建房等具體事務中發揮約束力。「當人人都是幸福洪橋建設的一分子,參與感和獲得感自然就增強了。」洪橋鎮黨委副書記沈樹明一語道出了鄉村治理的「突破口」所在,就是注重提高村民的主人翁意識。

  也正因如此,小積分融入大治理,通過文明誠信的評比、晾曬,如今在洪橋鎮戶與戶之間形成了一種正能量的比學趕超。

  「村裡一些路燈不亮了,影響村民正常出行,希望能儘快修復。」在東王村,村民範再新在「紅色氧吧」中的「民情意見箱」裡反映了問題,黨員看到後,當天就排查了全村的路燈使用情況,隔天安排電工全部修復好。「自從有了這個『紅色氧吧』,村裡的黨員都行動起來了,幹了一件又一件實事。」東王村黨總支書記欽偉娟說。

  不僅如此,太湖村的「志願者工坊」提供各種免費服務情暖村民;陳橋村的「飲泉巡航服務隊」自發組織護美家鄉山水;還有洪橋村的「秩序衛士服務隊」等,一支支民間志願者隊伍如雨後春筍,讓文明蔚然成風。

  不必嚮往遠方,身邊即是風景。以誠信積分結合「最美」系列評選,洪橋鎮人人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人人共享新時代文明實踐成果,村村建立鄉賢理事會。到目前為止,共募集「圓夢」基金923萬元,一批批「持好心、有貢獻、樂奉獻」的普通群眾成為文明實踐主角,讓文明新風吹遍洪橋大地,逐漸形成了民事民議、民事民管、民事民辦的自治氛圍。

  讓村民共享幸福,正是洪橋鎮不斷創新社會治理新模式的成果。就在前不久,洪橋鎮以湖州市平安鄉鎮考核第一的成績,捧回了「2019年度平安建設優秀鄉鎮」的榮譽。

  風勁潮湧揚帆起,乘風破浪踏新程。當下的洪橋,上下齊心,充滿活力,幹勁十足,堅定地沿著「打好『濱湖牌』,承接『龍之夢』」的路子走下去,積極承接長三角一體化的「溢出效應」,展現小鄉鎮大作為,為長興高質量趕超發展貢獻力量。

