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換一種玩法的三級火箭

2020-12-20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其實瑞幸咖啡,它是在通過不斷的開店擴張,不斷的補貼、發福利,只不過也是在完成自己戰略打法中的一環,推進逐步形成自己的商業模式。那麼問題來了,瑞幸咖啡是怎樣去玩這個三級火箭的呢?

背景

前一段時間,一則關於瑞幸咖啡的抵押咖啡機的新聞,傳得全網際網路人人皆知,很多媒體跟風說瑞幸會成為下一個ofo,瑞幸咖啡的泡沫多大,balabala,一片唱衰聲…..

其實看到這則新聞後,我就在想:瑞幸咖啡都這樣了,它還在不停的擴張,難道是這個公司的操盤手和投資人不知道風險?

當然不是。

因為外人根本就沒看懂瑞幸在做一件什麼事,外人以為瑞幸是在通過快速開店賣咖啡在賺錢,就像之前大家看小米一樣,覺得小米是通過賣手機在賺錢;但其實我們作為產品人應該要知道:小米賣手機這個行為動作,只不過是它戰略打法中的一環,小米通過不賺錢的方式,只不過是為了形成自己的頭部流量,加速自己的商業模式成型。

其實瑞幸咖啡也是一樣,它是在通過不斷的開店擴張,不斷的補貼、發福利,只不過也是在完成自己戰略打法中的一環,推進逐步形成自己的商業模式

在目前這個階段,模式和小米類似,是一個三級火箭。

那麼問題來了,瑞幸咖啡是怎樣去玩這個三級火箭的呢?

先看網際網路公司的三級火箭

1. 三級火箭是什麼?


具體是該怎麼理解:

  1. 第一級:頭部流量;
  2. 第二級:沉澱用戶的商業場景;
  3. 第三紀:完成商業閉環。

2. 案例說明

舉幾個著名網際網路公司的例子:

(1)小米


  • 一級火箭是手機。手機對於vivo、OPPO是利潤中心,對於小米是頭部流量。所以為什麼業界很多人批評小米價格低、利潤薄,搞得行業都不好做,其實是因為對產品的戰略定位不一樣。
  • 二級火箭是它的一系列零售場景。小米商城、米家、小米之家、小米小店。
  • 三級火箭是一個商業閉環。基於二級火箭的零售場景的商業變現產品,如小米的雲服務,智能硬體、生活消費等等變現

(2)騰訊


  • 第一級火箭:通過IM、wechat工具獲得大量用戶
  • 第二級火箭:做了QQ zone、朋友圈、公眾號獲取內容留住用戶
  • 第三級火箭:做遊戲等數字內容、信息流廣告等分發盈利

(3)360



  • 第一級火箭:做了免費的360安全衛士
  • 第二級火箭:推出軟體管家引導用戶安裝360瀏覽器;
  • 第三級火箭:做導航流量分發和搜索盈利變現;

3. 為什麼火箭要三級?

摘自張雲帆老師的「網際網路三級火箭論」:

火箭和現有的所有交通工具不同,它要在真空中飛行,所以摩擦力無法使用,必須要向後噴射工質燃料,利用牛頓第三定律產生反作用力獲得動力。火箭的升力跟燃料成正比,推力越大,需要燃料越多,而這些燃料在現有科技下需要很重的火箭殼來包裹。

我們通常看到的交通工具都只有一節:飛機是一節,機翼裡裝了很多航空燃油;汽車也只有一節,汽油在車身裡。火箭如果只有一節,裡面又裝燃料,又裝要發射的衛星,會怎樣?

