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小脾氣大?招搞定1-4歲的情緒小怪獸

2020-12-24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育兒精靈

為什麼寶貝突然變得人小脾氣大呢?

其實並不一定是孩子哪裡變了或者不對勁。

我們先來看看,為什麼偏偏1-4歲年齡段的孩子

容易變成動不動就發脾氣的情緒小怪獸?

脾氣大的背後,寶寶到底想表達什麼?

1

「媽媽我好著急,

你怎麼就是看不到我的需要呢?」

1歲的孩子並不太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對於那些平時跟孩子關係親密,能積極響應孩子餵奶、哄睡、陪伴需求的媽媽來說,及時察覺和平復孩子的情緒並不難。

而對於那些信奉哭聲免疫法、對孩子的正常需求冷漠忽視或者否定扭曲的媽媽來說,可能會發現孩子的哭鬧越來越頻繁,情緒越來越難控制,母子之間的情感交流也充滿了障礙。

2

「媽媽,我想探索這個世界,

你為什麼總是要打擊我?」

1-2歲是對這個陌生世界充滿好奇的階段,手和腳逐漸解放 了,喜歡到處跑、爬,看到什麼都要摸一摸、拍一拍、不高興了還喜歡用手抓人;他們會對微小事物感興趣 ,撿石頭、看螞蟻、撕紙片;他們會用扔碗、扔玩具等方式探索物體與空間的關係 。

而3歲以後的孩子,喜歡爬高上低用身體探索空間 ,也到了破壞敏感期 ,破壞玩具都是小case了,家裡電器都有可能遭殃。

而這些行為,偏偏是被很多家長所不理解的,是被禁止的。「我說了多少次了——不可以!你怎麼這麼不聽話?」

一邊是內在生命力的萌芽,一邊是來自父母的壓制,孩子肯定會感覺到憤懣、委屈、無助。除了哭鬧,還能怎麼發洩呢?

3

「這是我的!

這才是對的!這才是我想要的!」

2歲以上的孩子,自我意識達到了人生的第一個小高峰,什麼都說「不,不要」,因為他想自己做主,體驗自己的力量。

他有了物權意識 ,自己的東西被人碰一下可能都要生氣,更不要說慷慨地跟別人分享了;他有了秩序意識 ,不僅自己要按固定的方式穿衣服、吃飯、上學,就連父母家人的生活他也要幹涉,穿錯了拖鞋他都要鬧一場,非得大家換回來才罷休;他有了審美意識 :碎了的餅乾、被咬了一口的蘋果,都可能讓他情緒崩潰。

聽上去是挺讓人頭疼的,如果沒有對孩子發育特點充足的了解,很多父母可能就要跟著孩子一起崩潰了;如果沒有足夠的愛和耐心,也就不可能陪伴孩子安然度過所謂的「terrible 2」和「三歲四歲討人嫌」的階段。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被家長無底線縱容、無原則溺愛培養出來的熊孩子 ,孩子的習慣性情緒失控,和父母的習慣性退讓,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家有「小怪獸」,我該怎麼做?

學會與孩子「共情」

對孩子來說,一個最關鍵的原則就是「先通情,再達理」。站在寶貝的角度感受寶寶的情緒,明白寶貝抗拒的原因,然後進行安撫和協商這個時候,雙方的情緒就從完全的對抗,變成了可以慢慢的協商了。

這就是共情的力量。

顯然,如果大人忽略孩子的情緒,選擇用強硬的手段和態度去逼迫孩子,即使暫時能滿足大人的目的,也會實實在在給孩子內心留下陰影。何況很多時候結果還是兩敗俱傷,導致孩子和大人一起情緒失控。

共情除了可以讓孩子合作,還可以用來陪伴孩子度過低潮。

比如,孩子因為餅乾不完整了而哭鬧,家長會趕快說:「別哭了,再給你買一大包新的餅乾。」孩子因為小狗死了而痛苦,家長會說:「別難過了,我給你買一隻新的小狗。」

其實,跟這種轉移注意力法比起來,孩子更需要的是你的共情:「媽媽知道寶寶喜歡完整的餅乾。」、「媽媽知道寶寶很喜歡那隻小狗,媽媽知道的。」而不要輕易的去說「給你買新的」。因為這樣可能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當下的感受不被重視,反而會讓他更惱火。

