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莊瓷娃娃母親收養殘疾兒童:曾編織美麗謊言

2020-12-20 山東頻道

原標題:棗莊瓷娃娃母親為殘兒撐起一片天

提到宋冰心,很多棗莊讀者都熟悉她,知道她是一個堅強的「瓷娃娃」。但也許有些人還不知道她,原本這麼一個脆弱的、身高僅有96釐米的女人,在7年前收養了一名殘兒。一個本就脆弱的身軀,卻要將一名殘兒撫養長大,這7年來,她經歷了多少不為人知的酸甜苦辣。13日,齊魯晚報記者走進了這對特殊母子的家裡。

上天給她開了一個玩笑,卻又給了她一次做母親的機會

宋冰心今年43歲,患有先天性成骨不全,又被稱為「瓷娃娃」,平時只能依靠電動輪椅出行,身高只有96釐米的她就是七年前收養棄嬰的愛心媽媽。

資料圖

「我當時真的很希望能有一個孩子。」宋冰心說,多年前,她曾經有過一個孩子,但由於身體原因,懷孕七個月的時候便剖腹產生下了孩子。「當時我是全麻,從手術室出來就進了重症監護室,但是等我從重症監護室出來時,孩子已經不在了。」宋冰心告訴記者,她想要和別人一樣有一個完整的人生,但是上天卻給她開了一個玩笑。

當她感到絕望,沒什麼勇氣活著的時候,一個意外的消息讓宋冰心又燃起了生活的希望。2010年9月初,宋冰心聽說在滕州市人民醫院急診室大廳有一名棄嬰。2010年9月6日,宋冰心和朋友來到醫院,見到了這個剛出生幾天的嬰兒。

宋冰心回憶起當時初見兒子的時候,臉上洋溢著幸福的表情,「當時我趕到醫院的時候,聽說孩子已經在醫院待了好幾天了,一直依靠好心人衝奶粉餵養他。」宋冰心說,當時看見孩子的時候,孩子的手掌是外翻的,雙手手腕畸形,是一個有先天性缺陷的嬰兒。「因為我也是個殘疾人,而且沒有孩子,我覺得這個孩子跟我有緣,我就把他抱回家了,給他起了一個名字叫虎子。」

孩子問為啥和別人不一樣,她編織了美麗謊言

回憶起當年的情景,宋冰心記憶猶新,「在醫院剛看到孩子時,他一直在哭鬧,我就伸手把孩子抱在了懷裡,就在我抱起孩子的那一刻,孩子立刻停止了哭泣,抬頭看了看我就睡了過去,睡醒了也不哭鬧。在從滕州回薛城的路上,孩子一直挺乖的。」

宋冰心的家門口就是一條鐵路,列車通過時轟鳴聲不斷。宋冰心說,當時把虎子抱回來,也害怕噪音會影響孩子休息,特別是晚上夜深人靜時,火車的汽笛聲和轟鳴聲更大。「雖然晚上有噪音,但只要我摟著他,他基本都不會哭鬧。」

宋冰心說,虎子今年已經七歲了,正在上幼兒園,平時性格十分開朗。由於患有先天性橈骨缺如,虎子的手比正常的孩子要小一些,平時沒法拿起太重的東西。「虎子平時生活可以自理的,吃飯、寫作業都可以。有時他也會告訴我,為什麼總有別人會看他的手,我就告訴虎子,因為你的手漂亮啊,你比別人有一雙更漂亮的手。」宋冰心說。

兩年前的一次意外,逼她教孩子自強

宋冰心告訴記者,虎子從小就特別依賴她,每天吃飯的時候都比較慢,有時還會撒嬌。但是2015年的一次意外,讓宋冰心下決心教虎子自強、自立。

宋冰心每次出村必須要經過一個涵洞,洞高只有1.8米,涵洞裡黑漆漆的還沒有路燈。「2015年的一天,因為出門的時候在洞裡發生了一次意外,輪椅側翻了,所以一不小心把腿摔折了,我也不敢去醫院,怕孩子沒人照顧,我就找了兩塊木板把腿固定住,讓我的朋友去接了虎子,並要朋友轉告虎子他的媽媽摔倒了,我也怕他回來看到我害怕。」由於特殊的體質,摔傷給宋冰心帶來了巨大的痛苦。為了不讓虎子擔心,宋冰心每夜疼的睡不著覺,即使這樣,宋冰心仍然不敢發出一絲聲音,只能靠吃止疼藥緩解疼痛,「剛摔傷的兩天,每天晚上都吃4片止疼藥才能挺過去。後來幾天,因為吃止疼藥,頭疼了好幾天。」宋冰心說。