結論是:飛不起來。

如果火箭只有一級,其燃料和箭體的重量太大,現在的燃料效率則無法將其推出大氣層。所以二戰時,德國研究的V2火箭頂多也就飛到100公裡高,飛不到300公裡衝出大氣層,就是因為單級火箭造成的。

現在的火箭第一級一般也就是10秒內飛到100公裡高。把這個搞明白,會很絕望,意味著我們連地球引力都突破不了。第一宇宙速度大概是7.9公裡一秒,做不到。但是,人類很聰明,很快明白:

燃料不停噴射,火箭殼還保留,等於燃料在不停地推巨大的空殼。如果噴射一點燃料,丟掉一部分火箭殼,行不行?算出來是可以的。

如果有一個動態系統,不停地噴射燃料拋出火箭殼,它的推重比就能夠達到最優,最優是多少?50噸的火箭可以推1噸物質。

全世界的火箭專家出來的數據都差不多,大概火箭飛到36000公裡的同步軌道需要比第一宇宙速度還要快,因為要考慮空氣阻力等問題,所以不只7.9公裡一秒,大概需要10公裡1秒的初速度。

那麼新的問題又來了,人類好像目前沒有可能發明一個不停地動態丟燃料的火箭。所以只能把火箭分級,最少二級,最大無限多級。

我們來看二級火箭。如果火箭只有二節,燃燒完第一級丟掉,然後第二級再飛上去,需要多重呢?以1噸衛星為例,需要149噸重的火箭(包含燃料)。三級需要77噸,四級65噸……看到這個數字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我們要考慮綜合性價比,不僅僅是燃料的重量和火箭的重量,還要考慮火箭的安全。

因為火箭每增加一級,危險度可能都是1倍,甚至更多。如果只做二級火箭,149噸才能推1噸。三級只需要77噸,如果用三級火箭能夠省一半重量,價格差不多低一半,故障危險超過一倍,實際上還是能夠接受的。到了四級火箭,危險程度變成四倍,重量僅僅省了10噸,就缺乏性價比了。

結論來了,二級火箭雖然更簡單、更安全,但是耗費的燃料太多,燃料和火箭殼都很貴。比如獵鷹9號(埃隆馬斯克發明的火箭),應該是5000多萬美元的成本,但是燃料只有大概30萬美元,其他全部是火箭成本。二級火箭需要更大重更大,成本太高。而四級火箭的成本雖然下降了,但它的複雜度增加了。

所以:三級火箭是最優選擇,成本和複雜度剛合適。

再看瑞幸的三級火箭


1. 瑞幸的一級火箭

打造頭部流量的一級火箭小範圍完成,未來仍會不斷強化。

而且在2019年1月初,瑞幸咖啡創始人、CEO錢治亞表示:「2019年瑞幸咖啡將在全國新開設2500家門店,門店總數將達4500多家,並2019年底超過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連鎖咖啡品牌。且未來3-5年持續補貼,暫時不考慮盈利問題。」

為什麼瑞幸要這樣做,瑞幸想成就一個商業帝國,在咖啡行業成為巨無霸;對於瑞幸來說,它必須要通過大規模的補貼燒錢佔領市場、教育市場、佔領用戶心智,這個事情才有成的可能性,就好像如果我們想把衛星推上天,但是沒燃料,這毋庸置疑會失敗;

而且CEO為什麼會有底氣這麼說,這和瑞幸的融資能力有很大的關係,截至目前輪,瑞幸已經融資近4.3億美金。

這裡再說一點,玩三級火箭,有幾個必要條件:

第一,第一級火箭一定要是高頻的應用,遞推的規律一定是高頻推低頻的,從來沒有低頻推高頻的。

瑞幸咖啡為什麼要堅持在未來一直補貼,是因為:現在中國人沒有喝咖啡的習慣呀,他希望通過長久的補貼來培養他的用戶的習慣呀,就像之前共享單車補貼一樣;

第二,通過第一級火箭獲得大量用戶以後,要快速展開一個能夠沉澱用戶的商業場景。

這其實是,瑞幸咖啡在全國鋪開營銷後,為什麼要再在全國瘋狂的開店,因為,大家知道你瑞幸咖啡在補貼,但是,你沒有服務,我觸達不了,我照樣不是你的用戶;

第三,操盤三級火箭的人,一定是個勢能積累到一定程度的人。

首先,他要有強大的融資能力,因為一級火箭是不賺錢的,你需要用免費來支撐一個龐大的用戶服務體系,並且還要保證用戶的滿意程度,這是一筆很大的錢,沒有一定勢能的人,很難募到這麼大規模的資金的。

