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病毒nsP1蛋白的結構獲解析

2020-12-25 科學網

甲型病毒nsP1蛋白的結構獲解析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8 16:51:12

近日,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Juan Reguera及其研究組解析出甲型病毒nsP1蛋白的結構。該項研究成果於2020年12月16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雜誌上。

研究人員報導了α-病毒基孔肯雅病毒的非結構蛋白1(nsP1)冷凍電鏡結構,該結構負責RNA加帽和病毒複製機器的膜結合。該結構顯示了其活性形式,並組裝在單位膜相關的十二聚體環中。

該結構揭示了加帽酶的膜結合、寡聚和變構活化之間偶聯的結構基礎。化學計量法將病毒複製複合物重新定義為RNA合成反應器。該複合物的環狀形貌意味著它在控制病毒細胞器進入以及確保加帽病毒RNA的退出方面具有作用。這些結果提供了有關正義單鏈RNA病毒複製機器膜結合的高解析度信息,並為進一步表徵細胞膜上的病毒複製和生產抗病毒劑開闢了道路。

據了解,正向單鏈RNA病毒,例如冠狀病毒、黃病毒和α病毒,在宿主細胞內的病毒誘導的膜細胞器內進行轉錄和複製。用於形成這些細胞器的宿主細胞膜的重塑與病毒複製複合物的膜締合和RNA合成相關。這些病毒壁可以濃縮代謝產物和蛋白質,從而合成病毒RNA,並阻止細胞先天免疫系統對該RNA的檢測。

附:英文原文

Title: Capping pores of alphavirus nsP1 gate membranous viral replication factories

Author: Rhian Jones, Gabriel Bragagnolo, Roco Arranz, Juan Reguera

Issue&Volume: 2020-12-16

Abstract: Positive-sense single-stranded RNA viruses, such as coronaviruses, flaviviruses and alphaviruses, carry out transcription and replication inside virus-induced membranous organelles within host cells1,2,3,4,5,6,7. The remodelling of the host-cell membranes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se organelles is coupled to the membrane association of viral replication complexes and to RNA synthesis. These viral niches allow for the concentration of metabolites and proteins for the synthesis of viral RNA, and prevent the detection of this RNA by the cellular innate immune system8. Here we present the cryo-electron microscopy structure of non-structural protein 1 (nsP1) of the alphavirus chikungunya virus, which is responsible for RNA capping and membrane binding of the viral replication machinery. The structure shows the enzyme in its active form, assembled in a monotopic membrane-associated dodecameric ring. The structure reveals the structural basis of the coupling between membrane binding, oligomerization and allosteric activation of the capping enzyme. The stoichiometry—with 12 active sites in a single complex—redefines viral replication complexes as RNA synthesis reactors. The ring shape of the complex implies it has a role in controlling access to the viral organelle and ensuring the exit of properly capped viral RNA. Our results provide high-resolution information about the membrane association of the replication machinery of positive-sense single-stranded RNA viruses, and open up avenues for the further characterization of viral replication on cell membranes and the generation of antiviral agents.

DOI: 10.1038/s41586-020-3036-8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3036-8

 