摔傷導致行動更加不便,宋冰心便拜託朋友將虎子接回家,虎子看見媽媽,哇的一聲就哭了,抱著媽媽問媽媽怎麼變成這樣了,問她疼不疼。「當時虎子就問我,媽媽你不會死吧?你什麼時候能好?你這樣以後我怎麼辦啊?」

正是這樣的一次意外,讓宋冰心意識到,要讓虎子儘早學會自己照顧自己。「我沒想到這孩子這麼依賴我。」宋冰心說,當時聽到虎子說這個話,她的心都揪起來了。「像我們這個病,有不少人五十多歲就去世了,今年我43歲了,現在身體機能也在逐漸下降,聽力和視力下降的很嚴重。所以我想,讓虎子慢慢學會自立,即使以後有什麼意外,他也能堅強的生活下去。」

政府與社會的幫助,讓她教孩子學會感恩

由於身體原因,宋冰心無法承受過重的勞動,主要靠政府補貼的低保生活,平時也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補貼家用,「每個月我會拿到700多塊錢的低保金,自己也做一些小生意增加收入。雖然大家都很照顧我,但是能不麻煩別人的,還是儘量自己做,畢竟大家都很忙,不能讓大家為我們娘倆分心。」宋冰心告訴記者,虎子上學的幼兒園知道家裡的情況後,減免了虎子的學費和食宿費。

記者看到,他們的家雖然不大,但被收拾的井井有條,平時掃地做飯都是她自己來完成,就連洗衣服也是儘量自己洗。「一般情況下我真的不想麻煩別人,除非冬天的時候,特別厚的衣服我實在沒法洗,我的幾個朋友就會在抽空幫忙過來洗,但是。我從小就教虎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自己做,千萬不要麻煩別人。人家如果幫助了你,一定要學會感恩。」宋冰心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秦政 時尚)