我去看過瑞幸和神州的關係,經過多方查詢,可以確認至少有三重關係:

  • 第一層關係來源於創始人,錢治亞為原神州優車集團COO;
  • 第二層關係來源於公關團隊,目前瑞幸的公關業務由神州的公關團隊來負責;
  • 第三層關係來源於融資,神州優車董事長兼CEO陸正耀做了瑞幸的天使投資人,還借了一筆錢給她,並且將公司新大樓空餘區域租了一部分給瑞幸咖啡。

其次,一級火箭的帶來的頭部流量,他需要快速張開,短時間聚攏資源的能力是要有一定勢能積累才能做得到的。瑞幸咖啡,能一下去全國開這麼多店,光店長,光場地,光衛生許可證….這可不是用錢就能解決的事。

第四:操盤三級火箭的人,一定是個狠人。

因為你一級火箭就是搶流量的,就是把別人河裡的水都搶到自己的水渠裡,去成就自己的河流生態。

這背後肯定會有很多人罵你想想當初小米手機剛出來的時候,被行業罵成什麼樣子;以及邏輯思維得到APP的創始人,羅振宇被罵騙子的事情一樣;如果不是個狠人這些東西你真的沒法承受。

2. 瑞幸的二級火箭快速形成中

我們前邊說過,二級火箭是沉澱用戶的商業場景,而且它要能夠接住一級火箭快速張開後帶來巨大流量。

那麼瑞幸是怎麼做的?我們看數據:

首先是數量:

截止2018年12月31日,瑞幸咖啡的門店已達2073家,其中,1897家為實體門店,176家為外賣廚房。消費客戶達1254萬,售出8968萬杯。所有門店直營,沒有加盟店,外送訂單平均配送速度為16分43秒。

其次再看場景細分:

在瑞幸咖啡的所有實體店裡面,可以分成三種類型,A 型店、B 型店和 C 型店。

A型店對標的是星巴克這樣傳統的咖啡廳,為了滿足放鬆休閒的人群,一般開在商圈或者社區裡,面積比較大,可以讓顧客在店裡慢慢品嘗咖啡以及輕鬆食品,所以在這些店裡面,產品的品質和口感很關鍵

所以對應的幸瑞在營銷上做的很高超,我了解過瑞幸的營銷策略,在它的營銷裡有一條裡,瑞幸做了強調咖啡品質、視覺統一輸出:

  • 在宣傳咖啡製作工藝上,從製作團隊進行宣傳,突出其高品質,名門出身。在製作者上,宣傳期跨國大師團隊的精心匹配。
  • 在原料的介紹上,突出其上等的阿拉比卡都,來自衣索比亞(對於不懂咖啡的我,其實叫什麼咖啡豆,來自哪裡都無感,但是看到「上等」2個字,就感覺品質挺好!)
  • 對於中國的消費者來說,新鮮事抵擋不住的誘惑,吃水果要吃新鮮的,吃海鮮要吃新鮮的,基本對於食物的要求都是新鮮,哪怕是咖啡,當然也希望是在最佳賞味期內的新鮮咖啡豆製作的新鮮咖啡。

B型店:主要滿足上班族,一般開在寫字樓的一樓,面積要比A型店小很多,只有很少的幾張桌子,主要讓你上班時順便買杯咖啡帶上去喝。

另外從營銷上看,是通過選準形象代言人的方式,他們選了湯唯及張震,去構造這類場景用戶的需求。

因為從這兩位代言人上看:他們不但都是有顏有流量有演技有作品的明星,十分文藝範兒。更是因為他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專業精神與瑞幸品牌精髓高度契合:無論是張震拍攝電影時的敬業,還是湯唯他鄉求學時的專注,都與瑞幸品牌對咖啡品質的追求相一致。

