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何時起,父母給家裡的孩子做啟蒙,選擇了從讀英文繪本開始。
每個媽媽都希望有一個愛看書的寶寶。用插圖和書墨香,把孩子帶入一個個神奇有魔力的故事世界,寶寶也容易接受。
既能看書又能學英語,這不是兩全其美嘛。
小美老師建議:不要把讀繪本作為孩子英語啟蒙的第一步。
1
繪本好讀,但要會讀
一位媽媽很苦惱,給寶寶讀了三年的英文繪本,孩子的英語卻沒有一點進步,問題出在哪兒了?
原來,這位媽媽在閱讀當中,經常擔心孩子聽不明白,於是時不時翻譯成中文給她聽,後來女兒聽習慣了中文,一讀英文就開始鬧著讓媽媽翻譯。
孩子聽不懂自然就需要父母說中文,但是翻譯會導致故事不連貫,沉浸式的環境被打破,孩子連看書的興趣都會大大下降。
這樣下去父母費勁不討好,孩子還不開心。
沒有聽讀詞彙積累做基礎,用繪本給孩子做啟蒙,可能很長時間都沒什麼效果。
繪本好讀,但要會讀。
2
讀繪本之前,父母要了解的事
許多人都認為國外的小朋友是從讀繪本學習英語的。
但是大家都忽略了一個事實,國外的孩子之所以用讀繪本的方式學語言,是因為在讀繪本之前,他們已經有了大量的聽讀詞彙積累。
這樣長達幾年在英語環境下的完全沉浸,是在國內生活的孩子達不到的。
讓零基礎的孩子接觸英文繪本故事,就像讓一個剛出生的寶寶立刻會說話。
或者換位思考一下,一個外國父母為了讓孩子學好中文,在啟蒙階段,摟著他讀中文故事書。
為什麼突然感覺難度加倍了?
3
選擇繪本,要分3步
想要用繪本給孩子做啟蒙,首先要選擇內容足夠簡單的繪本,最好是從單個詞彙開始。
像下圖那樣,家長可以指著紫色告訴孩子:This is purple. Purple. 讓孩子跟讀,加深記憶。
第二:繪本內容要貼近生活,在生活中能找到相似場景,方便孩子積極運用。
比如說下面這種,今天給孩子讀了The red tomato,明天就可以在吃番茄的時候,提醒他番茄怎麼說,或者看到生活中紅色的東西就向他重複一遍。
一個繪本這樣的句子大概有5個,其他的還有:The yellow bus./The blue boat./The black bird.等等。孩子熟悉完了,就可以自己把這個繪本完整讀下來啦。
第三:選擇的繪本最好是由易到難,成體系化,可以讓孩子遞進學習。
下面這個繪本故事:I Go to the Zoo. 對比上面兩個圖片,大家有沒有發現,繪本內容已經由1個詞彙增加到3個詞彙的句子現在增加到5個詞彙的句子。
單詞組成了句子,句子構成了故事,循序漸進,很快孩子就可以讀故事了。
這樣的層層遞進式學習才能讓英文繪本的啟蒙作用見效。
4
繪本閱讀,從易到難,我們是怎麼做到的
在遊美英語學習打卡群裡,我們的遊美小學員都是從聽讀訓練開始的,先積累,期間慢慢穿插繪本閱讀。
每天20分鐘的英語聽讀訓練,把基礎打牢。隨著聽讀能力和單詞的積累,老師在孩子的每日打卡任務中分享繪本閱讀,由我們在美國的外教老師錄製音頻,小朋友來模仿跟讀。
繪本閱讀的內容由易到難,從最開始的單詞到句子再到故事,讓小朋友可以慢慢適應。
很多3-8歲的孩子,零基礎,經過2個月到半年的練習,現在都可以獨立閱讀基礎的英文繪本,而且口語流暢,發音到位。
再也不用媽媽們辛苦陪讀了,所有的單詞寶寶都認識,他可以自己讀繪本。
當寶貝發現繪本裡的詞都很熟悉,自然就不會有厭學情緒,反而每次讀完都是滿滿的成就感。
5
講了這麼多,可能爸爸媽媽們還是不知道要給孩子選什麼繪本。
目前國際上比較主流的分級繪本是ReadingA-Z(RAZ),這一體系內容就是從詞彙到句子再到故事,從易到難,很符合孩子們的認知發展規律。
單詞就是小石塊,繪本故事就像一座大山。
讓孩子從搬小塊石頭開始,還是直接搬一座大山?
總結一下,正確的讀繪本方式是從簡單的詞彙開始,慢慢過渡到句子,最後才是故事。
零基礎的孩子一定要先積累一部分聽讀詞彙,不能一開始就大段故事開講,要有過渡,而且一定要是全英文繪本,不能出現中文。
照這個方式堅持下去,培養一個獨立讀繪本的英語小達人,指日可待。
關注我們,一起輕鬆學英語吧~
讓3-15歲的孩子輕鬆學會英語,優質內容持續更新中,歡迎關注@遊美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