相關焦點

  • 殘疾兒童被收養到美國後融入家庭 被贊聰明懂事
    美國戈拉德尼中心(Gladney Center for Adoption)亞洲主管吳鞏展透露,由於可供收養的中國健康兒童銳減,排期延長,七年前美國家庭轉而開始收養殘疾兒童。他估計,在這些收養的總數中,殘疾兒童佔相當比例。目前美國家庭收養的中國殘疾兒童起碼有上萬人。  這些中國殘疾兒童到美國後,有人的疾病得到有效治療,大部分適應了美國生活。
  • 寄養孤兒棄嬰今後可轉收養 鼓勵條件家庭收養殘疾患病兒童
    2016年1月22日訊,寄養在市民家庭中的孤兒棄嬰今年起將可由符合條件的寄養家庭辦理收養手續。這是記者在市人大昨晚舉行的政務諮詢會上了解到的,本市已出臺相關規定,鼓勵符合收養條件的寄養家庭收養殘疾和患病寄養兒童。
  • 《美麗人生》:他編織了最美麗的謊言,卻將觀眾看哭了
    影片講述了一對猶太父子被關進了納粹集中營,父親為了不讓孩子幼小的心靈蒙上陰影,利用善意的謊言為兒子編造了一個遊戲。妻子雖然沒有猶太血統,但也毅然同行,與丈夫和兒子分別關押在一個集中營裡。最後父親慘死在納粹的槍下,母親和兒子團聚。父親對兒子的愛無不感受著每一位觀眾的心。
  • 保姆式的母親=抱怨式的瓷娃娃
    為什麼備受母親呵護的保羅身高與體重都比同齡人偏低呢?在追蹤這個家庭的時候,我發現保羅非常挑食,並且有輕微的腸胃疾病。這個倒不難理解,有個「任勞任怨」為孩子烹飪的母親,保羅自然是更有資本挑食的 。而輕微的腸胃疾病,更能引起母親毫無原則的縱容及幫助保羅找到合理的挑食藉口。
  • 有子女的家庭還能收養子女嗎?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章對收養關係的成立、收養的效力、收養關係的解除作了規定,並在現行收養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有關制度,即與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相協調,將收養人無子女才具備收養條件的規定修改為收養人無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都具備收養條件
  • 完整的笑容:殘疾養父收養唇顎裂棄嬰
    就像這個年紀的大多數女孩一樣,小文燕喜歡一切美麗的東西。她穿著粉紅色的裙子,用鮮豔的紅色塗抹自己小小的手指甲。時不時的,她還會對著一面粉紅色的小鏡子,有點羞澀地咧開嘴,看看自己的面龐。她已經可以放心地去笑了。唇顎裂曾使她的上唇和牙床從鼻根分裂成兩瓣,一笑起來,就會露出裡面幾顆白白的牙齒。
  • 白瓷娃娃讓女人活得像個瓷娃娃!
    白瓷娃娃讓女人活得像個瓷娃娃!白瓷娃娃即瓷白雷射嫩膚美白,是國內新興起的名字,它不同在國內早已風靡的「黑臉娃娃」美膚治療系統,跟黑臉娃娃美膚是各有所長,同樣能夠達到綜合改善患者面部肌膚問題。白瓷娃娃讓女人活得像個瓷娃娃!白瓷娃娃是怎樣美白的?
  • 身殘志堅、骨折27次 阜陽「瓷娃娃」要上大學了
    填報志願前,孫新運和母親觀看宣傳展板。「瓷娃娃」艱難求學「當時,我是一個人在裡屋查分的。看到分數後,我坐著輪椅往屋外趕,邊走邊喊『媽,奶,我考上了!我考上了!』」孫新運說,「這些年來,除了母親照顧我上學外,阜陽市心連心志願者協會、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和學校等等,都給了我很大幫助和照顧,使我得以完成學業,實現高考的夢想。」
  • 「瓷娃娃」學麵塑:輪椅小夥伸出援手 麵塑奶奶傾囊相授
    記者劉玉樂 攝21歲的輪椅小夥趙浩洋家住章丘,在市區從事「瓷娃娃」公益事業,每天乘火車穿梭兩地。25歲的「瓷娃娃」劉剛剛老家在菏澤,為了謀生隻身來到濟南,想學一門手藝。70歲的高桂英家住天橋區南劉家莊小區,50年來一手麵塑手藝遠近聞名。原本素不相識的三人,偶然間相遇和結識,在「第三集」聚在了一起,為這段緣分寫下精彩的劇情。
  • 美媒:中國留學生探究在美國被收養中國兒童生活
    韓夢找到她的母親,後者解釋說自己在中國南方的廣東省收養了這個孩子。  這個突如其來的發現觸動了韓夢的感情。她在北京當了十幾年的報社攝影記者,也曾看到過中國的孤兒院,那裡的條件糟糕。  報導稱,中國最近取消了獨生子女政策,雖然中國人喜歡男孩的文化習俗一度讓許多孤兒院裡滿是女孩,但活動人士說,因為負擔不起醫療費用和害怕社會上的歧視,家長也會遺棄天生殘疾的男孩和女孩。
  • 謊言西西里:在美麗謊言背後,竟然會有讓人流淚的悲傷故事
