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就能用英文給別人講科普?!看看她媽媽怎樣做的?

2020-09-19 家長筆記



孩子對我們的世界了解越多,就越有能力去融合新內容並拓展,從而促進獨立思考,激發探索精神,學習能力也會隨之更強大,這些是比只掌握英文更重要的能力。——Coco媽媽


4歲半的女娃居然能用英文給大家講科普知識?這也太牛了。


很多家長在孩子過了啟蒙階段以後就開始頭疼,怎麼給孩子培養興趣、怎麼樣讓孩子有耐心的學習。


需要雞倆娃的Coco媽媽,把只有4歲半的Coco培養成了一個」英文科普愛好者「,不僅對科普有濃厚的興趣,能自主閱讀英文科普類書籍,還能用英文給別人科普,實現了英文自由。


可這位牛媽確實一位佛系的在職媽媽,所以,她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


本期對話星媽·星爸,就邀請到了4歲半牛娃Coco的媽媽一起她是怎麼讓Coco走上英文科普之路的。


人物檔案:


星媽:Coco媽


定居成都,雞兩娃的職場媽媽,白天上班,晚上陪娃,深夜碼字,擅長寓教於樂和規劃的「買買買」型寶媽,自從Coco出生後就「買買買」了至少5000多本書。


星娃:Coco


4歲半的英文科普小牛娃,書香中長的小女孩,有很強的看書求知慾,自驅力、專注力也超強!


1歲開始英文啟蒙,每天堅持3本以上的英文繪本親子閱讀。


2歲6個月開啟二外——日語,學習畫畫和舞蹈。


4歲開始識字,每天背誦古詩、聲律啟蒙,以及小古文。


4歲半讀完牛9,聽完magic tree house的前28本,並在外教課上可以自由交流。


Part1

「寓教於樂」才是王道


身為女娃的Coco之所以能喜歡上科普,還能主動閱讀甚至是給別人講,這要得益於Coco媽的一步一步的規劃和引導。


第一、通過日常,激發興趣


「從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要善於帶領孩子去探索未知的知識。這個說簡單很簡單,說難也難。對於我來說很簡單,就是陪娃過程中自然而然做的事。」


孩子很容易被身邊的事物吸引,家長就可以利用這個特點,在孩子對身邊某一事物產生濃厚興趣的時候,講述相關知識,這樣孩子在玩的時候就學到了東西,寓教於樂。


Coco媽媽就是這樣,經常會在生活的細節裡,對Coco進行啟發。


就像在散步的時候,小Coco被路邊的樹根吸引住,Coco媽就會利用這個機會教給Coco一些知識,像「樹是怎樣喝水的」、「光合作用」等等,順便還複習了一下樹根的單詞。


雖然一股腦兒倒這麼多知識給小Coco,她無法都記住,但這是她感興趣的,就會驅使她一直去探索。


後續再有點兒耐心,多講幾次,孩子就會吸收這些知識。以後再看到,她想的就不只是「這個是什麼」、「這個真好看」這樣表面上的東西,會聯想到更多,有更深層次的思考。



所以,家長要善於發現孩子感興趣的事,對症下藥,孩子才能更好的吸收知識。


除此以外,Coco媽媽還會經常帶著Coco去旅行,拓寬眼界。


Coco媽媽說,如果不帶孩子出去,孩子就只有一個想像裡的概念,比如說Coco在成都,沒有海、沒有雪,如果不去見實物的話,她就沒有一個具體的概念。


當然,「玩」並不是最最主要的,要在玩的過程中,讓孩子學點東西。


在Coco3歲多的時候,他們一家人去滑雪,因為Coco沒見過雪,當時就很開心,善於寓教於樂的Coco媽自然沒有錯過這個機會,就帶著Coco在雪地裡吹泡泡。


當Coco看到泡泡在低溫條件下瞬間結冰的時候,很驚訝。看到Coco對冰、雪這麼感興趣,就趁機講了些有關知識,還做了小實驗。


就在前一晚,他們把裝了水的杯子放在屋外,第二天一早,Coco很積極地拉著爸爸媽媽一起去看這個冰杯。



像這樣和孩子一起做好玩的小實驗,不僅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也能讓孩子在動手的過程中,對知識有更深刻地印象。


Coco媽說,其實這些都很好操作,陪孩子的時候找到合適的機會,隨時都能做。只需要家長耐心一些,用心一點,滿足孩子愛探索的好奇心,就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利用閱讀,學習知識


