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如何治療,兒童和孕婦也能用抗組胺藥嗎?

2020-12-19 澎湃新聞

原創 gcplive 藥評中心

作者:Gcplive

來源:藥評中心

(轉載時不得修改圖片)

蕁麻疹是由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引起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肥大細胞是蕁麻疹發病中關鍵的效應細胞。臨床主要表現為風團和/或血管性水腫,風團的大小和形態不一,多伴有瘙癢。

一、去因治療

(本圖來自網絡)

蕁麻疹的病因可分為外源性和內源性。

外源性原因多為一過性,如食物、食物添加劑、蚊蟲叮咬、中藥、化藥、生物製品。內源性原因多為持續性,如慢性隱匿性感染、炎症性腸病、風溼熱、維生素D缺乏、勞累、精神緊張等。

注意,阿司匹林等非甾體抗炎藥,依那普利等「普利類」降壓藥可能會引起蕁麻疹。

抗幽門螺桿菌治療,對與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炎有關的蕁麻疹有一定療效。

部分慢性蕁麻疹可能是雞蛋、海鮮、吸菸等引起的。過敏原檢查、食物日記、戒菸,是尋找過敏原的有效方法。

蕁麻疹患者一般不需要忌口,但需要戒酒。洗澡時水溫一般控制在40℃以下。

二、急性蕁麻疹的藥物治療

對於輕中度蕁麻疹患者,首選第二代非鎮靜抗組胺藥。在明確並去除病因以及口服抗組胺藥不能有效控制症狀時,可選擇使用糖皮質激素。

對於重症或伴有喉頭水腫的蕁麻疹患者,選擇靜脈或肌內注射地塞米松。

對於急性蕁麻疹伴休克或嚴重的蕁麻疹伴血管性水腫患者,選擇1:1000腎上腺素注射液0.2~0.4ml肌內或皮下注射。

三、慢性蕁麻疹的藥物治療

慢性蕁麻疹是指風團每天發作或間歇發作,持續時間>6周。

1、一線治療

首選第二代非鎮靜抗組胺藥(見下表),治療有效後逐漸減少劑量,以達到有效控制風團發作為標準,以最小的劑量維持治療。

慢性蕁麻疹療程一般不少於1個月,必要時可延長至3~6個月,或更長時間。

第一代抗組胺藥治療蕁麻疹的療效確切,但中樞鎮靜、抗膽鹼能作用等不良反應限制其臨床應用,因此不作為一線選擇。

2、二線治療

第二代抗組胺藥常規劑量使用1~2周後不能有效控制症狀時,考慮到不同個體或蕁麻疹類型對治療反應的差異,可更換抗組胺藥品種,或聯合其他第二代抗組胺藥以提高抗炎作用,或聯合第一代抗組胺藥睡前服用以延長患者睡眠時間,或在獲得患者知情同意情況下將原抗組胺藥增加2~4倍劑量。

3、三線治療

抗組胺藥治療無效的患者,可考慮選擇以下藥物治療。

雷公藤多甙片,每日1~1.5mg/kg,分3次口服,使用時需注意對造血系統的抑制、肝臟的損傷及生殖毒性等不良反應。

環孢素,每日3.5mg/kg,分2~3次口服,因其不良反應發生率高,只用於嚴重的、對任何劑量抗組胺藥均無效的患者。

奧馬珠單抗(抗IgE單抗),對多數難治性慢性蕁麻疹有較好療效,推薦按150~300mg劑量皮下注射,每4周注射1次。

糖皮質激素,適用於上述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一般建議口服潑尼松0.3~0.5mg/kg/d,或相當劑量的其他糖皮質激素,好轉後逐漸減量,通常療程不超過2周。

四、特殊人群的藥物治療

1、兒童

第一代抗組胺藥具有較強的鎮靜作用,影響覺醒功能和認知功能,只能作為二線治療藥物使用。異丙嗪具有潛在的致死性的呼吸抑制作用,2歲以下兒童禁用。

第二代抗組胺藥,也需注意年齡限制。大多數第二代抗組胺藥藥品說明書提示只能用於≥2歲兒童。《抗組胺藥在皮膚科應用專家共識》認為,>6個月幼兒可使用西替利嗪及氯雷他定是安全的。

