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嘴漁村風貌
都說上海是從一個小漁村發展起來的,可誰知道這個小漁村過去是什麼模樣?想知道其實並不難,去一趟金山海邊的金山嘴漁村,你就能從感官到大腦,從感性到理性,認識那個曾經的上海。
金山嘴漁村,地處杭州灣畔,對面是金山三島,這裡是上海沿海最早、也是最後一個保留完整的漁村。目前它正以濱海、觀光、休閒消費為亮點,迎接四海賓客紛至沓來。更有意思的是,這方小漁村不僅講述著一段活的歷史,也正在繪製一幅產業新景,2011年,以漁村為內核的金山嘴海洋文化創意園創立,園區的開發建設從保留都市漁村、深挖海漁文化、融合文旅創意、惠及百姓生活四個方面進行拓展,處處凸顯「大上海、小漁村」的特色,傳頌「海文化」,書寫「海文章」。短短兩年時間,金山嘴的人氣越來越旺,隨著商旅畫卷擦亮的還有這張文創名片。
品漁村文化
相傳古時候金山嘴有個非常聰明的孩子,有一天,海水退潮後他在海邊的蘆葦蕩裡玩耍,忽然發現潮水帶來的魚蝦全都困在了蘆葦蕩裡,這時他突發奇想,將蘆葦和竹片砍來,立於沙灘上,利用海水漲落來捕捉魚蝦,很快這一方法就流傳開來,人們將這種特殊的捕魚工具稱做「扈」,久而久之,「扈」成為當時上海這一帶的簡稱,再後來,由於上海沿江沿海,「扈」的邊上加上了三點水,就有了「滬」(簡體字即「滬」)。
第一次來到金山嘴漁村,記者聽到了不少這樣長見識的典故,在漁民老宅、歷史文化館、媽祖文化館、漁具館,甚至在金山嘴老街的每一處老橋舊牆裡,我們似乎都能尋到歷史的迴響、文化的綿延。
據上海金山嘴漁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敏介紹,漁民老宅是眾多遊客最喜歡的景點之一,老宅採用了穿越時空、跨越點綴的方法部分展現了漁民生活向農民、居民演變的過程。通過對漁民生產生活場景的真實還原,讓遊客仿佛回到了「你捕魚、我織網」的半自給自足年代。在這裡,遊客可以親手編制一段漁網,再嘗試搖一把繩索,享漁情、尋漁趣,在體驗漁民苦樂的同時觸摸歷史文化的溫度。而在漁具館,除了能看到大到10多米長、幾噸重的漁船部件大玉箍,小到只有無名指般窄的網箐,遊客還能讀到一段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內珍藏有一艘2米長、0.45米寬的舢舨,船上的各種配件與海上捕魚的舢舨別無二致。打造這一舢舨船模的,是山陽鎮漁業村高齡70歲的姜品雲師傅,他也是漁村現在唯一掌握這門手藝的「高人」了。朱敏告訴記者,去年7月,姜師傅打造的第一艘模型舢舨船被安放在金山嘴漁村漁具館內,讓很多人對這門手藝產生了興趣。10月,上海博物館聯繫到了姜師傅,希望他再打一艘舢舨模型,由上海博物館收藏並展示其製作流程。經過3個多月的製作,模型船全面完成,從買料到上漆,姜師傅每一步都是按照最傳統的方法,真實還原舢舨船的樣子。目前,山陽鎮鎮政府已將這一絕活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申報。
山陽鎮副鎮長江菊旺告訴記者,金山嘴漁村如今可謂舊貌換新顏,漁村自開發建設以來,堅持村落改造與旅遊開發相得益彰,現已初步達到了村莊整潔、百姓受益、整體提升、遊客贊道的良好效果。尤其是金山嘴老街一、二期復興改造工程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滿足了當地居民的需求,也在城市文化遺產保存保護,經濟發展與城市功能、居住性能之間找到了可持續發展的平衡點。
據朱敏透露,去年金山嘴漁村共接待遊客42萬人次,其中,中秋國慶長假期間就有5.6萬遊客到訪,這裡的海灘、海鮮、文化令遊客流連忘返。而今年,漁村在商業旅遊方面的開發將圍繞「互動」概念,增強遊樂項目的參與性,增強與遊客的互動。擬建的遊來遊趣體驗館佔地約160平方米,館內設有金山嘴漁船模型、沙雕製作、打繩結織漁網、3D模擬駕駛、3D畫、海洋知識問答等,希望讓遊客在活動體驗中進一步領略金山嘴獨有的漁村文化。
做創意文章
金山嘴海洋文化創意園這座「生活著」的漁村因為有了生氣而一天比一天更迷人,然而,當下,園區開發者思考的更多的是,怎樣在做大商旅文章的同時做好文創產業這篇更難寫的文章。
園區的思路很清晰,一手是與海洋文化旅遊相關的服務業,一手是以現代創意產業為主導的創意經濟。
據介紹,目前園區已引進了不少創意工作室和創意企業。如李山、趙以夫、張建軍、陸永忠等4位知名畫家的工作室,其中趙以夫工作室已入駐,張建軍和陸永忠的工作室裝修已接近尾聲,預計4月份就可對外開放。而創意園引進的企業涉及雕塑、陶藝、攝影、軟體開發等多個領域,不少企業已經在金山嘴尋得了創新發展的新動力。此外,園區還正在和上海海事大學等積極商討,期望學校的產學研實踐基地能落戶金山嘴,將涉及海洋文化的設計、創意成果在金山嘴海洋文化創意園內孵化,進而帶動上海乃至周邊區域的海洋文化相關企業入駐。
朱敏表示,挖掘「海文化」、做足「海文章」,眼下的當務之急是構思「海創意」——即研發設計獨具上海特色、面向海內外的海洋文化產品,包括各類旅遊產品及海洋延伸產品,通過海洋延伸產品研發設計技術服務平臺的建設,打造一個探索濱海旅遊發展的實踐基地、一個海洋文化創意設計的研發基地。「我們的目標是在2014年前完成海洋延伸產品研發設計技術服務平臺的搭建,目前,平臺建設已經獲得2012年上海市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資金的專項扶持。」根據規劃,海洋延伸產品研發設計技術服務平臺建成後,將極大地提升上海海洋文化旅遊資源,吸引國內外相關產業的集聚。
按照上海和金山「十二五」產業發展規劃要求,金山嘴海洋文化創意園立志打造成由政府投資、民間資本參與,實行企業化管理,集海洋產品、旅遊產品研發設計;海洋產品交易;金山嘴歷史民俗文化研究三大主要功能的綜合性信息服務平臺。江菊旺表示,發揮金山嘴獨特的海洋自然資源、海洋歷史文化比較優勢,實現「建設海洋文化、增強文化競爭力」戰略,整體提升金山嘴地區的綜合競爭力;並通過開發建設海洋文化創意產業,培育海洋文化創意經濟,是山陽鎮調整產業結構與經濟增長結構的必然選擇。同時,金山嘴海洋文化創意園對於帶動金山地區海岸線深度開發,創建山陽的文化創意產業,拉動金山新城文化旅遊業發展,形成創意經濟集聚區,融入杭州灣聯運發展格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金山嘴為經濟轉型提供了極好的舞臺與契機,且看文創園區如何「長袖善舞」了。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