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圖提高臺灣「國際地位」?臺專家:想走出去,北京是必經之路

2020-12-19 視聽中國

撰寫:critical

編輯:終風

捷克參議院議長「訪臺「的消息已經引起較大爭議,據報導,在今年的5月份捷克參議院通過了一份決議,其中捷克參議院通過決議並且在當月20日決定」訪臺「,期間還發表聲明批評北京所謂的「幹涉內政」一說。

此舉直接引發中國政府的強烈不滿,捷克此舉直接跳過中國「訪問」臺灣的做法無疑是向外界暴露自己的真實想法,並且不利於兩國關係和利益。

捷克參議長幼稚言論,臺扯皮提高國際能見度

捷克參議長維斯特奇爾的行為無疑是對一個中國認知的挑釁,此事也引發中國政府的強烈不滿,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表針對此事的強烈譴責和抗議。就當這件事情的輿論隨事件發展愈演愈烈之時,捷克總統針對「訪臺」一事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首先表示維斯特奇爾的行為只是幼稚的挑釁行為,並且在隨後近期的電視節目採訪中當面表示對他的不滿。

這一反轉讓「臺獨」勢力大跌眼鏡,不僅言論一邊倒的朝向一中原則,而且「訪臺」的維斯特奇爾本人也對此事實表示贊同。這一舉動不僅撇清了自己「獨訪」臺灣的行為,還否定了自己的所作所為。

事情一出就引發臺灣的熱議,臺灣當局一直希望能夠提升所謂的「國際能見度」,蔡英文也針對這一想法不斷採取親美的政策。為了這一點,不僅在「臺美」間舉辦商業對話,還以「外交」為代價希望籤署「自由貿易協議」。維斯特奇爾「訪臺」無疑是迎合了部分臺灣人的想法,但是隨後的改口無疑又潑上冷水。臺灣網友甚至對此行為大肆痛批,並且不乏侮辱性的言論。

一個中國原則不可動搖,不經過中國怎談國際認同

對於大陸與臺灣的關係,一直有海外勢力的介入和挑撥。與中國建交的立場和原則就是一個中國的原則,任何在此敏感問題上做文章的事情中國政府都會給予回應和反擊。

據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國贊同此次捷克總統針對此次事件的正確引導,對雙方主權的相互尊重才是雙方關係健康發展的有利方向。此前捷克總統澤曼提出的參與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峰會,中方也表示歡迎。

這一態度無疑是對中國對臺問題態度的最好表現,反觀美國在臺灣問題上不斷使絆子的行為。臺灣時事評論員李勝峰指出,大陸的表現是向世界表述了一個觀點,民進黨不斷希望讓臺灣跳過大陸這一概念取得國際認同,殊不知進入世界最好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通過北京,在一個中國的共同認知下走入國際社會。一味地希望通過外在勢力都是徒勞無功的。臺灣自古以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統一是歷史大勢。