常規劑量治療無效時,在患者監護人知情同意的情況下,可酌情增加第二代抗組胺藥的劑量,需按體重調整。

2、老年人

老年人優先選用二代抗組胺藥,以避免一代抗組胺藥可能導致的中樞抑制作用和抗膽鹼作用,防止由此引起的跌倒風險及青光眼、排尿困難等不良反應。

3、妊娠期婦女

原則上,妊娠期應儘量避免使用抗組胺藥。

若必須採用抗組胺藥治療時,應告知患者目前無絕對安全可靠的藥物。在權衡利弊情況下,可選擇相對安全可靠的第二代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和左西替利嗪。

4、哺乳期婦女

所有抗組胺藥都可能經乳汁分泌。

哺乳期也首選無鎮靜作用的第二代抗組胺藥。因為第一代抗組胺藥可能引起嬰兒食慾降低和嗜睡等反應,應避免使用。

原標題:《圖解蕁麻疹藥物選擇和治療方案(收藏)》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孩子過敏時,抗組胺藥怎麼用?
    抗組胺H1受體藥(以下簡稱抗組胺藥)具有臨床應用廣泛、療效確切、安全性較高的優勢,在兒童過敏性疾病治療方面應用廣泛。但該類藥在臨床應用中仍面臨諸多問題,如怎樣做到有適應證用藥、治療方案如何合理制定、用藥療程如何把握等。因此做到科學合理使用抗組胺藥仍是一項巨大挑戰!
  • 冬季慢性蕁麻疹來襲 抗組胺藥就是唯一良藥?
    有沒有治療慢性蕁麻疹的標準方案?   陸軍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皮膚性病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宋志強介紹,由於蕁麻疹主要和組胺釋放有關,治療的主要藥物就是抗組胺藥。抗組胺藥有很多種。目前國內外的診療指南標準方案就是建議規則口服第二代抗組胺藥物,如西替利嗪、依巴斯丁、氯雷他定等。第一代抗組胺藥,如撲爾敏、賽庚啶,因為吃藥後多數人會有打瞌睡的副作用,一般現在不再推薦用於慢性蕁麻疹的治療。至於抗阻藥物需要服用多久,要依據患者的病情來定。建議至少服用3-6個月。      有些人會問,3~6個月是不是吃藥的時間太長了?
  • 徐金華教授:遵循指南用藥方案 規範蕁麻疹臨床診療|抗組胺藥|皮膚...
    問2019年2月,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蕁麻疹研究中心發布了《中國蕁麻疹診療指南(2018版)》,以規範蕁麻疹的臨床治療。經過一年多的臨床使用,您認為目前指南的落實情況如何?本指南適用於中國成人及兒童蕁麻疹患者,可供廣大醫療機構及臨床醫務工作者參考應用。指南發布至今,皮膚性病學分會一直致力於通過大大小小的會議,在全國各地進行宣講,使更多基層醫生了解蕁麻疹的發病原因和發病機制,學習蕁麻疹的規範治療,目前已取得一定進展。
  • 苯海拉明、氯雷他定...同為抗組胺藥,用法有什麼區別?
    ②抗組胺藥物可能會影響皮試結果如青黴素皮試,皮試前需停用全身用第一代抗組胺藥物(苯海拉明)至少72h;第二代抗組胺藥物(西替利嗪、氯雷他定)至少1周;停用鼻腔噴霧劑至少72h。  ③目前已證實,用到4倍劑量治療慢性蕁麻疹安全有效的抗組胺藥物有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比拉斯汀及盧帕他定,但使用需謹慎。
  • 她說,蕁麻疹快癢死了,有沒有好藥?