相關焦點

  • 「河蟹之鄉」舉辦趣味「螃蟹童玩節」
    當日,浙江省長興縣洪橋鎮中心幼兒園舉辦螃蟹童玩節,包括趣味螃蟹遊戲、螃蟹作品展、螃蟹遊園會等活動內容,通過舉辦螃蟹童玩節,讓孩子們了解螃蟹的知識和家鄉特色美食。 長興縣洪橋鎮地處太湖之濱,河蟹是當地特色養殖項目。目前洪橋鎮河蟹養殖面積已達1萬餘畝,被中國漁業協會河蟹分會授予「中國河蟹之鄉」的稱號。
  • 漾蕩河蟹有點「甜」 長興加快推動河蟹養殖產業健康發展
    水質清冽 漾蕩大閘蟹有點甜洪橋鎮地處南太湖河網地帶,境內水域廣闊,天然湖泊星羅棋布,歷來是大閘蟹生長的理想之地。當地百姓將大小不一的湖泊稱之為「漾蕩」,漾蕩牌太湖大閘蟹便由此得名,有著「雙螯囉出瓊酥香」的美譽。
  • 小河蟹「橫行」 長興打造鄉村振興「洪橋模式」
    這樣清冷的早晨,當大多數人還在享受被窩的溫暖時,長興縣洪橋鎮橡樹下村七㘰漾的蟹農周玉芳已早早起床,換上捕魚褲,拿上裝備,徑直走向蟹塘開始收網撈蟹。周玉芳撈得起勁,絲毫不覺得冷,臉上溢滿豐收的喜悅。在洪橋鎮,像周玉芳一樣的蟹農有近兩百戶。儘管河蟹減產,大家卻都賺得盆滿缽滿。這得歸功於洪橋鎮持續走河蟹精品化養殖道路。
  • 【新鄉賢工作進行時】湖州長興:[濱湖記憶]·洪橋鄉賢示範帶 打造...
    長興縣洪橋鎮位於太湖之濱,千百年迎浪捕撈、臨湖耕作的生活方式,孕育了別具一格的「濱湖文化」。近年來,長興縣委統戰部以古老的洪橋「濱湖文化」為基底,通過「一村一重點」,著力打造以「魚水憶·互助情·和諧風」為內核的五村互聯「濱湖記憶·洪橋鄉賢示範帶」,通過感召和匯聚新鄉賢力量,為弘揚傳統文化、助力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中道村:鄉賢譜寫現代漁家故事常言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 鐵山果樹滿園 濱湖國家溼地公園風光旖旎
    東平生態修復項目取得顯著成效舊縣狼窩山、銀山鐵山果樹滿園濱湖國家溼地公園風光旖旎近日,筆者從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了解到,由該局承擔的 舊縣鄉狼窩山礦山治理生態修復項目、銀山鎮鐵山治理區地質環境生態修復項目、濱湖國家溼地公園科普宣教基地重點工程,經過近兩年的修復和治理,三項工程均取得了顯著成效,為推進「生態立縣、綠色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 新民晚報數字報-無錫濱湖的美味
    但其實只要到過濱湖的人在嘗過了濱湖的特色美食後,其讚美程度絲毫不亞於靈山、太湖這些耳熟能詳的勝景。  濱湖區的特色美食是圍繞著水文章發展壯大起來的。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一條「太湖一日遊」的經典線路,吸引了包括上海在內的無數四海賓客前來。正是在此期間,濱湖的湖鮮和船點也隨之聲名遠揚,開啟了濱湖特色美食之旅的大門。太湖三白——銀魚、白魚和白蝦成為食客必點的經典湖鮮船菜。
  • 10本精品種田文:醜女如菊、水鄉人家、秀色田園、重生小地主
    《秀色田園》,作者某某寶,全文107.58萬簡介:一朝重生到農家,看小橋流水青山傍,本以為秀色田園幸福長,誰料遠親近鄰無數個。這邊方歇那邊鬧,雞毛蒜皮爭不休,都是家窮惹的事兒,看咱小女子帶領全家奔小康。
  • 江南最低調的古鎮,景色媲美周莊,被譽為「中國民間博物館之鄉」
    說到江南的古鎮你會想到哪裡?是被稱為第一水鄉的周莊,還是聞名遐邇的烏鎮,又或是那個讓你魂牽夢繞的西塘?錦溪十眼長橋錦溪和周莊同屬於蘇州崑山市,距離周莊也只有大概七八公裡的距離,因其境內至今仍然保留了眾多的民間博物館,而被譽為「中國民間博物館之鄉」,錦溪的十眼長橋應該是錦溪最耀眼的建築之一了
  • 「中國詩經之鄉」合陽投資三億元打造渭北水鄉
    2月23日,有著「中國詩經之鄉」美譽的合陽縣召開「合陽縣城市水系、太姒湖規劃設計方案徵求意見會」,藉助全域旅遊和新型城鎮化,打造渭北水鄉,建設生態文明示範區。
  • 探秘中國27個最美漁村、英國《衛報》報導的揚州百年漁村沿湖村
    到「中國運河第一城」揚州,千萬不可錯過這裡--邗江區的沿湖村。從六一開始,第二屆邵伯湖開捕節正式開幕,這時它就是中國27個最美漁村最「紅」的村!3天2晚,在這過一個運河旁、湖泊畔、漁村內、蛙聲中、湖鮮裡的漁村周末吧~千年邵伯湖,百年沿湖村六月仲夏,即將迎來一年一度端午佳節。