「雖然孩子天性喜歡各種童話故事,但我並不希望孩子成為一個只會幻想的傻白甜,具有理性的獨立思考能力和思辯思維太重要了,這些能力為以後的人生也能提供多一點可能性。」


為了能讓Coco有良好的閱讀習慣,10個月的時候Coco媽就開始了「親子閱讀」,剛開始是很簡單的中文繪本,在Coco一歲的時候加入了英文閱讀。


而Coco媽在最開始選的是比較簡單的科普類啟蒙書籍,在還沒有明確小Coco對哪一方面感興趣的時候,買的書涉及的面會比較廣,慢慢培養Coco的興趣,後面再根據Coco的興趣做調整。


看到Coco對自然類的比較感興趣,就會有意挑這方面的,而後期又對太空感興趣,就會偏向這方面。


除了根據Coco不同時期的興趣選擇書籍外,也會挑選自己覺得比較好的,符合Coco現在認知和語言能力的科普書。


給孩子選書籍也不能盲目,一是要看孩子感不感興趣,不感興趣的話,孩子也看不下去;二是適不適合孩子,這個就得家長做判斷了。


只給孩子讀書是遠遠不夠的,畢竟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不理解自然記不住,所以讀完以後,家長要對內容做解釋,甚至拓展。


因為Coco媽的英文不是很好,所以自己會用中文給Coco解釋、拓展,講多了,Coco就理解了也能記住,自然而然的也會更快的理解相應的英文內容。


也就是一邊閱讀,一邊吸收知識,一邊學習單詞。


因為從小就養成了閱讀習慣,而且有了一定的詞彙量,即使媽媽爸爸都忙,小Coco也能自己讀,遇到感興趣的部分還會主動和爸爸媽媽分享。


第三、多看影片,溫故知新


除了日常的啟發和閱讀以外,Coco媽也會給Coco看一些適合的紀錄片,像BBC的一些片子,Do You Know?,Little Human Planet等。


通過影片的場景、語境,可以加深孩子對知識、語言的印象,也會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該怎麼說。


Part2

「輸出」才能讓知識學的更紮實


在把知識吸收了以後,就要鞏固,最好的方式就是輸出。通過把學過的知識用「說」的方式分享,不僅能讓孩子把學過的東西更紮實的掌握,還能更好的理解。


第一、用「畫圖」引導複述


科普文本身就有一定難度,所以讓孩子用死記硬背的方式記下來肯定行不通。所以,Coco媽就想到了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引導Coco進行內容複述。


首先,Coco媽會在講過的科普文中選擇一篇難度適宜的,和Coco重溫一遍內容,當然,不是簡簡單單的講。


這次她們會一邊讀一邊畫「思維導圖」,把文章拆解開,促進Coco的理解和記憶。


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的思維還沒有邏輯性,不像成人,所以就用這樣畫圖的方式,促進孩子對書本內容進行更好地理解、串聯、記憶。


然後,Coco媽會根據畫好的圖,再領著Coco複述一次,這次的「重溫」就結束了。


最後,Coco媽會重新做一版更美觀的圖,連續幾天,都會領著Coco不斷地看圖複述,聽多了,Coco自然就記下來,還能學著媽媽的樣子進行複述。


複述的過程,也是幫助孩子理解的過程,同時還能讓孩子練習口語,鍛鍊表達能力,一舉多得。


看到媽媽畫圖,對畫圖感興趣的Coco也有樣學樣,會模仿媽媽畫思維導圖,其實也算是一種啟蒙和引導。


第二、活學活用


學過的知識不用,就會遺忘,所以要時不時地在生活中引導孩子運用,不僅可以複習,還能增強孩子的信心。


而且有了之前大量的積累,孩子把學到的東西用在生活裡,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Coco媽說,有一次Coco上外教課,剛好碰到老師講「植物的生長」,Coco就把之前學過的內容一口氣的給老師講了一遍,當時老師很驚訝,還連連說Coco能做自己的老師,而Coco回來也很開心。


