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嘴漁村--「生活著」的創意園(圖)

2020-12-20 中國經濟網

金山嘴漁村風貌

  都說上海是從一個小漁村發展起來的,可誰知道這個小漁村過去是什麼模樣?想知道其實並不難,去一趟金山海邊的金山嘴漁村,你就能從感官到大腦,從感性到理性,認識那個曾經的上海。

  金山嘴漁村,地處杭州灣畔,對面是金山三島,這裡是上海沿海最早、也是最後一個保留完整的漁村。目前它正以濱海、觀光、休閒消費為亮點,迎接四海賓客紛至沓來。更有意思的是,這方小漁村不僅講述著一段活的歷史,也正在繪製一幅產業新景,2011年,以漁村為內核的金山嘴海洋文化創意園創立,園區的開發建設從保留都市漁村、深挖海漁文化、融合文旅創意、惠及百姓生活四個方面進行拓展,處處凸顯「大上海、小漁村」的特色,傳頌「海文化」,書寫「海文章」。短短兩年時間,金山嘴的人氣越來越旺,隨著商旅畫卷擦亮的還有這張文創名片。

  品漁村文化

  相傳古時候金山嘴有個非常聰明的孩子,有一天,海水退潮後他在海邊的蘆葦蕩裡玩耍,忽然發現潮水帶來的魚蝦全都困在了蘆葦蕩裡,這時他突發奇想,將蘆葦和竹片砍來,立於沙灘上,利用海水漲落來捕捉魚蝦,很快這一方法就流傳開來,人們將這種特殊的捕魚工具稱做「扈」,久而久之,「扈」成為當時上海這一帶的簡稱,再後來,由於上海沿江沿海,「扈」的邊上加上了三點水,就有了「滬」(簡體字即「滬」)。

  第一次來到金山嘴漁村,記者聽到了不少這樣長見識的典故,在漁民老宅、歷史文化館、媽祖文化館、漁具館,甚至在金山嘴老街的每一處老橋舊牆裡,我們似乎都能尋到歷史的迴響、文化的綿延。

  據上海金山嘴漁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敏介紹,漁民老宅是眾多遊客最喜歡的景點之一,老宅採用了穿越時空、跨越點綴的方法部分展現了漁民生活向農民、居民演變的過程。通過對漁民生產生活場景的真實還原,讓遊客仿佛回到了「你捕魚、我織網」的半自給自足年代。在這裡,遊客可以親手編制一段漁網,再嘗試搖一把繩索,享漁情、尋漁趣,在體驗漁民苦樂的同時觸摸歷史文化的溫度。而在漁具館,除了能看到大到10多米長、幾噸重的漁船部件大玉箍,小到只有無名指般窄的網箐,遊客還能讀到一段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內珍藏有一艘2米長、0.45米寬的舢舨,船上的各種配件與海上捕魚的舢舨別無二致。打造這一舢舨船模的,是山陽鎮漁業村高齡70歲的姜品雲師傅,他也是漁村現在唯一掌握這門手藝的「高人」了。朱敏告訴記者,去年7月,姜師傅打造的第一艘模型舢舨船被安放在金山嘴漁村漁具館內,讓很多人對這門手藝產生了興趣。10月,上海博物館聯繫到了姜師傅,希望他再打一艘舢舨模型,由上海博物館收藏並展示其製作流程。經過3個多月的製作,模型船全面完成,從買料到上漆,姜師傅每一步都是按照最傳統的方法,真實還原舢舨船的樣子。目前,山陽鎮鎮政府已將這一絕活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申報。

  山陽鎮副鎮長江菊旺告訴記者,金山嘴漁村如今可謂舊貌換新顏,漁村自開發建設以來,堅持村落改造與旅遊開發相得益彰,現已初步達到了村莊整潔、百姓受益、整體提升、遊客贊道的良好效果。尤其是金山嘴老街一、二期復興改造工程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滿足了當地居民的需求,也在城市文化遺產保存保護,經濟發展與城市功能、居住性能之間找到了可持續發展的平衡點。

