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代英主,卻敗給了腳氣病,眾臣大呼,德川家從此完了

2020-12-16 歷史二點通

1866年,大阪城內,中醫和西醫開戰了。事情都是因為德川幕府第十四代將軍,年僅21的德川家茂得了嚴重的腳氣病。將軍得病,後果很嚴重,生命垂危,奄奄一息。

當時,一直為德川家茂治療的是中醫,由於在當時對腳氣病認識不足,可以說中醫對將軍的治療毫無作用。面對將軍的病情,中醫已是束手無策。而就在這時,一名西醫出現了,他很看不起中醫,認為中醫根本不能治癒將軍的腳氣病,只有他所推崇的西醫才能治癒。而這位就是代表當時日本最高西醫水平的松本良順。

德川家茂

他看不上中醫,中醫也不拿正眼瞧他。他執意要用西醫為將軍治療腳氣病,但中醫不同意。所以才有了上文中,中西醫拍桌子互罵的場景。雙方爭執不下,最後怒火中燒的松本良順大怒道:「如果西醫治不好將軍的腳氣病,我就切腹給你們看。」

中醫哪能讓他這樣拿將軍的命開玩笑,於是不依不饒道:「將軍的身體尊貴,你那一條賤命還值多少錢?」最終,還是將軍發話了:「既然中醫不行,那就讓西醫試試吧。」還是將軍的話,有分量,中醫不反對,松本也不爭執了。松本開始為將軍治療,但結果大家已經知道了,很尷尬,不久德川家茂就因腳氣病實在受不了病逝了。

松本良順_

松本良順原本做好了切腹的準備,但因為德川家茂在臨死前特意囑咐,不得問責松本良順,他也盡力了。1866年,幕府將軍德川家茂病逝,年僅21歲,他死的那一天,很多大臣不覺說道一句話,德川家,從此完了。有人曾說如果不是因為德川家茂得腳氣病而死,活得久一點,或許會成為一位名留青史的英邁君主。

德川家茂病逝的時候,幕府和倒幕派正打得如火如荼,不相上下,但當德川家茂病逝的消息傳到戰爭前線時,本已經平靜的前線局面瞬間大變,徵長戰以幕府的完敗告終。

德川慶喜

此時,德川幕府內部也因繼承人的問題,心神不安,焦頭爛額。德川家茂雖然指出了繼承人,但此繼承人才3歲。想想當時的局面,讓一個三歲的小娃娃來當將軍,簡直是不可想像。最終大家還是選擇了後來的末代將軍德川慶喜繼位。

