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我show!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
點擊查看蕁麻疹,英文名urticaria或hives,指皮膚上出現的瘙痒疹子。
這些疹子可以出現在皮膚的任何部位,大小不一,小似筆尖,大如餐盤,有些還會串聯成片。
對於經常被蕁麻疹騷擾的人群,如果想找出蕁麻疹的病因,請諮詢專業醫生,可能需要輔助測試,比如過敏測試(皮膚或血液測試)、血液檢查(排除疾病或感染)以及皮膚活檢等。
根據,美國皮膚病學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簡稱AAD):
對於輕中度蕁麻疹
最常使用的藥物是非鎮靜型(即不會引起嗜睡)的抗組胺藥,比如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阿伐斯汀、依巴斯汀、依匹斯汀、咪唑斯汀、苯磺貝他斯汀、奧洛他定等,這些藥可緩解瘙癢等症狀。
大白靈魂畫之蕁麻君
對於症狀持續超過六周的慢性蕁麻疹
抗組胺藥也是一線推薦的長期用藥,國內指南建議,慢性蕁麻疹使用抗組胺藥療程一般不少於1個月,必要時可延長至3-6個月或更長時間。
對於重度急性蕁麻疹
當抗組胺藥無法緩解瘙癢等症狀時,醫生可能會使用糖皮質激素藥物注射或口服,比如地塞米松、潑尼松等,但激素藥只能短期使用,長期用藥會導致較大副作用。
當紅腫症狀嚴重時,可能還會使用抗生素氨苯碸緩解紅腫。
對於嚴重的慢性蕁麻疹
比較有效的新型靶向藥是注射用奧馬珠單抗。
研究表明,50%以上的慢性蕁麻疹患者,在使用抗組胺藥物治療後,仍然會復發。
在一項研究中,有36%的患者在接受奧馬珠單抗治療後並未報告任何瘙癢和復發。
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蕁麻疹通常不會太嚴重,但有些急性蕁麻疹則有可能導致比較嚴重的症狀,比如呼吸或吞咽困難,此時需要立即接受緊急治療。
而一些慢性蕁麻疹可能會持續數月或數年,此類患者也需要接受醫生的專業治療。
小叨君說
蕁麻疹優先選擇第二代非鎮靜型抗組胺藥。
急性或慢性蕁麻疹嚴重時,需在醫生指導下服藥,因為可能需要增加劑量或延長服用時間。
嚴重的蕁麻疹,還可選用激素藥、抗生素氨苯碸、靶向藥奧馬珠單抗等,但這些藥必須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參考資料】
https://www.aad.org/public/diseases/a-z/hives-symptoms
《中國蕁麻疹診療指南》(2018年版),中華皮膚科雜誌,2019年1月第53卷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