  據朱敏透露,去年金山嘴漁村共接待遊客42萬人次,其中,中秋國慶長假期間就有5.6萬遊客到訪,這裡的海灘、海鮮、文化令遊客流連忘返。而今年,漁村在商業旅遊方面的開發將圍繞「互動」概念,增強遊樂項目的參與性,增強與遊客的互動。擬建的遊來遊趣體驗館佔地約160平方米,館內設有金山嘴漁船模型、沙雕製作、打繩結織漁網、3D模擬駕駛、3D畫、海洋知識問答等,希望讓遊客在活動體驗中進一步領略金山嘴獨有的漁村文化。

  做創意文章

  金山嘴海洋文化創意園這座「生活著」的漁村因為有了生氣而一天比一天更迷人,然而,當下,園區開發者思考的更多的是,怎樣在做大商旅文章的同時做好文創產業這篇更難寫的文章。

  園區的思路很清晰,一手是與海洋文化旅遊相關的服務業,一手是以現代創意產業為主導的創意經濟。

  據介紹,目前園區已引進了不少創意工作室和創意企業。如李山、趙以夫、張建軍、陸永忠等4位知名畫家的工作室,其中趙以夫工作室已入駐,張建軍和陸永忠的工作室裝修已接近尾聲,預計4月份就可對外開放。而創意園引進的企業涉及雕塑、陶藝、攝影、軟體開發等多個領域,不少企業已經在金山嘴尋得了創新發展的新動力。此外,園區還正在和上海海事大學等積極商討,期望學校的產學研實踐基地能落戶金山嘴,將涉及海洋文化的設計、創意成果在金山嘴海洋文化創意園內孵化,進而帶動上海乃至周邊區域的海洋文化相關企業入駐。

  朱敏表示,挖掘「海文化」、做足「海文章」,眼下的當務之急是構思「海創意」——即研發設計獨具上海特色、面向海內外的海洋文化產品,包括各類旅遊產品及海洋延伸產品,通過海洋延伸產品研發設計技術服務平臺的建設,打造一個探索濱海旅遊發展的實踐基地、一個海洋文化創意設計的研發基地。「我們的目標是在2014年前完成海洋延伸產品研發設計技術服務平臺的搭建,目前,平臺建設已經獲得2012年上海市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資金的專項扶持。」根據規劃,海洋延伸產品研發設計技術服務平臺建成後,將極大地提升上海海洋文化旅遊資源,吸引國內外相關產業的集聚。

  按照上海和金山「十二五」產業發展規劃要求,金山嘴海洋文化創意園立志打造成由政府投資、民間資本參與,實行企業化管理,集海洋產品、旅遊產品研發設計;海洋產品交易;金山嘴歷史民俗文化研究三大主要功能的綜合性信息服務平臺。江菊旺表示,發揮金山嘴獨特的海洋自然資源、海洋歷史文化比較優勢,實現「建設海洋文化、增強文化競爭力」戰略,整體提升金山嘴地區的綜合競爭力;並通過開發建設海洋文化創意產業,培育海洋文化創意經濟,是山陽鎮調整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結構的必然選擇。同時,金山嘴海洋文化創意園對於帶動金山地區海岸線深度開發,創建山陽的文化創意產業,拉動金山新城文化旅遊業發展,形成創意經濟集聚區,融入杭州灣聯運發展格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金山嘴為經濟轉型提供了極好的舞臺與契機,且看文創園區如何「長袖善舞」了。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劉晨)

