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歲這樣做,寶寶就能愛上閱讀!
低幼齡寶寶最容易出現的親子共讀問題,一個是我們不知道寶寶聽沒聽懂喜不喜歡,另一個則是寶寶咬書啃書爬走的行為。
面對這些情況,我們可以從聽覺、視覺、觸覺三方面入手。1、節奏韻律,選一些有節奏感的讀物,在讀的過程中還可以拍拍手、拍拍腳,還可以結合兒童響鈴玩具。2、手指謠,拉著寶貝的手指表演,順便撓撓痒痒,也是一個很不錯的親子互動時光。3、玩具繪本,我們常說的洞洞書、機關書、觸摸書、布書。當然表演也是少不了的一個層面,總而言之在0-2歲寶寶的這個階段裡,我們儘可能地不需要把親子共讀這件事太嚴肅對待。把它當成一個和寶寶互動玩耍的機會,這樣也能增加許多愉快的童年回憶。歷時2年,我終於找到講科普繪本的正確方法!
非虛構類讀物真的是閱讀非常重要的一塊,特別是在日後的考試當中。我問過身邊的一些朋友,其實大多數英語不好的都是在科普這塊有短板,在考試的時候面對一篇科普文不能像虛構一樣猜猜就能懂。可是科普文的詞彙量那麼難,又那麼深奧,小白父母是不是真的那麼難給孩子講呢?其實一點都不難,就跟我們讀中文的科普讀物一樣,即便不是每個字都懂,但是也不妨礙理解。所以,我們第一個需要的就是從身邊的真實情況下手,從中文部分下手。卡片、紀錄片、動畫、電影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利用起來的資源,中英對照著使用能大大降低和減少孩子對科普讀物的陌生感。忽視了這點,孩子的閱讀習慣培養不起來!
囤了大批繪本,卻做不好親子共讀?是你沒掌握好這三點!
親子共讀太無聊?牛媽支招讓繪本變成小劇本,孩子玩嗨了!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和孩子講繪本的獨門訣竅,音頻兒歌童謠、舞蹈動作、演習表演還有做手工,家裡也免不了要布置一番。如果你也在頭疼和孩子的親子閱讀時光有些無聊,或許你可以從這四位媽媽的分享中得到一些靈感。很多家長都沒明白這一點。因此抱怨,為什麼孩子不喜歡書啊,為什麼閱讀沒有進展啊。這大多數問題,是家長還不明白自己該怎樣有效地幹預親子閱讀過程。打個賞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