  • 雲煙之鄉、花燈之鄉、高原水鄉,玉溪市2所高校介紹
    玉溪是聶耳故鄉、雲煙之鄉、花燈之鄉和高原水鄉,位於滇中腹地,是連接省外和南亞、東南亞的重要交通樞紐,為雲南重要的產銅地區。
  • 中國著名水鄉、書法之鄉、東方威尼斯,紹興市柯橋區旅遊景點介紹
    柯橋區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美稱,是中國著名的水鄉、橋鄉、酒鄉、書法之鄉、戲曲之鄉和名士之鄉。景區內中國最大古桂群為何美名為「香林花雨」?原來每逢金秋時節,當您行走在這一片古桂群下時,清風過處,花落似雨,芳香四溢。故美名為「香林花雨」。
  • 探訪金山嘴漁村,發現上海已經沒有了漁村
    金山嘴漁村,上海市金山區海邊的一個小村莊,金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號稱上海最後的漁村。說到漁村,我首先想到的是村子應該就在海岸邊,村口的碼頭上停泊著漁船。但現實中到金山嘴漁村一看,發現這根本不是我想像中的漁船,這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村莊。
  • 未來水鄉社區來了:「夢裡水鄉·鄉伴西塘」美麗鄉村風景線亮相
    為貫徹落實全省深化「千萬工程」高水平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現場會精神,努力打造大城市羨慕、中小城市特有、彰顯江南水鄉風韻的新時代美麗鄉村平原樣板,11月26日~27日,2020年嘉興市美麗鄉村精品線建設評比活動正式開啟。
  • 中國「最具江南水鄉之景」的城市,現存百座古橋,還是魯迅的故居
    隨著現在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美好,現在很多人手裡都有了自己的小金庫,所以在不用擔心溫飽問題之後,就開始是學著享受自己的生活,現在旅遊成了很多人喜歡的事情之一,到不同的地方旅遊,也能給自己帶來不一樣的心情,體驗到更多的民族風情,在旅途中還能遇見許多有趣的事情,所以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旅遊了
  • 包公故裡,中國芝麻油之鄉——安徽肥東
    中國芝麻油之鄉——安徽肥東肥東是安徽省合肥市下轄縣,肥東縣位於安徽省中部,東臨滁州,南濱巢湖,西融合肥,北接蚌埠。肥東有「吳楚要衝、包公故裡」之譽,境內有中國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古廬陽八景之一的「四頂朝霞」,「北九華」之稱的浮槎山。
  • 蘇州最神秘的小鎮,被時光遺忘的江南水鄉,也是民間博物館之鄉
    說到蘇州的古鎮,相信大家一定不會陌生,木瀆,周莊,同裡哪個不是大名鼎鼎,每年不但吸引大量的國內遊客到訪,而且還陸續有外國遊客到此參觀,其實在蘇州還有很多隱秘的,鮮為人知的,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古鎮古村落,它們不但免費,而且還有很多傳奇的故事,錦溪古鎮就是其中一座。
  • 初識金山嘴漁村
    上海東部面海,歷史浪曾經有勿少小個漁村。就是勒現在上海還有最後一個漁村——「金山嘴漁村」。 到金山嘴漁村是看看。迭個想法是最近撥我小舅子一家門去了伊裏白相回來後詳細個講述鼓動起來個。 搭有四十多年交情個忠良相約,阿拉兩對花甲夫妻約定了一個日腳,到金山嘴漁村去白相。忠良堅持「風雨無阻!」去個搿天,忠良開車,真箇是一路風雨到達金山嘴漁村。
  • 千年水鄉,民間博物館之鄉,「36座橋,72隻窯」你聽說過嗎?
    錦溪鎮地處江蘇省東南部,位於「百戲之祖」崑曲發源地、中國大陸經濟實力最強的縣級市——崑山境內,東臨澱山湖,西依澄湖,距周莊鎮8000米遠。錦溪成名已有二千多年,曾是南宋皇妃香消玉殞地。「鎮為澤國,四面環水」,「咫尺往來,皆須舟楫」是錦溪的寫照,水巷、河埠、拱橋、騎樓、廊坊、街市二千餘年的歷史文化蘊積所調集凸現的水鄉神韻,因鎮內一條燦若錦帶的小溪而得名,澤浸環市,街巷依水,古橋聯袂,素有「36座橋,72隻窯」的美譽。通神道院,原名「天慶觀」,位於錦溪鎮南大街西首,始建於南宋時期,元、明、清歷代曾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