相關焦點

  • 上海金山嘴漁村專家諮詢會圓滿落幕
    來自於酒店管理行業、文旅領域及營銷公關界的嘉賓學者們逾50人齊聚一堂,結合金山嘴漁村實際,秉持全域旅遊的理念,因地制宜,集思廣益,為提升上海金山嘴漁村的運營管理,加速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建言獻策。當天上午,部分專家及徐匯區旅遊促進會的旅行社代表抵達上海金山嘴漁村,再次實地考察金山嘴漁村的旅遊發展、民宿經營等情況,重點走訪了漁家傲、湖悅、琴軒居、半朵悠蓮等金山嘴漁村地區近年來新開發的鄉村民宿,圍繞強化特色、優化服務、打造品牌效益以吸引更多客源等話題,與民宿經營戶進行親切交流。
  • 初識金山嘴漁村
    上海東部面海,歷史浪曾經有勿少小個漁村。就是勒現在上海還有最後一個漁村——「金山嘴漁村」。 到金山嘴漁村是看看。迭個想法是最近撥我小舅子一家門去了伊裏白相回來後詳細個講述鼓動起來個。 搭有四十多年交情個忠良相約,阿拉兩對花甲夫妻約定了一個日腳,到金山嘴漁村去白相。忠良堅持「風雨無阻!」去個搿天,忠良開車,真箇是一路風雨到達金山嘴漁村。
  • 金山嘴漁村——金山區濱海旅遊的新名片
    金山嘴漁村是村落改造的成果,漁村未來的發展要按照「適度投資、加強管理、調整業態、局部突破、體現特色」的要求,通過軌道交通22號線金山新城站的輻射功能,將金山嘴漁村打造成為集海鮮美食城、海鮮一條街以及金山嘴老街為一體的濱海、
  • 金山嘴漁村:上海最後的漁村
    > 金山嘴漁村
  • 上海金山嘴漁村團建遊玩攻略
    上海金山嘴漁村團建遊玩攻略,金山嘴漁村是上海市沿海陸地最早的漁村,也是上海最後一個漁村,國家AAA級旅遊景區。金山嘴漁村地理位置二、金山嘴漁村歷史金山嘴漁村歷經幹餘年的潮漲潮落,散發出別樣的味道。金山嘴是上海地區有名的漁港,歷史上海洋漁業十分興旺。
  • 上海市金山嘴漁村:六十五年漁光曲
    &nbsp&nbsp&nbsp&nbsp漁村裡老百姓有一個共識,沒有穩定的電就沒有穩定的生活。對於這句話,有著40年出海經歷的老漁民陸奇龍最有發言權。如今六十多歲的他在經營金山嘴漁村的第一家飯店——1988年建成的天橋飯店。
  • 金山嘴漁村,上海最後一個漁村,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金山嘴漁村是上海市沿海陸地最早的漁村,也是上海最後一個漁村,就坐落在杭州灣畔,滬杭公路北側,與大海僅一步之遙,與海中的金山三島(小金山、大金山和浮島)隔海相望。在這裡,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金山嘴是上海地區有名的漁港,歷史上海洋漁業十分興旺。
  • 吃安全健康的本地海鮮,就去金山嘴漁村!
    金山嘴漁村本地海鮮,了解一下!金山嘴漁村,因海潮衝擊海岸形成沙嘴,故而得名「金山嘴」,這裡是上海沿海陸地最早的漁村,也是上海最後一個漁村,滬杭公路北側與大海僅一步之遙。金山嘴是上海地區有名的漁港,歷史上海洋漁業興盛。
  • 探訪金山嘴漁村,發現上海已經沒有了漁村
    金山嘴漁村,上海市金山區海邊的一個小村莊,金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號稱上海最後的漁村。說到漁村,我首先想到的是村子應該就在海岸邊,村口的碼頭上停泊著漁船。但現實中到金山嘴漁村一看,發現這根本不是我想像中的漁船,這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村莊。
  • 【網絡媒體走轉改】商業模式下的人文味兒 金山嘴漁村的轉型之路
    圖為金山嘴老街入口。   新華網上海2月9日電(邱秋含之)咖啡館、書店、客棧民宿、藝術家工作室……這些元素不僅已經成為金山嘴漁村旅遊發展的新型增長點,也為青磚白瓦、小橋流水的漁村老街平添了一份人文藝術情調。   傳統漁村的轉型之路   作為上海最後一個漁村,金山嘴漁村歷經千餘年的潮漲潮落。「自南宋淳熙年間杭州灣形成後,便有居民下海捕魚。