免責聲明:本文由《視聽中國》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

部分參考信息:福建日報

相關焦點

  • 改個名國際地位就「升級」了?想太多!
    而這次重提「更名」之事,又炒熱此話題,顯然是想在下臺之前挑起事端,讓臺海局勢更加緊張。學者:臺灣是否承受得起?有觀點指出,川普政府即將下臺,所以「反中」失去理性、不考慮後果。臺灣學者劉泰廷指出,川普直至卸任前仍強打「反中」路線,一個可能是想藉此影響拜登上任後的對華政策,二是想塑造始終如一的政治形象,凝聚支持者及政治能量,為往後職涯布局。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湯紹成就指出,馬英九時期,對外只能稱「代表」,目前民進黨當局已毫無避諱,內外均稱「大使」。
  • 中國企業走出去,律師也應該走出去 ——國際工程專家崔軍專訪
    中國企業走出去,律師也應該走出去 ——國際工程專家崔軍專訪 發表時間:2017-06-21 11:12:32 作者:馬麗 來源:
  • 不信吃萊豬會提高臺灣國際地位,柯文哲嗆蔡當局「一黨偉大」
    柯表示,說吃含瘦肉精美豬會提高臺灣的國際地位,「我心裏面面是不相信.的,但不願去挑戰這件事, 蔡英文也好歹給大家最卑微自由選擇萊豬的權利。」柯文哲也再嗆臺當局行政機構,為什麼行政機構硬要將人民自由選擇的權利拿掉?不懂民進黨「政府」,為何萊豬進口這件事,要跟臺灣人民的意志對抗,他想不懂。
  • 蔡英文又在妄圖「踩著」大陸往上爬?
    美臺關係打得火熱,但是臺灣的發展真的能夠在美國的傾力幫助之下走向更輝煌的未來嗎?相信沒有人能夠為此打包票。畢竟臺灣和美國畢竟沒有什麼實質關係,美國對於臺灣的幫助其實是有著政治私心的,美國沒有義務保衛臺灣,所謂的幫助臺灣只不過是為了謀取更多的政治私利。這怕不是蔡英文在妄圖要「踩著」大陸往上爬?
  • 妄圖借著外國勢力!蔡英文一意孤行,只會讓大陸在國際上下狠手
    編輯:凝冰蔡英文獲勝連任後,臺灣媒體隨即做出預測,如果蔡英文不積極緩和跟大陸的關係,一味強硬到底的話,大陸在國際空間上會對臺灣下手更狠,顯然臺灣媒體對這件事看得很清楚,擔心蔡英文的行為會給民眾帶來困擾蔡英文妄圖借著外國勢力想在國際上爭席位,可惜根本沒有機會蔡英文妄圖借著外國勢力想在國際上爭席位,不過很可惜的是國際社會已經普遍承認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管她如何上躥下跳,國際社會也不會給她機會。
  • 克拉夫特去不了臺灣,與蔡英文通話談什麼?|北京觀察
    一位不願具名的臺灣問題專家對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表示,外交是內政的延續,美國這種朝令夕改的政策,本質上說明美國內部矛盾複雜激烈,川普下臺前處於一片亂象之中。重要的不只是我們反對什麼,更重要是我們主張什麼。中方的底線立場就在這裡,美國人沒有這個決心硬闖。臺灣「自嗨」落空,但克拉夫特似乎不願放過這個「出風頭」的機會。
  • 臺灣沒「邦交國」有啥缺點? 臺網友回答亮了:國際地位和IS沒啥區別
    【環球網綜合報導】和臺灣有著77年「邦誼」的多米尼加,1日早晨閃電宣布與臺灣「斷交」,自此臺灣的「友邦」跌破20國,變成了1開頭的19國。對此,島內有網友在社交媒體上問道「沒有『邦交國』有什麼缺點」?沒想到,在眾多網友的回覆中,亮點頻出↓臺灣「中時電子報」2日稱,有網友在PTT論壇上問及,若臺灣真的完全沒有了「邦交國」,唯一能想到的缺點就是「總統沒機會出訪」「駐外大使失業」,還說優點是「省下很多的『外交』經費」。
  • 朱志洋:臺灣企業當勇敢走出去 兩岸共同賺世界的錢
    朱志洋:臺灣企業當勇敢走出去 兩岸共同賺世界的錢 2018年04月03日 15:3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4月3日北京訊 (記者 汪明珠 高斯斯)「我想『31條』,不管對臺灣,對臺商,對大陸企業,都是有好處的,這是毋庸置疑的。」
  • 美豬將實現臺灣「國際地位」?國民黨:恐怕只是一場空!
    文丨研析 審丨南絮根據臺灣報導稱,日前、蔡英文宣布開放「美豬,美牛」進口臺灣,至今年以來,臺灣民進黨當局就一直不斷的「搞事情」,想要通過某種庇護來謀取臺灣地區「獨立」,所以緊跟美國身後,抱緊美國的大腿,但事實真的像民進黨當局所想的那樣美好嗎
  • 臺名嘴酸諷:臺灣人敢吃瘦肉精美豬 地位得升頂天了
    蔡英文宣布開放進口瘦肉精美豬、牛肉,爭議持續延燒,而臺衛福部門主管陳時中日前受訪時表示,開放美豬美牛可以換來臺灣地區在國際上的地位。對此,臺灣名嘴謝寒冰直言,臺灣人敢吃有100多個國家不敢吃的瘦肉精美豬還沒事,讓全世界都知道臺灣是第一勇,這樣國際地位還不升到頂天?
  • 美國情報高官「訪臺」,臺專家:疑將臺灣納入「五眼聯盟」外圍
