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五就是「破」窮神,迎財神的日子。除此之外,正月初五也是傳說中財神的生日,故而更成了迎財神的吉日。是歷史悠久的漢族傳統節日之一。俗稱破五日,也就是說,從除夕到初四的禁忌,例如不得用生米做飯、不能動針線、不能掃地、不能打碎東西等。過了初五之後,這些禁忌即告解除,因此稱此日為「破五」,又叫「隔開日」,是要「隔」什麼呢?
簡單來說,從這天開始,年節期間的一切禁忌都可以解除,大家又要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這也意味著父母可以開始管教小孩了,沒了新年的庇佑,該乖乖念書的小朋友也要弦繃緊一點,不要在「隔開」初五這天父母訓斥。到底初五還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放鞭炮,迎財神」
民間傳說財神也稱五路神,即祭戶神、灶神、土神、門神、行神,所謂五路,指東西南北中,意為出門五路,皆可得財。所以,習俗會在初四初五,打開大門和窗戶,燃香放鞭炮,點菸火,向財神表示歡迎。祈求財神爺能把金銀財寶帶來家裡,在新的一年裡大發大富。
「送窮出門」
過年期間習俗不允許打掃家裡的,雖然可以掃地,但也只能在屋裡掃,垃圾只能先放在屋裡。特別是大年初一,連掃帚也不能動,因為一動就會把好運弄掉了。所以,初五一早就要將房子清掃一番,把窮土送走,謂之送窮出門。
▲初五一定要打掃家裡,送窮出門。
「吃水餃」
初五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因為包餃子時,要用手一下挨一下地沿著餃子邊捏。據說,這樣可以規避周圍讒言。
「拆(踩)小人」
此外,媽媽們在這天還要找出幾件舊衣服來拆拆,或者穿上繡上小人的圖像紅襪子,謂之「拆(踩)小人」,讓新的一年可以避免黴運,躲避小人的暗算。
「忌串門」
《燕京歲時記》中說:初五日謂之「破五」,「破五」之內不得以生米為炊,婦女不得出門。
傳說姜太公封老婆為窮神,並令她「見破即歸」,人們為了避窮神,於是把這天稱為「破五」。初五不串門其實就是避免見到窮神也就是小媳婦、有的地方乾脆叫「初五送窮媳婦出門後喜迎財神」,其實是古時對婦女的一種不尊重。
另外要特別注意,破五這一天不宜做事,禁止動土,否則可能會有災害發生,無論南方北方,過去民眾都忌諱吃藕,也忌諱梳頭;上朋友家串門子也是不允許的,因為容易把晦氣帶給別人。不過,這些老習俗,老規矩已經慢慢被人遺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