    那麼,急性蕁麻疹發作,應該如何治療呢?有哪些藥物可以介紹呢?回答:急性蕁麻疹的治療,首選第二代非鎮靜抗組胺藥物。什麼意思呢? 1.什麼叫抗組胺藥物?尤其是對於兒童、老人、孕婦來說,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都是比價安全的,一些特殊職業,比如司機等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人群,就不適合使用第一代抗組胺藥物,因為用了後會犯困,會出大問題。 4.抗組胺藥物治療蕁麻疹的療程要多長?慢性蕁麻疹治療療程一般不少於1個月,必要時可以延長到3-6個月,如果好轉了,就可以停藥觀察,但是要做好隨時會復發的心理準備。
  • 抗組胺藥有助治癌
    抗組胺藥是一種用於預防或減輕過敏症狀的藥物,這些症狀包括過敏性溼疹以及蚊蟲叮咬和蕁麻疹的反應。
  • 氯雷他定是治療過敏性鼻炎、蕁麻疹的常用藥,但你可能買錯了!
    過敏性鼻炎需要抗過敏治療,而氯雷他定是一線用藥。 氯雷他定是第二代抗組胺藥物(抗過敏藥物),具有選擇性地拮抗外周組胺H1受體作用,所以抗過敏作用強、起效快、持久,是好藥。而且沒有鎮靜作用(不會嗜睡),無抗毒蕈鹼樣膽鹼作用(不會口乾等)。
  • 藥店營業員:蕁麻疹的診斷與治療
    【常見類型的臨床表現及特點】【藥物治療】蕁麻疹的治療原則為:去病因、抗組胺、降低通透性、對症處理。而臨床治療上多採用全身治療的方式,全身治療以內用藥為主。(2)西替利嗪:此藥物為羥嗪的代謝產物,不僅能直接阻斷組胺作用,還能降低變態反應部位的組胺濃度,從而抑制血管活性多胎,其副作用較少在臨床中被廣泛應用於各類蕁麻疹治療,通常使用劑量為一次10mg,一日1次口服使用。
  • 蕁麻疹快癢死了,有沒有好藥?醫生說:這幾個藥物是首選!
    那麼,急性蕁麻疹發作,應該如何治療呢?有哪些藥物可以介紹呢?回答:急性蕁麻疹的治療,首選第二代非鎮靜抗組胺藥物。什麼意思呢?1.什麼叫抗組胺藥物?尤其是對於兒童、老人、孕婦來說,氯雷他定、西替利嗪都是比價安全的,一些特殊職業,比如司機等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人群,就不適合使用第一代抗組胺藥物,因為用了後會犯困,會出大問題。4.抗組胺藥物治療蕁麻疹的療程要多長?
  • 澳洲別敏(biminne)和抗組胺藥的比較
    到目前為止,抗組胺藥仍然是西醫治療過敏性疾病的主要藥物,平時大家說的「抗過敏藥」。 摘要:   什麼是抗組胺藥?  大約60年前發現了傳統的抗組胺藥Antihistamine,屬於過敏介質(主要是組胺)拮抗劑。
  • 急性和慢性蕁麻疹病因是否一樣?
    分析:對於慢性蕁麻疹,如果能找到確切的誘發因素,避免接觸肯定是最好的治療辦法。約半數的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病例有活躍的血管性水腫,對H1抗組胺藥(就是抗過敏藥)反應良好。慢性誘導性蕁麻疹由明確的環境因素觸發,超過80%的患者對H1抗組胺藥有反應。對H1抗組胺藥治療反應最差的遲發性壓力性蕁麻疹。所以,同樣表現,治療大不同哦!
  • 蕁麻疹,治療藥物有哪些?| 螞蟻藥事
    根據,美國皮膚病學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簡稱AAD):對於輕中度蕁麻疹最常使用的藥物是非鎮靜型(即不會引起嗜睡)的抗組胺藥,比如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阿伐斯汀、依巴斯汀、依匹斯汀、咪唑斯汀、苯磺貝他斯汀
