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五俗稱破五,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從裡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寓意著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轟出去,也被稱作「趕五窮」(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
「破五」民間習俗
01
迎財神
正月初五是民間「迎財神」的日子。在初四的晚上,準備好祭牲、糕點、香燭等物品,等零點一到就開始鳴鑼擊鼓焚香禮拜,祭品中一定要有羊頭和鯉魚,羊頭代表著「吉祥」,鯉魚的「魚」與「餘」諧音,象徵著「吉慶有餘」以及「年年有餘」。
做完了這些
就可以迎接「財神爺」啦
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雲的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願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抱路頭」亦即「迎財神」。信奉關帝聖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為關公供上牲醴,鳴放爆竹,燒金紙膜拜,求關聖帝君保佑一年財運亨通。
江南一代的人們還有在這天講究吃財神糕、下麵條。因為麵條長得像古時候串錢的繩子,下麵條寓意給家裡添「錢串子」,財源滾滾來。
至於為什麼要「迎財神」
看看自己銀行卡信用卡
心裡沒點數嗎
02
送窮
正月初五「送窮」,是我國古代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
所謂「不破不立」,民間習俗是在春節期間不能打掃衛生、不能打碎東西,但是到了初五,這些禁忌就可以解除啦。
在初五這天把所有垃圾都倒出去
燃放鞭炮
叫做「送窮鬼」
趕完五窮,這一年一定可以
順風發財、安泰富貴
03
開市
正月初五舊俗春節期間大小店鋪從大年初一起放假休息,而在正月初五開市。俗以正月初五為財神聖日,選擇這一天開市必將招財進寶。
據說這一天「開市」的人
不管做什麼生意
財運都會特別旺
一年的運氣
都指望今天一天啦
「破五」是送年的意思,過了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復到大年三十以前的常態了。初五這天,我國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但餃子不叫餃子,稱煮角。
在今天津及附近地區,
還有"包餃子,捏住小人嘴"的習俗,
寓意讓小人來年閉上嘴,少說壞話。
其實
各地過節的習俗
有著很大的差異
不少習俗
已經有些過時
但不管怎麼樣
這都代表著
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所以呢
在今天這個日子
見面時
除了道聲恭喜發財
還可以大聲地喊一聲
初五
「破」它!
來源:新華網、網絡 視覺中國/圖
編輯:滕嶽涓
編審:劉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