其實,這也算是給孩子一種鼓勵,讓孩子更有興趣的學下去。


Part3

星媽的秘籍推薦


Me and my 系列科普繪本


這個系列全套共有6本,畫風可愛,內容簡單,深入淺出,讓孩子更容易理解。


《Usborne 科普翻翻書》


Usborne 出版社的這類科普翻翻書的種類很豐富,能學到很多知識,畫面很精美,形式也新穎,富有創意,孩子們也容易接受。


《神奇校車》


這套書分為20冊,英文版根據難易程度也有幾個版本。


內容天馬行空,不僅給孩子們塑造了一個充滿奇特想像的世界,而且還把抽象的科學知識和故事相融合,讓孩子們在體驗驚險刺激的故事的同時還能學到知識。


十萬個為什麼


I wonder why 這套書共20本,以孩子們會問的問題作為主要內容,一問一答的方式,很簡單的講述一些生活類的知識和科學常識。


Let’s Read And Find Out Science 系列


這套書被大家簡稱為「科一科二」,是一套低幼百科全書集合,根據文字難易與科學概念的深淺度大致分為 Stage 1 & Stage 2。


語言優美,還具有文學性,很適合朗讀。


Coco媽還推薦了其他的一些書籍,比如:


1.學樂的《I am 系列》

2.《麗聲百科分級》(共6個級別)

3. 《牛津樹》,RAZ ,SAZ,國家地理 等分級讀物(裡面也包含很多科普讀本)

4.《Who would win?》

5.《Usborn 初探科學》

6.DK各類百科


要根據孩子的興趣、階段來選擇適合的書籍。


Part4

寫在最後


我們在看到Coco給別人科普的照片,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第一時間聯繫到了Coco媽媽,進行了這次的採訪。


像Coco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很天馬行空,喜歡想像。而家長也會給孩子足夠的想像空間,買一些童話之類的虛構類型的繪本,覺得孩子讀這樣的故事,英語也會有所提高。


雖然Coco也看這類書籍,但Coco媽媽覺得像科普類型的非虛構類難度會更高。


就像同一級別的分級讀物,往往科普的內容更難,不易理解,而且現在的一些考試也會有科普類型的文章,真因為這些,Coco媽媽覺得孩子對英文科普文的興趣是一定要培養的。


最後Coco媽媽說,孩子的學習應該隨著年齡的變化而更換目標,就像啟蒙階段,主要以「輸入型」為主,那麼過了基礎階段,就要從輸入變化為輸出,也就是「Learn to Read」變成「Read to Learn」。


所以,培養孩子的興趣,並不是完全看孩子對什麼感興趣,還要為孩子未來的發展考慮,還要根絕孩子發展的不同階段改變學習策略,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相關焦點