這是營造癢點呀。

我們可以看到這裡的年齡結構以及男女比例,女性為主,小年輕居多。他們是在營造一種你喝上了瑞幸咖啡就變得很有文藝範的感覺,這是癢點。

就好像我們的網紅店,為什麼那麼火,因為網紅通過他們的視覺輸出,也會讓你感覺到,你買了他們的衣服好像也過上了那種生活一樣。

C型店,幾乎連門面都沒有,主要是用來做外賣生意的,為了讓快遞小哥來取咖啡然後送到顧客家裡。

毋庸質疑,外賣生意美就是為了滿足app帶來的流量,即線上購物;線上購物用戶最關注的就是價格實惠,快速到達,所以,為了滿足用戶的爽點,瑞幸在努力提高配送系統的效率,目前外送訂單平均配送速度為16分43秒,以後會更快。

3. 瑞幸的三級火箭

在三級火箭中商業閉環也就是利潤中心,目前瑞幸咖啡的利潤有兩類:

(1)A+B類店與星巴克相比

目前咖啡行業基本都死毛利80%的產品,那麼,打5折後,毛利率是多少?(售價50-成本20)/售價50=60%。

星巴克毛利74%,瑞幸咖啡售價約為其7折,毛利率是多少呢?(70-26)/70=62.86%。

  • 瑞幸咖啡和星巴克價格比:70% VS 100%
  • 毛利率比是:62.86% VS 74%,差11.14%(在成本相同的情況下,不包含輕食的情況)

但是目前瑞幸在努力擴張,它的一旦規模效應形成,對與星巴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2)C類店

C類店的成本可以分為: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配送成本+場地成本(很低),先說原材料成本這是不變的,人工成本這是不變的,配送成本,當規模到一定數量後,成本會降低,場地成本,這個很低。

所以可以預見的是,當用戶心智養成後,以及消費習慣有了以後,C類店在利潤中的比例會越來越大;此外,更大的規模可以獲取更強的對供應鏈的議價權,採購成本可以進一步下降。

總結一下

商業模式的三級火箭是:

  • 第一級:搭建高頻的頭部流量;
  • 第二級:沉澱用戶的商業場景;
  • 第三級:利潤中心,完成商業閉環。

瑞幸在通過全國範圍內大量的燒錢,快速開店,佔領用戶心智,教育市場,只不過是在形成自己的頭部流量以及沉澱用戶的商業場景;這是瑞幸在通過網際網路思維對傳統思維的一次降維打擊。

 