  • 慢性蕁麻疹偏方 慢性蕁麻疹的治療
    3:藥酒療法慢性蕁麻疹還可以通過藥酒來治療,效果相當好。處方:薄荷,苦參各30克,樟腦10克,白酒600毫升。用法:藥浸酒內7天後,去渣濾酒,加入樟腦粉混勻,用棉籤蘸藥塗擦患處.日3次。療效:用藥3天,治丘疹樣蕁麻疹,有效率100%.治癒率92%。
  • 蕁麻疹怎麼才可以斷根 如何治療蕁麻疹
    (2)避免誘發因素如寒冷性蕁麻疹應注意保暖,乙醯膽鹼性蕁麻疹減少運動、出汗及情緒波動,接觸性蕁麻疹減少接觸的機會等。2.藥物治療(1)抗組胺類藥物①H受體拮抗劑具有較強的抗組胺和抗其他炎症介質的作用,治療各型蕁麻疹都有較好的效果。②多塞平是一種三環類抗抑鬱劑,對慢性蕁麻疹效果尤佳,且不良反應較小。
  • 抗組胺藥和糖皮質激素可有效緩解過敏性鼻炎症狀
    目前,治療過敏性鼻炎的一般用藥主要是應用抗組胺藥和外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耳鼻喉外頸科副主任醫師劉天潤這樣告訴39健康網編輯。   抗組胺藥  一般推薦口服或鼻用第二代或新型的H1受體抗組胺藥,適用於輕度持續或不持續性過敏性鼻炎。
  • 抗組胺藥物不止引起嗜睡,還需注意這些
    抗組胺藥物是一類選擇性地拮抗組胺H1受體、拮抗組胺作用的藥物,其據結構和功能特點不同,可分為第一代抗組胺藥物(鎮靜性抗組胺藥物)、第二代抗組胺藥物、第二代新型抗組胺藥物,其中第一代抗組胺藥物(鎮靜性抗組胺藥物)受體選擇性較差,可抗組胺、抗膽鹼能、抗5-羥色胺、抗多巴胺、抗α腎上腺素受體等,並易透過血腦屏障;第二代抗組胺藥物、第二代新型抗組胺藥物受體選擇性和特異性強,不易透過血腦屏障
  • 益生菌治療蕁麻疹真的有效嗎?
    在這裡就不得不說一下這些藥物治療的副作用了,常年患有蕁麻疹的患者對這些藥物肯定都是特別熟悉了。口服的抗過敏類藥物就是那種吃上就好,藥效一過就復發,用「治標不治本」來形容是最恰當的形容方式了。  激素類的那就更不用說了,長期使用會產生藥物依賴性,還會造成多毛症、皮膚粗糙變厚等併發症。
  • 蕁麻疹能根治?幾千塊一針的生物製劑靠譜嗎?蕁麻疹治療黑科技
    「深讀君,全身起疙瘩,奇癢無比,懷疑是蕁麻疹,要做啥檢查?」「聽說生物製劑能治蕁麻疹?靠譜嗎?」深讀君懸梁刺股,秉燭夜讀,終於挖到了爆料。治療篇蕁麻疹目前治療的中心思想是,去除病因、緩解症狀相結合。去除病因想要蕁麻疹得到控制,首先要搞清楚,是什麼因素導致了蕁麻疹的發作。
  • 嘴唇水腫性蕁麻疹如何治療?
    嘴唇水腫性蕁麻疹實際上是血管性水腫,又稱為巨大性蕁麻疹,臨床治療與蕁麻疹治療無明顯差異,主要以系統性治療為主。 首選抗組胺類藥物,包括第一代H1受體拮抗劑和第二代H1受體拮抗劑。
  • 治蕁麻疹,不能著急停藥
    那麼,什麼是蕁麻疹,有哪些表現,日常生活中又該如何防治呢?蕁麻疹是一種較常見的變態反應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全身或局部出現成片的風團,多為紅色、膚色或蒼白,帶有明顯的瘙癢,猶如被蚊子咬了個大包。病情的持續時間因人而異,有的人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有的人數天才消退,還有的人此起彼伏,反覆消退後再發,不過皮疹消退後不會遺留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