  • 5歲的她能用英文考媽媽,最愛玩中英文轉換遊戲!
    珂珂報名時剛滿4歲,因為媽媽太心急要求又很高,她一度十分抗拒闖關。時隔5個月後,媽媽引導珂珂重新回到大思英語,孩子的進步神速,不僅會聽,而且能說。也因此,媽媽認為,大思英語對像珂珂這樣的普通孩子來說,是性價比最高的選擇。▼點擊視頻,看5歲的珂珂認真闖關!下面我們就一起來閱讀這篇文章。我是重慶師範大學英語專業的一名畢業生,對英語是又愛又恨。
  • 讓4歲女兒愛上英文科普書,講講我的秘訣…
    很多看過 Coco 講科普的媽媽們都感到非常驚訝,這個萌萌的小不點說出來的詞語要是沒有中文注釋,好多都聽不懂呢!這些科普知識就算是中文也都還沒給娃講過呢...對於我來說很簡單,就是陪娃過程中自然而然做的事。舉兩個例子,比如,Coco 兩歲多的時候,我們一起散步回家的途中看到人行道邊的大樹有樹根突起在路邊,Coco 很感興趣。於是我就停下來告訴她這是樹根,順便複習一下樹根的英文 root ,然後我用中文跟她解釋了一棵大樹是如何把雨水通過樹根運輸到葉片。
  • 4歲的她在外飈英語被誤認小華僑,媽媽的方法值得借鑑!
    今天分享的小達人Anna只有4歲10個月,卻已經在大思英語平臺上堅持闖關半年,目前已經進入第三級課程2。從小用動畫片、繪本和兒歌接受英語啟蒙的她,在大思英語聽力訓練的幫助下,能隨時隨地飈英語,以至於別人還以為她是從國外回來的小華僑!▼看Anna闖關時奶聲奶氣地跟讀。今天,我們就來分享Anna媽媽寫來的文章。
  • 7歲的她能即興講英文故事,怎麼做到的?
    「簡單來說,就是用母語為英語的人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和表達接觸到的事物。」在孩子咿呀學語時,相信大家能看到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孩子可能會說的話並不多,但卻能夠用掌握的僅有的詞彙去描述接觸到的事物。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觀察、想像、創造等能力得到培養的同時,也鍛鍊了語言的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對於今年7歲的於子喬來說,她不僅英語說得很棒,還可以即興講英文故事。
  • 不用翻譯也能講好英文繪本,這位媽媽做到了!
    今天我們介紹幾位媽媽們分享的親子共讀的方法,全部都是我們曾經說過,也親測有效的。從大齡孩子到低幼齡的分享,再到國外學校如何指導家長在家親子共讀都囊括其中。 0-1歲這樣做,寶寶就能愛上閱讀!當然表演也是少不了的一個層面,總而言之在0-2歲寶寶的這個階段裡,我們儘可能地不需要把親子共讀這件事太嚴肅對待。把它當成一個和寶寶互動玩耍的機會,這樣也能增加許多愉快的童年回憶。歷時2年,我終於找到講科普繪本的正確方法!非虛構類讀物真的是閱讀非常重要的一塊,特別是在日後的考試當中。
  • 用英文繪本做閱讀啟蒙,請一定要看看吳敏蘭
    今天咱們來聊聊英文繪本啟蒙界的第三位大咖——吳敏蘭。自從研究英語啟蒙,這三位大咖就是繪本啟蒙界的指南針一樣的存在。之前的兩周我帶大家了解了廖彩杏和汪培珽,今天咱們就來看看媽媽中的戰鬥機、真學霸——吳敏蘭,會有什麼樣不同的方法可供大家借鑑。
  • 4歲獲希望之星省賽一等獎,媽媽是怎樣英語啟蒙的?
    大家好,我是慕容媽媽。我不雞娃,但也沒有完全散養。慕容目前5歲,2歲時正式開始英語啟蒙,4歲時參加「希望之星」英語比賽獲得江蘇省一等獎。我自己的英語水平也就是大學英語6級,而且多年不用,中間還夾雜著幾年說德語的經歷(小童註:慕容媽媽曾留學德國攻讀藝術指導碩士),所以也是從頭和孩子一起學習。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英語啟蒙的一些心得。
  • 【EF分享】看看臺灣媽媽是怎樣讓寶寶「用」英文的
    我們也因此把小孩練習英文的過程整理出幾個重點供大家參考。我們在1993年自美歸國時,兒子3歲8個月,女兒9個月。在美期間,為了使孩子不忘本,決定跟小孩在一起時,全部使用中文。老大各方面的發展比其他孩子慢,到了3歲8個月,連中文都說得不怎麼清楚,更不用說幾乎未曾正式使用的英文了。後來臨時決定回國,帶回來的是另一個新的問題:就是擔心他們在臺灣無法把英文學好。
  • 雙胞胎媽媽分享:2歲半寶寶7天脫口而出講英文,10天養成習慣
    本期人物介紹姓名:毛毛和豆豆年齡:2歲8個月年級:幼兒園小班連續英語聽讀學習天數:61天我是毛毛和豆豆的媽媽,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家兩個寶寶學習MyEnglish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給毛毛和豆豆選擇MyEnglish的初衷,是為了豐富他們的詞彙量,擴大他們的認知視野,培養他們的英文語感。
  • 雙胞胎媽媽分享:2歲半寶寶7天脫口而出講英文,10天養成習慣
