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0 2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周雲海 海上夢疊
作者:周雲海
滬語改寫,講述:孫維陵
推薦:丁迪蒙
作為近海個上海人,我搭海卻蠻少有接觸,更加嘸沒漁村個體驗。上海勒我心裡就是車水馬龍個街道、商家雲集個都市,有得馨香風飄逸,嘸沒魚腥氣縈繞。其實,搿是我個孤陋寡聞。
上海簡稱「滬」,意思就是捉魚用個竹條編個籃頭。詩人陸遊個《村舍》裡有「潮生魚滬短,風起鴨船斜。」 唐朝陸龜蒙個《漁具》詩序裡講「列竹於海澨曰滬。」上海東部面海,歷史浪曾經有勿少小個漁村。就是勒現在上海還有最後一個漁村——「金山嘴漁村」。
到金山嘴漁村是看看。迭個想法是最近撥我小舅子一家門去了伊裏白相回來後詳細個講述鼓動起來個。
搭有四十多年交情個忠良相約,阿拉兩對花甲夫妻約定了一個日腳,到金山嘴漁村去白相。忠良堅持「風雨無阻!」去個搿天,忠良開車,真箇是一路風雨到達金山嘴漁村。雨中行,雨中情,真是情系上海小漁村啊。
雨裡相個金山嘴漁村,嘸沒啥人。海鮮一條街浪,一邊是水產品交易市場,一邊是海鮮餐廳酒樓。辰光還早,阿拉勿急勒採購海鮮,也勿急勒吃飯休息,撐仔把傘一路走一路看,阿拉看到了路邊像小型炮樓一樣個海岸瞭望臺,順牢仔海堤公路邊個逐浪亭,下坡走到了山陽鎮漁業村個金山嘴漁村老街。
遊覽過勿少江南水鄉個古鎮老街,大部分是粉牆黛瓦,小橋流水,青石板窄長個小街,密密麻麻個老宅商鋪,餐飲貨品多數充滿勒商業氣息而缺乏特色。金山嘴漁村老街則勿同,獨具漁村韻味搭文化情趣個格調拿伊跟其他眾多個江南集鎮老街區分開來了。
篤悠悠個走勒老街街頭,看到最多個是——「漁」。街道牆頭浪畫個、刻個、鏤空個是「魚」,街鋪菜單浪寫個是「黃魚面」,還有漁民老宅、漁具館、媽祖文化館、海漁文化館、漁樂館、漁民畫工作室咾啥。置身勒漁村老街,讓人想像著魚個靈動、魚個鮮美搭「漁」個快樂,討人歡喜啊!
除脫貼近大海個濃濃「漁」味,老街個文化情趣也充滿勒遊客心裡。老街勿僅有得富有漁情古趣個漁家客棧、老井客棧、琴軒居、半朵悠蓮客棧;還有勿少具有休閒功能個茶吧、咖吧、書吧;另外,祥魚湖、漁民西長廊、棧橋休息平臺室等休閒景點,也是供遊人漫步、休息,或者是聯想、發呆個好地方。
漁村老街有搭其他江南集鎮老街勿一樣個怡心之美,金山嘴漁村有搭上海都市勿一樣個天然個吸收力。
倚靠勒定波橋浪,看看靜靜流淌個運石河,我感悟到了金山人民問海洋、問自然要生活、要幸福個百折勿撓個奮鬥精神。起始於1730年開挖個運石河,顧名思義,就是一條專門為運輸築海塘石塊而挖掘個人工河。
我曾經勒崇明前哨農場生活勞動過八年。阿拉農場知青也好幾次勒茫茫海灘浪築海堤,但搿跟金山海岸築海堤個目的勿一樣。崇明島北面個圍墾是向滄海要桑田,金山海岸個築海堤則是加固防止海洋對陸地個侵吞。
立勒金山嘴漁村海堤朗,我看到隔海相望個海中金山三島,歷史上曾經是搭海岸大陸連勒一道個陸地,大約十二世紀八十年代撥海水分隔,其中個大金山島是上海地區個陸地制高點,金山區個名字也由此而來。遊覽徜徉了金山嘴漁村之間個運石河、定波橋、逐浪亭、瞭望臺、海塘大堤……我好像看到了昔日金山地區人民出海辛勤捕魚、樂觀頑強生活個身影……
金山嘴漁村瀰漫著魚蝦海鮮個香味,金山嘴漁村洋溢著海洋文化個氣息。搿一切儕離勿開勤勞勇敢個金山地區特別是金山嘴漁村個人,勒悠久個歷史長河裡,勿僅用雙手創造了巨大個物質財富,更加是用聰明智慧創造了取之勿盡、用之勿竭個精神財富——杭州灣海洋文化。
作為上海沿海陸地最早個漁村,也是最後一個漁村,作為金山黃金海岸線個一個旅遊點,值得大家,特別是生活勒內陸腹地個人到此一遊。同時,我也呼籲政府搭旅遊開發主管部門,早點拿金山嘴漁村打造成一個賞心悅目、休閒怡情、讓人面向大海思緒飄飄個旅遊品牌,讓長遠囥勒上海金山地區人未識個小漁村,勒杭州灣南部煥發出璀璨個光亮!
作者:周雲海
講述者:孫維陵
推薦:丁迪蒙
原標題:《初識金山嘴漁村》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