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總理近日訪美時,美國國務卿鮑威爾表示,美國從根本上不支持「臺獨」,美國總統布希更直接表示:「臺灣領導人的言行表明,他可能想單方面改變現狀,這是我們所反對的。」如何解讀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發出的這些信息?本刊採訪了著名臺灣問題專家、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徐博東教授、廈門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劉國深教授。著名國際問題專家、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閻學通教授也對此發表看法,在此一併刊登。
徐博東:遏制臺灣「急獨」符合中美雙方利益
這次溫家寶總理訪美,布希總統在全球矚目的重要外交場合,對臺灣領導人說了一些重話。布希的表態,可以看作美國在當前國際形勢下,對臺灣當局不聽招呼,猖狂進行「臺獨」分裂活動的一種警告。但這是否標誌美對臺政策從此走向清晰和穩定,還需要聽其言,觀其行。
應該說,美國對臺灣問題長期執行的是一種模糊的、雙軌的政策,說得難聽點,是左右逢源,搞兩面派。美國堅持「一個中國」的政策,用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來發展同中國大陸的關係,與此同時,它制定了《與臺灣關係法》,在裡根時代還搞了對臺六項承諾,同臺灣在軍事等方面建立了實質關係,並事實上成為臺灣的「保護傘」。美國尋求在兩岸扮演平衡者的角色,好比對待水中的兩個葫蘆,哪一個浮得高一點,就壓哪個一下,不讓一方佔據明顯優勢,以此操縱兩岸局勢的發展變化,獲取其最大的國家利益。
美國對臺政策也有明顯失衡的時候。主張「臺獨」的陳水扁上臺執政後,布希總統沒有對「臺獨」施加任何壓力,反而不斷向他發出錯誤信息:布希公開表示要盡一切可能協防臺灣;美對臺軍售變得毫無顧忌,賣給臺灣基德艦、愛國者飛彈等大批高科技武器、進攻性武器,以至讓臺灣買不起;美大幅提升美臺軍事關係,派專家以撤僑小組等名義參與臺灣軍事演習,評估臺灣戰力,美臺軍方高層交流增加,臺「國防部長」得以到五角大樓公開訪問……這些使美臺向準軍事同盟的關係發展。美國發出的這些非常錯誤的信息,使「臺獨」分裂勢力判斷,美國非常支持臺灣「獨立」。「9·11」之後,反恐成為美國最大國家利益,並需要中國給予合作,美國對華政策、對臺政策開始出現明顯變化,國防部鷹派的聲音減弱。但當陳水扁為了選舉和推動「臺獨」的雙重需要,不斷拋出「公投」、「制憲」、「正名」等議題並明確提出其心中的「臺獨」時間表後,美國再次發出了錯誤的信息:當陳水扁過境美國時,美國提高接待規格,美在臺協會理事主席夏馨全程陪同,並發表「布希總統是陳總統的守護天使」等極不得體的言論,美國還允許陳水扁公開演講並散布其「臺獨」主張。這使「臺獨」分裂勢力得到極大鼓舞,進一步堅定了美國會支持「臺獨」的信心。當泛藍放棄原先反對「公投」的立場後,臺灣當局通過了「公投法」,臺灣分裂勢力利用「公投」搞「臺獨」獲得了法源和空間,陳水扁推動「防衛性公投」已箭在弦上。「臺獨」分裂活動變得如此猖狂,美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祖國大陸對臺灣當局的「臺獨」分裂活動提出了嚴厲警告。溫家寶總理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堅定表示:「中國人民會不惜一切代價,維護祖國的統一。」「臺獨」分裂活動不僅觸及大陸紅線,也威脅美國的利益,因「臺獨」而引發戰爭將給美國帶來極大麻煩。美國在朝核、反恐等諸多問題上正有求於中國,美國不能指望中國協助它維護其戰略利益,而它可以毫不顧及中國的核心利益,毫不理會中國對臺灣問題的高度關切。美國被迫對臺灣當局的分裂活動表達更加清晰的態度。美國先是採取「鴨子划水」的辦法,布希總統讓包道格和特使莫鍵等給陳水扁多次傳達信息,在未能取得明顯效果的情況下,利用溫總理訪美的時機,布希親口向臺灣領導人提出了警告。
美國的這種表態,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應該視為對中國政府反對「臺獨」鬥爭的一種支持。但美國的表態是否轉化為一種穩定連續的積極政策,還有待觀察。其一,美國反對臺灣獨立的立場是由溫總理轉述的,布希在聽完英譯後,當場點頭默認。布希沒有親口說出反對「臺獨」,反對臺灣任何形式的「公投」,為其可能的政策轉變留下了餘地。其二,陳水扁在布希講話的當晚即公開表示:任何政府、政黨和個人都無權幹涉臺灣人民的民主權利,不指名地頂撞了布希。美國到現在還沒有採取任何後續的實質行動,對陳水扁執意推動「公投」施加更大壓力。一些人士因此猜測美臺之間可能私下已達成某種默契,是在演「雙簧」,也有人懷疑美對臺警告只是權宜之計。可以預計,陳水扁會不計後果繼續推動「公投」,繼續各種「臺獨」言行,美國對此採取何種立場和對策,值得密切關注。美國在臺灣問題上玩兩面手法已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它是否信守對中國政府作出的承諾,還需要經受考驗。