相關焦點

  • 梁毅團隊等首次解析朊病毒蛋白纖維高解析度結構
    首次在原子水平上解析了全長朊病毒蛋白纖維的高解析度冷凍電鏡結構(2.70 )。人類朊病毒病是一種無法治癒的、致命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通常表現為快速展行性痴呆。解析全長朊病毒蛋白纖維朊病毒病的主要病理特徵為PrP由細胞型朊蛋白(PrPC)轉變為病理型朊病毒蛋白(PrPSc),PrPSc和PrP的澱粉樣纖維可以作為模板誘導PrPC發生構象轉變。
  • 我國科學家解析出NPC1蛋白結構
    近日,清華大學顏寧課題組與中國疾控中心、中科院微生物組高福院士課題組合作的一項最新成果,在世界上首次解析出NPC1蛋白的清晰結構,並初步揭示了它的工作過程,從而為幹預、治療罕見遺傳疾病「尼曼—皮克病」和伊波拉病毒打開了新大門。
  • 眾人眼裡的「豬流感」很可怕,了解甲型H1N1流感,讓病毒無機可乘
    2、甲型H1N1流感的感染過程甲型流感病毒感染過程一般分為以下幾步:病毒侵入,病毒基因組釋放,病毒基因組轉錄和複製,病毒蛋白翻譯表達,新病毒組裝,新病毒釋放。完整的病毒結構經過HA對細胞表面唾液酸結構的識別,使細胞開始胞吞作用。
  • 【科技前沿】梁毅/劉聰合作團隊解析朊病毒蛋白纖維冷凍電鏡結構
    Prion疾病的主要病理特徵為PrP由細胞型朊蛋白(PrPC)轉變為病理型朊病毒蛋白(PrPSc,PrPSc和PrP的澱粉樣纖維可以作為模板誘導PrPC發生構象轉變【1,3,9】。然而由於PrPSc和PrP纖維的不溶性和異質性,目前仍無高解析度的PrPSc和全長PrP纖維的結構【9-12】。因此解析PrPSc和全長PrP纖維的高解析度結構將為理解prion疾病的發病機制起到極大的推動。
  • 【人民日報】我國科學家解析出NPC1蛋白結構
    近日,清華大學顏寧課題組與中國疾控中心、中科院微生物組高福院士課題組合作的一項最新成果,在世界上首次解析出NPC1蛋白的清晰結構,並初步揭示了它的工作過程,從而為幹預、治療罕見遺傳疾病「尼曼—皮克病」和伊波拉病毒打開了新大門。
  • 饒子和院士PNAS報導一個A型肝炎病毒特異性中和抗體
    A型肝炎病毒(HAV)仍然是很神秘的,它是物理上是非常穩定的。受體結合的部位以及病毒如何可以被破壞以釋放基因組,都還是未知的。A型肝炎病毒(HAV)是一種古老的和無處不在的病原體,存在於靈長類動物和小型哺乳動物中。
  • 澱粉樣蛋白結構解析研究獲進展
    人胰澱素組裝結構的STM圖像(左)、核心片段長度統計圖(中)及組裝結構示意圖(右)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科研人員利用掃描隧道顯微技術(STM)對2型糖尿病相關的澱粉樣蛋白——胰澱素的組裝和聚集結構進行研究,確定了澱粉樣蛋白組裝和聚集的核心片段及摺疊位點,並討論了突變引起的聚集趨勢的變化與核心片段之間的關聯。
  •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病毒聚合酶L蛋白冷凍電鏡結構研究獲進展
    SFTSV屬於布尼亞病毒目(Bunyavirales)白纖病毒科(Phenuiviridae)班陽病毒屬(Banyangvirus),是一種分節段的負鏈RNA病毒,其基因組包含L、M、S三個節段,分別編碼RNA聚合酶、糖蛋白、核蛋白及非結構蛋白。迄今為止,對SFTSV的感染、轉錄、複製機制的了解並不十分清楚。RNA聚合酶是病毒生命周期的關鍵蛋白,主要行使基因組轉錄和複製的功能。
  • 甲型流感病毒的RNA聚合酶結構
    Grimes等研究人員合作解析了甲型流感病毒RNA聚合酶(FluPolA)的結構,為了解病毒基因組複製提供了思路。2019年9月4日,國際知名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研究人員表示,甲型流感病毒是季節性流行病的原因,大流行病能夠由新型人畜共患A型流感病毒傳播給人類造成。
  • 我國科學家首次解析出NPC1蛋白結構
    導致伊波拉疾病的病毒進入人體細胞後又是如何「繼續搗亂」的?清華大學顏寧課題組與中國疾控中心、中科院微生物組高福院士課題組合作的一項最新成果,在世界上首次解析出與上述兩種疾病相關的關鍵因子——NPC1蛋白的清晰結構,並初步揭示了它的工作過程,從而為幹預、治療這兩種疾病打開了新大門。
  • 肌球蛋白II(10S)抑制形式的冷凍電鏡結構獲解析