    再看看現實社會中那裡不存在謊言,我們現在所處的世界不是一個充滿真實的世界。如果遍地都是實話,恐怕是會「世界大戰」吧。就好像你在工作中必須說謊拍上司的馬屁,在感情中有很多事情你也需要說謊。然而面對說謊我們應該怎麼辦。電影《謊言西西里》就講述了兩個人情人之間發生的謊言。這部電影的背景是義大利美麗的西西里,在這美麗的環境中謊言還會美麗嗎?
  • 身殘志堅、骨折27次的阜陽「瓷娃娃」要上大學了
    填報志願前,孫新運和母親觀看宣傳展板。「瓷娃娃」艱難求學「當時,我是一個人在裡屋查分的。看到分數後,我坐著輪椅往屋外趕,邊走邊喊『媽,奶,我考上了!我考上了!』」孫新運說,「這些年來,除了母親照顧我上學外,阜陽市心連心志願者協會、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和學校等等,都給了我很大幫助和照顧,使我得以完成學業,實現高考的夢想。」
  • 河南「瓷娃娃」女孩骨折80多次,在媽媽背上艱辛讀書考上大學
    陳賽男是一名「成骨不全症」患者,是一個隨時可能會受傷的「瓷娃娃」。而經歷同樣煎熬的「瓷娃娃」並不少見,南陽12歲女孩宋文琳也是其中一員。她們身體脆弱,而心卻不平靜。陳賽男在媽媽堅韌的陪讀下,已是河南大學的一名學生。宋文琳雖然沒有學可上,但始終堅持自學。努力搏一把的她們,不願向命運認輸。
  • 《隱秘的角落》結局是什麼意思 朱朝陽用謊言編織了一個美麗童話
    朱朝陽用謊言編織了一個美麗童話《隱秘的角落》超前付費點播迎來了大結局,三天時間追完一部12集的網劇,讓人直呼過癮。(一)從《十日遊戲》到《隱秘的角落》,讓國產劇集終於可以擲地有聲地為自己正名了。大結局或許會令人許多觀眾失望,認為爛尾了,過於正向了,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或許錯怪了這部劇。
  • 民辦殘疾兒童託養機構渴望支持(委員信箱)
    這樣的事情曾見諸媒體,一名5歲的自閉症兒童被親生父親勒死在荒山之中,這位父親落網之後在警察面前失聲痛哭。然而,我們身邊更有這樣正能量的故事: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於明輝,因20多歲的自閉症兒子無處託養,自2013年起辦起了殘疾兒童託養康復中心。該中心己收養4至25歲、來自農村家庭的殘兒近40名。
  • 民政部:收養兒童福利院孤兒不受是否有孩子限制
    據統計,2014年至2018年5年間,全國共辦理收養登記97819例。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內家庭開始收養輕度殘疾兒童或病癒康復的孤棄兒童,幫助這些兒童儘早回歸家庭。目前,全國共有孤兒34.3萬人,共有福利機構1217家。在兒童福利機構集中供養的約6.8萬人,佔比不到20%。不少收養家庭希望收養健康兒童,年齡越小越好。
  • 89釐米袖珍「瓷娃娃」懷孕後勇敢當媽媽(圖)
    胡陸和丈夫段能凱(受訪者供圖)  原標題:89釐米高「瓷娃娃」 懷孕後勇敢決定當媽  本報記者高琛琛  身患成骨不全症,身高只有89釐米,相當於2歲兒童,而且還是「熊貓血」,今年35歲的黃石女子胡陸,從沒想過自己這輩子還能當媽媽。
  • 「瓷娃娃罕見病關愛基金」捐贈方式
    瓷娃娃罕見病關愛中心瓷娃娃罕見病關愛中心(前身為瓷娃娃關懷協會)成立於2007年5月,由成骨不全症(又叫脆骨病)等罕見病患者自發成立,本中心是一個從事公益性、非盈利性社會工作的民間公益組織,致力於為脆骨病等其他罕見病群體開展關懷和救助服務,促進社會和公眾對於罕見病群體的了解和尊重
  • 你聽說過瓷娃娃嗎?面對脆弱的身體,應該怎麼樣幫助瓷娃娃?
    ,正是因為如此,開開才會經常骨折,平日裡開開不能夠做一些劇烈的活動,只能一個人坐在教室裡面,而且因為身體虛弱的原因,到了後期開開甚至無法上課,只能在家裡面,那有人肯定會好奇,什麼是瓷娃娃病呢?01什麼是「瓷娃娃」呢?危害到底有多大!
  • 甜文:呆萌瓷娃娃逆天改命,腹黑邪王吧唧一口:娘子,請上龍榻!
    小仙童小仙女們,大家好,我是小仙女看書,今天給大家推薦甜文:呆萌瓷娃娃逆天改命,腹黑邪王吧唧一口:娘子,請上龍榻,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廢話不多說,直接進入主題吧!1.呆萌瓷娃娃逆天改命!就讓你們這些仗勢欺人的看看神馬叫一鳴驚人,神馬叫驚豔天下!可是這個妖孽男人怎麼總纏著她不放呢?明明都被她虐了若干次,他還舔著臉越來越上癮,還超級寵溺的在她臉上吧唧道:「愛妃虐我千萬遍,我待愛妃如初戀!娘子,請上龍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