相關焦點

  • 讓德川家茂喪命的腳氣病對日本近代史影響到底有多大
    好在德川家茂是個厚道人,臨死之前特意囑咐:「不得問責松本良順。」身為一個行醫多年經歷了各種酸甜苦辣的醫生,看到德川家茂臨死前特意囑咐不得難為醫生這一段,我都感動得有點想哭。1866年8月29日,幕府將軍德川家茂病死,年僅20歲。他死的那一天,德川幕府的重臣勝海舟在日記中只有一句話:「德川家,走向了滅亡。」
  • 幕府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靠奶媽上位 逼死親弟弟
    德川家康是日本戰國三英傑之一,江戶幕府第一代徵夷大將軍,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德川幕府十五代將軍之中,家康以後還有兩位將軍被稱為英主。一位是家康的孫子,也就是幕府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還有一位是第八代將軍德川吉宗。到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時,德川幕府的體制才算正式建立起來。但這位英主最初不受重視,他是靠奶媽上位的。
  • 盤點日本戰國時期的8大梟雄,其中德川家康排第七,武田信玄第三
    TOP、7 德川家康德川家康的父親是岡崎城主松平廣忠,桶狹間合戰後與織田信長結為「清洲同盟」,多次配合織田軍擊敗強敵,並與武田家不斷蠶食今川家的領地。後又迫於形勢而向其臣服。小田原之戰後被豐臣秀吉移封關東,雖失去長年的根據地,但得到豐臣政權下外大名中最大的領地。擔任五的筆頭。
  • 二條城,德川家康在京都的住所
    二條城是德川家康在京都的住所。當時的德川幕府將幕府設在了江戶(現在的東京),所以又稱江戶幕府,德川家所統治的260多年,又叫做江戶時代。因為天皇一直住在京都,所以德川家族在京都也要有自己的住所。二條城外的壕溝,說大點叫護城河。
  • 經此一戰,德川家康留下遺命:子孫後代永遠不得妄自挑釁中國
    次年四月,李如松率軍追擊敵軍,孤軍深入,陷入重圍,力戰而死,實現了他「馬革裹屍」的豪情壯志。 萬曆皇帝對此痛悼不已,下令歸葬李如松,贈少保、寧遠伯,為他建立忠烈祠,以供後人瞻仰。 宋應昌回國後升任右都御史,原兵部侍郎的職務,由顧養謙接替。但宋應昌已經厭倦了朝廷的明爭暗鬥,以至心灰意冷,不久即請旨回到故鄉杭州,隱居孤山。
  • 德川家的誕生:德川家康的改姓與統一三河國
    從大高城撤軍的松平元康並未返回駿府,而是趁著今川家勢力衰弱的機會進入了父祖時代的居城岡崎城。根據《譜牒餘錄》的記載,此後松平家還多次與織田家交戰,阻止織田軍侵入三河國。好在松平家康同祖父清康一樣驍勇善戰,在他的攻擊下一揆眾並未取得什麼戰果,反而節節敗退。永祿七年二月,織田家臣水野信元率軍來援,家康在小豆坂擊敗一揆眾後,利用水野信元作為中介與一揆眾和談。和談的最終結局,是松平家流放參加一揆的家臣,同時拆除一向宗在松平領國內的寺院,禁止一向宗本願寺派在松平領國傳教等等。
  • 織田信長的盟友德川家康,本能寺之變後做了什麼?你的就是我的
    但在本能寺之變後,這對奇蹟組合陰陽相隔,從此家康踏上了另外一條道路。在本能寺之變發生時,德川家康按照織田信長的建議前往堺遊覽,得知本能寺之變發生後,德川家康極為驚慌,他預感明智光秀會追殺而來,還有專門狩獵武士的落武者也有可能對他發起襲擊。按照記載,家康身邊的護衛人數極少,想要穿越混亂的京畿地區,一路逃回德川家難度可想而知。
  • 日本戰國人物:「超長待機」的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日本戰國三傑之一,德川幕府的建立者,又被戲稱為「老烏龜」,因為他特別能「忍」,又特別能活,「熬死」了一個又一個梟雄。德川家康的人生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今川人質、追隨信長、追隨秀吉、建立幕府。清康嫡子松平廣忠藉助今川義元的勢力成為新一代家督,而條件則是讓廣忠的嫡子竹千代(德川家康)到今川家當人質。在將竹千代送往今川家的途中,織田信秀得知這一消息,便出兵將竹千代劫持到了織田家,也因此,竹千代得以認識吉法師(織田信長)。後來由於織田信長的異母兄織田信廣被今川家俘虜,雙方便進行交換,竹千代這才離開了織田家前往今川家。
  • 德川家康退隱後,有一人被看作是他的分身和傳話筒,堪稱幕僚之首
    知道日本戰國史或者是對德川家康比較有了解的朋友一定會知道他手下的「四大天王」,其實在以德川家康為首的德川氏內部大體有兩大勢力,一個就是以「四大天王」為核心的武功派,另一個就是幕僚派。本多正信出生在三河國境內,生日是日本的天文七年,也就是公元的1538年,這個本多家族是三河德川氏的譜代重臣,本多正信的爺爺那一代叫做本多正定,侍奉了德川家康的爺爺松平清康;本多正信的父親叫做本多俊正侍奉了德川家康的父親松平廣忠。而本多正信作為本多俊正的長子從小就開始陪伴和侍奉德川家康。