    本期人物介紹姓名:毛毛和豆豆年齡:2歲8個月年級:幼兒園小班連續英語聽讀學習天數:61天我是毛毛和豆豆的媽媽,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家兩個寶寶學習MyEnglish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給毛毛和豆豆選擇MyEnglish的初衷,是為了豐富他們的詞彙量,擴大他們的認知視野,培養他們的英文語感。
  • 他4歲閱讀量超百萬,她8歲能翻譯英文小說,小學霸是怎麼煉成的
    他4歲閱讀量超百萬,她8歲能翻譯英文小說,小學霸是怎麼煉成的大家都很清楚孩子的早期教育是非常關鍵的。自古就有這麼一句話,3歲看大,7歲看老。也就是說孩子在這兩個階段基本上決定了其未來將會如何。今天要講的這兩位小學霸也是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一位是吳京的兒子吳所謂,他3歲就會自己看書了,到了4歲不僅閱讀量超百萬,還能用英文為自己寫影評了,還在幼兒園的他已經被某所知名雙語學校錄取,這麼小的年齡就已經是學霸了。另一位是黃磊的女兒黃多多,她8歲就能翻譯英文小說,10歲用英語溝通沒有任何障礙,現今拿下了5個一等獎。
  • 我整理了兩個女兒0-4歲的「聽單」,中文、英文...
    今天的「聽單」,是我和兩個女兒在0-4歲這幾年中幾乎每天都會聽的,資源來自「凱叔講故事app」以及「喜馬拉雅app」。大腳丫系列一共4本,每一本都有一個主題,都是有助於認識自己的小故事,比如自信做自己,正式不完美,正視自己的缺點等。專輯名稱:大腳丫來源:App 凱叔講故事三歲多的孩子有多愛關於「屎尿屁」的話題呢?
  • 白襯衫乾貨:在家就能做的英文啟蒙(上)
    很多家長可能覺得英文啟蒙就是讓孩子學英語,更直白的說就是給孩子報個英語班,自己當甩手掌柜,一周帶孩子上一兩次課,會說ABCD what's your name,how do you do,能把教材上的課文讀下來就是英文啟蒙啦!以後能應付學校的考試就差不多啦!呃,好吧,我們一起來看看什麼是英文啟蒙吧!
  • 豆瓣9.4,這套INS網紅幼兒科普繪本,適合2-6歲孩子
    當2-3歲孩子開始問「為什麼」,我們就該入手科普繪本了。好奇心,是孩子開始探索世界的第一步。美國學者希克森特米·哈伊說過:「創造性人才的培養,關鍵在於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因為通往創造性的第一步就是好奇心和興趣。」
  • 不上英文機構的雙語兒童:到位的家庭英文啟蒙是怎樣一種體驗?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小花生一位書友的親身經驗。書友@Ashley家的小姑娘今年3歲半,從來沒上過英語培訓班,通過在家讀原版書,「雙語兒童」悄然上線,和同齡外國小朋友交流無壓力…@Ashley說,英文是女兒生活的一部分,帶她去看更大的世界,去認識更有趣的人。
  • 不會講英文繪本故事?這事兒交給別人吧
    又有多少人不知道如何講給孩子聽?上面這幾本是這幾天跟小努爾在家讀的、我家買的《牛津樹》的冰山一角。這書不得不說,的確很好,由淺入深,重點重複,用語地道、閱讀遊戲貫穿其中,要不怎麼能成為「全球公認的英文分級讀物最權威啟蒙書」。不過這書雖然好,但是卻分類在「英國最受歡迎的閱讀教材」,教材,對,是教材。換句話講,需要一定閱讀指導技巧才能把這套書用好。
  • 幾位寶寶1歲半就能英文數數,只因媽媽們做了同樣一件事
    今天介紹的四位寶寶都在1歲半左右,他們都能用英文數數了,而他們的家長功不可沒。
  • 從沒教英文,3歲寶寶竟然能用英文跟老外交流!只因媽媽小舉動
    ……這是一個3歲的小女孩跟一個老外在廣州某麥當勞的交流,引無數家長側目。有家長好奇地問孩子在學英語嗎?小女孩的媽媽說沒有。有家長又問父母是說英語的嗎?小女孩的媽媽說父母懂的英語很少。到後面,這個媽媽說因為知道英語重要,所以寶寶還未懂說話前就經常播放英文歌,稍大時給寶寶看純英文動畫片,父母從沒解說,也聽不懂,沒想到寶寶自己聽懂了而且還看得津津有味,平時偶爾會蹦出幾句英文,現在在街上遇到老外,基本上能做簡單的交流。從小讓小寶寶接觸純英文的效果真的那麼好嗎?
  • 媽媽的青春全是遺憾:我4歲時失去爸爸,她孤獨了26年
    有位女士給我留言,說了這麼一番話:看到你前幾天講父親的那篇文章,我看哭了。我4歲的時候就沒有了爸爸,媽媽一個人含辛茹苦把我養大。一個女人帶著孩子,磕磕絆絆走完了青春。為了我,她曾飽受嘲笑。為了我,她放棄了另一段愛情。今年即將30歲的我,早已為人妻為人母,我和老公牽手已經8年。
  • 7歲女孩不自覺地飈英語,別人以為她是小華僑
    磨刀不誤砍柴工,孩子通過這種方法很快就進入了狀態,闖關到一定時候會有中文翻譯,去驗證她的猜測。通過反覆的輸入,孩子闖起關來得心應手,滿分率越來越高,沒多久就做到了下一個課程。這個暑假期間,珺喬闖關的速度越來越快,通過率也越來越高,在我還沒反應過來是哪張圖片時她已經給出了答案,有的題目是中英文對照的,她每次都是只聽英文就能直接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