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聽說過「戀母情結」或「戀父情結」。
但你可能不認為這會影響到夫妻感情。
事實並非如此,它很有可能讓我們再一次面臨著婚姻中的一場挑戰。
這場挑戰很特殊,而且只能贏。
什麼是戀母情結
戀母情結(Oedipuscomplex),中文翻譯為「俄狄浦斯情結」。
在精神分析中指以本能衝動力為核心的一種欲望。
通俗地講是指男性的一種心理傾向,就是無論到什麼年紀,都總是服從和依戀母親,在心理上還沒有斷乳。
所謂「情結「是指情感上的一種包袱。
戀母情結不單純是現在有,早在幾百年前也有。
成化皇帝
萬貴妃
成化帝朱見深,生於明英宗正統十二年(1447年)十一月,1464年正月繼位為帝,在位二十三年,年號成化,是明王朝的第八代帝王。
這位出生於明朝中衰時期的帝王兩為儲君、命運多舛。
比成化皇帝更讓人知道的是雞缸杯。
2014年,上海藏家劉益謙先生以2.8億港元的高價,拍下了明成化雞缸杯,還拿它喝了口茶,引起了熱議。
有說成化元年是雞年,所以畫雞;有說雞吉諧音,寓意吉祥。雖說不可妄測古人,但實在太過機械。
成化皇帝雅好書畫,激賞宋人《子母雞圖》,見畫中母雞領小雞覓食,作為一個深具戀母情結的人,目睹此情此景,教朕如何不想她?
一生只造一瓷,只為博你歡心。
想必萬貴妃用雞缸杯暢飲的幸福,比起楊貴妃「日啖荔枝三百顆」毫不遜色吧?
公元1487年正月,萬貴妃辭世;同年秋,成化帝駕崩。
一代名品雞缸杯,見證一場真愛。
滾滾紅塵,無論王孫公子還是平頭百姓,都渴望遇見一份終生不渝的愛情。
史載萬貴妃聰慧機敏,頗得孫皇后的賞識,也正是在這一段時間裡,萬貴妃與年幼的成化帝有了接觸和熟悉的機會。
雖史料稀缺,詳情難料,然以萬貴妃年長成化帝19歲來看,應是一種近乎保姆的性質。
可此後情況的發展,肯定出乎包括萬貴妃在內所有人的預料。
年齡相差懸殊的兩人,在從小接觸,長期交往的基礎上產生了一段亦妻亦母、驚世駭俗的複雜感情。
戀母情結形成的原因:
1、從小被母親溺愛,使男性從小就極度依戀母親的呵護和照顧;
2、剛好相反,男性因從小母愛缺失(一般在童年或幼年),也可能在某個關鍵的成長階段,覺得自己被媽媽拒絕、排斥或拋棄,成年後與母親有很深的隔閡,所以內心懷有對母性關愛的強烈需求和渴望;
3、在很小的時候,出於各種原因,如母親生理上的疾病或心理上的失調,擔起了母親的角色。
成了母親的母親,或家庭裡的母親,自己嚴重欠缺母親的照顧和滋養,感覺到母愛的被剝奪。
戀母情結的表現有哪些常見的表現呢?
1.表現為特別粘母親
小時候戀母最明顯的,就是表現為特別粘著母親,比如喜歡和母親睡覺,不願意和母親別離,哪怕很短的時間等等。
成年後還是和母親糾纏不清,整天打電話,什麼事情都找媽媽商議,張口閉口都是我媽什麼什麼......
2.表現為追求年齡大的女人
很多長大後,仍有戀母情結的男人,由於在心理上的動力,容易對年齡大的女人產生好感或性慾。
故而表現為追求比自己年齡大很多的女人,但絕非平常的姐弟戀,比如女人比男人大了快一輪,這樣的事情在現實中也屢見不鮮。
3.戀母情結表現為缺乏主見和獨立性
戀母情結對個人的不好的影響也是較大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影響自身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如果沒有人從旁指導,或者率先示範,就會畏怯不前。
導致在社會以及工作上容易處處碰壁。
很多人都會錯誤、簡單地認為,凡是戀母者,只要找個年齡比自己大的女人就行,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有的女人雖然比較年長,但性格上屬於姐姐型,跟媽媽型不同,她們比較有主見、精力旺盛、主動、敢於追求,但不會無條件地遷就男人,只適合性格上不爭強、不計較、隨遇而安的弟弟型男人。
媽寶男就是一個典型的、沒有與母親脫離依賴關係的例子,對於他而言,母親始終就是一位上帝,一位精神上的總指揮。
女性如果選伴侶,這點要慎重。一旦選錯,感情多數難有好結果。
生活賦予男人的角色過於沉重,要他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他必須強,他要強就要承受很大心理壓力,內心產生懼怕和焦慮。
可是男人內心的「問題」,又不能隨便跟外人說,他要訴說,求助對象最好的就是妻子或女朋友。
男人在外面很男子漢,實際他的內心很脆弱,所以在家裡,在妻子或女朋友面前就經常撒點嬌,傾訴內心的不安,這是男人式的求助,想得到女性對他的關心,這就像孩子。
當然,在如果過去的感情經歷或性生活過程中,男人發覺自己很難和女性保持成功、和諧的關係。
不懂關心別人,似有戀母嫌疑,就需要對自己的個性進行調整,學會付出、體驗到付出的快樂,方能獲得更多不同類型女性的青睞。
戀母情結的矯正方法
俗話說「慈母多敗兒」雖然太片面,但確實有它不足之處。
很多的母親對兒子呵護倍至,有些甚至到了溺愛的程度,這樣就很容易形成他的戀母情結。
培養獨立性和自信心:對於生活中必要的自我照顧小事,要讓孩子自己做,不要總怕做不好,有危險,一看做錯了就插手。
要肯付出成長的代價和「學費」,誰都不會喜歡一個生活能力極差的「大小孩」,那樣也會影響孩子的自尊心及交往願望。
必要時可以求助專業心理人士。
作者簡介:賢弘老師
心理諮詢師、塔羅牌佔卜師、行星能量頌缽療愈師,自由碼字人,培訓師。
我遇見你,然後遇見我自己!——實用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