本文由 @賢鋒_Blue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瑞幸咖啡的造節玩法,背後有什麼玄機?
    最近瑞幸咖啡上了一個廣告:劉昊然勸你多喝拿鐵。廣告內容是從四個職場場景入手,告訴消費者要多喝拿鐵,沒有什麼是一杯拿鐵解決不了的事情。那麼從這個廣告,我們能夠GET到什麼營銷套路呢?瑞幸咖啡的造節玩法1、暗戀女神,不敢表白?趁熱打鐵,多喝拿鐵傾慕的女同事下班想約你,但情敵太多,怎麼辦?劉昊然在線替你支招:不如趁熱打鐵,將暖心拿鐵送給對方,得到女神歡心。
  • 瑞幸咖啡:燒錢燒到「無人區」
    來源:金融家來源:燃財經(ID:rancaijing)作者:黎明上市半年多,瑞幸咖啡打算換個「姿勢」燒錢。過去兩年時間,瑞幸咖啡耗資近十億美元,火箭般開出了4507家門店,在2019年底正式超越星巴克,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玩家。如今,它又將槍眼瞄準了無人零售的市場,要推無人咖啡機和無人販賣機,賣起了堅果、果汁、酸奶、零食。只不過,一切都是熟悉的配方:新客免單,買2贈1,以及——看起來燒不完的錢。
  • 瑞幸咖啡任命聯合臨時清盤人:以時間換空間 不利局面有望逆轉
    7月16日,董事會完成重組之際,瑞幸咖啡發布公告稱,開曼群島大法院已任命安邁開曼群島企業諮詢有限公司的Alexander Lawson和安邁亞洲企業諮詢有限公司的Wing Sze Tiffany Wong擔任「低度幹預式」聯合臨時清盤人,將以「低度幹預」的方式監察瑞幸咖啡的重組過程。
  • 瑞幸咖啡「復活」記:中國廉價咖啡的故事未完待續
    實際上,在瑞幸發展過程中,很多人都不太看好,因為靠補貼不可能獲得穩定的市場和利潤,也註定很難形成一條良性的發展模式。以補貼換市場的模式一旦失效或遭遇資金鍊危機,反而可能拖垮企業自身,最終走向萬劫不復的深淵。這在很多行業已經得到了驗證。而瑞幸還做著上市的美夢,以致飢不擇食,不惜弄虛作假,用誇大利潤來贏得資本市場的青睞。
  • 瑞幸少了「咖啡味」
    也有從業者認為,瑞幸咖啡加深烘焙主要是為了降低成本,因為深度烘焙能掩蓋次品豆子不太好的味道。 獵雲網在瑞幸咖啡店注意到,店員的動作都是流程化的。 「我們的咖啡機非常好操作,基本就是倒豆子、加水、按鈕就好了、不需要像咖啡館那樣拉花(一種在卡布奇諾或拿鐵上做出葉子或其他圖案的工藝),非常容易上手。」
  • 科技神回復|瑞幸咖啡董事長發聲:今天更要元氣滿滿
    瑞幸咖啡門店爆單,小票列印紙都沒了APP在線點單全線崩潰;航天科工回應薇婭賣火箭:希望打破傳統,不要圈地自萌……回顧一下最近有哪些不容錯過的科技新聞和網友的神回復。瑞幸咖啡董事長發聲:今天更要元氣滿滿!小夥伴加油!
  • 瑞幸咖啡委任聯合臨時清盤人 能換來多少喘息機會?
    每經記者:陳克遠 每經編輯:王麗娜7月15日,瑞幸咖啡向美國SEC提交了新的6-k文件,這事關瑞幸咖啡如何處理此前因財務造假導致的債務糾紛。就此而言,一位關注瑞幸的業內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分析指出,委任聯合臨時清盤人,不會對公司正常運營造成影響。相反,可以對瑞幸現有資產進行保全,由他們統一處理集體訴訟等事宜,這或將給瑞幸換來更多喘息的機會。
  • 燒了10億的瑞幸咖啡,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黃太吉?
    瑞幸咖啡的模式並不新鮮。本質上,這仍然是一個O2O(Online to Offline)的概念。瑞幸咖啡一面世,便以高開高打見長:稱10億啟動資金,邀請湯唯、張震代言,隨處可見的廣告投放,買一贈一等各種補貼,朋友圈裡定時現身的免費大師咖啡券。
  • 瑞幸咖啡入駐南昌多所大學 掀起校園咖啡熱潮
    近日,瑞幸咖啡全新開業了兩家校園店,東華理工大學店和南昌理工學院店。據悉,今年以來瑞幸咖啡已經在南昌開業了7家高校校園店。記者探訪了其中一家校園店——江西科技師範大學店,正直早課高峰,來取咖啡的同學絡繹不絕,因為瑞幸的出現,讓同學們的課餘餐飲生活多了一份新選擇。
  • 瑞幸咖啡代理CEO郭瑾一出任瑞幸咖啡董事長