  • 才能平實、強敵林立的德川家康,為什麼能夠結束戰國亂世?
    德川家康結束了日本近百年戰國時代,開創日本史上最穩定的江戶幕府時期。那麼,他又如何取得這麼偉大成就的?無論家底和個人能力,不比遠的,就德川家附近的勢力而言,「軍神」上杉謙信、「甲斐之虎」武田信玄、「東海島第一弓」今川義元、「相模雄獅」北條氏康以及「第六天大魔王」織田信長,怎麼看家康都是弱爆了。
  • 名古屋城,德川家康所建
    1603年,德川家康創立德川幕府,即江戶幕府。雖然幕府設在江戶(今東京),但名古屋(尾張藩)依舊是德川家的駐地。1610年,德川家康號召天下所有大名,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修建名古屋城,即所謂「天下普請」(普請是土木工程的意思)。其實這也是考驗各地大名忠誠度的機會,加藤清正就是其中最賣力的大名之一,尤其是他不僅能打仗,而且搞基建造城也是一把好手。
  • 創建德川幕府時代的德川家康,為何早年被逼殺死自己老婆與兒子
    德川家康是日本戰國時代最著名的三個霸主之一(另外兩個是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他從年輕時實力薄弱,到最後戰勝織田家族和豐臣家族,讓日本進入德川幕府時代,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他早年卻被人逼迫殺死自己的老婆和兒子。這是怎麼回事呢?
  • 日本戰國時代,他阻止父親傷害德川家康,卻仍逃不過家康的暗算
    而前田利家之所以會被當成對手推出來,除了實力僅次於家康,更重要的是他本身是豐臣秀賴的輔政者,對德川家康公然違反太閤禁令的行為不能置若罔聞。因此前田利家在三大老和五奉行的授意下,在隔年正月,以詰問使的身份被派到德川家康身邊,對他的行為進行彈劾。
  • 德川幕府復興與滅亡時代的兩個苦命女人
    日本近代經濟史學家內田銀藏說——吉宗的時代是德川時代最光輝的時代。話有點拗口。說的是,德川吉宗復興德川幕府,使他成為一代明主。他在位期間推行了一系列改革,雖然有損商人利益,卻使武士和農民穩定了下來,奠定之後百餘年的穩定之基。他是紀伊德川家的四子,本無繼承藩主之位的權利。然三個哥哥相繼死亡,把他推上了藩主寶座。吉宗的好運並沒有到頭。
  • 德川家光的生母到底是誰?
    德川秀忠是德川幕府第二代將軍、德川家康第三子,但他在不少人的心中,恐怕只有兩件事較為有名,一是關原之戰中遲到,二是他懼內畏妻。前者就先不談了,今天說一下後者。其實不太有,首先很多史料都顯示秀忠是由於阿靜出身太低,不能當將軍的妻室,而且強行承認,會傷害大老婆的顏面(一是不知情,二是出身太低),而會津松平家以外的史料,大多稱秀忠是逢場作戲,上山遇虎,不小心讓阿靜懷孕,但由於也是「龍種」,不能讓他墮胎,只好這樣安排。但這又是否代表秀忠沒有染指,或者說不敢對其他女人打主意呢?
  • 日本公主16歲被迫毀婚下嫁,22歲救了德川家康的後代,32歲時早逝
    德川家康創建江戶幕府時,作為熟知歷史之人,他一定曉得,這個幕府,總有滅亡的一天。但他不會想到,最終救了他德川氏一家,使末代將軍德川慶喜在成為朝敵國賊之後,還能保命的,乃是來自朝廷的一個小妹子。她就是內親王——公主和宮。
  • 龐娜評《德川家康的神格化》|一則新遺言的發現揭示了什麼
    事實上,神格化一事緣於德川家康本人的意願。他在臨終前留下了一段希望死後被祭祀為神、庇護世代子孫的遺言(關於遺言內容下文詳述)。在他離世後的第二年,也就是元和三年(1617)四月,在幕府和朝廷的共同見證下,「東照大權現」的神號正式成立。日本全國在整個江戶時代大約建有五百餘處東照宮,可見東照大權現信仰盛極一時。
  • 實拍日本最後一代幕府-德川家康的神社——東照宮
    繼豐臣秀吉之後,德川家康再以武力攻破佔領了各地大名的領地,統一全日本。其死後(於元和2年(1616年)4月17日逝世)被尊為江戶幕府的守護神東照大權現。德川家康最早葬於今天靜岡縣靜岡市駿河區的久能山東照宮。但是在翌年遷葬於下野國(今天的栃木縣日光市),同時在四月期間完成社殿的工程。朝廷同時將"東照大權現"的神號與正一位的位階(日本官階制度,等同為品秩)追贈給德川家康。
  • 東京近郊景點 探訪德川家康長眠之地日光東照宮 附行程
    日光東照宮的歷史:為了要鎮守德川幕府,家康遺言交代要將他的遺體暫葬於久能山,等到一周年後改葬於日光山。特別是陽明門的中心正好對著北極星的方向,象徵家康以北辰守護江戶及德川幕府。三代將軍德川家光因為收到乳母春日局以及德川家康的庇護,才能成為將軍繼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