應該承認,從長遠看,中美在臺灣問題上存在非常嚴重的分歧,潛伏著衝突的可能。美國反對大陸和臺灣單方面改變現狀,但中國不會永遠讓兩岸維持分裂的現狀,中國最終要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這是中國最高的國家利益,也是全體華夏兒女神聖的歷史使命。但美國不會支持中國的統一事業,它會追求其自身在臺灣問題上的國家利益。對美國最有利的是臺灣和平獨立,這會使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臺灣成為依賴於它的附庸國,大大壓縮中國的戰略空間,但中國決不會容忍這種事態出現,也完全有實力粉碎「臺獨」勢力,任何國家都阻擋不了中國強盛的勢頭,也阻撓不了中國的統一事業。退而求其次,美國希望兩岸維持現狀,不戰不和、不統不獨,它可以遊刃有餘,從中漁利,始終牽制中國,為其全球戰略利益服務。美國不希望兩岸統一,如果兩岸非統一不可,它也寧肯是武力統一,這會使兩岸兩敗俱傷,也會給臺灣留下許多後遺症,它最不希望看到兩岸和平統一,會盡力阻撓這一進程。臺灣問題因此將始終成為中美之間最敏感最複雜的核心問題,也極易引發矛盾和衝突,對此我們應該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大陸最終必須靠自己綜合國力的提高,來迫使美國在臺灣問題上與我合作,確保統一大業的完成。
在現階段,兩岸維持現狀,既是臺灣主流民意,也符合中美雙方的利益。中國大陸正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壯大國力,並不急於統一臺灣。美國有反恐等更重要的國際事務需要處理,不希望看到臺海現在出現危機,兩岸維持現狀也有利於美國利益,它可以利用兩岸適度緊張的關係賣軍火給臺灣,也可以遏制中國快速崛起。目前急於打破兩岸現狀的是臺灣分裂勢力,他們對「臺獨」事業有一種緊迫感、危機感、時機感,陳水扁推動「臺獨」的步子之快、膽子之大,正是這種危機感的充分反映,當然這也反映了他極其虛弱的一面。「臺獨」分子把希望完全寄托在美國的保護上,寄托在祖國大陸的衰弱、分裂上,但國際局勢的發展和祖國大陸的迅猛發展,使他們的獨立建國之夢越來越成泡影,他們害怕大陸越來越強盛,害怕美國越來越有求於中國,害怕美國最終為了其更大的戰略利益,像當年犧牲李承晚、吳庭豔一樣犧牲「臺獨」分子。李登輝、陳水扁等幻想借大陸舉辦2008年奧運會和2010年世博會之機,一舉實現其「公投」、「制憲」建立「臺灣共和國」的夢想,指望大陸吞下丟掉臺灣的苦果。陳水扁急於連任,急於啟動一次「公投」,急於把臺灣主流民意引向「去中國化」、引向分離主義,急於用各種「臺獨」言行左衝右撞,測試大陸和美國的底線。陳水扁這種急於挑戰兩岸關係現狀的「臺獨」行為,極易觸及大陸動武的紅線,也不符合美國現階段的全球利益、戰略利益,相反是對美國利益的直接威脅和損害。美國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會對臺灣當局的「急獨」活動保持警惕,會在必要的時候,同大陸聯手共同壓制「臺獨」,以維持臺海和平和亞太地區的穩定。陳水扁用「民主」、「人權」等幌子包藏「臺獨」禍心,雖然有一定的欺騙性,在美國也有一定的市場,但美國從來都是搞雙重標準,他最看重的是自己的利益,當陳水扁的言行不符合美國利益時,美國必然會出來反對。
反對「臺獨」,實現祖國統一,主動權必須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其一,解決臺灣問題,維護國家領土和主權的完整統一,是我們最大的國家利益,其他利益應服從於這個利益,中美關係也應服從於這一利益。鄧小平同志曾經強調,如果我們因為要解決臺灣問題而使中美關係倒退,那我們也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溫家寶總理已經堅定表示:「中國人民將不惜一切代價,維護祖國的統一。」我個人理解,「不惜一切代價」包括不惜中美關係倒退的代價。在臺灣問題上,美對臺軍售等一系列問題還有待解決。我們應繼續逼美制「獨」,在原則問題上不能有任何妥協和讓步。其二,我們應儘快制定維護國家統一、反對分裂的法律,對「臺獨」分裂勢力形成強大威懾。其三,我們有必要重申,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戰遺留的產物,兩岸目前的分裂狀態、和平狀態並非常態。只要臺灣問題一天沒有完全解決,兩岸就仍然尚未結束內戰狀態。只有兩岸中國人都承認自己是一個國家,承認最終一定要統一,臺灣問題才能和平解決。現在「一個中國」、「統一」等在臺灣已被妖魔化,鼓吹「臺獨」可以理直氣壯,講「統一」就是「賣臺」,臺灣分離主義勢力的發展速度極快。我們必須讓臺灣人民明白,「臺獨」即意味戰爭,這決不是一句空話。對死硬「臺獨」分子,我們更應始終保持軍事威懾,隨時給予迎頭痛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