態度和善,但語氣堅定

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孩子逐漸會明白這一點。

也許跟需求被滿足比起來,他們更在意的是得到你的愛。那些大哭大鬧的孩子,有多少是真正為了得到一個玩具一個零食?大多數是在你的批評指責下而恐懼失去了你的愛。所以,如果你不能給孩子買下那個玩具,可以和善而堅定地告訴他,因為家裡已經有很多同款玩具了,你覺得沒有必要買,如果孩子特別喜歡,可以自己攢零花錢來買。

如果孩子看動畫片超過了規定時間仍然要看,你也可以和善而堅定地告訴他,看動畫片是很有趣,但你需要為他的視力負責,所以希望他遵守約定。

和善的態度背後是堅定的原則,兩者缺一不可。

最後別忘了,給孩子一個擁抱,讓他知道你只是不贊同他的行為,但永遠愛他。

父母以身示範,給孩子做好榜樣

有不少父母描述因為孩子情緒脾氣難以控制很苦惱的時候,如果我一反問:「平時家裡大人的溝通方式和跟孩子相處的方式是怎樣的呢?」這些父母十有八九都會陷入反思:「好像我們平時也做得不好,經常當著孩子面跟對方吵架發火,孩子做錯了也是打罵的方式。」

這是典型的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作為成年人,都不能冷靜地解決問題,你又指望一個兩三歲的孩子能理性到什麼地步?我們從來都不主張父母應該刻意保持完美,這不可能也不真實。其實父母解決負面情緒的過程,也是在給孩子示範:「原來有情緒不可怕,我可以這樣控制情緒,而不是讓情緒控制我。」

