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寶寶的牙齒問題,總有說不完的話題。
今天,帶大家了解一下那些關於寶寶牙齒常見和不常見的問題。
有些寶寶生來就不走尋常路,她們呀,自打一出生就從娘胎長好了牙齒。
這些個牙齒,在民間被稱為「鬼牙」,聽著似乎有些不吉利的意思。
其實,這在醫學上,被稱為「誕生牙」或「胎生牙」。
誕生牙的發病率低,為1:1400至1:3500,多出現於下門牙(下頜乳中切牙),其他位置如上頜切牙、上下頜尖牙和磨牙(不用深究位置)也會出現,一般兩顆一起長多見。
究其根本,誕生牙就是提早萌出的乳牙,90%以上都是正常的乳牙。
誕生牙一般不需要任何處理,靜靜等待功成身退,被恆牙換下,但是如果出現以下情況,就需要及時處理了:
【1】鬆動
如果誕生牙很鬆動,要及時拔除,否則不知道什麼時候脫落,會掉入氣管,造成窒息。
【2】對寶寶的餵養造成影響,或因為摩擦造成寶寶口腔黏膜反覆潰瘍,也需要拔除。
馬牙,在醫學上被稱為上皮珠,是胎兒在發育過程中遺留的物質,很多寶寶都會出現。
馬牙的出現,並不意味著寶寶上火,也不會對寶寶造成任何影響,經過一段時間後,馬牙便會自行脫落或吸收,無需治療。
但是,有一種說法,認為馬牙會導致寶寶吃奶變差,要及時挑破。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本來好好的馬牙不去動它,沒有任何影響,一旦去挑破,反倒會繼發感染,對寶寶的健康造成影響。
絕大部分的寶寶在4-10月齡開始萌出人生的第一顆牙齒,如果超過10個月還沒有萌出,也不用著急,只要沒有超過1周歲,都是正常的。
如果超過1周歲,第一顆牙齒還遲遲不見,那就要找醫生評估一下了。
千萬不要急,盲目得給寶寶補這補那。
我們只要每天按時補充維生素D,保證奶量的攝入,就可以了。
寶寶要長牙齒了,是會有一些預兆的,就看你細心不細心了,比如:
【1】發熱
多以低熱為主,且不會反覆,也不會合併其他比如咳嗽、流鼻涕、腹瀉等症狀。
【2】流口水
如果寶寶出現莫名流口水,排除口腔潰瘍、皰疹等疾病,可能預示著要長牙齒了。
【3】愛咬人,愛哭鬧
長牙的不適感,會讓寶寶變得易激怒,夜間容易哭鬧,並且喜歡咬東西來緩解,我們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磨牙棒、牙膠來緩解長牙帶來的不適感。
當然有了。
具體長牙規律如下圖:
但是,有些寶寶可能不是按照圖上的順序長牙,這是因為牙齒萌出順序可能受到牙和牙周組織的生長狀況等因素的影響,但通常不會有什麼不良後果,家長不用過於擔心。
當然需要了。
有些人認為,乳牙遲早要換掉,恆牙才是伴隨我們一生的牙齒,所以,乳牙不需要特別護理。
錯!
乳牙伴隨我們的寶寶少則5、6年,多則10餘年,如果出現蛀牙,會影響食物咀嚼功能,影響食物消化,還會誘發全身性疾病。
而且,恆牙不是等乳牙脫落後再長出了的,而是從一出生,就埋藏在乳牙下面的,如果乳牙蛀牙厲害,會殃及下面的恆牙的。
所以,從寶寶萌出第一顆乳牙開始,就要幫助寶寶好好地、正確地刷牙。
不僅要正確刷牙,還要定期給乳牙塗氟,還要及時做窩溝封閉。
我是小果,三甲醫院兒科主治醫生,二寶媽媽,從醫十年餘,歡迎關注了解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