  • 【最美遊記】陳志蓮《金山嘴漁村記憶》
    【最美遊記】陳志蓮《金山嘴漁村記憶》 2020-12-09 1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去金山嘴漁村看杭州灣最美日出
    聽海浪、嘗海鮮、遊漁村,「上海最後一個漁村」金山嘴漁村讓你不出魔都也能體會濱海休閒的浪漫。圖說:金山嘴老街 來源:網絡6000多年前,長江南岸沙嘴自西北向東南伸展,逐漸形成了上海地區最早的海岸線,開啟了漁民向海而生的歷史紀元。乾隆十六年(1751年),金山嘴成為漁港。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金山嘴海域重修海塘並立碑石,現存漁具館內。
  • 夜經濟熱了,金山嘴漁村晚睡3小時
    一個小小漁村的夜晚變化,揭示了上海郊區「夜經濟」生長的秘密。  網紅店鋪、民宿入住率看人氣  10年前,位於杭州灣畔的金山嘴漁村,還是一個處境尷尬的遠郊漁業村。  上世紀80年代,漁村的村民靠出海打魚,幾乎家家成了萬元戶,羨煞周邊百姓。
  • 《生財有道》生態中國沿海行: 金山嘴漁村——雅致中的財富
    所以,至今漁村的海產品交易依然活躍。姜冬梅,海產品經銷商,土生土長的金山嘴漁村人。她祖祖輩輩靠出海打魚為生,父親退休前是一位船老大,丈夫也曾出海捕魚,是個典型的「漁二代」。「靠海吃海」,姜冬梅她性格直爽,待人實誠,海鮮生意越做越好,如今已成為當地最大的海鮮供應商。為了保證自己的供貨量,姜冬梅甚至與三艘船的船主籤訂了長期合約,專門為她出海打漁。
  • 上海:金山嘴漁村實在太美了,集市老街夜市一天逛不夠
    金山嘴漁村是上海市沿海陸地最早的漁村,也是上海最後一個漁村,國家AAAA級景區。在千百年來就是滬浙交界有名的漁港,擁有源遠流長的海漁文化、豐富的海產資源。這裡有最淳樸的古韻民風,有最前衛的時尚元素,有最閒適的小資情調,還有最本真的藝術情懷。
  • 【去處】在金山嘴漁村,邂逅《幸福觸手可及》同款美景
    【去處】在金山嘴漁村,邂逅《幸福觸手可及》同款美景 這是金山嘴漁村的 半朵悠蓮民宿 你看,那桌椅以及後面的景色,
  • 今日,金山嘴漁村景區預約名額將滿,特此提醒!
    金山嘴漁村景區今日(5月3日)預約名額將滿,景區即將到達規定限流量,請遊客朋友們錯峰遊覽。同時關注「上海金山嘴漁村」微信公眾號,關注景區遊覽詳情,擇日預約遊覽名額。 由此給您帶來的不便,敬請諒解!
  • 免費遊上海最後的漁村-金山嘴漁村,一場吃海鮮看風景的美食之旅
    金山嘴漁村號稱是滬上最後的漁村,來到這裡才了解到,這裡也是滬上沿海成陸最早的漁村。擁有源遠流長的海漁文化,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金山嘴漁村距離海岸線只有一步之遙,遠遠望過去,清晰可見幾艘巨大的船隻停靠。目前海岸線已經禁止遊客進入,建了網攔住,這張照片是從縫隙處伸進去拍的。
  • 上海金山嘴漁村,走進國家AAAA級景區,魔都最美海島
    在上海這樣一個大都市裡,很人少景美的地方不多,更別說漁村了,在上海的金山區,卻有這樣一個歷經千年的漁村,那就是金山嘴漁村。作為上海最後一個漁村,潮漲潮落,散發出別樣的味道。來到這裡,領略小漁村別樣的「鮮味」,清新的自然環境給人以深刻的印象,在這裡休閒上一天也是非常舒心的。
  • 春回大地,金山嘴漁村
    雖仍不能出上海遠足,但已可以持著綠色健康碼去近郊走走,為了不負春光韶華,為了放飛沉悶太久的心情,我們決定到金山嘴漁村一遊。4月7日,天氣晴好,我們出發了!從家到漁村導航一個半小時,疫情期間路上車也是寥寥無幾,特別順暢。當行駛到老滬杭公路,意外的像是駛入了一條沒有盡頭的森林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