    肌球蛋白II(10S)抑制形式的冷凍電鏡結構獲解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4 13:26:55 美國麻薩諸塞大學醫學院Roger Craig研究小組解析出肌球蛋白II(10S)抑制形式的冷凍電鏡結構。
  • 新冠病毒難攻克的原因找到了!原來是模仿人mRNA「帽子結構」
    據先前的研究可知,SARS-CoV-2通過多種病毒非結構蛋白的膜結合酶複合物來複製和轉錄其RNA。 nsp16和nsp10(非結構蛋白)的活性可影響SARS-CoV-2的「加帽修飾」過程。nsp16需要與nsp10結合才能發揮甲基轉移酶功能,形成的nsp16/nsp10複合物對於病毒RNA的合成和穩定以及病毒的增殖有著重要作用。
  • RNA聚合酶複合物晶體結構獲解析
    RNA聚合酶複合物晶體結構獲解析 來源:中國科學報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6-08-25   今日/總瀏覽:1/2216
  • 西湖大學成功解析新冠病毒細胞受體的空間結構
    科技日報記者 劉園園 通訊員 馮怡記者20日從西湖大學獲悉,西湖大學周強實驗室利用冷凍電鏡技術成功解析2019新冠病毒的受體——ACE2的全長結構,研究報告在預印版平臺bioRxiv上線。最近,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團隊展示了新冠病毒S蛋白的結構。然而,ACE2在細胞膜上以什麼狀態存在?新冠病毒相較於SARS病毒與ACE2結合有何異同?獲取ACE2的全長蛋白及其與S蛋白的複合物結構,將大大有助於解答上述疑問。
  • 新冠研究中國登上Science封面首次揭示新冠病毒人體蛋白受體結構
    這項研究題為《人類ACE2識別2019-nCoV的結構基礎》「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recognition of SARS-CoV-2 by full-length human ACE2」,首次解析了新冠病毒細胞表面受體ACE2的全長三維結構,以及表面蛋白S受體結合結構域與細胞表面受體ACE2全長蛋白複合物的三維結構
  • Cell:李蘭娟/李賽等解析新冠病毒完整分子結構
    儘管在SARS-CoV-2蛋白的結構闡明方面取得了最新進展,但完整病毒的詳細結構仍有待揭示。確定融合前後構象中S蛋白的天然結構,其平均解析度為8.7-11。通過質譜分析來自天然刺突的N-連接聚糖的組成,其揭示了天然聚糖與重組糖蛋白聚糖的總體加工狀態高度相似。總體而言,這些特徵非常詳細地揭示了SARS-CoV-2病毒的結構,並闡明了該病毒如何在直徑約80 nm的管腔中堆積其約30 kb長的單段RNA。
  • 我解析人類皰疹病毒6B型近原子解析度結構
    科技日報合肥12月3日電 (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畢國強教授課題組與同行合作,利用高分辨冷凍電鏡單顆粒分析技術首次解析了人類皰疹病毒6B型的近原子解析度結構。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在國際著名期刊《自然·通訊》上。
  • D類GPCR Ste2的結構獲解析
    D類GPCR Ste2的結構獲解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3 15:03:55 英國MRC分子生物學實驗室Christopher G. Tate團隊取得一項新突破。
  • 非視覺阻遏蛋白與GPCR複合物的三維結構解析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徐華強課題組、餘學奎課題組和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叢堯課題組合作在GPCR跨膜信號轉導領域取得新進展——首次解析了非視覺阻遏蛋白(Arrestin2)與神經降壓素受體(NTSR1)複合物冷凍電鏡結構
  • 西湖大學: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劫持」人體ACE2蛋白入侵
    北京時間2月21日凌晨,西湖大學周強研究團隊在論文預印本網站BioRxiv再次發文,報導新冠病毒表面S蛋白受體結合結構域與細胞表面受體ACE2全長蛋白的複合物冷凍電鏡結構,揭開了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的神秘面紗。