教會孩子認知自己的情緒

一定要知道,並且也要讓孩子知道的是,

人的情緒從本質上講,沒有優劣之分,喜怒哀樂都是正常的。當孩子發脾氣鬧情緒的時候,與其壓制,不如藉機讓孩子認識一下情緒是怎麼回事,以及如何跟自己的情緒友好相處。

己知彼才能打勝仗,幫孩子認知和接受不同的情緒,讓他們知道自己身體裡湧現的一切想法和感受都是正常的、被接納的,他們才會慢慢去學著管理情緒、掌控情緒。

那些控制不了自己情緒的成年人,想一想,是不是你小時候的情緒沒有被正確對待過呢?如果是這樣,最好和孩子一起,重新補上這一課。

愛不是刻意塑造,不要一味要求孩子按照你的想法行事;愛也不是無限妥協,孩子一哭就無原則妥協只會害了孩子。

圖文來源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不願意轉載請聯繫作者刪除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專家直播 | 小脾氣不是小問題——兒童情緒管理的N條建議
    小脾氣不是小問題——智慧家長工作坊疫情以來,家長和寶貝們擁有了更多溫馨的家庭時光,但也會出現一些矛盾和衝突。尤其是面對「小神獸」們發脾氣、使小性子、立規矩也不聽時,家長常常感到束手無策,甚至抓狂。為此,我們邀請了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王明姬老師,以「小脾氣不是小問題」為主題,幫助家長了解孩子、走出困惑。
  • 別當情緒小怪獸!與孩子的情緒對焦,3-6歲說出來比認錯重要
    很多媽媽發現,當寶寶從二歲開始,遇到一些小挫折或指責時,就會亂發脾氣,特別在人多的公共場所,小孩失控的程度更加劇烈,面對情緒問題,爸媽如果處罰孩子內心會很愧疚,但一味放任又怕養出小霸王,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 別當情緒小怪獸!與孩子的情緒對焦,3-6歲說出來比認錯重要
    很多媽媽發現,當寶寶從二歲開始,遇到一些小挫折或指責時,就會亂發脾氣,特別在人多的公共場所,小孩失控的程度更加劇烈,面對情緒問題,爸媽如果處罰孩子內心會很愧疚,但一味放任又怕養出小霸王,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 別當情緒小怪獸!三招處理孩子的情緒焦躁
    每個小朋友都有脾氣,一旦脾氣上來,就會出現生氣、咆嘯、打人......等反應,變成情緒小怪獸。作為家長,如果強迫壓制小朋友,又會造成小朋友壓抑反抗的心裡,但一味放任不管又怕養出小霸王。下面三招告訴你如何正確處理小朋友的焦躁情緒。
  • 情緒管理類繪本(六)——《我的情緒小怪獸》
    《我的情緒小怪獸》圍繞一隻由紅色、黃色、藍色、綠色和黑色混合的小怪獸展開。小怪獸感覺非常糟糕和混亂,就去向朋友求助。朋友告訴他應該先把各種顏色的情緒分開,於是它就變成了不同顏色的小怪獸。黃色代表快樂,藍色代表憂傷,紅色代表憤怒,綠色代表平靜,黑色代表害怕。故事的結尾,小怪獸變成了粉紅色,這又是哪一種情緒呢?
  • 《我的情緒小怪獸》和孩子一起認識心裡的情緒小怪獸
    小怪獸的朋友告訴他,因為身上的情緒特別混亂,所以要把不同的情緒裝進不同的瓶子裡,就像我們在家收拾東西一樣。推薦理由《我的情緒小怪獸》和孩子一起認識心裡的情緒小怪獸,直接呈現情緒管理最基礎也最重要的能力元素——情緒覺察與辨識,讓孩子在充滿詩意的文字與藝術氣息濃烈的畫面中,自然而然地認識基本情緒並進行有效的疏導,陪伴孩子接納所有感受,為幼兒的生活注入強大的力量,啟動成長和學習的契機 ……繪本欣賞
  • 我們的情緒小怪獸
    最近給小朋友們分享了一本繪本,我覺得不僅僅適用於孩子,還適用於我們成人。繪本名稱是《我的情緒小怪獸》感興趣的小朋友們大朋友們可以搜索一下,讀一讀哦!故事是這樣開始的:這是我的情緒小怪獸,他今天起床以後,也不知道為什麼,感覺心裡怪怪的,心情亂亂的。
  • 鑫麗閣分享 情緒小怪獸 輕鬆來搞定
    我家寶寶兩歲了,每天都會蹦出來幾個新詞,讓大人們眉開眼笑的,可是更多的時候,是沒辦法表達自己的大吼大叫。當然因為孩子還小,大人們都會包容。但是因為寶寶的一些危險行為,有時候我也會吼聲四起,似乎我也回歸了寶寶的年齡,但是其他人不會那麼包容我,可是我也很委屈。
  • 聽《情緒小怪獸》故事,認知喜怒哀樂的情緒,培養高情商的孩子
    大家都知道,情緒對一個人的生活影響是多麼的深遠,情緒的穩定對一個人的工作更是至關重要,相信公司或者單位不會喜歡一個情緒不穩定的人。下面我們就跟著《情緒小怪獸》來認知我們的情緒,情緒是幼兒是否得到滿足的一種心理狀態。
  • 《我的情緒小怪獸系列》通過色彩了解自己情緒,適應幼兒園生活
    這套書真心不錯,《我的情緒小怪獸系列》是很有名的繪本故事書,講的是關於顏色和情緒的故事,主人公是用紙殼剪出來的,立體逼真,再加上各種各樣的顏色,生動有趣,孩子能很快的進入故事情境,並很快的複述不同的顏色代表的不同的心情,對小朋友的情緒認知和情緒管理非常有幫助