    來源:北京商報【瑞幸咖啡代理CEO郭瑾一出任瑞幸咖啡董事長】#瑞幸咖啡任命新董事長#7月14日凌晨,瑞幸咖啡發布公告公布董事會改選結果,任命在造假事件曝光後便出任瑞幸咖啡代理CEO的郭瑾一為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
  • 瑞幸咖啡退市後記:狼藉過後,「小藍杯」還好好地活著
    實際上,在瑞幸發展過程中,很多人都不太看好,因為靠補貼不可能獲得穩定的市場和利潤,也註定很難形成一條良性的發展模式。以補貼換市場的模式一旦失效或遭遇資金鍊危機,反而可能拖垮企業自身,最終走向萬劫不復的深淵。這在很多行業已經得到了驗證。而瑞幸還做著上市的美夢,以致飢不擇食,不惜弄虛作假,用誇大利潤來贏得資本市場的青睞。
  • 瑞幸咖啡到底怎麼了?
    我這幾天一直刷某音的時候發現,每次都會刷到的就是瑞幸怎麼怎麼樣,本人平時對咖啡類得都不感興趣,但是總是刷到,就會有好奇心,於是也跟著查了一下到底什麼情況。就怕哪一天這個標誌說沒就沒有了,我得好多朋友圈也曬出來瑞幸,那麼今天的你點瑞幸了麼?從4月3日上午十點開始,便已經出現不同程度的卡頓和崩潰,」下午三點多,系統崩潰,上海地區無法點單,也不知道為什麼崩壞已經什麼時候能修復「這是以為瑞幸門店的店員說得。
  • 瑞幸不止是咖啡,也不能止步於咖啡,這樣世界才更有意思
    因為我發現在這個賽道上,我自己的那點錢是沒有可能做起來的,這本質上就是一個資本的賽道,應該用的就是資本的玩法。 「瑞幸向左,星巴克向右」,我們必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在「非爭太子市場」上不是A很成功,B就無法成功的。什麼是」爭太子市場」?舉個例子:熟人社交。當微信超過30%市場佔有率的時候,他就不可遏制得成為唯一的王者。
  • 上市之後,瑞幸咖啡還要跨越三座大山
    敲鐘現場,瑞幸咖啡的創始團隊悉數上臺,深情激動,容光煥發。董事長陸正耀,雖然沒有站在最中間的位置代表瑞幸咖啡敲鐘,但第一個上臺發言,臉上從始至終凝固著相同的微笑。 我們關心的是:瑞幸咖啡成功了嗎?IPO之後,它將繼續面臨哪些難題?
  • 揚言幹掉星巴克,瑞幸咖啡憑什麼?
    沒錯,這就是最近在職場圈爆火的人氣咖啡——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又被親暱的稱呼為「小藍杯」。作為中國新零售咖啡的代表,本文將利用大家耳熟能詳的「4P理論」來系統的分析下瑞幸咖啡火爆背後的可能原因。
  • 【深讀】瘋狂的瑞幸咖啡
    錢江晚報記者聯繫瑞幸官方,他們回應了記者的相關提問。「我以前雖然沒幹過咖啡,但是我們懂生意。」瑞幸咖啡創始人錢治亞,曾任神州優車COO,也是個生意老手,她也承認,他們是在用網際網路打法快速打穿一個行業,實踐一種商業模式的可行性。
  • 瑞幸咖啡門店關停並轉
    論誰是咖啡界的「明星」,瑞幸稱第二,估計也沒有誰稱自己是第一了,2020年的瑞幸咖啡已經是熱搜榜單的「常客」了。據了解,如今瑞幸咖啡場外交易還是很活躍,行業人士表示是由於可能有投資者希望看到瑞幸咖啡從此私有化。
  • 瑞幸咖啡脫險!中國咖啡還有明天
    沒有了資本的加持,曾經被揶揄為「民族之光」的瑞幸咖啡這七個月過得異常低調,失去了當初2VC經營模式、18個月美股上市的光環。   平平淡淡的瑞幸,也許才是真的。中國咖啡行業在趟過了瑞幸的大雷之後,也沒有如外界論斷,走向消亡。
  • 弄虛作假的瑞幸咖啡是「民族之光」?別逗了!
    熱 點 銳 評 弄虛作假的瑞幸咖啡是「民族之光」?別逗了!   □楊鑫宇  將瑞幸咖啡稱作「民族之光」,不僅是對這個稱號的抹黑,也是對那些更優秀的中國企業的侮辱。  4月2日,在美股納斯達克上市的瑞幸咖啡,陷入了公司成立以來最大的一場危機。
  • 星巴克剛剛進駐首鋼園區 這邊中關村場地又迎來了瑞幸咖啡
    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作為中國新零售咖啡典型代表,致力於成為中國領先的高品質咖啡品牌和專業化的咖啡服務提供商。定義新零售的新玩法據悉,瑞幸的新零售玩法是同順豐速運合作,用戶在線上支付完成後,由順豐速運負責即時物流配送,用快速高效的物流模式來保證咖啡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