    美國海軍亞太情報總指揮官史達曼少將11月22日抵臺密訪3天2夜,目的為何,仍是個謎。臺灣國際情勢專家賴嶽謙等認為,美方不可能將臺灣納入「五眼聯盟」,最多就是「五眼聯盟」的外圍組織,是否願意與臺灣共享情報,日後可再觀察。
  • 香港金融中心地位若崩盤臺灣可取代?臺網友討論的結果是……
    報導還稱,到底,臺灣能不能建立國際金融中心取代香港?從理論上存在充分條件。從現實來看,實在困難多多,但設計建設得當是可以做到的。如果在6月初「罷韓」運動結束後,臺當局能在高雄設置一個自由貿易特區,建立一個相對於獨立臺灣司法、關稅等具有特殊政策的自由港,建立一個新的國際金融中心,是有必要和極有可能成功的。
  • 《瞭望》文章:專家解讀美國對臺政策
    溫家寶總理近日訪美時,美國國務卿鮑威爾表示,美國從根本上不支持「臺獨」,美國總統布希更直接表示:「臺灣領導人的言行表明,他可能想單方面改變現狀,這是我們所反對的。」如何解讀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發出的這些信息?本刊採訪了著名臺灣問題專家、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徐博東教授、廈門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劉國深教授。
  • 2019 「一帶一路」走出去國際論壇在京舉行
    11月12日,2019「一帶一路」走出去國際論壇暨「一帶一路」可追溯商品資料庫上線儀式在北京舉行。圖為活動現場。中國網 孫宇攝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記者 殷曉霞)11月12日,2019「一帶一路」走出去國際論壇暨「一帶一路」可追溯商品資料庫上線儀式在北京舉行,主題為「創新與合作」。
  • 開放美豬換臺灣的國際地位? 趙少康轟陳時中:亂講一通
    對此,臺當局衛福部門主管陳時中今表示,開放美豬、美牛是因臺灣有需要,衛福部門也認為安全所以就去做,且開放可以換來一個臺灣地區在國際上的地位。這番話卻遭島內資深媒體人趙少康炮轟「亂講一通」,他認為,爭取到什麼國際地位,民進黨應該清楚告訴民眾。    趙少康說能不能換到國際地位不是陳時中要關心的,能不能換到不知道,且真的能換到嗎?
  • 陳欣新:臺灣法律地位的國際法理據
    鑑於兩岸均接受法治觀念, 所以, 臺灣的法律地位就成為「統獨」爭執的焦點問題。本文通過對相關的國際法律文件及法律事實和理論爭議進行梳理和分析提出, 在國際法上, 臺灣地區的法律地位已經明確並非法律地位未定, 即臺灣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 (現國號為中華人民共和國) , 臺灣並非獨立的主權國家或具有主權的法律實體, 中國的國號變更在國際法上不影響臺灣屬於中國的法律地位。
  • 比利時插手中國內政,全票通過涉臺議案,臺灣「國際地位」變了?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將臺灣地區視為打壓中國大陸發展的一顆棋子,瘋狂地幹涉臺灣問題,最近比利時就通過了一則決議案來幫助「臺獨勢力」繼續自己的「臺獨」美夢。比利時通過涉臺議案基於「一個中國」原則,臺灣在國際社會上不可能以一個國家的形式存在。
  • 數典忘祖 臺當局妄圖消滅「中國史」!
    從8月11日起臺教育部門開始審議臺灣十二年教育社會領域新課綱,其中高中歷史的多項重大變革引發兩岸關注——教學方式由朝代編年史改為主題式、中國史併入東亞史、夏商周和秦漢憑空消失……種種改變,讓島內的歷史專家先懵圈了。
  • 蔡英文又碰瓷世衛,博取國際社會同情
    臺「友邦」在大會上表示「邀請臺灣參加」,耽誤全球商討抗疫大事,遭受到相關人士的駁斥。並且世界衛生組織主席表示,不會允許臺灣參與世衛大會。民進黨當局玩弄政治把戲,引得輿論指責聲不斷。蔡英文妄圖躋身世衛世界衛生組織是由國際諸國組成,臺灣屬於中國,本身便不具備參與其中的權力。
  • 境內企業境外放款上限提高 滿足企業「走出去」資金需求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5日訊(記者姚進)根據企業業務需求,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將境內企業境外放款的宏觀審慎調節係數由0.3上調至0.5。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表示,該係數調升意味著國內企業或機構對境外企業人民幣貸款的空間增大,有助於滿足國內企業「走出去」的資金需求,也有助於滿足海外機構對人民幣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