  • 《我的情緒小怪獸》和孩子一起了解情緒
    作為大人我們能說出幾種情緒?悲傷、快樂、愉悅、痛苦、焦慮等都是情緒的詞彙。我們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情緒嘛?今天我和寶寶一起看《我的情緒小怪獸》,繪本讓我有所感悟。1.黃色黃色代表快樂,就像太陽一樣明亮,和星星一樣閃耀,快克的情緒很容易感染到身邊的人。當人快樂的時候,你會哈哈大笑,想跳起來,想出去玩,想和朋友們分享快樂。2.藍色藍色代表傷心,像溼答答的下雨天,讓人變得無精打採。傷心的時候,你想著一個人躲起來,什麼事都不想做。
  • 《我的情緒小怪獸》:正確認識情緒,我們會變得更好
    今年孩子剛剛跨進三歲的門檻。說來奇怪也就今年年初,孩子開始了小神獸的路數隔三差五發個脾氣。我和家裡人都擔心原本好好的孩子因為情緒的問題影響到他以後的成長。於是乎我採購了一大堆與情緒相關係的繪本和兒童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希望孩子能平穩的度過這一時期。
  • 第一堂課|茶坊社區「幼兒早教——情緒小怪獸」課堂開課了!
    2020年11月16日,嘉州518志願服務中心和遠達教育籌備了近1個月,以「情緒小怪獸」為課題的「0-3歲幼兒早期教育項目」,在千呼萬喚中開課啦!上午10:00,活動正式開始,在老師的引領下孩子們分成了兩組,1歲—1.5歲一組,1.5歲—3歲一組。課程中老師通過3D立體繪本和老師直觀扮演展示,讓孩子輕鬆認識和管理情緒,引導孩子們學會管理和認知自己的情緒情緒是什麼?看得見嗎?摸得著嗎?
  • 孩子總情緒失控?和孩子玩「情緒紅綠燈」,拽出身體的情緒小怪獸
    紅燈停:讓情緒怪獸停下來。 每當孩子鬧情緒的時候,嘗試讓自己數1、2、3來冷靜下來,或者到門口深吸一口氣,讓自己的感覺平靜下來這一步非常重要。必須趕走體內的情感怪獸,才能處理好事情。許多家長們就是因為沒有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控制不住自己的咆哮模式,從而徹底破壞了親子關係。
  • 崔玉濤:人小脾氣大,教你3招搞定他。
    很多兩三歲的寶寶,雖然年齡越來越大,但是脾氣卻越變越差,讓家長不禁感到很奇怪,不明白這到底是為什麼。今天,我們就來詳細說一說,是哪些原因讓寶寶愛發脾氣的,還有,寶寶發脾氣時,家長應該怎麼做。1.寶寶總發脾氣,可能就是因為家長沒能正確地理解他有些家長思考問題時,常常習慣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而不是站在孩子的立場上去想。
  • 安東尼九江校區繪本劇《情緒小怪獸》演出圓滿結束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安東尼九江校區謝老師舉辦的繪本劇《情緒小怪獸》的精彩演出吧。據說大娃小娃都愛,到哪兒都喜歡帶著它,各種cosplay啥的都來了,每個孩子在這本書面前都毫無抵抗力。,它就像你一樣,喜歡鬧情緒,那麼,你最喜歡哪種顏色的小怪獸,快和它交朋友吧!
  • 安東尼九江校區繪本劇《情緒小怪獸》演出圓滿結束!
    讀好書,做好人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裡,全國各地的安東尼都在為培養孩子的閱讀思維而奮鬥!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安東尼九江校區謝老師舉辦的繪本劇《情緒小怪獸》的精彩演出吧。這是一本刷爆國外朋友圈的繪本《我的情緒小怪獸》紙偶劇要在九江開演啦!這本書在國外火到什麼程度呢?據說大娃小娃都愛,到哪兒都喜歡帶著它,各種cosplay啥的都來了,每個孩子在這本書面前都毫無抵抗力。
  • 【文旅資訊】第1期「繪閱讀」《我的情緒小怪獸》閱讀分享
    【文旅資訊】第1期「繪閱讀」《我的情緒小怪獸》閱讀分享 2020-06-02 0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4招打敗升遷路上的「小怪獸」,助你變身職場奧特曼
    聽說,奧特曼之所以成為超級英雄,是通過不斷打敗小怪獸來實現自己的成長的。而我們在職場晉升路上,要想成為職場奧特曼,也要不斷打敗各種阻擋我們成長的小怪獸。這些怪獸有各種各樣的名字,比如:注意力渙散小怪獸,他讓我們無法集中精力專注當前的道路。
  • 搞定壞脾氣,幫助孩子學會情緒管理得從認識情緒開始
    搞定壞脾氣,幫助孩子學會情緒管理得從認識情緒開始 澎湃新聞記者 楊思超 2020-07-15 15:29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